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个人理财

技术分析与股市盈利预测:技术分析科学之父沙巴克经典教程
作者 : [美]理查德 W.沙巴克(Richard W. Schabacker)著
出版日期 : 2017-03-13
ISBN : 978-7-111-55876-7
定价 : 80.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37
开本 : 16
原书名 : Technical Analysis and Stock Market Profits
原出版社: Harriman House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技术分析与股市盈利预测》作为一本实用投资经典,从出版到现在一直保持了实用性、有效性及其活力。《技术分析与股市盈利预测》还为罗伯特·爱德华先生和约翰·迈吉先生的畅销书《股市趋势技术分析》铺平了道路,在该畅销书的前言里,作者对沙巴克先生做出了由衷的感谢——“《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第一部分内容源于已故理查德W·沙巴克先生最早的研究和论著”。沙巴克提出了技术分析是一整体结构的观点,并展示了各种重要的模式、结构、趋势、支撑和阻力位、以及相关的技术细节。他列举了可以放心依赖的各种因素,同时也关注了那些干扰技术预测的缺陷和弱点。这些因素是投资者在价格、时间、交易量的游戏中必须接受和使用的。对市场上了解他的人来说,沙巴克先生堪称“技术分析之父”。

图书前言

本书由12章组成,主旨是为大家介绍在股票市场中实现成功交易所需要的各种技术知识,并解答交易者在研究股票图表和进行股票市场分析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书的读者中,有一些人初涉股市,其中有人希望在进入市场前先了解一下市场和交易的各种相关知识;还有人或多或少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际交易经验,但迄今为止他们的实际交易行为都是根据自己所谓的“直觉”,或者是基于亲朋好友等人的建议。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交易者可以从股票市场中获利,但并不是靠运气,亦不能盲目跟从他人的建议。
本书的第三类读者是一些经验丰富甚至非常成功的交易者或投资者。他们已经意识到技术分析的重要性,技术分析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解读市场走势从而选择合适的交易信号和交易时机。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个别读者,他们企图在本书中寻找的是一种具有魔力的“万能钥匙”,可以帮助他们毫不费力地快速积累财富。
毫无疑问,本书肯定不适合最后这一类读者。没有可以开启市场财富大门的“万能钥匙”。沙巴克技术分析方法的创始人沙巴克先生利用大型金融机构的研究设备,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逐条检测了数百种交易“系统”和公式(请注意,这里的检测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市场的实际交易结果进行的检测),也并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万能的交易规则。想要做到持续稳定盈利,交易者就必须严格依据技术分析原则对市场当下走势进行全面且持续的分析。
(关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技术分析发展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止,未来也不会停止。除了经典的供求关系这一规律,市场的变化规律也是动态的演变过程。本书介绍的所有技术分析知识已经在市场中经过了多年的实际验证,符合市场的动态变化规律。)因此,对于那些希望在本书中寻找到市场交易秘诀的交易者,我们只能说,你对这本书投入的时间越多,你从书中得到的知识也越多,在你通过实际的市场交易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之后,你才能从市场中得到丰厚的回报。
钻研技术分析的交易者不必心存疑虑。我们相信,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所回报,都会使你的思路更加清晰。俗语说,实践出真知,交易者只有通过不断地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技术分析。一些复杂的或被夸大的神秘理论已经被证明无效,因为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些理论进行交易的结果并不理想。相反,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公认,同时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之后,每个交易者都可以利用这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自行进行研究或分析,而且与购买统计资料或交易建议相比,交易者不必为此花费任何额外费用。
简言之,本书不仅适合那些每天只能抽出1小时左右时间、只能拿出几百美元进行交易的普通投资者阅读,对于全职的专业交易者来说,本书也值得反复研读。
本书力求达到的另一目标就是培养交易者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只有那些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操作能力,并对自己的操作充满信心的交易者才能在市场中乘风破浪,这一点毋庸置疑。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交易者在学习和掌握相应知识后能够充满信心地自己进行分析,自己发现机会,自行确定买卖时机。
