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UML参考手册(第2版)
作者 : James Rumbaugh, Ivar Jacobson, Grady Booch
译者 : UMLChina
出版日期 : 2005-09-14
ISBN : 7-111-16560-8
定价 : 75.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521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Reference Manual (Second Edition)
原出版社: Addison-Wesley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如果您是UML的忠实拥趸,毫无疑问本书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我曾经参与过UML规范制定的过程,在通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仍然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UML的变化和新能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Ed Seidewitz, IntelliDat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首席架构师

  最新版本的统一建模语言即UML2.0的推出,使其作为软件密集系统建模的标准表示法而备受推崇。但是,如大多数标准文档一样,官方的UML规范总是稍显晦涩且不便于导航。此外,由于UML2.0远比以前的版本复杂,于是出版这样一本全面的参考手册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作为UML标准最可信的参考手册,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更新和扩展。UML的创建者James Rumbaugh、Ivar Jacobson和Grady Booch,清晰完整地讲述了UML的所有概念,包括对序列图、活动模型、状态机、组件、类和组件的内部结构以及特性描述的主要修订。本书的手册式结构不仅有助于读者对UML的概念进行规范化的学习与理解,更为广大程序开发人员、系统用户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询方式。无论您是在捕获需求、开发软件架构、设计实现还是在试图理解现有系统,在本书中您都将找到满意的答案。

本书特色
●字母顺序的条目词典,涵盖了每一个UML概念,全面覆盖UML2.0语义和表示法。
●进一步解释原始规范中意义和目标模糊的概念。
●讨论部分提供了使用建议和对复杂概念的深入理解。
●附赠光盘上有本书英文版Adobe Reader(PDF)格式的超链接版本,是浏览或查找特定信息的极佳资源。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本书的目的
  本书是关于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一本全面实用的参考书,可供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架构师、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程序员、分析员、用户以及任何需要研究、设计、开发或理解复杂软件系统的人员参考。书中对UML的概念和组成做了详细介绍,包括其语义、语法、表示法和用途。对广大专业软件开发人员来说,这是一本使用方便、内容全面的参考书。此外,本书还讨论了标准文献没有解释清楚的细节问题和UML中所做的一些决定的基本原理。
  本书不是一本UML标准文献的指南,也不是一本关于UML标准文献中所包含的元模型内部结构的指导手册。研究开发方法的方法学家和UML工具的开发者会对元模型细节感兴趣,而一般的软件开发人员无需了解这些包含在对象管理集团(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文献中的不易为人理解的细节。本书涵盖了能够满足绝大部分软件开发人员需要的内容,对于某些源于原始标准的细节,都指明了其出处。 希望参考原始文献的读者可以从OMG的网站(www.omg.org)得到相关的标准文献。
  在阅读本书之前,读者应具备一些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知识。为方便初学者,书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了我们和其他作者早期的原作。虽然这些书中采用的某些表示法现在已有了变化,但是一些书中介绍的面向对象的概念仍然有用,如[Rumbaugh-91]、[Booch-94]、[Jacobson-92]和[Meyer-88]等书,所以这里没有必要重新阐述这些基本概念。[Blaha-05]使用UML的表示法更新了[Rumbaugh-91]。如果需要一本展示如何对一些常见问题建模的入门指南,可参考《UML 用户指南》(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ser Guide)和《UML精粹》(UML Distilled)[Fowler-04]。
  使用UML并不局限于某一种专门的开发过程,本书也不针对某一种开发过程进行讨论和介绍。尽管UML可用于许多开发过程,但它最适用于迭代的、增量的、用例驱动的、以软件架构健壮性为中心的开发过程—我们认为这是开发现代复杂软件最适宜的开发过程。UML是软件开发的工具,为了将其置于这种上下文之中,本书定义了这种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但是这些阶段并不属于UML标准。《统一软件开发过程》(The Unifi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Jacobson-99]详细描述了这样一种开发过程,我们认为这种过程是对UML的补充和对软件开发的最好支持。

第2版和UML版本
  本书第2版对1999年出版的第1版作了全面的修改。UML2.0规范已经获得了OMG通过,本书的第2版基于UML2.0规范,同时包含了OMG专案小组正在筹备的正式规约中预计出现的调整。任何因为OMG修改UML规约而需要对本书做出的纠正将被公布在本书出版社的网站上(www.awprofessional.com/titles/0321245628)。到2004年6月为止,本书的内容都是准确的。
  原始的规约文献、UML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的主题都可以从OMG的网站(www.omg.org)上获得。

