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DevOps:原理、方法与实践 第2版
作者 : 荣国平 张贺 邵栋 等编著内封 荣国平 张贺 邵栋 陈连平 何勉 宋骏 腾灵灵 王天青 吴昊 编著
出版日期 : 2022-08-11
ISBN : 978-7-111-71264-0
定价 : 9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27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是基于软件工程视角对DevOps进行全面讲述的专业图书,内容涵盖DevOps方法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以及典型应用。

图书特色

学习DevOps理论与实践的指南,深入浅出讲解DevOps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及主流工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思想碰撞和有机融合,反映DevOps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工业最佳实践

图书前言

时隔4年,《DevOps:原理、方法与实践》的第2版终于与大家见面。正如我们在第1版前言中所预测的,DevOps的发展速度之快和影响范围之广可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时至今日,DevOps已经成为众多软件组织或者软件项目首选的研发和运维模式,涌现了很多新的方法、实践和工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规划了第2版。相较于第1版,第2版为反映DevOps的最新发展而对全书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更新。具体包括:
(1)第1章更加详细地论述了CAMS原则,并更新了数据,体现DevOps最新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2)第2章更新了FaaS、边缘计算等内容,同时增加AIOps的介绍。
(3)原第3章软件架构演进扩充之后,调整为新版的第5章。
(4)原第4章修改后,移至新版的第3章。
(5)原第5章移至新版的第4章。
(6)第6章扩充微服务架构演进的内容。
(7)第7章补充Kubernetes的内容。
(8)原第8章扩充云原生相关内容,并移至新版的第9章。
(9)原第9章更新内容,引入新工具的论述,并移至新版的第8章。
(10)新增第10章,全面介绍了DevSecOps。
按照上述思路,本书形成了基础知识、云时代软件开发方法、架构与工具以及DevOps扩展四大组成部分,结构更加合理,内容也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本教材的初衷—向读者提供一本DevOps的基础入门书籍。
DevOps作为一种方法学,不能简单等同于某类实践或者工具,而应该视为涵盖管理的基础理论、技术以及工具的有机整体。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完整性和时效性,即在全面系统地覆盖DevOps各个方面的基础之上,体现DevOps最新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2)客观性和严谨性。尽管本书的出版意图在于推动DevOps在中国的发展,但我们会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从软件开发和组织的本质特征与挑战出发来解读DevOps的成功,而并非将DevOps绝对化和具象化,即将DevOps视为一种特定的方法和模式,并认为其凌驾于任何其他方法之上。
(3)实践性和先进性。本书部分知识点和相应案例直接来源于一线业界专家的工作经历,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同时,融入一些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以期融合两方面的最新信息,更全面地介绍DevOps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本书写作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由王天青、邵栋、张贺合作完成;第2章由腾灵灵、荣国平和宋骏合作完成;第3章由荣国平编写;第4章由何勉编写;第5章由张贺编写;第6章由王天青和张贺编写;第7章和第9章由王天青编写;第8章由吴昊编写;第10章由陈连平编写。此外,顾胜晖、毛润丰、贾子甲、黄璜、戴启铭等5名研究生协助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梳理,在此一并感谢。
荣国平、张贺和邵栋统稿并润色全书。由于时间仓促,再加上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指正和赐教。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为:ronggp@nju.edu.cn、hezhang@nju.edu.cn和dongshao@nju.edu.cn。

荣国平
2022年5月于南京大学北园

专家评论

本书是一部很好的关于DevOps方法的教材和参考读物,通读全书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印象深刻:(1)结构的清晰性,从核心思想、开发过程、架构演进、质量提升、典型实践等角度组织DevOps的核心知识点,深入浅出,脉络分明;(2)内容的前瞻性,在第1版的基础上完善了DevOps的理论方法,细化了云原生、微服务、容器管理等关键技术,紧跟时代,恰到好处;(3)知识的实用性,全面介绍了DevOps工具集、DevSecOps以及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和持续部署的实践过程,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总之,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朋友学习DevOps的理论和实践很有帮助。
李必信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DevOps已经成为软件研发企业提效的体系化的思想与实践,随着行业的探索在持续演进,本书第2版新增云原生理念及DevSecOps的发展还有业界新实践,强烈推荐作为DevOps团队的参考书。
张佑文 中兴通讯DevOps规划总工,中兴通讯无线研究院数字化提效项目经理

