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路分析
作者 : (美)Matthew N.O. Sadiku,Sarhan M. Musa,Charles K. Alexander 著
译者 : 苏育挺 王建 张承乾 宫霄霖 译
出版日期 : 2014-07-28
ISBN : 978-7-111-47077-9
定价 : 9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70
开本 : 16
原书名 : Applied Circuit Analysis
原出版社: McGraw-Hill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阐述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可作为工程技术专业“线性电路分析”课程的教材。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10章,主要介绍直流电路,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串并联电路及其分析方法等;第二部分包括第11~19章,主要介绍交流电路,内容包括:交流电压和电流、相量和阻抗、正弦稳态分析、谐振、频率响应、波特图、三相电压、变压器、二端口网络等。

图书特色

封底
本书可作为工科专业“线性电路分析”课程的教材,以更清晰、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电路分析的方法。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10章,主要介绍直流电路;第二部分包括第11~19章,主要介绍交流电路。本书可以作为大学两学期或三学期的电路教材,授课教师也可选择适当的章节,将其用作一学期课程的教材。
本书特色
每章均以相关历史人物或者工程师职业要求开篇,然后通过引言将该章内容与前面章节的内容衔接起来,同时提出该章学习的目标。每章结束部分总结了该章要点及相关公式。
简捷清晰、循序渐进地介绍所有原理,尽可能避免对细节的过多赘述,影响对概念和整体内容的理解。
每节都给出大量切实可行的例题,并进行详细解答。部分例题还给出了两到三种求解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每章最后一节着重于本章概念的实际应用,至少包括一个实际问题或者实际器件,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概念是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
按照ABET对集成计算机工具的要求,鼓励学生使用PSpice和Multisim等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

作者简介
Matthew N.O. Sadiku?博士,美国普雷维尤农工大学教授,兼任《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杂志副主编。他曾在朗讯、波音等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发表过17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过近30部著作。
Sarhan M. Musa?博士,美国美国普雷维尤农工大学工程技术系副教授,IEEE高级会员,同时也是2010年度Boeing Welliver Fellow。
Charles K. Alexander?分别于1967年和1971年获得俄亥俄大学的电气工程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目前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克利夫兰分校Fenn工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以及电子学与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中心(CREATE)的主任。他是IEEE的会士,曾任IEEE主席和CEO。他于1984年获得IEEE百年纪念奖章,还先后荣获英国工程委员会颁发的杰出工程教育成就奖和杰出工程教育领导奖。

图书前言

本书试图为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呈现一种比其他教材更为清晰、生动、易于理解的电路分析方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如下若干途径。
  对于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电路分析可能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轻松地熟悉所学内容,每章均通过讲述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探讨职业取向开始,然后通过引言将该章内容与前面章节的内容衔接起来,同时提出本章学习的主要目的。最后,每章末尾会对本章要点及相关公式进行总结。
  简洁清楚、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介绍所有原理,尽可能避免赘述,避免讲述过多可能掩饰概念、妨碍整体内容理解的细节。
  教材中的重要的公式均加以方框,以帮助学生分清主次。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能清晰地掌握内容主旨,关键词均给出明确的定义。
  每节末尾都会给出大量切实可行的例题,它们是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每道例题做出了详细清楚的解释。这些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题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部分例题给出了两到三种求解方式,以帮助同学理解和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为了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每一道例题后面都紧跟一个练习题,并给出答案。学生可以参照例题一步步地对练习题进行求解,无需到处查阅,也不用看书后答案。这些练习题也可以测试学生理解当前例题的情况,从而在学习下一节之前,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每章最后一节专门介绍与本章概念相关的实际应用。这部分内容至少包括一个实际问题或者实际器件,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概念是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
  每章末尾还给出了十道带有答案的多项选择题作为复习题。这些复习题旨在提供例题或者练习题中未涉及的一些解题的小窍门。可以将其作为自测练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按照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eering and Technology,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对集成计算机工具的要求,鼓励学生使用PSpice和Multisim等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附录C给出了PSpice的Windows版手册,附录D对Multisim进行了介绍。本书使用了这些软件的最新版软件包。我们也鼓励学生使用TI-89和MATLAB软件进行数值计算。
组织结构
  本书可以作为两或三学期的线性电路分析课程的教材。教师也可以选择适当的章节,将其用作一学期课程的教材。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10章,主要介绍直流电路。第二部分包括第11~19章,主要介绍交流电路。这两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已经超过了两学期课程的需求,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选择必要的章节。书中带剑号的各节内容可以略去不讲或者简要讲解,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作业。
对先修课程的要求
  作为电路分析的基础课程,在学习本书之前需要先修物理学。虽然熟悉有关复数的知识对学习本书后半部分内容有所帮助,但这并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致谢
  特别感谢Robert Prather和Warsame Ali 博士在Multisim软件开发方面的帮助。感谢普雷里维尤农工大学工程学院院长Kendall Haris博士的支持,并对John Attia博士的支持和理解致以谢意。同时,我们还要感谢Karl J.Huehen博士对本书的所有内容及习题解答进行了详细审核。对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的朋友(Raghu Srinivasan、Darlene Schueller、Lora Neyens、Curt Reynolds、Lisa Bruflodt、Margarite Reynolds、LouAnn Wilson、Ruma Khurana和Dheeraj Chahal)所给予的真知灼见和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对本书提过建设性意见和评论的下面各位,本书也一并表示感谢。他们是:
  Ryan Beasley,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
  Michael E.Brumbach,纽约技术学院
  Thomas Cleaver,路易斯维尔大学
  Walter O.Craig III,南方大学
  Chad Davis,俄克拉荷马大学
  Mark Dvorak,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曼卡多分校
  Karl Huehne,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
  Rajiv Kapadia,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曼卡多分校
  Mequanint Moges,休斯敦大学
  Jerry Newman,孟菲斯大学
  Brian Norton,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
  Norali Pernalete,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
  John Ray,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
  Barry Sherlock,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夏洛特分校
  Ralph Tanner,西密西根大学
  Wei Zhan,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