参考手册和OMG规范
  UML是一门博大的、汇集了诸多特性的建模语言。一本只是复述原始规范的参考手册将不会给读者带来多大的帮助。就像任何一本字典或者百科全书那样,我们必须尽可能清楚地归纳知识,同时减少所包含资料的数量。我们常常选择略去晦涩难懂的特殊情况,或者不使用冗长的方式来表述一些概念,而是强调常见的用法。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略去的技术是无用的,而是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不使用这些技术已经能够成功了。但是,本书不应该被视为对UML语言最具权威的解释。就像任何一种标准一样,最具权威的解释来自于正式的规范,应该参考这些规范来解决出现的分歧。
  我们试图遵循以下原则:
  * 解释一个概念的主要意思而不过多讲述其元模型表现形式的具体细节。
  * 不去讨论抽象元类。建模人员最终必须使用具体的元类,如果将其内部的各抽象层折叠起来,具体的元类能够更容易地描述。
  * 不去讨论元模型的封装打包。元模型封装成包也许对工具的开发者十分重要,但是建模人员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知道。如果有读者需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查阅具体的规范。
  * 根据完整的UML规范描述概念。OMG规范包含了许多中间层和明确控制点,这些都使得理解UML变得非常困难。我们描述了UML的全部功能。如果您的工具没有实现所有这些功能,那么您也许不能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了解这些功能并没有坏处。
  * 从概念的常规用法角度描述概念。OMG规范往往用一般方式来表达概念。对于规范而言,这是恰当的。但是我们觉得,如果将概念放到一个特定的上下文中去,然后再一般化,读者会更容易理解这些概念。如果您担心一个概念在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无法应用,并且感到本书中的解释不够充分,您可以查阅原始规范。然而遗憾的是,即便是OMG规范,在复杂的情况下有时也是模糊不清的。

本书概要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1) UML发展史和建模知识概述;(2) UML基本概念综述;(3) UML术语和概念词典;以及 (4) 简短的附录。
  第一部分是UML概述,讲述了UML发展史、目的及用途,旨在帮助读者理解UML的起源和它试图满足的需求。
  第二部分是UML基本概念的简要综述,以便读者能够认识UML的所有功能特性。该部分综述了UML所支持的各种视图,并说明了各种构造如何协同工作。该部分首先介绍了一个用到了各种UML视图的例子,接着分章介绍每一种视图。概述的目的不是提供一个完整的教材或对各种概念进行全面叙述,而主要是总结性地阐述UML的各种概念,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它是进一步详细阅读本书中术语和概念词典的起点。
  第三部分包括了各种参考信息,这些信息被组织成一个个相关主题以便于查找。本书的主体是一个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所有UML概念和构造的词典。所有UML术语,不论重要与否,在词典中都有对应条目,词典尽可能全面地提供信息。因此,凡是第二部分提到的概念,在词典中都有更详细的进一步阐述。相同或相似的信息有时在词典中的许多条目中都予以列出,以便读者查阅。书中包含了一些常用的面向对象术语,这些术语并不是正式的UML概念,只是为例子和讨论提供了上下文环境。
  附录列出了UML的元模型和UML表示法的总结。附录还给出了有关面向对象知识的主要参考文献,但不完全包含所涉及的UML概念或其他方法的出处。参考文献中所列的许多文献都提及了一些优秀的书籍和杂志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据此进一步研究这些方法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词典条目格式
  本书的词典部分是一个按字母表顺序组织的条目表,每一条目都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一个概念。条目下所有的解释性短文按照概念的不同层次组织。高层次概念通常包括其下级低层次概念的概括性说明,每一低层概念在一段单独的短文中有详细解释。各个短文中所阐述的概念彼此之间有高度的相互索引关系。词典的这种组织形式使得每个概念在一致的层次中,避免了嵌套性的解释说明带来的来回查找的麻烦。高度格式化的编排也有利于相关概念的引用。阅读本书时,不必根据索引查找书中内容,而可以直接到词典正文中查找有关概念和术语。但这种编排格式不适于学习UML语言。建议初学者首先阅读本书第二部分或其他UML的介绍性读物,如《UML 用户指南》(UML User Guide)[Booch-99]。
  词典条目包含以下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条目都包含所有部分:
标题和简要定义
  概念名用黑体表示,出现在短文主体的左侧。紧接在概念名之后的简要定义用普通字体印刷。概念的定义力求抓住该概念的主旨,以简洁的表达方式描述,因此它只是一个简要定义。概念的精确涵义参考后面短文的主体部分。
  词典的条目包括预定义的构造型。条目名称后面括号中的注释标识出了构造型适用的建模元素。
语义
  该部分详细解释了概念的含义,包括该概念使用和执行顺序上的约束。尽管某些例子要用到表示法,但该部分不包括表示法的说明。首先给出概念的概括语义。对于具有从属结构特性的概念,在概括性语义说明后面的“结构”子标题下,列出了这些属性的名字。在大多数情况下,特性按名称的字母表顺序排列,同时在右侧给出了特性的描述。如果某一特性包含多个选择项,那么每一选择项均会以缩进列表的形式列出。在更复杂的情况下,一个特性会专门用一个段落叙述,以免嵌套过多引起混乱。当特性的解释很多,一张表格无法容纳时,会用普通字体描述,同时插入粗斜体的标题。有时,对一个主要概念的说明分散在多个逻辑子项中而不是在一个列表中。此时,附加说明的部分会接在“结构”小节之后或替代“结构”小节。尽管在结构编排上采取了多种方式,但这些结构对读者来说应该是很清晰的。属性的名字通常用简明的语言表述,而不是使用UML元模型中使用的内部标识,但是两者之间是很容易关联起来的。
  词典条目格式
条目名
  一句或两句对概念的简单描述。
  参看相关概念。
语义
  若干段落的语义描述。
  结构
  概念主题中的从属概念列表。
  列表项   列表项的描述。UML元模型中的名称通常会被转换成简明的语言来表示。
  枚举项   有多个值的枚举项。值的列表为:
  值   该项值的含义
  另一个列表项。复杂的主题会在单独的段落里描述。
  示例
  语义部分、表示法部分可能会包含一个范例。范例也可能单独出现。
表示法
  符号的描述,常常包括图示或语法。
  表示选项
  描述了符号的其他形式,通常是可选的。
  风格指导
  阐述推荐的格式习惯,尽管这些都不是强制性的规定。
讨论
  作者的观点或者UML相关背景的解释。
演变
  对UML1.0所做的改变。
构造型条目(类的构造型)
  描述构造型的含义。