即便是智力并不出众的普通交易者,只要能够静下心来正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正确地执行,那么就能够长期且稳定地从股市中赚取可靠的利润,即使是1928~1929年这种极度疯狂的市场状况也不会使其像成千上万的其他交易者一样遭受巨大的损失。不仅如此,投资者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其实股票交易是这样一种,也是仅有的一种,无论在经济衰退期还是经济繁荣期都可以持续盈利的商业活动。

上架指导

金融投资

封底文字

投机市场的买和卖一点都没改变,时间在此并不重要。沙巴克教程的真谛也丝毫没有改变。今天,本教程的指导意义正如其写书时一样:充满活力、极其重要。不仅现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是如此。本书详细论述沙巴克创立的三大经典理论及其应用:
•持续与逆转理论
•缺口理论
•支撑与阻力理论
  市场运动的基本架构是由逆转形态和持续形态所构成的。当市场(价格)运动的态势一旦确立之后,它就会沿着既有的趋势持续运动,直到有外力来改变这种运动方向为止。这个外力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这种改变发生的时候,你所做的是什么。
  沙巴克告诫我们:市场永远是对的!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唯有顺势而为这一条正确的道路可行,只有这样亦唯有这样,才会减少损失乃至于获利。请一定牢记:永远不要同价格去争辩。

作者简介

[美]理查德 W.沙巴克(Richard W. Schabacker)著:暂无简介

推荐序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第一部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已故理查德W. 沙巴克先生此前的研究和著作。读者在阅读时也许对此部分内容并不陌生,因为除了配图不同,其他所有内容与沙巴克先生的论述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罗伯特 D. 爱德华兹和约翰·迈吉,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作者(1948年)
就美国的技术分析发展史而言,1948年就像一座闪亮的灯塔,照亮了现代技术分析发展的道路。在这一年一本具有奠基意义的技术分析名著横空出世,那就是由罗伯特 D. 爱德华兹(Robert D. Edwards)和约翰·迈吉(John Magee)合著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感谢两位大师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本杰作,该书不但售出800 000册之多,还在随后几年里赢得了“技术分析之圣经”的美誉。1948年之后市场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技术分析大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承认,这本书对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或是把他们引入了技术分析殿堂,或是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技术分析的精髓。
但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20世纪40年代之前,纽约、伦敦、巴黎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投资者对技术分析并没有什么兴趣。毫无疑问,当时基本面分析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与基本面分析相比,基于价格走势图所进行的技术分析听起来像是没有意义的空话。当时普遍认为在实际进行交易分析时,交易者只需要分析一家公司的基本面状况就足以推测出这家公司股票的合理价格范围。这些基本面要素包括:市盈率、净资产、销售额、未来前景等。与之相反,技术分析师关注的重点却是图表走势、水平线、垂直线、趋势线、结构、形态、指标以及波幅等要素。把这些同公司基本面要素相比,大家很容易得出结论:技术分析只是一个以价格、时间、交易量为基础的伪科学,它并没有关注公司自身的情况。对基本面分析师来讲,基于公司基本面状况的分析才是真正正确的投资方法,因为这种分析方法的重点是评估或推算出公司股票价格的合理范围。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之后,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世界经济也进入全面发展期,这种投资环境的变化也催生了新的投资理念的出现。这种新生的投资理念与此前基本面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但同时也是原先基本面分析方法的有益补充。