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 : (美) 尼霍尔.本拉克拉蒂斯 著
译者 : 黄剑波、张媛、谭红亮 译
丛书名 : 明智达用
出版日期 : 2010-10-20
ISBN : 978-7-111-31760-9
适用人群 : 本书适用于所有热爱社会学的普通读者,也适用于那些对
定价 : 4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40
开本 : 16
原书名 : SOC
原出版社: Cengage Learning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社会学入门读物。本书用富含人文关怀的笔触,生动地应用了大量的社会学实例,而且图文并茂,一定不会让读者有枯燥之感。但这并不意味这本书没有深邃的理论内涵,相反,本书充分地体现了美式教育思想的精髓:不做任何草率的价值判断,而只是将主流社会学理论体系的观点逐一分解还原,并附以大量的实例,让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寻找答案。此外,通过本书的案例,读者还能了解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看到一个真实而妙趣横生的美国现代社会图景,从而对美国社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立体的认识。

图书特色

阅读不一定非得选择经典传世的名师大作,每位读者的知识储备和现实需求有所不同,也许选择适合的才是最为重要的,本书内容叙述全面、语言轻松易读,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属上乘之作。

开启本书,您将获得:
描述社会的能力,书中大量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会告诉你,社会“是什么”以及是“怎么样”运转的。
解释社会的能力,通过对身边社会现象的解释,告诉你社会“为什么”是这样,以及理解如“美国达人”、“超级女声”等特有社会现象背后的缘由。
洞悉社会的能力,在对社会科学描述和理论解释的基础之上,掌握了各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程度,即可在一定程度预知未来的社会行为变化,从而更好优化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决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我。  

作者简介:
尼霍尔·本诺克拉蒂斯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硕士,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巴尔的摩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荣誉退休教授,受聘于多家大学兼职教授,特拉华州立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著名的家庭、社会事务处理专家,社会活动家;有超过35年的教学经历,经验丰富,多次获得福特基金、美国国家教育研究协会等著名社会机构的研究资助,著作颇丰,广受好评。代表著作《婚姻与家庭:变化、机会和约束》、《透视自我:社会学中的经典、流行文化导读》、《社会学导论》、《当代美国的各种族家庭:特征、变化和元素》、《家庭战争:保守、中立、自由和平等的观点》、《微妙的男性至上:现实与未来的变化》等,论文多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期刊,2008年从巴尔的摩大学荣誉退休,现主要从事写作和社会工作。
译者简介:
黄剑波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我国著名青年社会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圣母大学、贝勒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宗教人类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社会边缘群体、基督教文化、民间信仰等,著作颇丰,其中代表作为《文化人类学散论》、《地方性、历史场景与信仰表达——宗教人类学研究论集》等,发表论文多篇,译著多部。

清 侯方域 《谢安论》:「顾可以见天下之几微者,识也。而天下之大,有非明智之所能尽,则识於是乎穷。」
所谓「达用」, 实则有两层涵义:一曰「经世之学」,即用于经国济民的「经世实学」;二曰「实测之学」(亦称「质测之学」或「格物游艺之学」),即用于探索自然奥秘的自然科学。
「明智达用」,在于启迪心智,提供科学,追求知识和智慧,更在于运用、实践和检验,借此得到自我的提高与升华。

上架指导

通识课

封底文字

阅读不一定非得选择经典传世的名师大作,每位读者的知识储备和现实需求有所不同,也许选择适合的才是最为重要的,本书内容叙述全面、语言轻松易读,对于初学者来说,应属上乘之作。
开启本书,您将获得:

描述社会的能力,书中大量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大量信息会告诉你,社会“是什么”、“怎么样”。
解释社会的能力,通过对身边社会现象的解释,告诉你社会“为什么”是这样,以及理解如“超级女声”、慈善捐助等特有社会现象背后的缘由。
洞悉社会的能力,在对社会科学描述和理论解释的基础之上,掌握了各变项之间相互关联程度,即可在一定程度预知未来的社会行为变化,从而更好优化社会和个人的行为决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我。

