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VMware Horizon桌面与应用虚拟化权威指南
作者 : 吴孔辉 著 VMware中国研发中心 审校
出版日期 : 2015-09-06
ISBN : 978-7-111-51202-8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40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面向中高级用户的一本关于虚拟桌面及应用的设计、评估、部署的书。主要分为评估、设计、部署三大部分,包含在虚拟桌面、应用实施的整个工程,帮助客户实现无风险的虚拟桌面、应用项目。

图书特色

由资深桌面虚拟化专家撰写,VMware大中华区总裁、VMware研发中心高级总监等业内领袖及专家联合推荐。
本书涵盖了桌面虚拟化相关的基础知识,也对VMware Horizon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企业业务与技术需求的角度着手,进行桌面虚拟化的评估,全面讲述了桌面虚拟化系统的设计最佳实践。

封底:
IT变革的最终受益者必定是终端用户,他们同IT系统以及应用的接触点是终端设备。在这个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空隙”,一个是传统桌面如何入“云”,一个是企业应用运转在个人设备上如何保证“安全”。吴孔辉先生的大作给出了解决之道,无论是传统桌面通过VDI技术以构建云客户端,还是在私人设备上建立安全的个人工作空间,这些革命性技术赋予传统的终端设备在云时代的新面貌。
—— 吴启新, VMware 大中华区高级产品经理
桌面虚拟化牵涉的技术太多,既要了解后端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其性能,又要了解前端各种终端操作系统、移动设备和外设及其兼容性;既要了解日趋普及的服务器虚拟化,又要了解寻常服务器应用中甚少需要关注的GPU;既要了解底层基础架构,又要了解上层桌面应用……需要系统的梳理和剖析,才能让更多用户了解到桌面虚拟化涵盖的范围及价值,进而促进其广泛应用。本书以VMware Horizon为例介绍了桌面虚拟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好地结合了理论和实践,正是市场上需要的好教材。
—— 张广彬(狒哥), 企事录创始人
本书作者吴孔辉先生是51CTO专家博主、博客之星,在虚拟化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吴先生自2010年6月开始写博,共发表了200多篇技术文章,其中大部分被评为推荐博文,他的文章在51CTO社区深受广大技术人的好评和认可,一个如此用心写博客的人的书肯定值得一看。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来自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强烈推荐你仔细研读这本书,相信本书能为你带来帮助。
—— 曹亚莉, 51CTO博客总编、51CTO学院运营部经理
与其说这是一本VMware桌面虚拟化的技术指南,不如说它更像一本资深VMware工程师的工作笔记。作者用平实易懂的语言系统地描述了桌面虚拟化的技术组成和对应的用户场景。对于有志成为一名桌面虚拟化相关工作的朋友或是已经从事此类工作的朋友,这都将会是一本很好的指导书和随身词典。
—— 曾捷华, Dell云计算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架构师


吴孔辉 (Vincent Wu)
VMware公司终端用户计算解决方案架构师,在IT领域有着10余年从业经验,一直从事终端用户计算及虚拟化方案的设计、实施和优化工作。
自2010年加入VMware中国的终端用户计算部门以来,他参与了中国地区大量的桌面虚拟化项目,并与VMware研发中心合作完成了许多中国客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在加入VMware公司之前,他在赛门铁克等IT公司任职。
他持有多个高级的IT技术认证,包括VMware VCAP,Cisco CCNP,Citrix CCIA,ITIL等。
他对IT技术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对软件和操作环境标准化、IT服务管理、移动管理等IT领域有着深入研究。
另外,他也积极参与技术分享与网络社区活动,是中国地区最早的VMware vExpert荣誉获得者,同时也是51CTO的专家博主,他的个人博客http://virtualbus.blog.51cto.com 是国内最为专业的桌面虚拟化博客之一。