表示法
  这个部分对概念的表示符号做了详细的描述。表示法的部分通常与其参考的语义描述部分有类似的形式,并且常常与语义描述部分有一样的划分。表示法部分一般都有一个或多个图表,用来说明有关概念。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表示法,许多图表中用楷体做了注释说明。所有用楷体表示的都是注释说明,不是实际表示法的一部分。
  风格指导
  这个可选的部分描述了广泛使用的格式规范。这些不是强制性的,但是UML规范本身是遵照这些格式的。推荐的表示指南也会在单独的部分中给出。
  示例
  本小节展示如何使用表示法以及运用有关概念。这些例子一般都针对复杂的或容易混淆的情形来列举。如果例子很简短,那么它们可能已经被包含在其他部分里了。
讨论
  这部分讨论难以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澄清疑惑和容易混淆的要点,并且包括一些其他方面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问题有可能影响读者对语义说明部分的理解。只有小部分的条目包括讨论部分。
  这部分还解释了在UML开发制定过程中所做出的一些设计决定,特别是那些有违直觉和容易引起激烈争论的设计决定。讨论一般不涉及风格上的简单不同点。
  有时候我们会就某些概念是否有价值发表看法。我们认识到其他人也许会不同意这些评价。因此我们将这些观点放到了讨论这个部分。
演变
  这个部分描述了UML1到UML2做出的改变,有时还包括了这些改变的原因。较小的改动常常不会列出。如果没有这个部分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修改。

语法约定
  语法表达式。语法表达式使用修改过的BNF范式来定义,用Sans Serif 字体印刷。出现在目标句子中的文字用黑色印刷,语法变量和特殊的语法符号用斜体表示。
  用黑色印刷的文字会最终出现在目标字符串里。
  标点符号也出现在目标字符串中。
  文中任何用斜体表示的词代表在目标字符串中必须被另一个字串或另一语法产生式替换的变量,词由字母和连字符组成。如果斜体词加了下划线,那么实际的替换字符串也必须加上下划线。
  在代码示例中,注释用楷体印刷在代码右侧。
  下标或臌型方括号为语法符号,举例如下:
  expression opt 表示表达式是可选的。
  expression list, 表示可能出现用逗号来分隔的一系列表达式。如果出现了零个或者一个重复符号,则不需要分隔符。如果一个除逗号之外的标点符号出现在下标中,则它是分隔符。
  *=expression鹢pt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语用方括号括起来表示这几个短语作为一个整体,是可选的或者可以重复出现。在这个例子中,等号和表达式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出现在最终的字符串中或也可以省略。
  避免出现两重嵌套。对于特别复杂的语法,为了表达的需要会做一定程度的简化。但是无论如何,使用复杂的语法会令人感到迷惑,所以应该避免使用。
  字符串。在连续的文本中,语言关键字、模型元素名称和模型中的字符串示例用Sans Serif字体印刷。
  图示。在图示中,楷体和箭头是注释,即不出现在实际图示中的对图中符号的说明。其他所有文字和符号都是实际的图示符号。

CD光盘
  本书所附光盘以Adobe Reader(PDF)文件格式收录了本书全文,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查到一个字或短语。本书光盘还包括一个可用鼠标点击操作的目录表,表中包括书中文章的目录、索引、Adobe Reader的书签以及各个条目主体部分的可扩展链接。用鼠标点击某个链接,即可跳到词典中对应该词汇或短语条目的章节中去。我们希望这张光盘对读者有所帮助。

