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
作者 : (英)Bob Hughes, Mike Cotterell
译者 : 周伯生 廖彬山 任爱华 等
出版日期 : 2004-07-09
ISBN : 7-111-14148-2
定价 : 36.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52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Third Edition
原出版社: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UK) Limited.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从项目管理的角度,采用步进式策划方法对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逐一进行分析,并附有具体实例。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评价、选择合适的项目方法、软件工作量估计、活动策划、风险管理、资源分配、监督与控制、管理合同、管理人员、软件质量等。另外,还提供了大量的辅助练习,并在附录F中给出了练习答案。
  本书是项目管理课程的入门教材,不仅适用于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适于软件项目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阅读,同时还特别适合作为BCS/ISEB专业考试的参考书。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第3版的编写作者起初是犹豫的。特别是,如果新版本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引用本书特定章节的材料进行修改,那么以本书为教材的教师肯定不愿采纳新版本。不过,软件项目管理学科的确有了许多新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特别是:
  ·软件项目的更“敏捷”方法,如动态系统开发方法(DSDM)和极限编程(XP)。
  ·2000年提出的新版的BS EN ISO 9000系列标准和指南。
  ·在项目群管理语境中,需要增强项目管理的意识。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和英国项目管理协会(APM)制订新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在项目环境内日益需要考虑健康和安全问题,特别要考虑压力问题。
  对本书的其他修改源自于在教学中摸索的结果。特别在前几章中,对经常引起误解的内容做了修订并增加了一些内容。例如,增加了项目计划内容列表作为第1章的附件,而在第2章增加了甘特图的例子。这是因为我们发现让学生对最终产品是什么样子有个概念是帮助的,即使他们还不了解创建产品的步骤。
  另外,还根据需要删掉了一些材料。例如,由于增加了关于项目群管理的一个附录,但考虑到内容的冗余,删掉了第2版中关于Euromethod的内容。自前一版出版以来,Bob Huges的Practical Software Measurement(实用软件度量)已经出版,因此本书关于目标/问题/度量元(GQM)范式的章节已经删掉。对GQM感兴趣的读者最好从专门介绍度量的书中查阅更完整的内容。
  自1995年开始在编写本书各个版本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这些人包括Ken I’Anson、Chris Claire、David Howe、Martin Campbell Kelly、Barbara Kitchenham (允许使用第5章中给出的项目数据集)、 Charismatek软件度量元的Paul Radford 和Robyn Lawrie、Melbourne、David Garmus 和David Herron (最后4章,第10章的所有材料), David Purves、David Wynne、Dick Searles、John Pyman、Jim Watson、Mary Shepherd、Sunita Chulani、David Wilson、David Farthing、Charlie Svahnberg、Henk Koppelaar、Ian McChesney。
  我们还要感谢在McGraw-Hill的工作人员。特别要感谢在汤姆森国际出版社(后来在MGraw-Hill)的编辑Dave Hatter,他激励我们编写本书第3版。
  第1版是献给那些现在奋斗在IT开发领域的我们以前的学生的,这一版仍然献给他们。

作者简介

(英)Bob Hughes, Mike Cotterell:Bob Hughes: 在产业界和高等教育界担任了各种职位,他现在是Brighton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系统部的负责人,他还是BCS/ISEB项目管理证书和文凭的主考官(examiner)和前任首席监考官(moderator)。Mike Cotterell是Brighton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高级讲师。
Mike Cotterell: Mike Cotterell,Brighton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高级讲师。

译者简介

周伯生 廖彬山 任爱华 等:周伯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二十年来一直从事软件工程环境、过程工程和环境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是该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曾任国家科委与美国ISSI公司合作研制项目(集成化软件工程环境)总体组组长,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软件工程及环境总体组成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及软件与算法专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自动控制CAD软件工程化系统(CADCSC)学术领导小组成员,航空工业部软件工程化小组副组长等职;现任北航软件工程研究所与美国FunSoft公司合作研制项目总体组组长,在我国积极倡导过程工程环境和系统工程环境的研制、开发和应用。

