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第4版)
作者 : 马士华,林勇
出版日期 : 2014-02-20
ISBN : 978-7-111-45453-3
适用人群 : 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及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从业人员
定价 : 3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63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地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对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做了介绍。具体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运作与激励机制、供应链构建模型及方法、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及库存管理等核心内容,介绍了组织供应链管理运行的管理方法与绩效评价、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等。
  本书可供企业决策层的管理人员和供应链管理人士学习参考,还可作为高等学校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管理、系统工程等有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图书特色

《供应链管理》第4版为华中科技大学马士华教授的最新力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对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做了介绍。本书具体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运作与激励机制、供应链构建模型及方法、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及库存管理等核心内容,介绍了供应链管理运行的管理方法与绩效评价、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等。根据最新的供应链理论与实践,新版还增加了服务供应链管理、应急物流等内容。

本书特色:
充实了最新研究成果,如服务供应链管理、应急物流等,还增加、更新了必要的案例,补充了更多富有价值的资料。
整合社会资源、扩展企业功能、强化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选择合作伙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提高竞争力。
通过VMI、第三方物流等技术,提高供应链上物流的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使价值真正增值。
完善了供应链运作的绩效评价技术,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保持活力。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需要,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组合资源要素,实现效益最大化。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运行的支持系统和平台,通过信息集成减少协调过程的不确定性。

本书第1版于2000年出版,是当时国内第一本供应链管理著作,并于同年获全国首届宝供物流理论创新二等奖,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国内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参考书。本书可作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企业决策层的管理人员和供应链管理人士学习参考。

图书前言

第4版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关于供应链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促进经济的作用,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不仅企业界人士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就连政府部门也对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关注有加。例如,在2012年的APEC会议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做主题发言时,专门论述了供应链的可靠性问题。他特别提出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和网络化建设;要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商品流通时间和成本;要加强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提高本地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工商界积极参与供应链建设。无独有偶,美国政府也成立了一个专门的供应链“咨询委员会”,按照美国商务部的说法,这个供应链“咨询委员会”将为联邦政府在货物运输及物流方面提供建议,以帮助美国企业在增加出口方面发挥作用。该委员会的40名专家将与包括交通运输部在内的其他联邦机构一起,共同研究解决影响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问题。本书第4版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修订的。
  在第4版的修订过程中,我们在保持原有结构和基本特征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做了一些调整。新版调整为十二章,把第3版中的第十章“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组织设置与运行管理”和第十一章“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合并为一章,即新的第十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组织设置与运行管理”。除了这几章比较大的修订外,其他各章主要是补充和完善其中的重点内容,删除了某些过时的内容,但是对于那些虽时代久远但属于经典理论的内容还是保留下来,因为我们认为,很多经典理论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的。此外,还增加了新的案例,更新了旧的案例,补充了每一章的延伸阅读材料。在第4版的修订工作中,多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本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不少资料,作者已尽可能详细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特别是几个曾经为其做过咨询的企业同意使用它们的素材改编成案例,以及AMT《前沿》提供的很好的案例,对此深表谢意。若存在引用了某些资料而由于疏忽没有指出出处的情况,在此表示万分歉意。
  马士华负责修订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七章至第十章;林勇负责修订第六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再加上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还在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对它的认识和研究都还在继续深入,因此在本书的叙述中难免出现谬误。作者真心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改正过来。
    编者
    2013年11月于武汉