爱德华兹和迈吉的著作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他们在书中不仅系统性地阐述了技术分析的各种工具和方法,还为技术分析最终演变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在“二战”后,技术分析作为一种选择投资时机和投资品种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在极具影响力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书出版之前的许多年里,许多有关分析方法和思想的技术著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其中大量有关技术分析的书籍或教材都极具创造性和先驱性,丝毫不比此后出版的技术分析书籍逊色,无论这些书籍出版的时间是1920年、1940年还是1997年,时间并不能削减这些书籍中蕴藏的技术分析思想的光芒。我们坚信,像沙巴克先生这本著作一样,这些经典的书籍不应该失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Pitman Publishing将不断再版这些稀世杰作,为交易者介绍来自“技术分析的黄金时代”,即多产的1922~1957年涌现出的一系列优秀的技术分析书籍。
回顾技术分析在“二战”之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复苏,似乎投资界在期待着一种全新的投资理念,爱德华兹和迈吉先生合著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这本著作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爱德华兹先生撰写,占据了此书超一半的篇幅,其主要内容有反转形态、调整形态、持续形态、趋势、趋势线运动、支撑位和阻力位以及其他一些价格形态和行为。第二部分篇幅相对较短,由迈吉先生撰写,主要阐述了应如何分析市场状况、如何选择交易信号、如何分辨交易时机等一系列交易者在实际交易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二部分的内容在此前和此后出版的许多技术分析书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而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使得这本出版于1948年的书籍经久不衰。书中第一部分的内容为个人投资者以及专业分析师详细介绍了图表形态以及其他一些价格行为在技术分析上的代表意义。只要认真研读,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际使用建立对这些技术分析原则的正确解读,那么交易者在实际面对所交易品种的走势图表进行技术分析时就可以做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在阅读《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书时,读者可以看到在书中爱德华兹和迈吉先生都表达了对沙巴克先生的敬意。他们坦言,在这本书中所传授的技术分析方法并不是由他们原创,这些知识传承自一位已经去世的杰出人物,他们只是起到了承继的作用,把已有的技术分析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且希望能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推广开来,使更多的分析师和交易者从中获益。这本书使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分析的爱好者和专业分析师认识了一个新的名字,他是爱德华兹和迈吉先生的导师—理查德 W. 沙巴克。爱德华兹先生认为沙巴克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具有“先驱性”的,由其所著的《技术分析与股市盈利预测》一书是所有传统技术分析书籍中的经典之作,同时这本书也是现代技术分析的基石。这里使用“传统”这一修饰词的原因是为了将本书与威廉D. 江恩先生的著作相区别,虽然江恩先生同样久负盛名,但他的理论和著作与传统技术方法有所不同。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杰作竟然很长时间不被大众投资者所了解。除了《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外,我们没有在任何其他地方看到过关于沙巴克先生这本杰作的只言片语。读者可能对这种现象并不会太感到意外,因为其他一些技术分析名著也出现过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对于有志于学习技术分析的交易者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在此我们无意探寻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或介绍传统技术分析向现代技术分析的演变过程,我们只想通过沙巴克先生的这本名著为读者系统地解析技术分析的具体方法。沙巴克先生的这本著作代表了技术分析方法的最高典范,因此可以作为世界各地技术分析爱好者学习时的理想教程。
沙巴克的股票市场经历主要来源于其任《福布斯》金融编辑以及任《纽约时报》的《编年史》编辑期间。1930年,沙巴克先生撰写了他的第一部著作《股票市场的理论和实践》,这是他写作金融书籍生涯的开始。这是一本具有独特风格的书,篇幅很大,超过800页。其中2/3的篇幅都是学究式地论述股票经纪人的作用,买单和卖单如何在市场中被执行,各种场内交易的细节以及经纪人在收到报单后会如何操作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显而易见,这些内容并不会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当今的交易者对这些内容就更没有兴趣了,因为计算机已经改变了经纪人和交易所过去依赖的工作方式。)该节剩下的1/3篇幅被用来提高读者的兴趣,在这里,作者第一次把技术分析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完整主题呈现给读者,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种重要的形态、趋势线、支撑和阻力区域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技术细节。