图书目录

第1章 软件项目管理引言
1.1 引言
1.2 什么是项目
1.3 软件项目和其它类型的项目
1.4 合同管理和技术项目管理
1.5 软件项目管理覆盖的活动
1.6 计划、方法和方法学
1.7 软件项目的分类方法
1.7.1 信息系统与嵌入式系统
1.7.2 目的与产品
1.8 什么是管理
1.9 软件项目的问题
1.10 设定目的
1.10.1 子目的和目标
1.10.2 有效性度量
1.11 项目相关人员
1.12 业务案例
1.13 需求规格说明
1.14 管理控制
1.15 小结
附件1 可行性研究内容列表
附件2 项目计划内容列表
1.16 进一步的练习
第2章 步进式方法:项目策划概述
2.1 步进式项目策划概述
2.2 第0步:选择项目
2.3 第1步:标识项目的范围和目的
2.4 第2步:标识项目的基础设施
2.5 第3步:分析项目的特征
2.6 第4步:标识项目的产品和活动
2.7 第5步:估计每个活动的工作量
2.8 第6步:标识活动的风险
2.9 第7步:分配资源
2.10 第8步:评审/发布计划
2.11 第9步和第10步:执行计划并进行较低层次的策划
2.12 小结
2.13 进一步的练习
第3章 项目评价
3.1 引言
3.2 战略评估
3.2.1 项目群管理
3.2.2 业务量管理
3.3 技术评估
3.4 成本效益分析
3.5 现金流预测
3.6 成本效益评价技术
3.6.1 净利润
3.6.2 回收期
3.6.3 投资回报率
3.6.4 净现值
3.6.5 内部回报率
3.7 风险评价
3.7.1 风险标识和排等级
3.7.2 风险和净现值
3.7.3 成本效益分析
3.7.4 风险剖面分析
3.7.5 使用决策树
3.8 小结
3.9 进一步的练习
第4章 选择合适的项目方法
4.1 引言
4.2 选择技术
4.2.1 将项目标识为目的驱动或产品驱动
4.2.2 分析其它项目特征
4.2.3 标识高级别项目风险
4.2.4 考虑与实现有关的用户需求
4.2.5 选择通用的生命周期方法
4.3 技术计划内容清单
4.4 过程模型的选择
4.5 结构与交付速度
4.6 瀑布模型
4.7 V过程模型
4.8 螺旋模型
4.9 软件原型开发
4.10 分类原型的其它方法
4.10.1 要从原型中学到什么
4.10.2 原型要做到什么程度
4.10.3 哪些要进行原型化
4.11 在原型开发期间控制变更
4.12 增量式交付
4.12.1 优点
4.12.2 缺点
4.12.3 增量式交付计划
4.12.4 标识系统目的
4.12.5 创建开放的技术计划
4.12.6 计划增量
4.12.7 增量示例
4.13 动态系统开发方法
4.14 极限编程
4.15 管理迭代过程
4.16 选择最合适的过程模型
4.17 小结
4.18 进一步的练习
第5章 软件工作量估计
5.1 引言
5.2 在何处进行估计
5.3 估计过高和估计过低的问题
5.4 软件估计基础
5.4.1 需要历史数据
5.4.2 工作的度量
5.4.3 复杂性
5.5 软件工作量估计技术
5.5.1 由底向上估计
5.5.2 自顶向下法和参数模型
5.6 专家判断
5.7 类比估计
5.8 Albrecht功能点分析
5.9 Mark II功能点
5.10 对象点
5.11 面向过程代码的方法
5.12 COCOMO:一个参数模型
5.13 小结
5.14 进一步的练习
第6章 活动策划
6.1 引言
6.2 活动策划的目的
6.3 何时计划
6.4 项目进度表
6.5 项目和活动
6.5.1 定义活动
6.5.2 标识活动
6.6 确定活动的次序和进度
6.7 网络策划模型
6.8 网络模型的公式化表示
6.8.1 构造优先网络
6.8.2 描绘滞后活动
6.8.3 吊床活动
6.8.4 标注约定
6.9 增加时间维
6.10 正向遍历
6.11 反向遍历
6.12 标识关键路径
6.13 活动缓冲期
6.14 缩短项目周期
6.15 标识关键活动
6.16 活动-箭头网络
6.16.1 活动-箭头网络的规则和约定
6.16.2 使用虚活动
6.16.3 描绘滞后的活动
6.16.4 给活动加标签
6.16.5 网络分析
6.17 小结
6.18 进一步的练习
第7章 风险管理
7.1 引言
7.2 风险的本质
7.3 风险的类型
7.3.1 估计错误
7.3.2 策划假设
7.3.3 不可预计的事
7.4 管理风险
7.5 危险标识
7.6 危险分析
7.6.1 风险危害度
7.6.2 设置风险优先级
7.6.3 风险缓解效果
7.7 风险策划和控制
7.8 评价进度风险
7.8.1 使用PERT评价不确定性的影响
7.8.2 使用期望周期
7.8.3 活动标准偏差
7.8.4 满足目标的可能性
7.8.5 计算每个项目事件的标准偏差
7.8.6 计算z值
7.8.7 转换z值为概率
7.8.8 PERT的优点
7.8.9 蒙特卡洛仿真
7.9 小结
7.10 进一步的练习
第8章 资源分配
8.1 引言
8.2 资源的性质
8.3 标识资源需求
8.4 资源调度
8.5 创建关键路径
8.6 计算成本
8.7 特定的细节
8.8 发布资源进度表
8.9 成本进度
8.10 调度顺序