第3版前言
  自第2版出版后,又过了差不多五年。
  在这五年中,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都经历了很多事情,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在金融海啸所导致的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尤其是实体经济。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很快从谷底走了出来,这里除了各国政府大力救市的政策作用外,全球供应链的贡献也是很重要的。由于人们提高了供应链应对危机的能力,因此,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供应链上的企业通力合作,比较好地弱化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当然,也有很多供应链没有经受住考验,在危机来临时很快崩溃了。对比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本书的第3版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修订的。
  第3版的修订工作主要由马士华和林勇两人完成。在修订过程中,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在保持本书原有特征的同时反映时代发展趋势,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在修订时对原书结构做了一定的调整。新版中删去了上一版中的第三章(业务外包与可扩展企业),增加了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以及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三章。新的版本中更加强调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注重企业间的协同运作;强调对供应链运作的绩效评价,以便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效果;突出强调对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以使供应链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避免突发事件对供应链造成重大损失。除了重点加强这三章的修订外,还补充和完善了每一章的重点内容,增加和更新了必要的案例,提出了每一章的延伸阅读材料。在构思修订本的时候,曾经考虑过服务供应链管理和金融供应链管理等新领域的发展,但终因时间和精力所限最终未能在本次修订中纳入进来,只能留待今后加以完善。在第3版的修订工作中,研究生黄焜、关旭、王青青、王希等人为本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资料,我们已尽可能详细地在参考文献中指出,在此对这些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谢意。也有可能有些资料引用了而由于疏忽没有指出资料出处,若有这类情况发生,在此表示万分歉意。
  马士华负责修订第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各章,林勇负责修订第六、十二章,并编写了第十三章。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再加上供应链管理是一个还在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对它的认识和研究都还在继续深入,因此在本书的叙述中难免出现谬误。真心希望读者能够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加以完善。
    马士华
    2010年3月于武汉





第2版前言
  本书第1版是2000年春季出版的,距今已差不多整整五年了。
  这五年来,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五年前,人们走遍了大街小巷都难得寻觅一本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图书,而今天,几乎到处可见这方面的图书和材料。同样是五年前,我国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这一舶来语还十分陌生,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能够产生的作用也将信将疑,更谈不上能够看到在供应链管理上取得实际效果的样板了,而今天,已有众多企业投身到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更有很多企业已经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取得骄人业绩而成为行业标杆。可以说,这五年是我国企业在接受、认同进而实践供应链管理这条道路上不断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学者在引进、跟踪进而创新供应链管理研究理论这一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这短短五年对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企业怎样与国外企业结合构成全球供应链、怎样在全球供应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认真学习并真正实践供应链管理的学说,它绝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辞藻!
  这五年来,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在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在本书第2版刚刚画上句号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则报道:有40多年历史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于2005年初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这一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21世纪世界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供应链管理。 在过去的五年间,物流管理大发展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所涉足的行业及功能的范围越来越广,物流专业人员在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物流专业人员的角色已经发生演变,这时候的供应链管理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更名,正是反映了供应链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也正是这一点,促使我们尽快对本书第1版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第2版的修订工作主要由马士华和林勇两人完成。为了保持本书原有体系的特征,我们在修订时没有做大的变动,没有打算写成一部大而全的手册式专著,因此只是调整了部分章节顺序,修订的重点是补充和完善每一章的内容,增加和更新了必要的案例。在第2版的修订工作中,王海军博士提供了延迟制造与供应链管理应用的章节,多个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书稿的资料整理工作,为本书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资料,作者已尽可能详细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这些专家学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也有可能有些资料引用了而由于疏忽没有列出资料出处,若有这类情况发生,在此表示万分歉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再加上供应链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它的认识和研究都还在继续深入,因此在本书的叙述中难免出现谬误。作者真心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改正过来。
    马士华
    2005年春