UML创作人员
  我们希望感谢那些参与制定UML规范的创作人员,他们多年来不断举行会议,进行激烈的讨论,出版和发表自己的观点。自从UML1.0以来,向UML规范贡献自己思想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OMG规范已经不再列出主要贡献者的名单,因为这份名单至少包括20到50位创作人员。如果算上那些其工作对UML有影响的人员,这个数字还会更多。现在已经不可能制定出一份完整的名单了。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对所有对UML思想做出贡献的人表示感谢。他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想法,这些想法涉及面向对象技术、软件方法学、程序设计语言、用户界面、可视化编程和许许多多计算机方面的其他领域。在此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不经过学术上的讨论也难以理解他们的见解所具有的影响,并且本书是一本工程方面的书,并不是历史传记。这些见解有的广为人知,有的却因为提出这些见解的人运气不佳而不被人了解。参考书目中包含了一些影响过作者但不是很出名的书籍。

致谢
  我们感谢所有对本书进行复审的人员,他们使得本书出版成为可能。第2版的复审人员包括Conrad Bock、Martin Gogolla、痽stein Haugen、Birger M縧ler-Pedersen和Ed Seidewitz。第1版的复审人员包括Mike Blaha、Conrad Bock、Perry Cole、Bruce Douglass、Martin Fowler、Eran Gery、Pete McBreen、Gunnar 卾ergaard、Karin Palmkvist、Guus Ramackers、Tom Schultz、Ed Seidewitz 和Bran Selic。
  我希望能够亲自表达对Jack Dennis教授的感谢。早在30年前,他就对我和许多其他学生在建模方面的工作进行鼓励。他所在的MIT的计算结构组(Computations Structures Group)所提出的见解已产生了丰硕的成果,这些见解对UML的影响也是不小的。我还必须感谢Mary Loomis和Ashwin Shah,我和他们一起萌发了OMT的思想,还有我在GE 公司研发中心的前同事Mike Blaha、Bill Premerlani、Fred Eddy和Bill Lorensen,我和他们一起撰写了OMT的书籍。
  最后要说的是,没有我的妻子Madeline及两个儿子Nick和Alex的耐心支持,就没有UML和这本书。

James Rumbaugh
于加州Cupertino
2004年6月

作者简介

James Rumbaugh, Ivar Jacobson, Grady Booch:James Rumbaugh: 三位软件工程界巨匠——James Rumbaugh、Ivar Jacobson以及Grady Booch 是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创始人。他们因对创立对象技术的卓越贡献而为全世界所知。除本书外,他们还合著了另两部名著:《UML用户指南》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Ivar Jacobson: 三位软件工程界巨匠——James Rumbaugh、Ivar Jacobson以及Grady Booch 是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创始人。他们因对创立对象技术的卓越贡献而为全世界所知。除本书外,他们还合著了另两部名著:《UML用户指南》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Grady Booch: 三位软件工程界巨匠——James Rumbaugh、Ivar Jacobson以及Grady Booch 是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创始人。他们因对创立对象技术的卓越贡献而为全世界所知。除本书外,他们还合著了另两部名著:《UML用户指南》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译者简介

UMLChina:暂无简介

译者序

对于使用UML建模的开发人员来说,由UML三位创始人James Rumbaugh、Ivar Jacobson、Grady Booch合著的《UML参考手册》就像学英语的《牛津英汉词典》,虽然不会随身携带,却是架上必备的。2000年,《UML参考手册》第1版中译本推出,受到了广大开发人员的欢迎,在过去的五年中,UML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UMLChina有幸承担了第2版的翻译任务,在翻译过程中,在尽量遵循第1版用语的前提下,有些词汇的译法根据这些年被市场接受的程度做了调整。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到第三部分的“interleaving semantics”词条由李嘉兴翻译,第三部分的“internal activity”词条到全书末尾由王海鹏翻译。潘加宇负责统一全书译稿。