8.11 小结
8.12 进一步的练习
第9章 监督与控制
9.1 引言
9.2 创建框架
9.2.1 责任
9.2.2 进展评估
9.2.3 设置检查点
9.2.4 取快照
9.3 收集数据
9.3.1 局部完成报告
9.3.2 风险报告
9.4 进展可视化
9.4.1 甘特图
9.4.2 延迟图
9.4.3 球形图
9.4.4 时间线
9.5 成本监督
9.6 获得价值
9.6.1 基线预算
9.6.2 监督获得价值
9.7 优先级控制
9.8 使项目返回目标
9.8.1 缩短关键路径
9.8.2 重新考虑优先需求
9.9 变更控制
9.9.1 配置库管理员角色
9.9.2 变更控制规程
9.9.3 系统范围的变更
9.10 小结
9.11 进一步的练习
第10章 管理合同
10.1 引言
10.2 合同的种类
10.2.1 固定价格合同
10.2.2 时间和材料合同
10.2.3 每单位固定价格合同
10.2.4 公开的投标过程
10.2.5 受限制的投标过程
10.2.6 已商定的规程
10.3 合同部署的阶段
10.3.1 需求分析
10.3.2 评估计划
10.3.3 邀请投标
10.3.4 评估提议
10.4 典型的合同条款
10.4.1 定义
10.4.2 协议的形式
10.4.3 供应的商品和服务
10.4.4 软件的所有权
10.4.5 环境
10.4.6 客户承诺
10.4.7 验收规程
10.4.8 标准
10.4.9 项目和质量管理
10.4.10 时间表
10.4.11 价格和付款方式
10.4.12 其它法律上的需求
10.5 合同的管理
10.6 提交和验收
10.7 小结
10.8 进一步的练习
第11章 管理人员和组织群组
11.1 引言
11.2 理解行为
11.3 组织行为:背景
11.4 为该工作选择合适人选
11.5 用最好的方法进行教育
11.6 动机
11.6.1 Taylorist模型
11.6.2 Maslow的需要层次
11.6.3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11.6.4 动机的期待理论
11.7 Oldham-Hackman工作特征模型
11.8 在组内工作
11.9 成为群组
11.10 决策制定
11.10.1 制定正确决策的心理障碍
11.10.2 小组决策的制定
11.10.3 正确的小组决策制定的障碍
11.10.4 减少小组决策制定的缺点的措施
11.11 领导能力
11.12 组织结构
11.12.1 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结构
11.12.2 层次化的方法
11.12.3 员工与生产线
11.12.4 部门化
11.12.5 非自我编程
11.12.6 主程序员组
11.13 压力
11.14 健康和安全
11.15 小结
11.16 进一步的练习
第12章 软件质量
12.1 引言
12.2 软件质量在项目策划中的位置
12.3 软件质量的重要性
12.4 定义软件质量
12.4.1 产品操作质量因素
12.4.2 产品修订质量因素
12.4.3 产品转变质量因素
12.5 ISO 9126
12.6 实用的软件质量度量方法
12.6.1 可靠性
12.6.2 可维护性
12.6.3 可扩展性
12.7 产品与过程质量管理
12.8 外部标准
12.8.1 BS EN ISO 9001:2000
12.8.2 BS EN ISO 9001:2000 QMS需求概述
12.8.3 能力过程模型
12.8.4 评估软件产品
12.9 有助于提高软件质量的技术
12.9.1 审查
12.9.2 Fagan方法的普遍原理
12.9.3 结构化编程和净室软件开发
12.9.4 形式化方法
12.9.5 软件质量循环
12.9.6 质量循环解决的问题
12.9.7 质量循环的效率
12.10 质量计划
12.11 小结
12.12 进一步的练习
第13章 小型项目
13.1 引言
13.2 学生项目的一些问题
13.2.1 使用不熟悉的工具
13.2.2 不确定的设计需求
13.2.3 不完整的系统
13.2.4 缺少客户对项目的承诺
13.3 项目计划的内容
13.4 小结
附录A PRINCE 2概述
附录B BS 6079:1996概述
附录C 项目群管理
附录D ISO 12207概述
附录E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附录F 练习答案
进一步的阅读材料
索 引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江颉 董天阳 王婷 编著
作者: (英)Ian Sommerville 著 圣安德鲁斯大学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李龙 刘文贞 铁坤 编著
作者: Scott W. Ambler, Larry L. Constantine
作者: 郑建德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