本书由VMware终端用户计算解决方案专家撰写,并得到VMware大中华区总裁、VMware研发中心高级总监等业内专家的肯定和鼎力推荐。书中介绍了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并对如何在企业中实践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给出了建议,还从技术角度分析了如何设计及应用VMware Horizon方案以满足企业业务和技术的需求。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可以学习到:
桌面虚拟化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技术路线、技术演进史等。
VMware Horizon产品的组件与构成。
桌面虚拟化的技术与业务评估方法。
使用自动化方式实现桌面虚拟化项目的桌面评估和性能测试。
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的组件设计,如用户管理、客户端站点、访问架构、虚拟桌面及应用管理、监控管理、基础架构等。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中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的容量规划与估算。
共享存储方式及虚拟化存储方案在桌面虚拟化环境中的应用以及差异。

图书前言

桌面虚拟化是近年来IT 行业里备受推崇的技术之一。桌面虚拟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大量的业务与技术价值。例如,可以实现快速的系统置备、随身桌面、快速的桌面灾备、集中化地管理分支机构,实现操作系统迁移、随时随地的应用及数据访问,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用性等。而这些优势在传统的物理PC方式上很难实现,或者需要额外采购解决方案才可以完成。
桌面虚拟化技术与传统的PC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独特的技术架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与价值,企业可能会被其中任何一个理由所吸引,从而在桌面虚拟化项目上进行投入。
从企业角度而言,在引入桌面虚拟化技术时,需要意识到桌面虚拟化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和难度,低估难度以及不适当的资源配置都可能导致项目建设受到影响。同时,在项目建设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建设成本、管理的复杂程度、对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用户使用体验等方面。只有综合把握好其中的各个环节,桌面虚拟化项目才可以在企业环境中成功落地。
桌面虚拟化项目的建设和运维与之前的PC模式不同,因此对人员的分工和技术也有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对现有的IT人员的工作职责、技术服务流程等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桌面虚拟化项目才可以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桌面虚拟化项目与大部分的IT项目一样,需要IT人员先对技术与业务需求进行评估,进而完成桌面虚拟化系统的设计。评估的质量将会决定设计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而设计则决定了系统的实施与运行。
写作本书的动机
作者自2005年开始一直从事桌面虚拟化相关的工作,作为国内资历最深的桌面虚拟化技术人员之一,见证了桌面虚拟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产品更迭的过程,同时也收获不少心得和经验。虽然作者之前在技术博客中发表了很多虚拟桌面相关的技术文章,但是发现在博客中系统地将一个技术体系全面深入地进行介绍存在较大的难度,于是触发了编写这本书的想法。作者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分享自己对桌面虚拟化的体会和理解,并帮助读者全面地了解桌面虚拟化系统。
本书的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于希望对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以及VMware Horizon产品有深入了解的读者,同时也适用于正在筹备、参与桌面虚拟化项目的IT人员,可作为他们进行桌面虚拟化项目评估与设计的指引。
致谢
特别感谢家人和挚友对我编写本书提供的精神支持,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本书的写作就不可能完成。
由衷感谢VMware公司EUC部门的李晓芒、Vincent Chen、石峰,市场部门的Steve Chen、吴启新,感谢他们在本书编写内容及出版方面提供的帮助与建议。
感谢VMware研发中心寇育新,Tracy Chi以及她所领导的解决方案团队成员,包括Sam Zhao、Jumbo Xue、Judy Wu、Wang Nan、ShengBo Teng等同仁,对本书技术部分内容的审校与专家建议。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作者将不胜感激。

吴孔辉
2015年6月

上架指导

计算机/云计算

封底文字

IT变革的最终受益者必定是终端用户,他们同IT系统以及应用的接触点是终端设备。在这个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空隙”,一个是传统桌面如何入“云”,一个是企业应用运转在个人设备上如何保证“安全”。吴孔辉先生的大作给出了解决之道,无论是传统桌面通过VDI技术以构建云客户端,还是在私人设备上建立安全的个人工作空间,这些革命性技术赋予传统的终端设备在云时代的新面貌。
——吴启新, VMware 大中华区高级产品经理