M.N.O.Sadiku,S.M.Musa和C.K.Alexander

上架指导

电路分析

封底文字

本书可作为工科专业“线性电路分析”课程的教材,以更清晰、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电路分析的方法。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10章,主要介绍直流电路;第二部分包括第11~19章,主要介绍交流电路。本书可以作为大学两学期或三学期的教材,授课教师也可选择适当的章节,将其用作一学期课程的教材。

本书特色
●每章均由相关历史人物或者工程师职业要求开篇,然后通过引言部分将本章内容与前面章节的内容衔接起来,同时提出本章学习的目标。每章结束部分总结了本章要点及相关公式。
●简捷清晰、循序渐进地介绍所有原理,尽可能避免影响对概念和整体内容理解的细节的过多赘述。
●每节都给出大量切实可行的例题,并进行了详细解答。部分例题还给出了两到三种求解方式,以帮助同学理解和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每章最后一节着重于本章概念的实际应用,至少包括一个实际问题或者实际器件,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概念是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
●按照ABET对集成计算机工具的要求,鼓励学生使用PSpice和Multisim等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

作者简介

(美)Matthew N.O. Sadiku,Sarhan M. Musa,Charles K. Alexander 著:Matthew N.O. Sadiku 博士,美国国普雷里维尤农工大学教授,兼任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杂志副主编。他曾在朗讯、波音等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发表过17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过近30部著作。
Sarhan M. Musa 博士,国普雷里维尤农工大学工程技术系副教授,IEEE高级会员,同时也是2010年度Boeing Welliver Fellow。
Charles K. Alexander 分别于1967年和1971年获得俄亥俄大学的电气工程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目前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克利夫兰分校Fenn工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以及电子学与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中心(CREATE)的主任。他是IEEE的会士,曾任IEEE主席和CEO。他于1984年获得IEEE百年纪念奖章,还先后荣获英国工程委员会颁发的杰出工程教育成就奖和杰出工程教育领导奖。

译者简介

苏育挺 王建 张承乾 宫霄霖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本书以电路知识和电路分析方法为主体,辅以典型例题和实际应用实例,并穿插介绍电子工程相关历史人物和专业介绍,是一本侧重于工程应用的优秀电路分析教材。
  全书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部分,涵盖了大学工科电类本科生所应掌握的基本电路知识。本书内容清晰明了,内容编排与体系结构合理,非常符合课堂教学规律。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书中每一章都给出了结合实际应用问题的具体实例,这些实例大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阅读并理解这些实例,读者可以对书本内容讲述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地理解。书中还精心编排了大量的例题和练习,旨在加深读者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书中使用面向Window的PSpice软件为工具,并介绍了Multisim和Matlab两种流行的教学工具软件,将课程内容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分析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作者在每章均以世界名人名言开头,介绍对本学科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并对相关学科做适当介绍,以扩展读者的知识面,与读者分享如何提升学习能力、走向成功的经验。
  本书的编排美观,公式清晰,图表准确,内容精炼,篇幅适中,这使得本书成为一本非常适合读者自学的教材。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电路分析”课程组的苏育挺、宫霄琳、张承乾、王建等老师参与了该书的翻译工作。其中,本书的前言、第1、2、3、附录由苏育挺翻译;第7、9、10、13、15章由宫霄琳翻译;第4、5、17、18、19章由王建翻译;第6、8、11、12、14、16章由张承乾翻译,最后由苏育挺教授审阅了全书。
  本书翻译稿虽经多次审阅修正,但不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译者
2014年6月
于天津大学北洋园