译  者
2005年1月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知识
第1章  UML概述 2
1.1  UML简述 2
1.2  UML演变 2
1.3  UML的目标 6
1.4  UML的复杂性 7
1.5  UML评价 8
1.6  UML概念范围 8
第2章  模型的本质和目的 10
2.1  什么是模型 10
2.2  模型的目的 10
2.3  模型的层次 11
2.4  模型的内容 13
2.5  模型的含义 14
第二部分  UML概念
第3章  UML一览 18
3.1  UML视图 18
3.2  静态视图 19
3.3  设计视图 20
3.4  用例视图 24
3.5  状态机视图 24
3.6  活动视图 25
3.7  交互视图 26
3.8  部署视图 29
3.9  模型管理视图 30
3.10  特性描述 30
第4章  静态视图 33
4.1  概述 33
4.2  类元 33
4.3  关系 36
4.4  关联 37
4.5  泛化 39
4.6  实现 42
4.7  依赖 43
4.8  约束 45
4.9  实例 46
第5章  设计视图 48
5.1  概述 48
5.2  结构化类元 48
5.3  协作 50
5.4  模式 50
5.5  组件 51
第6章  用例视图 53
6.1  概述 53
6.2  执行者 53
6.3  用例 54
第7章  状态机视图 56
7.1  概述 56
7.2  状态机 56
7.3  事件 57
7.4  状态 58
7.5  转换 59
7.6  复合状态 62
第8章  活动视图 65
8.1  概述 65
8.2  活动 65
8.3  活动和其他视图 66
8.4  动作 67
第9章  交互视图 69
9.1  概述 69
9.2  交互 69
9.3  序列图 70
9.4  通信图 73
第10章  部署视图 74
10.1  概述 74
10.2  节点 74
10.3  工件 75
第11章  模型管理视图 76
11.1  概述 76
11.2  包 76
11.3  包间的依赖 76
11.4  可见性 77
11.5  导入 78
11.6  模型 78
第12章  特性描述 79
12.1  概述 79
12.2  构造型 79
12.3  标记值 80
12.4  特性描述 81
第13章  UML环境 83
13.1  概述 83
13.2  语义的职责 83
13.3  表示法的职责 84
13.4  编程语言的职责 84
13.5  使用工具建模 85
第三部分  参考资料
第14章  术语词典 88
abstract(抽象) 88
abstract class(抽象类) 91
abstract operation(抽象操作) 91
abstraction(抽象化) 92
accept action(接受动作) 93
access(访问) 93
action(动作) 93
action expression(动作表达式) 99
action sequence(动作序列) 99
activation(激活) 99
active(活动的) 99
active class(主动类) 100
active object(主动对象) 102
active state configuration(活动状态配置) 103
activity(活动) 103
activity diagram(活动图) 109
activity edge(活动边) 109
activity expression(活动表达式) 109
activity final node(活动结束节点) 109
activity group(活动组) 110
activity node(活动节点) 110
activity partition(活动分区) 110
activity view(活动视图) 112
actor(执行者) 112
actual parameter(实参) 113
aggregate(聚合) 113
aggregation(聚合) 113
alt 117
alternative(替换) 117
analysis(分析) 117
analysis time(分析时期) 117
ancestor(祖先) 117
any trigger(任意触发器) 117
application(应用) 118
apply 118
apply function action(应用函数动作) 118
architecture(架构) 118
argument(参量) 118
artifact(工件) 119
assembly connector(装配连接器) 120
assert 120
assertion(断言) 120
association(关联) 121
association(binary)(关联(二元)) 125
association(n-ary)(关联(n元)) 125
association class(关联类) 125
association end(关联端) 128
association generalization(关联泛化) 129
asynchronous action(异步动作) 130
atomic(原子) 130
attribute(属性) 130
auxiliary(辅件,Class的构造型) 133
background information(背景信息) 133
bag(袋) 133
become(变成关系) 133
behavior(行为) 133
behavioral feature(行为特征) 134
behavioral state machine(行为状态机) 135
behavioral view(行为视图) 135
binary association(二元关联) 135
bind 136
binding(绑定) 136
Boolean(布尔型) 138
Boolean expression(布尔表达式) 138
bound element(绑定元素) 138
branch(分支) 140
break 143
broadcast(广播) 143
buffer(缓冲) 144
buildComponent(构建组件,Component的构造型) 144
call(调用) 144
call(调用,Usage dependency的构造型) 147
call event(调用事件) 147
call trigger(调用触发器) 147
canonical notation(规范表示法) 149
cardinality(基数) 149
central buffer node(中央缓冲节点) 149
change event(改变事件) 150
change trigger(改变触发器) 150
changeability(可变性) 151
child(子) 151
choice(选择) 152
class(类) 153
class attribute(类属性) 153
class diagram(类图) 154
class feature(类特征) 154
class-in-state(状态类) 155
class name(类名) 157
class operation(类操作) 158
classification action(分类动作) 158
classifier(类元) 158
classifier role(类元角色) 162
client(客户) 162
collaboration(协作) 162
collaboration diagram(协作图) 165
collaboration occurrence(协作发生) 165
collaboration role(协作角色) 166
collaboration use(协作使用) 166
combined fragment(复合片断) 168
comment(注释) 170
communication(通信) 171
communication diagram(通信图) 172
communication path(通信路径) 174
compartment(分栏) 174
compile time(编译时) 175
complete 176
completion transition(完成转换) 176
complex port(复杂端口) 177
complex transition(复杂转换) 177
component(组件) 182
component diagram(组件图) 186
composite aggregation(组合聚合) 186
composite class(组合类) 186
composite object(组合对象) 186
composite state(复合状态) 187
composite structure(复合结构) 189
composite structure diagram(复合结构图) 190
composition(组合) 190
compound transition(复合转换) 195
concrete(具体) 196
concurrency(并发) 196
concurrency kind(并发种类) 196
concurrent substate(并发子状态) 197