工程能力是科技企业和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而DevOps则是工程能力中关键且普适的部分,值得每一位工程师持续学习和实践。本书全面介绍了DevOps相关的理念、典型实践和工具,并且结合了软件工程在新时代的变化,是一本系统化学习DevOps的技术书籍,尤其推荐初学者阅读。
臧志 百度工程效能部总监

本书内容紧跟行业变化,通过学术界的角度循序渐进地对DevOps的概念、方法、实践进行了梳理,同时还对云原生、DevSecOps等近两年的热门方法论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这样一本DevOps的“教科书”对于初识DevOps、想要对DevOps有更深了解的在校学生和从业者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选择。
刘冬(红薯) 开源中国创始人 & Gitee 创始人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网上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用户在线时长大幅增加,对网站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还要满足业务需求的快速交付和用户的极致体验追求。微服务架构的落地和普及,看似可以很好地应对软件研发和部署问题,然而由于微服务化带来的软件复杂度增加和研发人员众多而产生的交付复杂度,以及人们对软件交付速度和交付质量要求的提高,软件研发过程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DevOps是为这类问题而提出的方法论之一,关注整个软件研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不断地求精求真,近年已经在互联网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能够真正掌握和用好DevOps,为企业的业务快速发展赋能,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书在DevOps的原理、发展和实践,与微服务架构和工具体系构建等方面都有全面详尽的描述,是学习DevOps方法不可多得的好书,推荐给大家。
吴其敏 平安银行零售首席架构师

继敏捷之后,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无疑是业界软件开发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公有云开发平台还是企业内部开发平台,无不围绕DevOps构建整体的开发流程和工具链。本书全面覆盖了DevOps的各个方面,同时融合了学术研究成果与业界实践经验,是一本极佳的DevOps学习参考。
彭鑫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

DevOps已是工业界软件开发的主流方式。本书第2版在第1版详尽介绍DevOps原理、方法与实践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工业界重要且热点的新实践内容:云原生、微服务、Kubernetes、DevSecOps、AIOps等。因此,本书在完整性、时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等方面特色突出。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
裴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AIOps专家

这是一本结合真实场景案例来全面介绍DevOps的书。伴随DevOps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本书新版中融入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新内容,包括AIOps、DevSecOps以及云原生等。本书以一种极其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编写,适合学生、研究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和受益。
祝立明 Data61研究所所长,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院士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以及云原生对基础设施的重塑,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基于云计算体系进行构建,云时代的运维价值上升至新的高度。本书从DevOps原理出发,带领读者从刀耕火种的原始软件开发体系,跨越至现代化高度协作的云开发体系,阐述了技术变迁背景下的DevOps具体方法与工业实践,并结合了云原生的代表性技术—容器、Kubernetes、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给出了云原生DevOps的工具与策略,对有志于此方向的同学提供了帮助与指导。
聂大鹏 阿里云–云原生应用高级技术专家
首先祝贺《DevOps:原理、方法与实践》一书的再版,这也说明了该书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本书新版对原有版本的章节进行了调整、改进和补充,整体结构更加顺畅,内容更加完整。该书梳理了DevOps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并给出了一些技术和实践的方法,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特别是增加了DevSecOps的章节,对于开发者在利用DevOps的框架时增加对软件安全的考量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衷心希望该书的第2版可以得到更多读者们的喜爱!
王青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互联网软件技术实验室主任
DevOps作为一种旨在打破开发运维壁垒的工作模式,近年来获得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新方法、工具链或最佳实践纷纷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理论、技术、实践等角度对DevOps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系统地梳理了DevOps的核心知识及相关实践,同时紧跟时代,对云原生、DevSecOps、智能运维等关键技术或实践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不论是对在校学生还是DevOps实践者而言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孙元浩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云原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方向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云原生已逐渐迈入2.0时代,企业急需通过应用现代化建设来实现敏捷商道,释放技术演进和业务创新的潜力。而企业走向应用现代化的关键则在于“基础设施现代化、应用架构现代化、开发运维现代化、治理运营现代化”这四个现代化。《DevOps:原理、方法与实践》(第2版)与之不谋而合,在第1版的基础上,围绕DevOps的最新发展对全书结构进行优化,应用架构现代化中的全场景微服务化、开发运维现代化中的云原生、DevSecOps和AIOps、云原生基础设施中的容器集群与编排等内容,作为产业界涌现出的新方法、新实践和新工具的代表在书中都有所体现。综合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深入学习、探讨的DevOps书籍。
徐峰 华为云PaaS服务产品部部长

