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软件工程视角
作者 : 骆斌
出版日期 : 2013-04-27
ISBN : 978-7-111-40747-8
定价 : 3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74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讲授各种用于交互式产品开发的软件分析、设计和评估技术,包括:可用性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的经典模型、人机交互的需求工程方法(任务分析、原型等)、人机交互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则;交互模式;可视化设计;交互式设计)、人机交互的实现,以及人机交互的评估技术(启发式评价;专家评审;观察与调查用户;用户测试与预测模型)等。

图书特色

时至今日,人机交互对软件质量的影响已经日益突出。由于在实际开发中,软件工程师往往同时承担软件的交互设计工作,因此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人机交互知识,已经成为提升软件开发人员竞争力的核心,同时也是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关键。
本书是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结晶。全书从软件工程角度出发,让读者了解在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有哪些方法和技术可用于提升产品的交互性能,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书图文并茂,条理清晰,语言简练。书中列举了大量身边的人机交互实例,帮助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无论程序员、测试人员、交互设计人员、还是工业设计人员,都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受益匪浅。
本书特色
突出软件工程专业特色,注重人机交互与软件工程的结合。
内容丰富,博取众长(包括Donald Norman等人的执行/评估活动周期、格式塔心理学原理、Ben Shneiderman等人提出的交互设计原则等),覆盖交互设计的完整流程。
涉及面广、适应性强。书中没有特别针对某种类型软件产品展开讨论,所列方法既适合传统的桌面软件开发,同时也适合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软件开发。
文字简洁、朴实生动。通过大量知名软件案例和日常生活实例的引用,使得许多设计方法不再神秘、而是更具可操作性,同时也让很多交互设计理论的介绍不再枯燥乏味。

图书前言

良好的交互性能和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决定交互式软件系统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iPod、iPhone以及iPad等产品的相继成功也使人们意识到,好的交互系统并不需要具有多么复杂的功能,相反,简单易用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普通用户的喜爱。本书的目的就是教会读者开发容易使用的软件产品。
  理想的交互式软件产品开发中应该包含如下三类人: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和程序设计师。其中,交互设计师的作用是构筑产品核心功能的交互过程和框架,大到任务的具体执行过程,小到在何处放置按钮以及菜单如何组织等;视觉设计师的作用是让界面内容更加美观,比如设计特定的图标和按钮样式等;程序设计师的工作是通过编程让交互任务得以实现。现实生活中,程序设计师通常会兼顾交互设计的工作。因此,让程序设计人员学习一些交互知识,对于提升最终产品的用户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于以上原因,本书期望能够从一个相对系统化的角度,为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一系列交互设计方法论。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篇、设计篇和评估篇。基础篇侧重人机交互的基础知识讲解,为没有接触过人机交互的读者搭建该学科的整体框架。已经了解人机交互背景的读者可以直接略过第一部分。设计篇讨论了在具体的交互应用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以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同时第8章中对人机交互学科中为数不多的形式化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尽管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但具体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否会带来其他问题,很多人并不是十分清楚,本书第9章对此进行了讨论。评估的广泛使用是交互式软件系统开发区别于非交互式软件系统开发的重要特征,本书第三部分详细讨论了多种交互评估方法及各自的适用场合,以便于读者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读者应通过实践加深对这些交互评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既可作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年级人机交互课程教材,也适合非计算机相关专业对人机交互感兴趣的读者使用。为扩大本书内容的适应性,书中没有特别针对某种类型的软件产品展开讨论,所列方法既适合传统的桌面软件开发,也适合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软件产品的开发。本书初稿自2010年秋季开始在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进行了试用,其后编者根据试用期间的反馈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中科院软件所的戴国忠老师以及浙江大学的蔡亮老师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人机交互课程是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广大老师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丁二玉老师针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给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感谢南京大学软件学院2011级研究生刘佳、冯玮婷、孙晨蛟、胡俊鹏,以及2012级研究生曹伶燕,他们对教材进行了文字审阅工作。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如对该教材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luobin@nju.edu.cn、fenggh@nju.edu.cn与我们联系。