译者简介

黄剑波、张媛、谭红亮 译:《四人堂:一个乡村基督教会的生活史》,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6年。 《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译著,Rodney Stark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仪式过程》(译著,Victor Turner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科学的文化理论》(译著,马林诺斯基原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译者序

在国内,写教材曾经是一种占取学术山头的不二法门,这样出来的产品难免良莠不齐,于是可能会给读者造成误解,认为“写教材很容易,而写教材的人水平都不怎么样”。其实,作为教师我们都清楚,一本上乘的教材非常难得,它要求作者既要有深入的理解,又要有浅出的表达能力。在我看来,本拉克拉蒂斯应当算得上是这样的一位教材作者。
  事实上,最初接受这项翻译工作的时候我曾有些犹豫,担心时间和精力不够。除了策划编辑的多次邀请,促使我们接受这一任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很喜欢原书作者第1章的题目“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作为一本普及性的社会学教材,它涵盖了社会的几乎所有重要问题,但它的重点并不在于对这些问题做出简单的介绍,而在于向读者介绍一种社会学家的思考方式,以及如何帮助读者建立起自己对于社会(或任何议题)的思考能力。这远比知识本身(更不用说今日已几近泛滥的信息)更为重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相信,对于初学社会学理论、试图分析社会问题以及希望深入研究社会问题或理论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位极好的导师和引路人。顺便说一下,与很多只是在介绍“社会”的同类教材相比,这本书才是一本真正的“社会学”。
  本诺克拉蒂斯的写作中没有艰深的哲学思辨,也没有借助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自己独特而精致的内容结构安排,把“社会学”全面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为一本入门教材,这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数据非常新。作者采纳了当前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中最新最好成果,每一个数字或百分比都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很强的指示作用。
  结构清晰。作者特意让每章都遵从同一种结构模式——先介绍基本概念,再分析社会问题,最后呈现社会学四大理论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
文字排版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通过这样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文字排版,读者能轻松地运用每章的基本概念来分析这一章所呈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还能在最后的四种观点呈现中使自己在分析深度上和理论能力上大大提升。
  内容丰富有趣。作者选取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却往往被我们忽略的现象,运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引导读者身临其境地以社会学思维去体会日常生活世界。
  客观地说,翻译导论性的作品本身难度不是太大,更何况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原书已经将语言尽可能简化。但是,也正是因为它是导论,翻译起来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题。它几乎涵盖了社会学所有的概念术语和理论观点,有的术语和观点即使在文中只一笔带过,译者也必须查阅很多资料、参考各种已有译法,才能最终确定最佳译法,这一过程比想象中更加烦琐。在此仅举一例,第9章中关于变性人(transgendered people)和变性者(transsexual)的翻译。在英语中,“gender”和“sex”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社会性别而后者强调生物性别,所以当“transsexual”和“transgendered”同时出现在文中时,两者的含义区别也十分明确,前者单指生理上变性的人,对比之下后者可以用来指代范围更大的变性。但是,这两种变性在中文表达时如何区分?翻译不仅求信,还需求雅,把社会性别这四个字加入一个短短的词汇中会令此术语拗口而不雅;但若不加入,上述区分如何反映得出来?译者参考了各种已有译法,为了把这两个词的区别在文本背景中凸显出来,于是最终确定了最为简洁的译法。然而,虽然做了这个无奈的选择,内心仍然颇为矛盾。如此种种,不在少数。在一些更为关键重要的术语上,这样反复矛盾的斟酌更是难免费神,比如米德、韦伯的理论术语,在此不再赘述。
  然而,明知这种翻译的烦琐,张媛(第1章至第9章及第17章)和谭红亮(第10至第16章)还是欣然承担了初稿的翻译工作,把这个过程作为自己学习以及为读者服务的机会,这在当下越来越计较得失的社会中实属难能可贵。其中,张媛还通读了一遍谭兄所译的部分,为我最后审读和定稿减去了很多的工作量。在此,特向他们致谢和致敬。借此也感谢策划编辑缪永合的积极推动,以及责任编辑顾煦的认真工作,他们是使得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真正的“英雄”。