两年之后,即1932年,本书第1版正式问世。我们现在只能设想,为什么作者在两年之后便感到必须出版内容大致相同的第2本著作。一个可能的猜测是,虽然在上一本书中沙巴克先生用了超过250页的篇幅对技术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但最终他还是认为这个主题至关重要,值得他更加全面、深入、系统性地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再解读。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本经典的技术分析书籍,也就是本书的诞生,我们可以说本书使他获得的“现代技术分析之父”这一赞誉当之无愧。然而,多数技术分析师至今仍旧不了解沙巴克先生的地位,以及他对投资方法和技术分析的伟大贡献。因此我们再版沙巴克先生的这本杰作的原因,就是希望更多的交易者能够认识这位杰出的技术分析大师,并向更多的读者介绍技术分析。
无论是刚刚进入市场的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对于每一位交易者或投资者来说,他们在投资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能正确判断出市场中是否出现了头部(或底部)形态,市场走势是否会出现反转。虽然交易者按照交易的时间周期可以分为长线、中线或短线交易者,但无论哪一类交易风格,也无论交易者持有的是多头还是空头仓位,在市场形成头部或底部形态时,也就是在趋势方向出现变化时,交易者所持有的仓位的权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是使原先的浮赢出现缩水,或是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因此沙巴克先生在本书中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就是反转形态,他希望将这份宝贵的知识或经验传授下去,使交易者在面对变化的市场时不至于束手无策。事实上,交易者也已经逐渐认识到,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术分析知识,积累一定的交易经验后,他们才可能在实际交易时采取正确的交易行为,从而具备在市场中持续稳定获利的能力。
在本书解析的众多反转形态之中,作者认为头肩形态及其变形形态最能展现走势出现反转的过程,因此是最重要的反转形态。首先作者介绍了理想化的头肩形态,这样做的原因也非常明显,只有在理解了理想化形态的构造、判别原则以及背后的形成逻辑之后,交易者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一些与之类似的变形形态,同时,就图形表现而言,头肩形态也最直观地展示了趋势方向出现了改变。在本书中,沙巴克先生对每个价格形态和价格行为都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同时对于干扰预测的缺陷、弱点等其他因素也给以说明,以帮助交易者在实际面对这些形态时做出正确判断。当然,本书的主旨并不是要把技术分析变得复杂无比,事实上我们只是提醒交易者注意,价格的变化在本质上总是不可知的,交易者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不可墨守成规,应当密切观察形态的具体变化以及其他一些价格变化的线索与迹象。在本书中,沙巴克先生特别强调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交量的变化,要关注成交量是否在价格上涨或下跌中出现放大、缩小或持平现象(即使富有经验的分析师也常常忽略这一因素,因为它被公认是难于把握的)。除了头肩形态,沙巴克先生在本书中同样给出了其他一些反转形态的描述,包括圆形反转形态,对称、直角、下降、上升以及倒三角形形态,顶部扩散形态,菱形形态,长方形形态,岛形形态以及其他形态。在每一形态的描述中作者同样解析了这些形态可能出现的实际变化,从而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在对反转形态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解析之后,沙巴克先生为读者介绍的下一个形态是持续形态。顾名思义,这些形态预示着趋势出现短暂的停滞,在这个过程中价格走势在积聚力量,随后仍向原趋势方向继续发展(向上或向下,视此前趋势方向而定)。这种形态的图形表现非常直观,容易辨认。在本书中列举的持续形态的名称都来源于其实际的图形表现,例如旗形、三角旗形、长方形以及各种三角形。由于持续形态偶尔也会随着走势发展演变成为反转形态,所以它们不时也会成为图表分析师的难点。市场走势自有规律,可以在任何时候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因此交易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对抗走势,市场会做出必须做出的行为,以证明多数市场参与者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错误的。作者在所有对形态的解说中都提出了同一要点,那就是交易者或投资者应该尽可能地利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所观察到的各种最微小的迹象,通过价格形态、形态的构成时间和形态构成时的成交量变化来对实际出现的走势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分析。