本书非常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DevOps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DevOps不是银弹,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和团队情况做相应的调整来达到最佳的实践效果。DevOps也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跟软件架构、计算基础设施、技术栈选型等紧密结合。当前云原生已经是软件发展的大趋势,微服务容器化也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更高效地实践DevOps也是本书的议题。最后,本书在安全相关领域引入了DevSecOps的概念,这也是当今行业的发展热点,新的基础设施和工程实践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本书既包含了原理,也包含了工具介绍和实践案例,值得系统性地阅读。
张海龙 腾讯CODING CEO

DevOps之所以逐渐成为研发与运维模式的标准,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推动因素,例如微服务架构带来的网状的分布式架构以及边缘计算兴起所带来的云边协同架构下的运维问题。因此,学习DevOps不单单是学习工具和方法,而更应当去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让读者在学习DevOps的同时走上一条通向现代化软件架构的大道。而本书较为全面地囊括了DevOps的原理、方法与实践以及相关背景知识,将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展现在读者面前,是DevOps学习入门的优良选择。
陈谔 网易数帆轻舟产品总经理,网易杭研云计算技术中心与运维保障中心负责人

DevOps是一种理念和方法学,透过自动化流水线的工作流程,使得软件的构建、测试和交付能够更加快捷、频繁和可靠。本书详细阐述了DevOps的理论体系、工具集以及DevOps中的开发过程和过程改进等内容,并且把DevOps体系扩展到了DevSecOps范畴,可在DevOps之中融合安全的需求。本书对读者了解DevOps以及探索前沿的交付设计和实践大有裨益。
张海宁 中国首个CNCF开源项目Harbor创始人及维护者,
VMware中国研发技术总监