图书目录

本书试图为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呈现一种比其他教材更为清晰、生动、易于理解的电路分析方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如下若干途径。
  对于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电路分析可能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轻松地熟悉所学内容,每章均通过讲述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探讨职业取向开始,然后通过引言将该章内容与前面章节的内容衔接起来,同时提出本章学习的主要目的。最后,每章末尾会对本章要点及相关公式进行总结。
  简洁清楚、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介绍所有原理,尽可能避免赘述,避免讲述过多可能掩饰概念、妨碍整体内容理解的细节。
  教材中的重要的公式均加以方框,以帮助学生分清主次。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能清晰地掌握内容主旨,关键词均给出明确的定义。
  每节末尾都会给出大量切实可行的例题,它们是本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每道例题做出了详细清楚的解释。这些例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题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部分例题给出了两到三种求解方式,以帮助同学理解和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为了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每一道例题后面都紧跟一个练习题,并给出答案。学生可以参照例题一步步地对练习题进行求解,无需到处查阅,也不用看书后答案。这些练习题也可以测试学生理解当前例题的情况,从而在学习下一节之前,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每章最后一节专门介绍与本章概念相关的实际应用。这部分内容至少包括一个实际问题或者实际器件,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概念是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
  每章末尾还给出了十道带有答案的多项选择题作为复习题。这些复习题旨在提供例题或者练习题中未涉及的一些解题的小窍门。可以将其作为自测练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按照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eering and Technology,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对集成计算机工具的要求,鼓励学生使用PSpice和Multisim等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附录C给出了PSpice的Windows版手册,附录D对Multisim进行了介绍。本书使用了这些软件的最新版软件包。我们也鼓励学生使用TI-89和MATLAB软件进行数值计算。
组织结构
  本书可以作为两或三学期的线性电路分析课程的教材。教师也可以选择适当的章节,将其用作一学期课程的教材。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10章,主要介绍直流电路。第二部分包括第11~19章,主要介绍交流电路。这两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已经超过了两学期课程的需求,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选择必要的章节。书中带剑号的各节内容可以略去不讲或者简要讲解,也可以作为学生的作业。
对先修课程的要求
  作为电路分析的基础课程,在学习本书之前需要先修物理学。虽然熟悉有关复数的知识对学习本书后半部分内容有所帮助,但这并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致谢
  特别感谢Robert Prather和Warsame Ali 博士在Multisim软件开发方面的帮助。感谢普雷里维尤农工大学工程学院院长Kendall Haris博士的支持,并对John Attia博士的支持和理解致以谢意。同时,我们还要感谢Karl J.Huehen博士对本书的所有内容及习题解答进行了详细审核。对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的朋友(Raghu Srinivasan、Darlene Schueller、Lora Neyens、Curt Reynolds、Lisa Bruflodt、Margarite Reynolds、LouAnn Wilson、Ruma Khurana和Dheeraj Chahal)所给予的真知灼见和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对本书提过建设性意见和评论的下面各位,本书也一并表示感谢。他们是:
  Ryan Beasley,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
  Michael E.Brumbach,纽约技术学院
  Thomas Cleaver,路易斯维尔大学
  Walter O.Craig III,南方大学
  Chad Davis,俄克拉荷马大学
  Mark Dvorak,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曼卡多分校
  Karl Huehne,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
  Rajiv Kapadia,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曼卡多分校
  Mequanint Moges,休斯敦大学
  Jerry Newman,孟菲斯大学
  Brian Norton,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
  Norali Pernalete,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
  John Ray,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
  Barry Sherlock,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夏洛特分校
  Ralph Tanner,西密西根大学
  Wei Zhan,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