在学习了反转和持续形态之后,本书的随后章节致力于为读者讲解其他一些类型的技术现象,诸如:突破、持续、普通跳空缺口和衰竭跳空缺口、牛角形态、锯齿形走势、趋势、趋势线、走势通道、支撑位和阻力位以及其他一些价格行为。在沙巴克先生看来,成交量(许多技术分析师对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东西)与图表中显示走势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满足市场对研究成交量行为的需求,沙巴克先生专门辟出独立的一章对其进行讲解,并反复强调成交量在对价格行为进行分析时的重要性,当然,在其他章节中读者也能看到基于具体形态的成交量变化原则和解说。另一个用来辅助技术分析的工具是测量规则,这也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规则,通过这个方法交易者可以估算出随后价格走势的可能范围。在实际交易中,假突破和震荡走势常常使交易者大感头疼,因为在突破走势出现时,交易者很难分辨其真伪。沙巴克先生对这个问题做了精妙的解说,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定规则,甚至传授读者如何使用假突破来判定真实的走势方向。他的精辟论述值得读者用心钻研。
但是,这本书真的可以算作迄今为止最伟大的股票商品交易类技术书籍(尤其考虑到它是90年前撰写的)之一吗?特别是考虑到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过去那些“伟大的股市头脑”在当下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难道在技术分析方面,我们一直没有取得新的进步吗?以本书作者的观点来看,答案是彻头彻尾的“没有”,其他许多交易大师也秉持同样的观点。市场基本上没有改变,构成这些市场的主体也没有丝毫改变,依旧是人。股票和商品价格的运行方式没有变,依然只有涨、跌或横盘整理这3种。如果把现在的走势图表与过去的图表混合起来,去掉名称和时间的标识,那么没有交易者能够分辨出哪些图表属于过去。现在的交易者与过去的交易者一样,在交易时都会受到希望和恐惧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关于这一问题,威廉 D. 江恩先生以其多年的实际交易经验和市场知识基础,对影响交易结果的一系列心理因素进行了最敏锐和最透彻的分析。在威廉 D. 江恩于1955年去世以后,他的名誉和他对技术分析的贡献遭到诋毁(一些交易者对江恩先生的理论多有抨击,主要是由于他们只领会到其著作的表层意义,并没有理解其理论的真正精妙之处),这使得他的著作并没有得到正确对待。
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股票和商品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买和卖,我们不可能脱离这种认识。任何过去擅长在市场里利用有效工具进行分析和交易的交易者,今天依然可以在家中利用同样的分析和交易原则进行交易或投资。投机市场的买和卖一点都没改变,时间的改变在此并不重要。同样时间也丝毫不能影响沙巴克先生在本书中传授的技术分析原则的有效性。这些技术分析方法在本书成书时有效,在当今也同样重要、有效,不仅现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必然如此。然而,一直以来,除了在爱德华兹先生和迈吉先生的著作中被简短提及之外,本书几乎完全不为交易者所知。而且,由于沙巴克先生著作的数量并不多,因此交易者对于沙巴克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人们总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会有这样一本如此重要却并不为多数交易者熟悉的著作?对于多数交易者来说,一旦谈到技术分析,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都是威廉 D. 江恩、拉尔夫 N. 艾略特、理查德 D. 威科夫以及其他一些投资大师的名字。这一问题的答案存在于当时出版业能够使用的印刷方法之中。
为了对此进行解释,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本书出版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那时的经济状况十分困难。股票书籍的确还在出版,也有人购买,但销量远少于之前“兴旺的20年代”。那时书籍的销售单价极低,也映射出当时萧条的经济造成的购买力下降。出版投资类图书的出版业也同样不景气。许多作者不得不根据交易者和投资者的兴趣编写更为符合当时状况的书籍。这些书籍主要为交易者提供优秀的交易机会、实际的交易方法、市场分析思路以及大量的市场走势预测,以帮助交易者在投资市场获取实际利润为目标。也有一些作者撰写大型技术教程,直接以溢价方式把它们卖给最终买方并在指定期限内以固定价格一章章卖出,比如说,一个月一章,每章价格为25美元,直到整个教程完成。通常最后一章与带有装饰的封面一起寄出,从而完成整个教程的撰写。一般来说,购买者随后都有机会就教程中的问题直接给作者写信互动。
沙巴克先生这本书最初的完整标题是《技术分析与股市盈利预测:市场预测教程》。从标题我们就可以肯定,它是一本教科书,作者打算将其出版并传播,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显然,一本教科书的受众对象相对较少,尤其是考虑到溢价这一因素后,实际出版的数量也不会很多。还有一个限制印刷数量和销售数量的实际因素,即那时采用的印刷方式。在影印机出现之前,将文本印到纸张上的常规方法就是油印。就这一点来说,印刷厂的生产成本也不低。在这种印刷过程中,经过特殊处理、含有打字机打出的文本内容的印版被放在一个大型金属滚筒旁,由工人或电机带动这个金属滚筒旋转,将书籍一页页印制出来,然后将印好的书页装订整理成册,最后卖给购买此书的读者。这种印刷过程的一个缺点是,含有文本内容的印版所承受的压力可能会毁坏印版文本的文字。就是说,任何印版所印刷出来的、清晰可读的书籍数量很少会超过1000册。
