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4版
作者 : 陈志祥 编著
出版日期 : 2020-11-26
ISBN : 978-7-111-66931-9
适用人群 : 高等院校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研究生、MBA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等
定价 : 55.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12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以生产管理内容为主体,围绕生产管理的三大核心内容:生产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重点介绍了生产管理的核心理论、方法与工具。同时,由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运作管理知识的需求增加,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仍没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介绍服务运作管理,出于这种考虑,本书适当兼顾了服务运作管理的内容。
与现用教材相比,本书:1.重视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应用。除引例和运作聚焦等介绍企业实践案例外,在相应章节中增加了有关内容,比如第9章、第13章等都增加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运作的内容。2.重视人的因素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作用。原来的第5章工作系统设计修改为工作系统设计与劳动组织,增加了有关劳动力管理的内容,如劳动分工和定员管理等。3.重视全球化生产运作的问题。第2章增加了全球化生产战略的引例与运作聚焦,第4章补充了全球选址内容,阐述了全球环境选址策略。

图书特色

0

图书前言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乘着十九大改革东风,中国经济在新的征途上转型和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大,全球化趋势明显,创新与创业在中国大地上春潮涌动,依靠智能制造与工业40,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正向“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迈进。本书作者和全国人民一起感受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考察时,更是深刻感受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
我编写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版以来,2014年、2017年出版了第2版、第3版,该教材先后重印数十次,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与好评。不仅许多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把本书选为教材,还有机械工程等工科专业的教师把本书选为选修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为了反映近年来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与企业管理实践,2020年我对第3版进行了修订,出版第4版。
市场上的同类教材已经很多,既有国内作者编写的,也有从国外引进的,本书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这是鼓励我不断完善这本教材的动力。读者就是用户,为了让读者满意,在一次次修订的过程中,虽然内容不断调整,但是无论如何,我的初心不改,那就是要像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样,把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特色、质量和创新。
最近几年,我国许多管理学者都在呼吁中国管理学研究要形成中国的管理学,在国际上要有中国的声音。正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教授所言,中国管理科学不能再“嚼别人嚼过的馍”,讲别人的故事。我们要站在全球视角,从中国企业实践中提炼管理科学问题,形成既有普遍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我个人认为,中国式的管理学,应该具有如下思维。
(1)中国情境。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实践情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需要不同的管理理论。把握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情境,为中国企业提供“最合身的管理外衣”是我作为一名管理学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2)中国人文。管理需要科学,也需要人文精神。丰田生产方式是在日本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基于东方人文精神的管理模式。科学讲究精确和结构解剖,东方人文精神讲究的是系统和整体性。本书努力把这两种理念结合起来。
(3)中国智慧。在生产管理中,我国学者的长期努力也为该领域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我们需要传承和发展前辈积淀下来的好的管理智慧。
(4)中国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如生产计划中的滚动计划方法、车间管理的班组建设和现场管理等,这些方法行之有效,本书尽力吸纳。
基于这样的理念,20多年来,我一直努力在中国文化和情境下研究生产与运作管理,融合西方的一般管理科学原理与中国管理实践,为打造一部生产与运作管理精品教科书而孜孜不倦。本次修订体现了本书一直坚持的指导思想与出发点:打造特色、紧跟时代和突出重点。
打造特色
本书从第1版开始就把打造特色作为指导思想之一,从写作风格到内容安排都很注重特色,具体表现如下。
1 立足国情。本书的内容和管理术语都是按照我国企业的管理情境与管理实践规范来写的,案例素材也大都选自我国企业的真实实践。