上架指导

计算机\软件工程

封底文字

本书是一部很好的关于DevOps方法的教材和参考读物,结构清晰、内容前瞻、知识实用,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朋友学习DevOps的理论和实践很有帮助。
李必信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本书第2版新增云原生理念、DevSecOps的发展还有业界新工具实践,强烈推荐作为DevOps团队的参考书。
张佑文 中兴通讯DevOps规划总工
中兴通讯无线研究院数字化提效项目经理
本书全面介绍了DevOps相关的理念、典型实践和工具,并且结合了软件工程在新时代的变化,是一本系统化学习DevOps的技术书籍。
臧 志 百度工程效能部总监
这样一本 DevOps 的“教科书”对于初识 DevOps、想要对 DevOps 有更深了解的在校学生和从业者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选择。
刘 冬(红薯)  开源中国创始人 & Gitee 创始人
本书在DevOps的原理、发展和实践,与微服务架构和工具体系构建等方面都有全面详尽的描述,是学习DevOps方法不可多得的好书。
吴其敏 平安银行零售首席架构师
本书全面覆盖了DevOps的各个方面,同时融合了学术研究成果与业界实践经验,是一本极佳的DevOps学习参考。
彭 鑫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
本书在完整性、时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等方面特色突出。
裴 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AIOps专家
本书新版中融入了一些引人入胜的新内容,包括AIOps、DevSecOps以及云原生等,适合学生、研究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
祝立明 Data61研究所所长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院士
本书从DevOps原理出发,带领读者从刀耕火种的原始软件开发体系,跨越至现代化高度协作的云开发体系,阐述了技术变迁背景下的DevOps具体方法与工业实践。
聂大鹏 阿里云-云原生应用高级技术专家
本书新版对原有版本的章节进行了调整、改进和补充,整体结构更加顺畅,内容更加完整,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王 青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互联网软件技术实验室主任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DevOps的核心知识及相关实践,同时紧跟时代,对云原生、DevSecOps、智能运维等关键技术或实践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不论是对在校学生还是DevOps实践者而言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孙元浩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本书围绕DevOps的最新发展,阐述应用架构现代化中的全场景微服务化、开发运维现代化中的云原生、DevSecOps和AIOps、云原生基础设施中的容器集群与编排等内容。综合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深入学习、探讨的DevOps书籍。
徐 峰 华为云PaaS服务产品部部长
本书非常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 DevOps 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既包含了原理,也包含了工具介绍和实践案例,值得系统性地阅读。
张海龙 腾讯CODING CEO
本书较为全面地囊括了DevOps的原理、方法与实践以及相关背景知识,将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陈 谔 网易数帆轻舟产品总经理
网易杭研云计算技术中心与运维保障中心负责人
本书详细阐述了DevOps的理论体系、工具集以及DevOps 中的开发过程和过程改进等内容,并扩展到了DevSecOps范畴,对读者了解DevOps以及探索前沿的交付设计和实践大有裨益。
张海宁 中国首个CNCF开源项目Harbor创始人及维护者VMware中国研发技术总监

图书序言

当今世界,软件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人类文明的新载体,软件定义一切、赋智万物的泛在计算时代正在开启,从而不断对软件开发和运维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DevOps作为一种软件开发和运维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工业界应用的主流方法。不论是正在软件领域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管理者,还是高校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熟悉、掌握DevOps原理与方法无疑对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我十分高兴地看到学院软件研发效能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全方位开展DevOps相关教学、科研和产业合作,本书就是一个重要标志。本书的第1版是国内首部全面和系统介绍DevOps的中文教材与技术参考书。在第1版出版后的四年时间里,伴随着DevOps快速发展并且在国内工业界迅速普及,本书作者团队围绕DevOps开展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工作,本书第2版正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反映DevOps最新发展和变化的内容:其一,内容更加完整和丰富,不仅增加云原生、DevSecOps以及边缘计算等热点内容,也对原有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扩展和更新;其二,结构更加清晰合理,按照基础知识、云时代软件开发方法、架构与工具以及DevOps扩展四大部分组织内容。本书作者团队也是《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的核心编写团队,由此形成了本书的另一特色—将工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从而使得本书既适合作为高校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学习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企业研发和运维人员的实践参考。