编 者
2012年10月于南京

上架指导

计算机\软件工程

封底文字

交互性能和用户体验的优劣,已经成为决定交互式软件系统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iPod、iPhone以及iPad的相继成功也使人们意识到,好的交互系统并不需要具有多么复杂的功能;相反,简单易用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普通用户的喜爱。
理想的交互式软件产品开发中应该包含如下三类人: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和程序设计师。其中,交互设计师用于构筑产品核心功能的交互过程和框架,视觉设计师的作用是让界面内容更加美观,程序设计师的工作是通过编程让交互任务得以实现。现实生活中,程序设计师通常会兼顾交互设计的工作。因此,让程序设计人员学习一些交互知识,对于开发容易使用的软件产品,提升最终产品的用户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期望从系统化的角度,为软件和计算机相关专业以及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读者提供系列交互设计方法论。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篇、设计篇和评估篇。基础篇侧重人机交互的基础知识讲解,为没有接触过人机交互的读者搭建学科的整体框架。设计篇讨论在具体的交互应用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以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同时第8章中对交互学科中为数不多的形式化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第9章讨论了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否会带来其他问题。评估篇详细讨论了多种交互评估方法及各自的适用场合,便于读者在具体项目中进行选择,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和掌握。
本书既可作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年级人机交互课程教材,也适合非计算机相关专业、但对人机交互感兴趣的读者使用。为扩大本书内容的适应性,书中没有特别针对某种类型的软件产品展开讨论,书中所列方法既适合传统的桌面软件开发,同时也适合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软件产品的开发。