桌面虚拟化牵涉的技术太多,既要了解后端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其性能,又要了解前端各种终端操作系统、移动设备和外设及其兼容性;既要了解日趋普及的服务器虚拟化,又要了解寻常服务器应用中甚少需要关注的GPU;既要了解底层基础架构,又要了解上层桌面应用……需要系统的梳理和剖析,才能让更多用户了解到桌面虚拟化涵盖的范围及价值,进而促进其广泛应用。本书以VMware Horizon为例介绍了桌面虚拟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好地结合了理论和实践,正是市场上需要的好教材。
——张广彬(狒哥), 企事录创始人

本书作者吴孔辉先生是51CTO专家博主、博客之星,在虚拟化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吴先生自2010年6月开始写博,共发表了200多篇技术文章,其中大部分被评为推荐博文,他的文章在51CTO社区深受广大技术人的好评和认可,一个如此用心写博客的人的书肯定值得一看。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来自他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强烈推荐你仔细研读这本书,相信本书能为你带来帮助。
——曹亚莉, 51CTO博客总编、51CTO学院运营部经理

与其说这是一本VMware桌面虚拟化的技术指南,不如说它更像一本资深VMware工程师的工作笔记。作者用平实易懂的语言系统地描述了桌面虚拟化的技术组成和对应的用户场景。对于有志成为一名桌面虚拟化相关工作的朋友或是已经从事此类工作的朋友,这都将会是一本很好的指导书和随身词典。
——曾捷华, Dell云计算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架构师