我们知道沙巴克先生的这一教程有两种版本,分别出版于1932年和1937年(本书版本),每个版本近1000册。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流逝,原始版本越来越少,留存的书籍为数不多。即使在爱德华兹先生和迈吉先生出版其精美著作的1948年,阅读过原版的沙巴克教程的读者也一定不多。很明显有些历史原因和特殊条件限制了该书存世的数量,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本书流传下来的机会并不大。虽然这本技术分析名著险些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但交易者现在有机会通过我们的这一版本,再次欣赏和学习沙巴克先生的经验和智慧。在这本书中,沙巴克先生从各个方面深入解读了技术分析,解析了看似无序、随机的价格走势,解构了市场运行的规则。我们很荣幸能为读者带来这样一本技术分析杰作。如果在不远的未来这本著作能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我们就可以真正骄傲地说,一本新的“技术分析的圣经”诞生了,那就是理查德 W. 沙巴克先生所著的《技术分析与股市盈利预测》。

唐纳德·麦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股票交易的技术分析方法/1
股票走势图表定义/2
进阶教程/2
纯技术行为/2
技术行为体现了基本面因素/3
适合制图的股票/3
走势图表的直观性/4
走势图表的全面性/4
基于图表的技术分析—新的学科/5
技术面因素和基本面因素/6
技术面状态与基本面状态相反的原因/6
技术方法概要/7
忠告/8
小心失之轻率/8
没有容易得到的利润/8
刊登图表的报纸/9
刊登图表的杂志/10
日线图表销售商/10
现成的图表/11
自己绘制图表的益处/11
更接近图表/12
必要的图表数量/12
选择股票/12
图表用纸/13
坐标纸/13
确定标尺比例/14
绘制价格数据/15
成交量/15
成交量线移位/16
时间比例尺/16
时间比例尺中的非交易日/17
标示除息或其他信息/18
标注重要基本面信息/18
换用新的图纸/18
必要的时间跨度/19
股票价格波动/23
主要趋势/23
次级趋势/24
微小趋势/24
月线图中的主要趋势/25
周线图中的中期趋势/25
研究微小趋势的必要性/25
第2章 重要反转形态Ⅰ/27
图表优势总结/28
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28
为什么普通投资者总是失败/29
如何成为专业投资者/30
专业机构/30
图表揭示专业机构的操作/31
确定形态/32
转势最重要/32
成交量的重要性/33
转势时成交量为什么会增加/33
成交量需要克服原动量/34
单日反转/34
单日反转实例/35
顶部和底部的成交量比较/36
价格和成交量必须同时考虑/36
成交量显示专业投资者欺骗普通投资者/37
简单回顾/38
大型反转和小型反转/38
头肩形态/38
头肩顶形态实例/39
头肩形态特有的成交量变化/41
颈线突破/41
不标准的肩部/43
交易时机/46
向下倾斜的颈线/46
形态中的形态/47
向上倾斜的颈线/47
绘制多只股票走势图表的优势/48
头肩底形态/48
头肩底转势实例/49
头肩底形态中的特殊变化/49
平滑肩部/53
上升趋势后才有顶部/53
未完成的头肩形态/54
等待确认/54
周线图和月线图中的形态/56
头肩形态的可靠性/58
预测可能的变动范围/58
图表形态背后的逻辑/59
头肩转势形态背后的逻辑/59
第3章 重要反转形态Ⅱ/61
平缓反转/62
普通反转定义/62
圆顶图表实例/63
指数图表中的形态//65
圆底形态/66
圆形反转中的成交量/66
普通反转中成交量的增大/69
三角形或线圈形/69
三角形—不可靠的反转形态/70
突破变化/70
持续整理多于反转/71
帮助预先判断的各种因素/71
三角形反转实例/72
成交量确认突破/74
顶点并不总是会出现/74
突破可能会快速出现/75
头部三角形的多样性/75
边线的严格解释/77
早期突破的可靠性/77
周线图和月线图中的三角形/77
底部三角形反转/79
价格变化和形态大小的关系/79
顶点之后的震荡性变动/82
直角三角形/83
更为可靠的预示/83
反转下降三角形/83
突破初期的成交量变化/85
线外变动/86
做空/86
大盘对单只股票的影响/88
上升三角形反转/88
周线图中的直角三角形/90
楔形形态/90
楔形实例/93
上升和下降楔形的比较/93
楔形的严格界定/93
三角形反转形态总汇/96
三角形可能的原因/96
第4章 重要反转形态Ⅲ/99
4种反转形态/100
—种容易被误解的形态/100
与之前走势的关系/101
典型双顶反转形态的形成/101
双顶反转形态实例/101
双顶之间间隔较短/105
双底形态实例/107
多重顶与多重底/110
多重反转中的成交量变化/110
假双顶反转的实例/112
多重底部形态/112
长期图表上的双顶反转和双底形态/114
“M”头和“W”底形态/114
指数图中的双顶反转和双底形态/116
复合形态—可靠的预报/118
与双顶反转和双底形态的关系/118
双头肩顶形态/119
简单头肩形态的变形/119
双肩和双头形态中的交易要点/121
单头和多肩形态/121
同顶部分类相同的底部复合形态/123
复合反转中的成交量变化/126
不标准的肩部/126
顶部扩散形—一种罕见、复杂的形态/126
顶部扩散形态的解析/127
顶部扩散形态的图表实例/127
形态的完成/129
扩散形态的主要意义/130
一些重要的技术细节/130
牛市的终结/131
顶部扩散形态完成后的反弹/133
持有股票和做空股票/133
极为罕见的底部扩散形态/134
失败的扩散形态/134
顶部扩散形态的几点说明/135
简要复习/135