作者简介

骆斌:暂无

图书目录

软件工程教材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1章 人机交互概述
  1.1 引言
  1.2 背景知识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内容
   1.2.3 为什么学习人机交互
   1.2.4 相关领域
  1.3 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
   1.3.1 重要的学术事件
   1.3.2 主要的发展阶段
   1.3.3 著名的人物与事件
   1.3.4 人机交互的发展
  1.4 人机交互与软件工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人机交互基础知识
  2.1 引言
  2.2 交互框架
   2.2.1 执行/评估活动周期EEC
   2.2.2 扩展EEC框架
  2.3 交互形式
   2.3.1 命令行交互
   2.3.2 菜单驱动的界面
   2.3.3 基于表格的界面
   2.3.4 直接操纵
   2.3.5 问答界面
   2.3.6 隐喻界面
   2.3.7 自然语言交互
   2.3.8 交互形式小结
  2.4 理解用户
   2.4.1 信息处理模型
   2.4.2 认知心理学
   2.4.3 人的认知特性
  2.5 交互设备基础
   2.5.1 文本输入设备
   2.5.2 定位设备
   2.5.3 图像输入设备
   2.5.4 显示设备
   2.5.5 虚拟环境下的交互设备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交互设计目标与原则
  3.1 引言
  3.2 交互设计目标
   3.2.1 可用性目标
   3.2.2 用户体验目标
  3.3 简易可用性工程
   3.3.1 可用性度量
   3.3.2 可用性度量举例
   3.3.3 四种主要技术
  3.4 交互设计原则
   3.4.1 基本设计原则
   3.4.2 Shneiderman的八条“黄金规则”
   3.4.3 Norman的七项原理
   3.4.4 Nielsen的十项启发式规则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交互设计过程
  4.1 引言
  4.2 交互设计过程
   4.2.1 基本活动
   4.2.2 关键特征
  4.3 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4.3.1 如何选取用户
   4.3.2 如何明确需求
   4.3.3 如何提出候选设计方案
   4.3.4 如何在候选设计方案中进行选择
  4.4 交互设计生命周期
   4.4.1 传统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4.4.2 交互设计生命周期模型
  4.5 交互设计过程管理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设计篇
 第5章 交互式系统的需求
  5.1 引言
  5.2 交互式需求
  5.3 产品特性
  5.4 用户特性
   5.4.1 体验水平差异
   5.4.2 年龄差异
   5.4.3 文化差异
   5.4.4 健康差异
  5.5 用户建模
   5.5.1 人物角色
   5.5.2 人物角色实例
   5.5.3 人物角色的构造
  5.6 需求获取、分析和验证
   5.6.1 观察
   5.6.2 场景
   5.6.3 应用人物角色和场景剧本的需求定义
   5.6.4 任务分析
   5.6.5 需求验证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交互式系统的设计
  6.1 引言
  6.2 设计框架
  6.3 设计策略
   6.3.1 删除
   6.3.2 组织
   6.3.3 隐藏
  6.4 设计中的折中
   6.4.1 个性化和配置
   6.4.2 本地化和国际化
   6.4.3 审美学与实用性
  6.5 软件设计的细节
   6.5.1 设计体贴的软件
   6.5.2 加快系统的响应时间
   6.5.3 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
   6.5.4 减少用户的等待感
   6.5.5 设计好的出错信息
  6.6 交互设计模式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可视化设计
  7.1 引言
  7.2 窗口和菜单
   7.2.1 窗口
   7.2.2 菜单
  7.3 对话框
   7.3.1 类型和用途
   7.3.2 对话框设计要点
  7.4 控件
   7.4.1 命令控件
   7.4.2 选择控件
   7.4.3 显示控件
   7.4.4 输入控件
  7.5 工具栏
   7.5.1 工具栏构成
   7.5.2 工具栏使用原则
   7.5.3 工具栏演化
  7.6 屏幕复杂度度量
   7.6.1 布局复杂度
   7.6.2 布局统一度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交互设计模型与理论
  8.1 引言
  8.2 预测模型
   8.2.1 GOMS模型
   8.2.2 击键层次模型
   8.2.3 Fitts定律
  8.3 动态特性建模
   8.3.1 状态转移网络
   8.3.2 三态模型
  8.4 语言模型
  8.5 系统模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9.1 引言
  9.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9.3 用户参与设计
   9.3.1 用户参与的重要性
   9.3.2 用户参与的形式
   9.3.3 参与式设计
  9.4 理解用户工作
   9.4.1 了解用户
   9.4.2 上下文询问法
  9.5 以用户为中心的浅析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评估篇
 第10章 评估的基础知识
  10.1 引言
  10.2 评估目标和原则
   10.2.1 评估目标
   10.2.2 评估原则
  10.3 评估范型和技术
   10.3.1 评估范型
   10.3.2 评估技术
  10.4 评估方法的选择
   10.4.1 区分评估技术的因素
   10.4.2 评估技术的分类
   10.4.3 评估方法的组合
  10.5 评估步骤
   10.5.1 确定目标
   10.5.2 发掘问题
   10.5.3 选择评估范型和技术
   10.5.4 明确实际问题
   10.5.5 处理道德问题
   10.5.6 解释并表示数据
  10.6 小规模试验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评估之观察用户
  11.1 引言
  11.2 观察方式
   11.2.1 实验室观察
   11.2.2 现场观察
   11.2.3 结合访谈
  11.3 数据记录
   11.3.1 纸笔记录
   11.3.2 音视频记录
   11.3.3 日志和交互记录
  11.4 数据分析
   11.4.1 定性分析
   11.4.2 定量分析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 评估之询问用户和专家
  12.1 引言
  12.2 询问用户之访谈
   12.2.1 指导原则
   12.2.2 访谈类型与技巧
   12.2.3 焦点小组
  12.3 询问用户之问卷调查
   12.3.1 问卷设计
   12.3.2 问卷设计举例
   12.3.3 问卷组织
   12.3.4 在线问卷调查
   12.3.5 问卷调查与访谈
  12.4 询问专家之认知走查
   12.4.1 认知走查方法
   12.4.2 认知走查实例
   12.4.3 协作走查
  12.5 询问专家之启发式评估
   12.5.1 评估原则
   12.5.2 评估步骤
   12.5.3 iTunes的启发式评估实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3章 评估之用户测试
  13.1 引言
  13.2 测试设计
   13.2.1 定义目标和问题
   13.2.2 选择参与者
   13.2.3 设计测试任务
   13.2.4 明确测试步骤
   13.2.5 数据搜集与分析
  13.3 测试准备
  13.4 数据分析
   13.4.1 变量
   13.4.2 分析方法
   13.4.3 总结报告
  13.5 网站评估实例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界面原型设计工具
附录B 用户交互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C 网站评估的启发式原则
附录D iOS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罗恩·佩腾(Ron Patton) 著
作者: Leszek A.Maciaszek Bruc Lee Liong
作者: Leszek A.Maciaszek, Bruc Lee Liong
作者: [英]伊恩·萨默维尔(Ian Sommerville)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印)Swapna Kishore,Rajesh Naik
作者: (美)Tom DeMarco,Timothy Lister著
作者: [美] 克里斯蒂娜·维代拉·洛佩斯(Cristina Videira Lopes)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