M.N.O.Sadiku,S.M.Musa和C.K.Alexander






致学生
  这很可能是你在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中所学的最早的课程之一。电气工程技术是一门激动人心且富有挑战的学科,但也可能使学生知难而退。本书希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本好的教材和一位好的教授的讲解会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但是,只有学生自己才是学好课程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只要谨记下述各点理念,你就会很好地把握本门课程。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绝大多数相关的电气工程课程均以此门课程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希望你定期学习本门课程。
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尽量多地解决问题,先从每道例题后面的练习题开始,一直到每章最后的习题。习题前面的星号表示该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Spice,作为一种计算机电路分析程序,其使用将贯穿整个教材。PSpice,作为Spice的微机版,成为绝大多数大学里最受欢迎的标准电路分析程序。附录C将对Windows操作界面下的PSpice进行相关介绍。努力学习这款软件,因为可以用它检查任何电路问题,也能学会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作为另一种可以辅助仿真的工具,Multisim是一个真正的电子工作台(EWB),通过绘制电路图、部件和仪表来完成。附录D对该软件进行了简单介绍。
MATLAB软件包在电路分析以及将要学习的其他课程中都大有用处。附录E给出的简要教程,可以帮助你入门。针对MATLAB,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使用前先掌握一些命令。
在每章末尾都会有一节来讲述该章内容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对你而言,这部分内容的概念既新颖又高深。无疑,你将在其他课程中学到更多细节。这里,我们主要想让你对这些想法有一个大致的熟悉。
每章末尾的问题回顾会帮助你发现课堂或教材中没有提到的诀窍技巧。
附录A简要介绍联立方程的求解,附录B介绍复数,附录C介绍Windows版本的PSpice,附录D介绍Multisim,附录E介绍MATLAB,附录F介绍TI-89 Titanium 计算器,附录G给出奇数编号习题的答案。