第5章 次要反转形态/137
重要反转形态回顾/138
不常出现的反转形态/138
倒三角形态/138
倒三角形与正三角形的差异/139
倒对称三角形/139
一个更为典型但很难获利的实例/141
倒直角三角形态/143
具有向下倾斜斜边的倒三角形态/143
交易倒三角形态的要点/143
具有向上倾斜斜边的倒三角形态/145
倒三角形态说明/145
菱形形态/147
菱形反转实例/147
1936年4月形成的头部/149
底部菱形反转形态/149
长方形反转形态/152
同三角形类似的解释/152
出现在底部的长方形反转形态/152
长方形形态的重要性/154
出现在顶部的长方形反转形态/156
休眠的打破/156
普通长期底部图形/158
走势的快速变化/158
活跃股票的休眠期/158
岛形反转形态/161
跳空缺口初探/162
岛形反转的概念/162
跳空缺口应在同一价位形成/164
岛形反转实例/164
当日岛形反转/165
其他岛形走势/165
岛形反转说明/168
两张有趣的图表/168
持续形态/170
第6章 主要持续形态/171
持续形态的定义/172
中间区域的合理性/172
专业操作和中间形态/172
预测源自市场自身/173
对称三角形回顾/174
向上的持续三角形/174
前述图例中出现的突破/176
持续三角形的成交量变化/177
下跌趋势中的持续性三角形/177
持续性直角三角形/177
真正的持续性直角三角形/178
阿纳康达股票走势图中的强势图形/181
反向假突破—稍待下文/183
下跌趋势中的下跌三角形/183
此前图表中出现的实例/185
倒置三角形持续形态/185
倒置对称三角形的实例/185
近似顶部扩散形态/187
更为可靠的倒置直角三角形/187
可以盈利的倒置图形实例/189
长方形持续形态/189
上涨趋势中长方形实例/192
1935年克莱斯勒公司股票走势图里出现的长方形/192
下跌趋势中的长方形持续形态/195
1931年熊市里的实例/195
其他图表中的长方形持续形态/198
旗形和三角旗形—可靠的信号/198
旗杆上飞扬的旗帜/199
上升走势中的旗形实例/199
各种旗形形态/201
上升走势中顺势上扬旗形/201
下跌趋势中的旗形/204
三角旗形—旗形和楔形的姊妹/204
周线图中的旗形和三角旗形/206
三角旗形与楔形的关系/206
“头肩形”持续形态/206
克郎·科克和西尔公司股票走势图实例/207
双重确认/207
与真正头肩反转形态的区别/209
对持续形态的总结/209
实际交易中的应用/210
形态的演变/211
第7章 各种各样的中间形态和现象/213
概述/214
底部下垂形态/215
形态的意义显而易见/217
底部下垂形态提供快速获利机会/217
顶部加速形态/219
圆形底部反转的一部分/219
没有突破的实例非常少见/220
在加速形态中进行的交易/220
牛角形结构/222
牛角形持续形态/222
倒置牛角形形态/226
区域结构研究总结/226
线外走势/226
线外走势有时像真正的形态突破/227
线外走势实例/228
线外走势的影响/230
双日线外走势/230
对称三角形中的线外走势/232
此前图例中出现的线外走势/232
锯齿运动/233
锯齿运动的实例/233
循环出现的价格走势或形态/235
扇贝形形态:是机会也是警告/237
重复性运动所提出的警告/237
价格跳空缺口:一个有趣而经常令人迷惑的现象/240
跳空缺口的简要介绍/240
交投清淡的市场中出现的跳空缺口/241
跳空缺口可以分为4种类型/241
普通跳空缺口:很快被回补/243
突破跳空缺口/243
突破跳空缺口的实例/244
后来被回补的明显突破跳空缺口/244
直接分类的困难/245
突破跳空缺口的实际用途/245
持续跳空缺口和衰竭跳空缺口/246
持续跳空缺口和突破跳空缺口的关系/248
衰竭跳空缺口的特征/248
高成交量下形成的衰竭跳空缺口/249
只有短期影响的衰竭跳空缺口/250
衰竭跳空缺口并不常见/250
岛形形态的回顾/251
形成持续岛形结构的跳空缺口/251
一个非常规的岛形反转/253
形态内岛形作用有限/253
无法分类的跳空缺口/254
股票除息和除权期间形成的跳空缺口/254
不考虑由除息引起的突破/255
跳空缺口研究的总结/255
在后面要加以研究的跳空缺口的含义/256
第8章 趋势线运动/257
趋势线—操作定义/258
长期趋势线的实例/259
趋势线理论/259
趋势线的实际用途/262
确定趋势线的方法和例外情况/262
趋势线的合理角度/263
图表中的趋势线/263
试探性做出长期趋势线/265
随后6个月的走势/265
趋势内的形态/267
新的长期趋势线的界定/267
巴尔的摩和俄亥俄公司股票图的完成/268
依靠基本趋势线进行交易/271
双趋势线或走势通道/271
确立平行趋势线/272
确立平行趋势线时的尝试与例外情况/272
主要趋势线的运用/273
顺应和背离主要趋势时获取的利润/273
趋势线有助于“让盈利奔跑”/275
趋势线常常会提前发出反转信号/277
水平交易区域/277
趋势线发出的反转信号/278
构成重要突破的因素/280
趋势线突破时的成交量变化/280
扇形趋势线和趋势走平/281
圆形转向和趋势走平/281
形态有助于解释趋势线/283
趋势线突破后的“反向试探”/283
“反向试探”的实际运用/283
预测趋势线的可能运行范围/284
对数刻度趋势线/284
对数刻度和算术刻度/285
成交量概述/286
历史成交量的重要性/286
成交量特征/287
成交量预示趋势反转/287
反转时成交量变化特征/287
成交量在顶部和底部时的差异/288
趋势停滞整理时的成交量变化/289
形态形成期成交量的下降/289
预示持续运动的成交量/290
走势正常运行时的成交量变化/290
成交量变化和基本趋势的关系/290
在交易中期趋势中的作用/291
道氏理论/291
道氏理论所使用的两个指数图表/292
道氏理论的主要原则/292
在股票交易中的应用/293
第9章 支撑位和阻力位/295
反转位置的重要性/296
术语的确定/296
阻力位的预测方法/297
阻力位变成未来的支撑位/297
对反转位置的合理解释/297
记忆因素的作用/298
人为操纵的因素/299