conditional((有)条件(的)) 197
conditional fragment(条件片断) 197
conditional node(条件节点) 199
conditional transition(条件转换) 200
conflict(冲突) 200
connectable element(可连接元素) 202
connection point(连接点) 202
connector(连接器) 203
consider 205
constraint(约束) 206
construction(构造) 208
constructor(构造器) 208
container(容器) 208
context(上下文) 209
continuation(连续) 209
control flow(控制流) 210
control node(控制节点) 211
copy(复制) 215
coregion(共同区域) 215
create(创建,BehavioralFeature的构造型) 215
create(创建,Usage Dependency的构造型) 216
create action(创建动作) 216
creation(创建) 216
critical 217
critical region(临界区域) 217
current event(当前事件) 218
data flow(数据流) 219
data store node(数据存储节点) 220
data type(数据类型) 221
data value(数据值) 221
decision(判断) 222
decision node(判断节点) 222
default value(默认值) 223
deferrable event(可延迟事件) 223
deferred event(延迟事件) 224
delegation(委托) 225
delegation connector(委托连接器) 225
dependency(依赖) 226
deployment(部署) 228
deployment phase(部署(阶段)) 229
deployment diagram(部署图) 229
deployment specification(部署说明) 229
deployment view(部署视图) 229
derivation(派生) 229
derive(派生,Abstraction dependency的构造型) 229
derived element(派生元素) 229
derived union(派生并集) 231
descendant(后代) 231
descriptor(描述符) 232
design(设计) 232
design model(设计模型) 232
design time(设计时期) 232
design view(设计视图) 232
destroy(销毁) 233
destroy(销毁,BehavioralFeature的构造型) 233
destruction(销毁) 233
determinacy(确定性) 234
development process(开发过程) 234
device(设备) 235
diagram(图) 236
direct class(直属类) 238
direct instance(直接实例) 238
direct substate(直接子状态) 238
disjoint 239
disjoint substate(互斥子状态) 239
distribution unit(分布单元) 239
do activity(执行活动) 239
document(文档,Component的构造型) 240
duration(持续时间) 240
duration constraint(持续时间约束) 240
duration observation action(持续时间观测动作) 240
dynamic classification(动态分类) 241
dynamic concurrency(动态并发) 242
dynamic view(动态视图) 242
edge(边) 242
effect(效果) 242
elaboration(细化) 242
element(元素) 242
else 242
enabled(激活的) 243
entity(实体,Component的构造型) 243
entry activity(入口活动) 244
entry point(入口点) 245
enumeration(枚举) 246
enumeration literal(枚举文字值) 246
event(事件) 246
event occurrence(事件发生) 248
exception(异常) 248
exception handler(异常处理器) 250
executable(可执行文件,工件的构造型) 251
executable node(可执行节点) 251
execution(执行) 251
execution environment(执行环境) 251
execution occurrence(执行发生) 252
execution specification(执行说明) 252
exit activity(出口活动) 253
exit point(出口点) 254
expansion region(扩展区域) 255
export(导出) 256
expression(表达式) 257
extend(扩展) 258
extension(扩展) 262
extension point(扩展点) 263
extent(外延) 264
facade(外观) 265
feature(特征) 265
file(文件,Artifact的构造型) 265
final node(结束节点) 265
final state(终态) 265
fire(引发) 266
flag(标志) 267
flow(流) 267
flow final node(流结束节点) 267
focus(焦点,Class的构造型) 268
focus of control(控制焦点) 268
font usage(字体使用) 268
fork(分叉) 268
fork node(分叉节点) 269
formal argument(形参) 269
framework(框架,Package的构造型) 269
friend(友元) 270
full descriptor(完整描述符) 270
functional view(功能视图) 270
gate(门) 270
general ordering(一般排序) 271
generalizable element(可泛化元素) 272
generalization(泛化) 272
generalization set(泛化集) 275
graphic marker(图形标记) 277
group transition(组转换) 277
guard condition(监护条件) 277
guillemets(书名号) 278
high-level transition(高层转换) 278
history state(历史状态) 278
hyperlink(超链接) 279
identity(标识) 280
ignore 280
ill formed(非良构的) 281
implementation(实现) 281
implementation(实现,Component的构造型) 281
implementation class(实现类,Class的构造型) 281
implementation dependency(实现依赖) 282
implementation inheritance(实现继承) 282
import(导入) 282
inactive(不活动) 285
inception(初始) 285
include(包含) 285
incomplete 286
incremental development(增量式开发) 287
indeterminacy(不确定性) 287
indirect instance(间接实例) 287
indirect substate(间接子状态) 287
information flow(信息流) 287
information item(信息项) 288
inheritance(继承) 288
initial node(初始节点) 289
initial state(初始状态) 289
initial value(初始值) 291
initialization(初始化) 292
inout parameter(输入输出参数) 292
instance(实例) 293
instance of(…的实例) 294
instance specification(实例说明) 294
instantiable(可实例化) 297
instantiate(实例化) 297
instantiate(实例化,Usage dependency的构造型) 298
instantiation(实例化) 298
intent(内涵) 299
interaction(交互) 299
interaction diagram(交互图) 300
interaction fragment(交互片断) 301
interaction occurrence(交互发生) 302