2 体例灵活。在编写体例上,本书在理论知识介绍中灵活编排了“引例”“运作聚焦” “延伸阅读”“讨论案例”等,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3 实用性强。在内容组织上,本书尽量选择那些在企业中经常使用且成熟的理论以及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法重点介绍,适当介绍发展中的理论与方法。
紧跟时代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及实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和发展,本书的每一次修订都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充实完善内容。
1紧跟计算机技术、新兴信息技术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影响,增加互联网商业环境下运作管理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内容。
2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运作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在相关章节尽量增加关于这些管理概念的实践案例。
3进一步强化基于环保意识的管理理念,在有关章节增加绿色与低碳运作管理的内容。
突出重点
本书以生产管理内容为主体,围绕生产管理的三大核心内容——生产组织、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生产维护与改善重点介绍了生产管理的核心理论、方法与工具。同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运作管理知识的需求有所增加,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仍没有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教授服务运作管理知识,出于这种考虑,本书适当介绍了服务运作管理(这也是本书一直使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原因)的内容。
第4版变化
第4版仍坚持上述三个指导思想,同时考虑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新需求,本次修订有几个新特点。
1重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应用。除了利用“引例”和“运作聚焦”等介绍企业实践案例外,相应章节还增加了有关内容,比如第9章“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第10章“服务作业计划与控制”和第13章“质量管理”都增加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运作的内容。
2重视人的因素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作用。原来的第5章“工作系统设计”修改为“工作系统设计与劳动组织”,增加了有关劳动力管理的内容,如劳动分工和定员管理等。同时,在其他章节也相应增加人因的考虑。
3重视全球化生产运作的问题。第2章增加了全球化生产战略的“引例”与“运作聚焦”,第4章补充了全球选址内容,阐述了全球环境选址策略,第15章新增了全球化生产运作管理的相关内容。
除上述特色性内容修订外,其他更新内容如下。
(1)第1章增加与优化了部分内容:优化了生产系统结构和功能内容,增加了生产方式演变等内容。
(2)第2章增加了一节,介绍生产率与生产运作能力在企业竞争力中的地位。
(3)第4章补充了量-本-利选址方法的“应用范例”。
(4)第7章补充了生产计划制订的“应用范例”,并增加了服务能力利用率原则和服务应急计划的内容。
(5)第9章增加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概述,补充了在三种零件移动方式下的生产周期计算方法内容。
(6)第1~4章、第10~14章更换了“引例”,部分章节更换了“运作聚焦”的企业实践素材,更换了第2、3、9章的“讨论案例”。
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建设的成果的积累和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作者长期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和MBA课程的教学经验总结。本书融入了作者和其他学者在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管理思想;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吸收了世界优秀企业,特别是我国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本书基本上展现了当前国内外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
在这里,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吴亚军先生、施琳琳编辑和邵淑君编辑。吴亚军先生从第1版开始就负责本书的出版工作,长期以来为本书的策划、营销和读者信息反馈等做了大量的工作。施琳琳和邵淑君为本次修订稿的编辑,编辑加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使本书得以高质量出版。感谢选用本书的广大师生,特别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本书的错漏和提出修改意见的教师。他们的反馈意见对本书的修改和完善很有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本次修订工作仅仅是本书出版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远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作者今后将一如既往,一方面,更加脚踏实地加强自身学识修炼,在传承和发展我国生产管理学理论的同时知行合一,多做中国企业实践的“田野工作”,深入企业,向企业家学习,总结和提炼中国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倾听读者的意见反馈,在今后的修订中不断完善本书,使之成为一本好学、易用、有用的教材。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陈志祥
2020年8月于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上架指导