作者简介

吴孔辉 著 VMware中国研发中心 审校: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部分 概 述 篇
第1章 桌面虚拟化概述 2
1.1 桌面虚拟化简介 2
1.1.1 桌面虚拟化的发展历程 2
1.1.2 桌面虚拟化原理 6
1.1.3 桌面虚拟化的几种技术形态 9
1.2 物理PC与桌面虚拟化模式的区别 10
1.3 桌面虚拟化的收益 13
1.4 桌面虚拟化的应用 14
1.4.1 应用场景列举 14
1.4.2 部署桌面虚拟化的时机 15
第2章 桌面虚拟化产品介绍 17
2.1 桌面虚拟化产品VMware Horizon介绍 17
2.1.1 初识VMware Horizon 6 17
2.1.2 VMware Horizon版本比较 19
2.2 桌面基础架构 20
2.2.1 桌面云基础架构 20
2.2.2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Horizon View 23
2.2.3 虚拟桌面映像管理—Mirage 27
2.3 应用 30
2.3.1 应用目录—Horizon Workspace 30
2.3.2 打包应用—ThinApp 32
2.3.3 实时应用交付—App Volumes 34
2.4 虚拟存储—Virtual SAN 36
2.4.1 Virtual SAN简介 36
2.4.2 体系结构 37
2.4.3 功能特性 39
2.5 云计算分析和运维管理—vRealize Operatzons for Horizon 40
2.5.1 vRealize Operations for Horizon简介 40
2.5.2 体系结构 42
2.5.3 功能特性 43
2.6 云自动化 44
2.6.1 Horizon vRealize Orchestrator插件简介 44
2.6.2 体系结构 45
2.6.3 功能特性 45
第二部分 评 估 篇
第3章 企业需求评估 49
3.1 明确业务需求及IT目标 49
3.2 用户场景的分析 50
3.2.1 用户场景需求的收集 50
3.2.2 应用场景的优先级定位 55
3.3 业务需求与解决方案映射 58
3.4 技术与概念验证 59
3.4.1 POC的目标 59
3.4.2 POC的工作内容 60
3.4.3 POC的方法 61
3.5 桌面虚拟化的性能测试 61
3.5.1 性能测试方法及对比 62
3.5.2 性能基线 63
3.5.3 VMware View Planner压力测试软件介绍 65
3.5.4 Login VSI压力测试软件介绍 66
3.6 TCO及ROI分析 68
3.6.1 桌面虚拟化模式的总体拥有成本计算 70
3.6.2 ROI的计算 71
第4章 数据中心和IT运维管理评估 74
4.1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74
4.1.1 数据中心网络评估 74
4.1.2 数据中心服务器评估 88
4.1.3 数据中心存储评估 91
4.2 IT运维管理 96
4.2.1 IT运维管理模式评估 96
4.2.2 桌面虚拟化的运维及支持体系 97
第5章 桌面客户端技术评估 100
5.1 操作系统评估 100
5.1.1 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 100
5.1.2 Linux操作系统支持 102
5.2 应用程序评估 104
5.2.1 应用程序标准化最佳实践 104
5.2.2 应用发布与虚拟桌面的集成 111
5.2.3 应用程序对资源的要求 112
5.3 安全方案评估 115
5.3.1 防病毒管理 115
5.3.2 网络防火墙 117
5.3.3 外连设备管理 117
5.3.4 网络准入控制 118
5.3.5 主机安全审计软件 120
5.4 外设评估 121
5.4.1 USB设备重定向 122
5.4.2 串口设备重定向 123
5.4.3 打印机重定向 124
5.4.4 图像采集设备重定向 127
5.4.5 统一通信、呼叫中心语音质量优化 129
5.4.6 视频、音频质量优化 131
5.4.7 外设使用情况收集 133
5.4.8 外设采购建议 133
5.4.9 针对不被支持的外设和功能的解决思路 134
5.5 多媒体视频需求评估 136
5.5.1 多媒体重定向技术介绍 136
5.5.2 后端渲染技术介绍 138
5.6 图形虚拟化技术评估 141
5.6.1 基于Horizon View 的GPU虚拟化解决方案 142
5.6.2 基于Teradic PCoIP主机卡的解决方案 146
第三部分 设 计 篇
第6章 用 户 管 理 153
6.1 账户管理 153
6.2 权限设置 156
6.2.1 最终用户 156
6.2.2 管理员、Helpdesk权限管理 159
6.2.3 服务账户管理 160
6.3 OU(组织单元)设计 161
6.4 AD站点与子网 163
6.5 组策略在桌面虚拟化环境中的应用 164
6.5.1 环回组策略设置 166
6.5.2 通过组策略锁定用户桌面 168
第7章 客户端访问设备 170
7.1 客户端设备介绍 170
7.2 客户端选型 173
7.2.1 基于职能定义用户类型 174
7.2.2 基于用户类型确定用户的使用需求 174
7.2.3 根据用户选用的后端解决方案选择设备 175
7.3 客户端管理 175
第8章 Horizon View访问架构 179
8.1 客户端连接方式 180
8.1.1 使用安全网关进行连接 180
8.1.2 采用直接连接 180
8.1.3 View Agent直连客户端插件方式 181
8.1.4 HTML Access方式 182
8.2 负载均衡方案 184
8.2.1 提供统一命名空间 184
8.2.2 提高Horizon View的可用性 185
8.2.3 减少服务器压力 186