供给价位与需求价位的可靠程度/299
原来的底部成为未来的顶部/300
原来的顶部成为新的底部/300
周线图表在预测方面的价值/301
成交量作为预测未来影响的因素/303
熊市期间确立的关键支撑位与阻力位/303
反向趋势中重复出现的支撑位与阻力位/304
通用电气图表走势的预测/304
中期趋势中的阻力位与支撑位/307
小型顶部成为后来的小型底部/307
小型支撑位的反向作用/309
形态和趋势线形成的阻力位/309
趋势线界定的支撑位和阻力位/310
被突破的趋势线很快会失去技术意义/310
支架—一个强阻力位/310
头肩形反转形态中的支撑位或阻力位/312
多重形态中的支撑位和阻力位/312
矩形和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规则/314
对称三角形形成的阻力位和支撑位/314
三角形顶点的重要作用/315
对称三角形形成的支撑位/315
第3个关键位置/318
预测支撑位时所做的判断/319
缺口处的支撑位和阻力位/319
形态阻力研究的实际应用/320
再次买进或卖出股票的机会/320
先前价位的有效期/320
关键的50和100价位/321
中期回调走势/322
来自支撑位或阻力位的“弹起”/322
获利了结/323
做空时支撑位和阻力位的作用/323
第10章 测量方法及其结构/325
支撑位和阻力位的历史追溯/326
关注现行图表中的重要价位/327
作为测量指标的趋势线/327
主趋势线更为可靠/327
形态自身的测量含义/328
头肩形态的测量含义/328
头肩形态规则的检验/329
头肩形测量原则的可靠性/329
三角形的测量含义/329
作为测量形态的旗形和三角旗形/330
仅适用于桅杆本身的评测方法/330
旗形规则并不预示着反转/331
半桅形盘整形态/331
半桅形盘整实例/331
一个不很独特的例子/333
半桅形态的可靠性/333
测量理论应用于缺口/335
单缺口测量理论/335
缺口之后的各种趋势变化/335
一个不易解释的例子/337
多重缺口理论/338
两个持续型缺口的应用/338
测量缺口分析的有效实例/338
多重缺口规则的可靠性/339
测量中的时间因素/339
虚假变动与震荡/339
图表中最混淆视听的大敌/340
所幸误导的虚假变动不多/341
三角形最易出现虚假变动/341
普通对称三角形的虚假变动/342
多数虚假变动成交量极低/342
成交量大的特殊虚假变动/342
来自直角三角形中的虚假变动/345
出自矩形的虚假变动/345
虚假变动与线外走势/346
头肩形后边的虚假变动/346
提防虚假变动/348
伴随高成交量的震荡/348
突破规则的严格构成/348
使用止损单提防虚假变动/349
虚假变动有其乐观的一面/349
“走势中断”并非虚假变动/350
止损单/352
止损单的机制/352
什么时候设置止损单/353
变更止损单/354
在什么地方设置止损单/354
规则在多头交易中的应用/356
止损单的第一次变动/356
缺口提供一个新的基点/357
完成美国橡胶的交易/358
止损点最终得以执行/358
在卖空中运用止损单/359
卖空委托交易中最初止损单的设置/359
在卖空交易中止损单是购买指令/361
使用“心理止损单”/362
形态之内的止损单用处不大/363
不要忽视其他图表的预示/363
止损单其他的次要用途/363
第11章 长期图表、指数图和板块图的使用/365
对基础工作的回顾/366
月线图/366
月线图上的形态演变/366
月线图在交易中无用/369
指数图的使用/369
板块图的使用/371
花在个股图上的时间收益更大/371
长期分析的收获/373
缩短制图时间间隔/373
分解日图/374
行情滚动图或交易图/374
短期变化图/375
短期趋势线图/375
点数图/376
点数图的局限/377
日内图仅具专用价值/378
其他图表研究的特殊领域/378
其他交易市场的制图/379
债券市场/379
债券图表使用一例/379
商品市场制图/381
不同期权时间中断对制图的影响/382
期权制图的不同方法/382
平均所有的活跃期权/383
为不同市场和交易制图/383
不同粮食价格之间的紧密联系/385
出现在小麦图表上的形态/385
一个整理三角形和一个测量缺口/386
基本形态和解释不变/386
给棉花市场制图/387
棉花市场制图一例/387
商品交易的特殊问题/389
第12章 交易策略/391
根据图表形态进行实际交易/392
实际交易中的一些理念/392
对操作股票的选择/392
风险分散化/393
股票的比较波动力度/393
股本和杠杆因素/394
研究你的股票习性/394
波动习惯一贯性的图示说明/394
两只铁路股的相对波动力度/396
不宜制图的股票/398
不要臆想图形/398
等待理想形态/398
和市场过于靠近是不明智的/399
每天有规律地制图/399
限价盘与市价盘/400
勇气—给谨慎者的建议/400
过于谨慎的研究人员/401
谨慎和过于自信/401
固执己见的危害/401
给市场以变化的时间/402
事先要考虑到风险/402
避免过度交易的建议/403
不要过分依赖外部的意见/404
让市场本身做出自己的预测/404
从图表交易中判断个人能力/404
模拟交易/405
总结和回顾/405
对反转形态的回顾/406
对持续形态的回顾/406
其他特殊现象以及总体考虑/406
理论过多的问题/407
图表科学主要是把经验分类/407
为什么图表不可靠/408
操盘手制造的图表骗局/408
为新手设计的程序/409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李燕
作者: 杨碧云主编 易行健 展凯 张浩副主编
作者: [美]杰夫·马杜拉(Jeff Madura) 著
作者: 张颖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杨平 等编著
作者: (美) 范 K. 撒普(Van K. Tharp) 著
作者: (美)安德鲁·罗曼斯(Andrew Romans)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