第1版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ompetition)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3C”是顾客需求多样性与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根源,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压力。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20世纪60年代以前,盛行的方法是通过确定经济生产批量、安全库存、订货点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没有注意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别,采用这些方法并未取得期望的成果。60年代中期,出现了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较好地解决了相关需求管理问题。此后,人们就一直探求更好的制造组织和管理模式,出现了诸如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II)、准时生产制(justintime, JIT)及精细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这些新的生产方式对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确实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也出现了以前未曾有过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这些变化对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思想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竞争形势。以MRPII和JIT为例,这两种生产方式都是只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问题,一切优化工作均着眼于本企业的资源的最优应用。这种指导思想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有些不适应,因为在当前这种市场环境里,一切都要求能够快速响应顾客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够的。
  多少年来,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上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场,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领导者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从毛坯铸造、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整套设备、设施、人员及组织机构。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现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显然,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他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要么自己投资,要么出资控股,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住,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每项业务活动都想自己干,势必要面临每一个领域的竞争对手,反而易使企业陷入困境。进一步地,如果整个行业不景气,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不仅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上也会遭受损失,因为这样发展起来的纵向市场是为最终用户市场服务的。最终用户市场不景气,必然连带着纵向市场的萎缩。因此,“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难以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所期望的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将资源延伸到企业以外的其他地方,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就是目前一个热点,于是出现了“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的思维方式。
  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现在人们认识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因此,国际上一些先驱企业摒弃了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的经营模式,转而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最佳合作伙伴关系,与它们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推出新车Festiva时,就是采取新车在美国设计,在日本的马自达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生产其他零件和装配,最后再运往美国和世界市场上销售。制造商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追求低成本、高质量,最终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Festiva从设计、制造、运输、销售,采用的就是“横向一体化”的全球制造战略。整个汽车的生产过程,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是由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企业,形成了一个企业群体。在体制上,这个群体组成了一个主体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运行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网络。由于这一庞大网络上的相邻节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并且要使每个企业都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构成及运作研究,由此形成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这样不仅能大大地提高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能受益。
  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虽不长,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公司、IBM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更使人们坚信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研究与实践供应链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工业发达国家中有近80%的企业放弃了“纵向一体化”模式,取而代之转向了全球制造和全球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模式。近几年来,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扩展到了一种所有加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超越了供应链出现初期的那种主要以短期的、基于某些业务活动的经济关系,使供应链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工具上升为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非常严重,“万事不求人”的传统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与开放式的全球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相差甚远,无法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例如,生产系统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影响,只考虑生产过程本身,而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以外的因素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供、产、销系统没有形成“链”,供、产、销等企业的基本活动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部门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业绩,造成企业内部各部门片面追求部门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管理信息处理手段落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处理方式,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健全、数据处理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先进技术,致使信息处理不及时、不准确,不同地域的数据库没有集成起来;没有市场响应、用户服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在各供应商之间没有协调一致的计划,每个部门都各搞一套,只顾安排自己的活动;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且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相互之间失去了信任与合作。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很难一下子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很快转到供应链管理模式上来。但是,为了使企业能在当今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变革的阵痛可以换来企业长期发展的未来。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快步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书是对国家863/CIMS主题资助课题的一个全面总结。全书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对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做了介绍,提出了供应链构建模型、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支持供应链管理运行的信息技术,提出根据供应链的特点优化运作流程,进行企业重构,确定出相应的供应链管理组织系统的构成要素及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的原则,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问题等,试图通过此书向希望熟悉和了解供应链管理的人士介绍供应链管理的有关内容。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马士华(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林勇(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陈志祥(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马士华负责全书结构的策划和最后统稿。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资料,作者已尽可能详细地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这些专家学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也有可能有些资料引用了而因疏忽没有列出资料出处,若有这类情况发生,在此表示万分歉意。
  这里要特别感谢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荣秋教授,是他首先将作者带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研究领域,并在作者的成长道路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多方指导和帮助。研究生王圣广、汪云峰、许淑君(博士生)、李华焰等人参加了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为本书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再加上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出现不久的新问题,对它的认识和研究都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本书的叙述中难免出现谬误。作者真心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并能及时反馈给我们。
    马士华
    2000年春

上架指导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封底文字

《供应链管理》第4版为华中科技大学马士华教授等的最新力作,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对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做了介绍。本书具体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运作与激励机制、供应链构建模型及方法、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及库存管理等核心内容,介绍了组织供应链管理运行的管理方法与绩效评价、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等。根据最新的供应链理论与实践,新版还增加了服务供应链管理、应急物流等内容。

本书特色:
充实了最新研究成果,如服务供应链管理、应急物流等,还增加、更新了必要的案例,补充了更多富有价值的资料。
整合社会资源、扩展企业功能、强化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选择合作伙伴、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提高竞争力。
通过VMI、第三方物流等技术,提高供应链上物流的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使价值真正增值。
完善了供应链运作的绩效评价技术,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保持活力。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需要,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组合资源要素,实现效益最大化。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运行的支持系统和平台,通过信息集成减少协调过程的不确定性。

本书第1版于2000年4月出版,是当时国内第一本供应链管理的专著,并于同年获全国首届宝供物流理论创新二等奖,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国内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参考书。本书可作为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硕士、MBA、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企业决策层的管理人员和供应链管理人士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马士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所所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政府参事等,还兼任《管理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会委员。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生产运作和供应链、物流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863/CIMS课题、教育部基金课题,以及30多项企业和地方政府供应链与物流咨询。规划项目。研究成果有:主持的”生产与运作管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曾被中国物流学会评为全国首届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专家(获此殊荣的专家全国仅10名),所负责的国家863/CIMS课题”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与运作方法研究”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专著《供应链管理》获2000年全国首届宝供物流理论创新二等奖,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l。EI及ISTP收录20余篇。