黄剑波 张媛  
2010年9月

图书目录

致读者
译者序
第1章 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1.1 社会学是什么1
1.2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2
1.3 社会学思想的起源6
1.4 当代社会学理论13
第2章 研究社会世界     
2.1 什么是社会研究21
2.2 科学方法22
2.3 一些主要的数据搜集方法25
2.4 伦理、政治和社会学研究33
第3章 文化         
3.1 文化与社会37
3.2 文化的组成部分39
3.3 文化相似性48
3.4 文化多样性49
3.5 流行文化53
3.6 文化变迁和技术54
3.7 文化的社会学理论57
第4章 社会化                       
4.1 社会化:目的和重要性61
4.2 先天和后天62
4.3 社会化的社会学解释66
4.4 重要的社会化主体71
4.5 一生的社会化75
4.6 再社会化78
第5章 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构     
5.1 社会结构81
5.2 地位82
5.3 角色84
5.4 解释社会互动86
5.5 非语言交流91
5.6 在线交流95
第6章 群体、组织和社会制度                
6.1 社会群体99
6.2 正式组织104
6.3 群体和组织的社会学理论111
6.4 社会制度114
第7章 越轨、犯罪和刑事司法系统  
7.1 什么是越轨117
7.2 什么是犯罪119
7.3 控制越轨和犯罪121
7.4 越轨和犯罪的功能主义视角123
7.5 越轨和犯罪的冲突视角125
7.6 越轨和犯罪的女权主义视角127
7.7 越轨和犯罪的符号互动论视角129
7.8 刑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控制131
第8章 社会分层                      
8.1 什么是社会分层135
8.2 分层的维度136
8.3 美国的社会阶层139
8.4 美国的贫困143
8.5 社会流动145
8.6 为什么有穷人和富人148
8.7 不同社会之间的不平等151
第9章 性别与性           
9.1 男性和女性的相似与差异155
9.2 当代性别分层和不平等156
9.3 性取向161
9.4 当前关于性的一些争议问题164
9.5 性别不平等和性的社会学解释168
第10章 种族和民族                    
10.1 美国的种族和民族多样性175
10.2 种族和民族的意义176
10.3 我们的移民马赛克177
10.4 优势群体和少数族裔群体178
10.5 种族—民族摩擦的起源180
10.6 种族—民族不平等的社会学解释182
10.7 美国的主要种族和民族群体186
10.8 不同种族和不同族裔间的关系193
第11章 政治            
11.1 政府195
11.2 政治、权力和权威195
11.3 政治制度的类型198
11.4 美国社会的权力和政治200
11.5 谁投票,谁未投,为什么204
11.6 谁在统治美国207
第12章 工作与经济                    
12.1 工作的社会意义213
12.2 全球经济制度214
12.3 公司和资本主义216
12.4 当今美国社会的工作状况217
12.5 工作和经济的社会学解释225
第13章 家庭和老龄化
13.1 什么是家庭231
13.2 美国家庭的发展变化235
13.3 美国家庭的多样性240
13.4 家庭冲突和家庭暴力243
13.5 老龄化社会245
13.6 家庭和老龄化的社会学解释247
第14章 教育           
14.1 美国教育发展史253
14.2 教育的社会学理论254
14.3 美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264
14.4 美国教育新方向269
第15章 宗教                         
15.1 什么是宗教273
15.2 宗教组织的类型275
15.3 主要的世界性宗教276
15.4 美国的宗教状况277
15.5 世俗化:宗教日渐衰微279
15.6 宗教的社会学观点281
第16章 人口、城市化与环境    
16.1 人口动态291
16.2 城市化297
16.3 环境问题304
第17章 社会变革:集体行为、社会运动和技术        
17.1 集体行为311
17.2 社会运动319
17.3 技术和社会变迁324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肖余春 编著
作者: (美)蕾·安德烈(Rae Andre)东北大学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新摄会摄影 编著
作者: (美)切斯特 I. 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