interaction operand(交互操作域) 302
interaction overview diagram(交互概述图) 302
interaction use(交互使用) 304
interaction view(交互视图) 305
interface(接口) 305
interface specifier(接口分类符) 308
interleaving semantics(交错语义) 309
internal activity(内部活动) 309
internal structure(内部结构) 310
internal transition(内部转换) 310
interrupt(中断) 310
interrupt handler(中断处理器) 311
interruptible activity edge(可中断活动边) 311
interruptible activity region(可中断活动区) 312
interval(区间) 312
invariant(不变量) 312
invocation(调用) 312
isolation flag(隔离标志) 313
iteration expression(迭代表达式) 314
iterative development(迭代式开发) 315
join(结合) 316
join node(结合节点) 316
junction(结合状态) 317
keyword(关键词) 319
label(标签) 320
language Type(语言类型) 320
layer(层) 320
leaf(叶) 321
library(库,Artifact的构造型) 321
lifeline(生命线) 321
link(链) 323
link end(链端) 325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iskov替换原则) 325
list(列表) 325
location(位置) 327
loop(循环) 329
loop node(循环节点) 329
manifestation(显现) 330
many(多) 331
member(成员) 331
merge(合并) 331
message(消息) 333
metaclass(元类,Class的构造型) 338
metametamodel(元-元模型) 338
metamodel(元模型,Model的构造型) 338
metaobject(元对象) 339
metaobject facility(元对象设施) 339
metarelationship(元关系) 339
method(方法) 339
model(模型) 340
model element(模型元素) 341
model management view(模型管理视图) 341
modeling time(建模时期) 341
modelLibrary(模型库,Package的构造型) 342
module(模块) 342
MOF(元对象设施) 342
multiobject(多对象) 342
multiple classification(多重分类) 343
multiple inheritance(多继承) 343
multiplicity(多重性) 343
multiplicity of association(关联的多重性) 345
multiplicity of attribute(属性的多重性) 346
multiplicity of part(部分的多重性) 346
n-ary association(n元关联) 347
name(名字) 348
namespace(名称空间) 349
navigability(导航性) 350
navigable(可导航的) 351
navigation(导航) 351
navigation efficiency(导航效率) 352
neg 353
negative(非) 353
node(节点) 353
nonorthogonal state(非正交状态) 355
note(注解) 355
null(空) 356
object(对象) 356
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对象约束语言) 358
object diagram(对象图) 358
object flow(对象流) 358
object flow state(对象流状态) 359
object lifeline(对象生命线) 359
object 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集团) 359
object node(对象节点) 359
object specification(对象说明) 362
OCL 362
occurrence(发生) 363
occurrence specification(发生说明) 364
OMG 364
opaque expression(不透明表达式) 364
operand(操作域) 365
operation(操作) 365
opt 368
optional(可选的) 368
ordering(有序性) 369
orthogonal region(正交区域) 370
orthogonal substate(正交子状态) 370
otherwise(否则) 371
out parameter(输出参数) 371
overlapping(重叠) 371
owner scope(所有者作用域) 372
package(包) 372
package diagram(包图) 374
package merge(包合并) 374
package visibility(包可见性) 374
packageable element(可打包元素) 374
par 375
parallel(并行) 375
parameter(参数) 376
parameter list(参数列表) 377
parameter set(参数集合) 377
parameterized element(参数化元素) 378
parent(父) 378
part(部分) 379
participates(参与) 379
partition(分割) 379
passive object(被动对象) 379
path(路径) 379
pathname(路径名) 380
pattern(模式) 381
permission(许可) 383
persistent object(持久对象) 383
Petri net(Petri网) 383
pin(引脚) 384
polymorphic(多态) 385
port(端口) 386
postcondition(后置条件) 389
powertype(强类型) 391
precondition(前置条件) 392
presentation element(表示元素) 393
primitive function(原生函数) 393
primitive type(原生类型) 394
private(私有) 394
procedure(过程) 394
process(进程) 394
process(处理,Component的构造型) 395
profile(特性描述) 395
profile application(特性描述应用) 396
projection(投影) 397
property(特性) 397
property string(特性字符串) 401
protected(受保护) 401
protocol conformance(协议相符) 401
protocol state(协议状态) 402
protocol state machine(协议状态机) 402
protocol transition(协议转换) 403
provided interface(供给接口) 404
pseudostate(伪状态) 404
public(公有) 404
qualified name(限定名) 405
qualifier(限定符) 405
query(查询) 410
raise exception action(抛出异常的动作) 410
read action(读动作) 410
realization(实现关系) 410
realization(实现,Classifier的构造型) 412
realize(实现) 412
receive(接收) 412
receive action(接收动作) 412
receive event(接收事件) 412
receiver(接收者) 412
reception(接收) 412
record type(记录类型) 413
redefinable element(可重定义元素) 413
redefines(重定义) 413
redefinition(重定义) 414
redefinition(behavior) 414
redefinition(classifier) 414
redefinition(operation) 415
redefinition(property) 415
redefinition(state machine) 416
redefinition(template) 418
reference(引用) 418