生产管理

封底文字

本书按照生产系统的整体性框架,系统地介绍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概述、生产运作战略、产品与服务设计、设施选址与布置、工作系统设计与劳动组织、需求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与MRP原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服务作业计划与控制、项目网络计划方法、生产维护与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丰田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等,还介绍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思想和新实践,如约束理论、大量定制、绿色可持续生产运作管理等。
本书紧跟时代步伐,第4版更加突出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应用、人的因素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作用、全球化生产运作的问题等内容,反映了全球化、数字化、企业社会责任、低碳生产、互联网商业模式等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新版对上一版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更新了大部分引例,对运作聚焦、讨论案例也进行了更新,优化了各章习题的设计。
本书凝结了作者20多年来在生产与运作管理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全书写作立足于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实用性强,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学员的教材,也可作为非管理类专业相关选修课的参考书,还可供企业管理人员等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陈志祥 编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生产系统与生产运作管理概述1
引例需求来自疫情,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的口罩生产组织1
11生产系统组成要素与功能4
12生产类型与特征6
13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任务与决策8
14服务运作系统与管理13
15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与未来趋势15
本章小结26
关键术语26
延伸阅读26
选择题26
论述题27
讨论案例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定制生产27
第2章生产运作战略29
引例汽车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全球生产战略29
21生产率与生产运作能力在企业竞争力中的地位30
22生产运作竞争力33
23生产运作战略内容与决策37
24生产运作战略实施43
本章小结45
关键术语45
延伸阅读45
选择题45
论述题45
计算题46
讨论案例李宁公司自建生产基地,开始垂直整合供应链战略46
第3章产品与服务设计48
引例西门子公司的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48
31产品开发概述49
32工业产品设计55
33服务产品及流程设计62
34先进的产品开发管理模式66
本章小结70
关键术语70
延伸阅读70
选择题70
论述题71
讨论案例并行工程在牙膏产品开发中的应用71
第4章设施选址与布置73
引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霍尔果斯成企业投资选址热土73
41设施选址74
42设施布置问题81
43设施布置的方法84
44装配线平衡89
本章小结91
关键术语91
延伸阅读92
选择题92
论述题92
计算题92
讨论案例某服装厂生产线布置95
第5章工作系统设计与劳动组织99
引例高铁工匠:中车株洲电机动车组装班的学习型班组99
51工作系统设计概述101
52工作方法分析与标准化104
53工作测量与工时定额106
54劳动分工与定员管理117
本章小结122
关键术语122
延伸阅读122
选择题122
论述题122
计算题123
讨论案例美达公司的生产流程改善123
第6章需求管理126
引例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美的依靠大数据实现顾客需求有效响应126
61需求管理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127
62需求管理策略127
63需求预测的程序和方法129
64需求预测误差与控制136
本章小结138
关键术语138
延伸阅读138
选择题138
论述题138
计算题139
讨论案例某电子厂的需求预测140
第7章生产计划141
引例某集团公司的生产计划流程与缺货问题141
71生产计划概述142
72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146
73生产能力需求与规划163
74服务业的生产计划169
本章小结173
关键术语174
延伸阅读174
选择题174
论述题174
练习题174
讨论案例生产计划、出产计划175
第8章库存管理与MRP原理178
引例苹果公司库存周转天数只有5天178
81库存管理概述179
82独立需求库存模型181
83相关需求库存与MRP原理190
84MRPⅡ与ERP198
本章小结201
关键术语201
延伸阅读201
选择题201
论述题202
计算题202
讨论案例JP公司的库存管理问题203
第9章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207
引例制造执行系统帮了小陈的大忙207
91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概述209
92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工作基础:期量标准211
93作业排序理论216
94生产控制228
本章小结234
关键术语235
延伸阅读235
选择题235
论述题235
计算题235
讨论案例中海无纺布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控制236
第10章服务作业计划与控制241
引例破解住院排队等待的难题:病床“跨科共享”241
101服务作业计划的特点242
102服务排队管理242
103工作轮班计划246
104服务作业控制252
105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服务及其相关管理问题256
本章小结258
关键术语258
延伸阅读258
选择题258
论述题259
练习题259
讨论案例某邮局的排队现象259
第11章项目网络计划方法263
引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优263
111项目与项目管理概述264
112网络计划方法267
113网络计划的优化273
本章小结278
关键术语279
选择题279
论述题279
计算题279
讨论案例某灯具公司新产品导入项目进度计划281
第12章生产维护与设备管理285
引例打牢生产基础:首钢通钢推进全员生产维护管理285
121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地位287
122设备可靠性原理287
123零件磨损与设备故障规律291
124基本设备维护决策292
125设备维修制度294
本章小结300
关键术语300
延伸阅读301
选择题301
论述题301
计算题301
讨论案例某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设备维护管理301
第13章质量管理305
引例两次737 MAX空难背后的质量管理问题305
131质量管理概述306
132质量管理工具309
133工序能力分析318
134产品抽样检验320
135六西格玛质量改善325
136质量成本管理328
本章小结332
关键术语332
延伸阅读333
选择题333
论述题333
计算题334
讨论案例上海通用汽车的卓越品质管理335
第14章丰田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338
引例中车大同公司首条精益生产线“出炉”338
141丰田生产方式的起源与精髓339
142丰田生产方式的方法体系340
143精益生产352
144价值流图分析355
145精益生产理念在非制造业中的运用358
本章小结363
关键术语363
延伸阅读363
选择题363
论述题364
计算题364
讨论案例精益生产在VS公司的应用实践364
第15章生产运作管理的新思想与新实践367
引例海尔流程再造: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之路367
151约束理论369
152业务流程再造371
153大量定制376
154绿色与可持续生产运作管理379
155全球化生产运作管理388
本章小结394
关键术语394
延伸阅读394
论述题394
讨论案例服装大规模定制市场发展态势394
附录A标准正态分布表396
附录B抽样检验表397
参考文献399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威廉 J. 史蒂文森(William J.Stevenson) 著
作者: (美)F. 罗伯特·雅各布斯(F. Robert Jacobs)印第安纳大学 理查德 B. 蔡斯(Richard B. Chase)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著
作者: 陈荣秋,马士华 编著
作者: (美)马克 M.戴维斯(Mark M. Davis);尼古拉斯 J.阿奎拉诺(Nicholas J. Aquilano)等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迈克尔·格里夫斯(Michael Grieves)
作者: M.Therese Flaherty
作者: (美)Jay Ramachandran
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