李宣东
2022年5月于南京大学

图书目录

丛书前言
丛书编委会
序言
前言
专家推荐语
第1章 DevOps概述 1
1.1 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挑战 1
1.2 独角兽公司转型案例 4
1.2.1 Netflix 4
1.2.2 Instagram 8
1.2.3 成功的秘诀 10
1.3 什么是DevOps 11
1.3.1 发展渊源 11
1.3.2 价值观 13
1.3.3 原则 15
1.3.4 DevOps方法 17
1.3.5 DevOps实践 18
1.3.6 DevOps工具 18
1.4 DevOps应用与研究现状 19
1.4.1 微服务 19
1.4.2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 21
1.4.3 工具研究和开发 22
本章小结 25
思考题 25
第2章 云时代的运维 26
2.1 云计算概述 26
2.1.1 IaaS 26
2.1.2 PaaS 28
2.1.3 SaaS 29
2.1.4 XaaS 30
2.2 边缘计算 30
2.2.1 边缘计算的诞生 31
2.2.2 边缘计算的定义及特点 32
2.2.3 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 33
2.2.4 边缘计算面临的挑战 35
2.3 雾计算 36
2.3.1 雾计算的概念 36
2.3.2 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差异 38
2.3.3 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层次结构 38
2.3.4 雾计算和边缘计算的优势 39
2.3.5 雾计算的应用 39
2.4 IT服务标准介绍 40
2.4.1 CMMI-SVC 40
2.4.2 ITIL 43
2.4.3 ISO20000 44
2.4.4 ITSS 46
2.5 什么是运维 49
2.5.1 运维的价值 49
2.5.2 运维的技术与技能 49
2.5.3 传统运维的转型之路 50
2.6 AIOps初探 51
2.6.1 软件运维的发展历程 51
2.6.2 为什么需要AIOps 52
2.6.3 AIOps的构成 53
2.6.4 AIOps的工作方式 53
2.6.5 AIOps的优势 54
2.6.6 AIOps的使用场景 55
本章小结 55
思考题 55
第3章 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 57
3.1 软件过程概述 57
3.1.1 软件开发方法发展历史 58
3.1.2 软件过程的多维视角 68
3.2 个体过程和实践 69
3.2.1 PSP基本原则 70
3.2.2 PSP度量 70
3.2.3 PROBE估算原理 72
3.2.4 PROBE估算流程 73
3.2.5 通用计划框架 75
3.2.6 PSP质量与质量策略 76
3.2.7 评审与测试 78
3.2.8 评审过程质量 79
3.2.9 设计与质量 89
3.2.10 设计过程 90
3.2.11 设计的层次 92
3.3 团队过程和实践 93
3.3.1 XP实践 93
3.3.2 SCRUM方法 95
3.3.3 TSP 97
3.4 软件过程改进 98
3.4.1 元模型 98
3.4.2 过程改进参考模型与标准 103
3.5 DevOps中的开发过程和过程改进 111
本章小结 111
思考题 112
第4章 精益思想和看板方法 113
4.1 精益思想的起源 113
4.1.1 精益在丰田的发端 113
4.1.2 精益的实践对西方的影响 113
4.1.3 精益在制造业之外的拓展 115
4.1.4 精益价值观的提炼 116
4.2 精益的3个层面 117
4.3 精益产品开发实践体系 119
4.3.1 精益产品开发的目标 119
4.3.2 精益产品开发的原则(方法论) 121
4.3.3 精益产品开发的运作实践 122
4.4 看板方法的起源 124
4.4.1 看板的中文意思带来误解 124
4.4.2 看板是精益制造系统的核心工具 124
4.4.3 看板形成拉式生产方式带来一系列收益 127
4.5 产品开发中的看板方法 128
4.5.1 产品开发中的看板方法的诞生 128
4.5.2 看板方法的第一组实践—建立看板系统的3个实践 128
4.5.3 看板方法的第二组实践—运作看板系统的2个实践 133
本章小结 135
思考题 135
第5章 软件架构演进 137
5.1 软件架构概述 137
5.1.1 什么是软件架构 137
5.1.2 软件架构的目标 139
5.1.3 软件架构的不同视角 140
5.2 软件架构的演进 145
5.2.1 传统软件架构的演进 145
5.2.2 流量爆炸时代的大型互联网软件架构 148
5.2.3 互联网软件架构演进实例 153
5.3 软件架构的发展 159
5.3.1 单体架构 160
5.3.2 分层架构 160
5.3.3 面向服务的架构 162
5.3.4 分布式架构 164
本章小结 166
思考题 166
第6章 微服务化软件架构 167
6.1 现代应用的12范式 167