refine(精化,Abstraction dependency的构造型) 418
refinement(精化) 418
region(区域) 420
reification(具体化) 421
reify(具体化) 421
relationship(关系) 421
reply action(回应动作) 422
repository(仓储) 422
request(请求) 422
required interface(需求接口) 422
requirement(需求) 423
resolution(解析) 423
resolve(解析) 424
responsibility(职责) 424
responsibility(职责,Usage的构造型) 424
return(返回) 425
return parameter(返回参数) 425
reuse(重用) 425
role(角色) 425
rolename(角色名称) 426
run time(运行时期) 427
run-to-completion(运行至完成) 427
scenario(场景) 428
scope(范围) 428
script(脚本,Artifact的构造型) 428
sd 428
segment(片段) 429
self-transition(自转换) 429
semantic variation point(语义变化点) 429
semantics(语义) 429
send(发送) 429
send(发送,Usage dependency的构造型) 432
send event(发送事件) 432
sender(发送者) 432
seq 432
sequence diagram(序列图) 433
sequence number(序号) 436
service(服务,Component的构造型) 436
shared aggregation(共享式聚合) 436
side effect(副作用) 437
signal(信号) 437
signal event(信号事件) 439
signal trigger(信号触发器) 439
signature(签名) 439
simple state(简单状态) 439
simple transition(简单转换) 439
single classification(单一分类) 440
single inheritance(单继承) 440
singleton(单实例类) 440
slot(槽) 440
snapshot(快照) 440
source(源代码,Artifact的构造型) 441
source scope(源范围) 441
source state(源状态) 441
specialization(特化) 441
specification(规格说明;说明) 441
specification(规格说明,类元的构造型) 441
stages of modeling(建模阶段) 441
start owned behavior action(启动拥有的行为的动作) 442
state(状态) 442
state invariant(状态不变量) 447
state machine(状态机) 447
state machine diagram(状态机图) 454
state machine view(状态机视图) 454
statechart diagram(状态图) 454
static classification(静态分类) 454
static feature(静态特征) 455
static view(静态视图) 455
stereotype(构造型) 456
stop(停止) 459
strict 459
strict sequencing(严格顺序) 459
string(字符串) 459
string value(字符串值) 460
structural feature(结构特征) 460
structural view(结构视图) 460
structure diagram(结构图) 460
structured classifier(结构化类元) 461
structured part(结构化部分) 463
subclass(子类) 463
subject(主体) 464
submachine(子状态机) 464
submachine state(子状态机状态) 464
subsets(子集) 466
subsetting(取子集) 467
substate(子状态) 467
substitutability principle(可替代性规则) 467
substitution(替代) 468
subsystem(子系统,Component的构造型) 468
subtype(子类型) 469
summarization(概要) 469
superclass(超类) 469
supertype(超类型) 470
supplier(提供者) 470
swimlane(泳道) 470
synch state(同步状态) 470
synchronous action(同步动作) 470
system(系统) 470
systemModel(Model的构造型) 470
tabular notation(表格表示法) 471
tag definition(标记定义) 471
tagged value(标记值) 471
target scope(目标范围) 473
target state(目标状态) 473
template(模板) 473
terminate(终止) 480
test identity action(测试标识符动作) 481
thread(线程) 481
time action(时间动作) 481
time constraint(时间约束) 481
time event(时间事件) 482
time expression(时间表达式) 483
time observation action(时间观测动作) 483
time value(时间值) 484
timing diagram(时间图) 484
timing mark(时标) 484
token(令牌) 485
trace(轨迹) 486
trace dependence(跟踪依赖,Abstraction的构造型) 486
transient link(暂时链) 487
transition(转换) 487
transition phase(移交阶段) 491
transmission(传送) 491
trigger(触发器) 492
triggerless transition(无触发转换) 492
tuple(元组) 493
type(类型) 493
type(类型,Class的构造型) 493
type expression(类型表达式) 493
uninterpreted(无解释) 493
union(并集) 493
uniqueness(唯一性) 494
unlimited natural(无限制自然数) 494
unspecified value(未指定值) 495
usage(使用关系) 495
use 496
use case(用例) 496
use case diagram(用例图) 500
use case generalization(用例泛化) 500
use case instance(用例实例) 501
use case model(用例模型) 502
use case view(用例视图) 502
utility(工具类,Class的构造型) 502
value(值) 502
value specification(值说明) 502
variable(变量) 502
vertex(顶点) 502
view(视图) 503
viewpoint(视点) 503
visibility(可见性) 503
weak 504
weak sequencing(弱顺序) 504
weight(权重) 504
well formed(良构的) 505
XMI 505
xor 505
write action(写动作) 505
附 录
附录A  UML元模型 508
附录B  表示法汇总 510
参考文献 52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罗杰·S.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美]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著
作者: [美]罗杰·S.普莱斯曼(Roger S. Pressman),[美]布鲁斯·R. 马克西姆(Bruce R. Maxim) 著
作者: (美)Philippe Kruchten
作者: (英)Ian Sommerville 著 圣安德鲁斯大学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Cem Kaner,Jack Falk,Hung Q.Nguyen
作者: Paul M. Duvall; Steve Matyas; Andrew Glover
作者: Sam Guckenheimer Juan J.Per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