林勇:暂无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1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1
 第一节 21世纪企业面临环境的主要特征1
 第二节 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4
 第三节 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6
 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的模型及其特征15
 第五节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战略19
 小结24
 关键术语24
 思考与练习25
 讨论案例 良品铺子的供应链管理模式25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29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30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30
 第一节 传统企业运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30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要素及结构体系框架31
 第三节 供应链体系结构37
 第四节 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41
 第五节 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47
 小结56
 关键术语57
 思考与练习57
 讨论案例 杜邦高效的供应链57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59
第三章 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61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61
 第一节 供应链构建的体系框架61
 第二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原则63
 第三节 供应链构建的几个基本问题64
 第四节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66
 第五节 供应链结构中的企业角色70
 第六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策略75
 第七节 供应链构建的设计与优化方法79
 小结83
 关键术语83
 思考与练习83
 讨论案例 供应链管理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成功应用84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87
第四章 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89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89
 第一节 供应链协调问题的提出89
 第二节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94
 第三节 供应链的激励问题95
 第四节 供应契约98
 小结104
 关键术语104
 思考与练习104
 讨论案例 M公司物流管理上的乱象105
 讨论案例 高库存与缺货,两病齐发106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108
第五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109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109
 第一节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9
 第二节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价值112
 第三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115
 第四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程序与方法121
 第五节 供应商关系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126
 小结131
 关键术语131
 思考与练习131
 讨论案例 该选谁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伙伴131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134
第六章 供应链物流管理135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135
 第一节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135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140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149
 第四节 物流外包与自营的决策分析156
 第五节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162
 第六节 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167
 小结177
 关键术语177
 思考与练习177
 讨论案例 良中行公司冷链物流网络规划178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180
第七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182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182
 第一节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82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185
 第三节 供应商管理库存191
 第四节 联合库存管理与多级库存控制197
 第五节 战略库存控制:工作流管理206
 小结208
 关键术语208
 思考与练习208
 讨论案例 江铃发动机:探索全新汽配供应链208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211
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212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212
 第一节 采购概述212
 第二节 传统采购模式及问题215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217
 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准时采购策略221
 第五节 供应商管理226
 第六节 全球采购230
 小结232
 关键术语232
 思考与练习232
 讨论案例 供应商选择:运作成本评价233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234
第九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236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236
 第一节 传统生产计划系统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差距236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特点238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243
 第四节 供应链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254
 第五节 基于大批量定制及延迟制造的供应链生产组织258
 小结263
 关键术语264
 思考与练习264
 讨论案例 海尔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的战略部署264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268
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组织设置与运行管理269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269
 第一节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分析269
 第二节 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内涵271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275
 第四节 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279
 第五节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283
 小结289
 关键术语289
 思考与练习290
 讨论案例 从物流到供应链:宝供战略转型290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292
第十一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293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293
 第一节 供应链风险概述293
 第二节 供应链风险识别297
 第三节 供应链风险分析305
 第四节 供应链风险响应306
 第五节 重构弹性供应链309
 小结313
 关键术语313
 思考与练习314
 讨论案例 大洋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314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318
第十二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320
 本章重点理论与问题320
 第一节 概论320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324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326
 第四节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336
 第五节 基于网络中介的电子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340
 小结346
 关键术语346
 思考与练习346
 讨论案例 神龙公司基于EDI和Internet的信息组织模式346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348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华莱士 J.霍普(Wallace J. Hopp)著
作者: 唐纳德 J.鲍尔索克斯(Donald J.Bowersox)
作者: 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Donald J.Bowersox) 戴维·J.克劳斯(David J. Closs) M.比克斯比·库珀(M. Bixby Cooper) 约翰·C.鲍尔索克斯(John C. Bowersox) 著
作者: [美]唐纳德·J. 鲍尔索克斯(Donald J. Bowersox)[美]戴维·J.克劳斯(David J. Closs)[美]M.比克斯比·库珀(M.Bixby Cooper)[美]约翰·C. 鲍尔索克斯(John C. Bowersox)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