8.2.4 构建高可用的Horizon View环境 186
8.2.5 借助DNS服务器轮询功能构建高可用的Horizon View环境 188
8.3 网络防火墙 189
8.4 连接服务器 193
8.5 安全服务器 196
8.6 Cloud Pod架构 198
8.7 接入控制 200
8.7.1 访问限制 200
8.7.2 访问控制 202
第9章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设计 205
9.1 大规模的Horizon View环境部署 205
9.2 vSphere群集功能设计 208
9.2.1 vCenter及View Composer服务器设计 208
9.2.2 应用HA 功能到虚拟桌面 214
9.2.3 应用DRS功能到虚拟桌面 217
9.2.4 应用Storage vMotion功能到虚拟桌面 218
9.2.5 应用FT功能到虚拟桌面 219
9.3 Horizon View环境的备份 220
9.3.1 需要备份的Horizon View组件 221
9.3.2 Horizon View组件备份 222
9.3.3 备份频率建议 225
9.4 共享存储的规划设计 226
9.4.1 存储协议的传输速率 226
9.4.2 多路径和存储均衡 226
9.4.3 数据块级存储协议与文件级存储协议 226
9.4.4 存储结构注意事项 227
9.4.5 虚拟机置备模式 227
9.4.6 存储性能需求计算 228
9.4.7 存储容量需求计算 230
9.5 VSAN的规划设计 232
9.5.1 VSAN数据存储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232
9.5.2 主机选型 236
9.5.3 网络规划考虑 237
9.5.4 磁盘组设计 237
第10章 虚拟桌面与应用 239
10.1 虚拟桌面对服务器资源的要求 239
10.1.1 虚拟桌面对内存的要求 240
10.1.2 虚拟桌面对CPU的要求 244
10.2 虚拟桌面对存储的要求 244
10.2.1 虚拟桌面对存储容量的要求 245
10.2.2 虚拟桌面对存储性能的要求 248
10.3 虚拟桌面对网络的要求 248
10.3.1 虚拟桌面多网卡支持 248
10.3.2 IP地址分配 249
10.4 虚拟桌面的系统优化 251
10.4.1 创建桌面虚拟机 251
10.4.2 桌面虚拟机优化 252
10.4.3 PCoIP协议优化 258
10.5 桌面池设计 258
10.5.1 桌面池分配方式 258
10.5.2 存储加速功能和磁盘回收功能 261
10.6 RDS应用与桌面设计 263
10.6.1 RDS主机配置的考量 266
10.6.2 Horizon View RDS最佳实践 268
10.6.3 会话机制与RDS主机之间的关系 269
10.7 应用部署 270
10.7.1 应用部署方式 271
10.7.2 各种应用部署方式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273
10.8 VDI与 RDS的Windows许可授权 276
10.8.1 VDI模式的Windows许可 276
10.8.2 RDS模式的Windows许可 278
第11章 运维管理 279
11.1 个性化管理 279
11.1.1 用户配置文件管理 280
11.1.2 文件夹重定向 282
11.1.3 View Persona Management最佳实践 283
11.2 监控管理 287
11.2.1 View Administrator控制台 288
11.2.2 Horizon事件日志 288
11.2.3 VMware vRealize Operations for Horizon 289
11.2.4 其他监控工具 293
第12章 桌面虚拟化案例设计 298
12.1 业务需求 298
12.1.1 业务目标 298
12.1.2 时间计划 299
12.1.3 设计方法论 299
12.2 用户场景 301
12.2.1 用户场景定位 301
12.2.2 解决方案选择 302
12.3 桌面与桌面池设计 303
12.3.1 用户操作系统选择 303
12.3.2 虚拟桌面及RDS主机虚拟机的配置 303
12.3.3 桌面池和RDS应用池设计 304
12.3.4 虚拟桌面对硬件资源的需求 305
12.3.5 RDS应用对硬件资源的需求 306
12.3.6 数据安全策略 308
12.4 显示协议设计 308
12.5 Block与Pod设计 309
12.6 存储设计 310
12.6.1 使用传统共享存储(用于虚拟桌面) 310
12.6.2 使用VSAN存储(用于虚拟桌面) 311
12.7 VMware基础架构设计 314
12.8 端点与个性化管理设计 316
12.8.1 客户端设备 316
12.8.2 个性化管理 316
附录1 Horizon Client功能表 318
附录2 术语表 320
附录3 常用桌面虚拟化网站资源 322
附录4 参考资料网址 32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梁正平 毋国庆 袁梦霆 李勇华 编著
作者: Karl E.Wiegers
作者: 窦万峰
作者: Glynn Winskel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Lawrence J.Peters
作者: Ivar Jacobson,Martin Griss,Patrik Jonsson
作者: Michael Sutton, Adam Greene;Pedram Amini
作者: [美]乔治·V.内维尔-尼尔(George V. Neville-Neil)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