目 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致学生
第一部分 直流电路
第1章 基本概念2
 1.1 引言2
 1.2 国际单位制3
 1.3 科学记数法和工程记数法4
 1.4 科学计算器5
 1.5 电荷与电流7
 1.6 电压9
 1.7 功率与能量10
 1.8 应用11
 1.9 本章小结13
 复习题14
 习题14
 综合题16
第2章 电阻17
 2.1 引言17
 2.2 电阻17
 2.3 欧姆定律19
 2.4 电导21
 2.5 圆形导线21
 2.6 电阻的类型23
 2.7 电阻的色码25
 2.8 标称电阻值27
 2.9 应用:测量27
 2.10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29
 2.11 本章小结30
 复习题30
 习题31
第3章 功率和能量34
 3.1 引言34
 3.2 功率和能量35
 3.3 电路功率35
 3.4 功率符号规则37
 3.5 电阻元件的额定功率37
 3.6 效率38
 3.7 熔丝、断路器和接地故障断路器39
 3.8 应用:瓦特表和瓦时表40
 3.9 本章小结42
 复习题42
 习题42
第4章 串联电路46
 4.1 引言46
 4.2 节点、支路和回路46
 4.3 电阻的串联48
 4.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49
 4.5 串联电压源52
 4.6 分压电路52
 4.7 接地54
 4.8 计算机辅助分析55
 4.9 应用56
 4.10 本章小结57
 复习题57
 习题58
第5章 并联电路64
 5.1 引言64
 5.2 并联电路65
 5.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66
 5.4 并联电流源67
 5.5 电阻并联69
 5.6 分流电路71
 5.7 计算机辅助分析74
 5.8 故障排除75
 5.9 应用77
 5.10 本章小结78
 复习题78
 习题79
第6章 串并联电路85
 6.1 引言85
 6.2 串并联电路的分析86
 6.3 梯形网络91
 6.4 受控源92
 6.5 仪表的负载效应94
 6.6 计算机辅助分析96
 6.7 应用:惠斯通电桥98
 6.8 本章小结99
 复习题99
 习题100
第7章 分析方法107
 7.1 引言108
 7.2 网孔分析法108
 7.3 含有电流源的网孔分析法113
 7.4 节点分析法115
 7.5 含有电压源的节点分析法121
 7.6 基于观察法的节点分析与网孔分析124
 7.7 节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的比较127
 7.8 △-Y转换128
 7.9 计算机分析131
 7.10 应用:直流晶体管电路133
 7.11 本章小结135
 复习题135
 习题136
第8章 电路定理144
 8.1 引言144
 8.2 线性特性145
 8.3 叠加定理146
 8.4 电源变换149
 8.5 戴维南定理152
 8.6 诺顿定理156
 8.7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60
 8.8 弥尔曼定理162
 8.9 置换定理164
 8.10 互易定理165
 8.11 计算机软件验证电路定理167
 8.12 应用:电源建模170
 8.13 本章小结172
 复习题173
 习题174
第9章 电容183
 9.1 引言183
 9.2 电容简介184
 9.3 电场186
 9.4 电容的种类187
 9.5 电容的串联和并联189
 9.6 电流电压关系192
 9.7 电容的充电和放电194
 9.8 计算机分析198
 9.9 故障诊断201
 9.10 应用实例201
 9.11 本章小结204
 复习题204
 习题205
第10章 电感211
 10.1 引言211
 10.2 电磁感应212
 10.3 电感简介213
 10.4 能量存储和直流稳态214
 10.5 电感的种类216
 10.6 电感的串联与并联216
 10.7 RL暂态电路218
 10.8 计算机分析221
 10.9 应用实例223
 10.10 本章小结225
 复习题226
 习题226
第二部分 交流电路
第11章 交流电压和电流234
 11.1 引言234
 11.2 交流发电机235
 11.3 正弦量236
 11.4 相位关系238
 11.5 平均值和有效值239
 11.6 示波器242
 11.7 真有效值表243
 11.8 本章小结243
 复习题243
 习题244
第12章 相量和阻抗246
 12.1 引言246
 12.2 相量和复数247
 12.3 电路元件的相量关系251
 12.4 阻抗和导纳253
 12.5 阻抗合并255
 12.6 计算机辅助分析259
 12.7 应用261
 12.8 本章小结264
 复习题264
 习题265
第13章 正弦稳态分析270
 13.1 引言270
 13.2 网孔分析法271
 13.3 节点分析法273
 13.4 叠加定理276
 13.5 电源变换279
 13.6 戴维南等效电路与诺顿等效
电路280
 13.7 计算机分析283
 13.8 本章小结285
 复习题285
 习题286
第14章 交流功率分析292
 14.1 引言292
 14.2 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293
 14.3 最大平均功率传输295
 14.4 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298
 14.5 复功率300
 14.6 交流功率守恒303
 14.7 功率因数校正305
 14.8 应用307
 14.9 本章小结310
 复习题311
 习题311
第15章 谐振316
 15.1 引言316
 15.2 串联谐振317
 15.3 品质因数319
 15.4 并联谐振321
 15.5 计算机分析323
 15.6 应用实例327
 15.7 本章小结329
 复习题329
 习题330
第16章 频率响应和波特图333
 16.1 引言333
 16.2 分贝表示法334
 16.3 传输函数338
 16.4 波特图340
 16.5 滤波器347
 16.6 计算机辅助分析352
 16.7 应用355
 16.8 本章小结357
 复习题358
 习题358
第17章 三相电路363
 17.1 引言364
 17.2 三相发电机365
 17.3 对称三相电压365
 17.4 对称YY联结368
 17.5 对称Y△联结370
 17.6 对称△△联结372
 17.7 对称△Y联结374
 17.8 对称系统中的功率376
 17.9 非对称三相系统380
 17.10 计算机辅助分析382
 17.11 应用386
 17.12 本章小结391
 复习题392
 习题392
第18章 变压器和耦合电路397
 18.1 引言397
 18.2 互感398
 18.3 耦合电路中的能量403
 18.4 线性变压器405
 18.5 理想变压器409
 18.6 理想自耦变压器414
 18.7 计算机辅助分析417
 18.8 应用420
 18.9 本章小结425
 复习题426
 习题426
第19章 二端口网络433
 19.1 引言433
 19.2 阻抗参数434
 19.3 导纳参数437
 19.4 混合参数440
 19.5 各参数之间的关系443
 19.6 二端口网络的互联445
 19.7 计算机辅助分析448
 19.8 应用450
 19.9 本章小结454
 复习题454
 习题455
附录A 联立方程组和矩阵求逆
附录B 复数
附录C PSpice 的Windows版本
附录D Multisim
附录E MATLAB
附录F TI-89 Titanium计算器
附录G 奇数编号习题答案
 附录A~G的内容请参见华章网站:www.hzbook.com。——编辑注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罗伯特·W. 希思(Robert W. Heath Jr.)著
作者: [加]克拉伦斯·W. 德席尔瓦(Clarence W. de Silva) 著
作者: [美]约翰·F.韦克利(John F. Wakerly)
作者: [美]艾伦 V. 奥本海姆(Alan V. Oppenheim),乔治 C.维基斯(George C.Verghese)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 拉里·D.史密斯(Larry D. Smith) 埃里克·博加廷(Eric Bogatin)著
作者: [英]姚文祥(Joseph Yiu) 著
作者: [英]唐纳德 S.雷伊(Donald S.Reay)著
作者: (美)Steven H. Voldman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