6.2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 168
6.3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 169
6.3.1 从技术视角看微服务架构 169
6.3.2 从架构视角看微服务架构 170
6.4 微服务架构的特征 173
6.4.1 通过服务组件化 173
6.4.2 围绕业务能力组织 174
6.4.3 产品而非项目 174
6.4.4 智能端点和哑管道 174
6.4.5 去中心化治理 175
6.4.6 去中心化数据管理 175
6.4.7 基础设施自动化 176
6.4.8 为失效设计 176
6.4.9 演进式设计 176
6.5 微服务核心模式 177
6.5.1 服务注册与发现 177
6.5.2 配置中心 178
6.5.3 API网关 178
6.5.4 熔断器 180
6.5.5 分布式追踪 182
本章小结 184
思考题 184
第7章 容器技术基础 185
7.1 容器技术发展史 185
7.2 内核基础 187
7.2.1 Linux namespace 189
7.2.2 Linux CGroup 192
7.3 Docker架构概览 193
7.3.1 Docker客户端 194
7.3.2 Docker守护进程 196
7.3.3 Docker注册服务 198
7.3.4 Graph 198
7.3.5 驱动程序 199
7.3.6 libcontainer 199
7.4 镜像管理 199
7.4.1 什么是Docker镜像 199
7.4.2 Dockerfile、Docker镜像和Docker容器的关系 200
7.4.3 Dockerfile 201
7.5 Docker网络管理 204
7.5.1 Docker网络模式 204
7.5.2 libnetwork和Docker网络 205
7.5.3 Docker的内置Overlay网络 206
7.6 Docker存储 207
7.6.1 Docker存储驱动 207
7.6.2 Docker驱动比较 208
7.7 容器编排 209
7.7.1 Docker Swarm 209
7.7.2 Kubernetes概述 211
7.7.3 Kubernetes核心概念 212
7.7.4 Kubernetes组件 216
本章小结 219
思考题 219
第8章 DevOps工具集 220
8.1 概述 220
8.2 协同开发工具 221
8.3 持续集成工具 225
8.4 版本管理工具 228
8.5 编译工具 230
8.6 配置管理工具 233
8.7 测试工具 234
8.8 部署工具 237
8.9 监控工具 238
8.10 智能运维工具 240
8.11 日志分析工具 240
8.12 安全扫描工具 241
8.13 容器 242
8.14 云服务 243
工具网址 244
第9章 基于云原生技术的CI/CD设计与开发 246
9.1 概述 246
9.1.1 典型流程 246
9.1.2 典型工具链 247
9.1.3 小结 249
9.2 持续集成 249
9.2.1 示例项目 250
9.2.2 相关概念和配置说明 250
9.2.3 持续集成流水线 252
9.3 持续交付 254
9.3.1 自动化部署 254
9.3.2 自动化接口测试 256
9.3.3 自动化压力测试 257
9.4 持续部署(发布) 259
9.4.1 不停机发布 259
9.4.2 滚动升级和重建升级 260
9.4.3 蓝绿发布 262
9.4.4 灰度发布/金丝雀发布 265
9.4.5 几种发布策略的比较 267
9.4.6 应用Kubernetes适配改造 268
9.4.7 生产就绪的持续发布 271
本章小结 272
思考题 272
第10章 DevSecOps 274
10.1 DevSecOps概述 274
10.2 DevSecOps原则 276
10.2.1 CAMS原则 276
10.2.2 NCSC原则 277
10.3 DevSecOps典型实践 279
10.3.1 阶段实践 279
10.3.2 通用实践 286
10.4 DevSecOps相关标准 289
10.4.1 BS 10754 289
10.4.2 NIST SP 800系列标准 291
10.4.3 GDPR 293
10.4.4 CSA云计算关键领域安全指南 293
10.5 DevSecOps的裨益 294
10.6 DevSecOps面临的挑战 295
本章小结 295
思考题 296
参考文献 297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钱丽萍 郝莹 汪立东
作者: (英)Ian Sommerville 著
作者: 黄敏 刘孜文 等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Steve McConnell
作者: 郑建德 编著
作者: [德]彼得·格茨(Peter Götz),[德]乌维·M.席尔默(Uwe M. Schirmer),[德]库尔特·比特纳(Kurt Bittner)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