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原书第15版)
作者 : (美)June Jamrich Parsons Dan Oja 著
译者 : 吕云翔 傅尔也 译
丛书名 : 计算机科学丛书
出版日期 : 2014-05-23
ISBN : 978-7-111-46540-9
定价 : 7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532
开本 : 16
原书名 : New Perspectives on Computer Concepts 2013, Comprehensive
原出版社: Cengage Learning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是国外著名大学采用的计算机基础课教材,适合偏文科和商科大学的计算机导论课或公共课使用。本书涉及了计算机科学的诸多方面,包含计算机相关知识,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样便于读者学习,增强读者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既体现了计算机科学的广度,又兼顾了相关主题的深度,同时紧跟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学用书。

图书特色

计算机文化(原书第15版)
New Perspectives on Computer Concepts 2013 Comprehensive
(美)June Jamrich Parsons  Dan Oja 著
吕云翔 傅尔也 译

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清晰,章节的划分合理实用。书中包含的技术信息对于那些已经初步了解基本计算机概念的学生既轻松有趣又非常实用。 
—— Martha Lindberg,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本书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娓娓道来,每章还辅以精选的示例和插图,是一本内容全面、易学易懂的计算机导论教材。 
—— Gerald Hensel,巴伦西亚社区学院

本书采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方法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堪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本书涵盖影响计算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技术趋势,对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在线安全、数字版权管理、开源软件和便携式应用程序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全书层次合理、图文并茂,各章还配有测验,非常适合作为高校各专业的计算机导论教材和教师参考书,也可供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参考使用。

本版新增内容
更新内容涵盖最相关的技术趋势,这些趋势会影响到计算学科的发展和我们每天的生活,如数据安全、在线安全、数字版权保护、开源软件和iPad这样的新技术。
介绍多个新工具来帮助学生可视化概念、组织知识内容、批判性地思考技术问题、分类整理伴随学术研究和日常社会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

上架指导

计算机\基础

封底文字

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清晰,章节的划分合理实用。书中包含的技术信息对于那些已经初步了解基本计算机概念的学生既轻松有趣又非常实用。            
                    ——Martha Lindberg,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本书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娓娓道来,每章还辅以精选的示例和插图,是一本内容全面、易学易懂的计算机导论教材。            
                      ——Gerald Hensel,巴伦西亚社区学院
本书采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方法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堪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本书涵盖影响计算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技术趋势,对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在线安全、数字版权管理、开源软件和便携式应用程序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全书层次合理、图文并茂,各章还配有测验,非常适合作为高校各专业的计算机导论教材和教师参考书,也可供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参考使用。
本版新增内容
更新内容涵盖最相关的技术趋势,这些趋势会影响到计算学科的发展和我们每天的生活,如数据安全、在线安全、数字版权保护、开源软件和iPad这样的新技术。
介绍多个新工具来帮助学生可视化概念、组织知识内容、批判性地思考技术问题、分类整理伴随学术研究和日常社会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

译者简介

吕云翔 傅尔也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本书是国外著名大学采用的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供大学低年级学生使用。本书涉及了计算机科学的诸多方面,包含计算机相关知识,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样便于读者学习,增强读者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既体现了计算机科学的广度,又兼顾了相关主题的深度,同时紧跟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如iPad、Windows 7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学用书。
由于本书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我们对原书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改编。例如,删去了“引论”(Orientation)、“问题”(Issue)、“计算机应用”(Computer in Context)、“实验”(New Perspectives Labs)、“复习”(Review Activities)和“网上复习”(On the Web)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了中国的国情,又精简了篇幅(我们都知道,国外的教材以大而全著称,这常常给国内的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负担)。
本书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材,也适合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化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同时还可以供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参考。
本书涉及的知识面广,技术内容又很新,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尽管我们非常认真努力地工作,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E-mail:yunxianglu@hotmail.com)。

译者
2014年3月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作者寄语
第1章 计算机和数字基础知识 1
1.1 A部分:一切数字事物 2
1.1.1 数字革命 2
1.1.2 数据处理 3
1.1.3 个人计算 4
1.1.4 网络计算 5
1.1.5 云计算 5
1.1.6 数字社会 7
1.1.7 快速测试 10
1.2 B部分:数字设备 10
1.2.1 计算机基础知识 10
1.2.2 计算机的类型和用途 12
1.2.3 微控制器 14
1.2.4 快速测试 15
1.3 C部分:数字数据表示 15
1.3.1 数据表示基础知识 15
1.3.2 数字、文本、图像和声音的表示 16
1.3.3 位和字节的量化 18
1.3.4 电路和芯片 19
1.3.5 快速测试 20
1.4 D部分:数字化处理 21
1.4.1 程序和指令集 21
1.4.2 处理器逻辑 23
1.4.3 快速测试 25
1.5 E部分:密码安全 25
1.5.1 认证协议 25
1.5.2 密码破解 27
1.5.3 安全的密码 28
1.5.4 快速测试 32
第2章 计算机硬件 33
2.1 A部分:个人计算机基础知识 34
2.1.1 个人计算机系统 34
2.1.2 桌面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 35
2.1.3 家庭、游戏以及小型企业系统 36
2.1.4 购买计算机 37
2.1.5 手持计算机 40
2.1.6 快速测试 41
2.2 B部分:微处理器和内存 41
2.2.1 微处理器基础知识 42
2.2.2 现代的微处理器 45
2.2.3 随机访问存储器 46
2.2.4 只读存储器 49
2.2.5 EEPROM 49
2.2.6 快速测试 50
2.3 C部分:存储设备 50
2.3.1 存储基础知识 51
2.3.2 磁存储技术 52
2.3.3 光存储技术 54
2.3.4 固态存储器 57
2.3.5 存储知识总结 59
2.3.6 快速测试 59
2.4 D部分:输入和输出设备 60
2.4.1 基本的输入设备 60
2.4.2 显示设备 60
2.4.3 打印机 62
2.4.4 安装外设 64
2.4.5 快速测试 66
2.5 E部分:硬件安全 66
2.5.1 防盗设备 67
2.5.2 电涌防护和电池备份 67
2.5.3 基本维护 68
2.5.4 故障检查和维修 70
2.5.5 快速测试 72
第3章 计算机软件 73
3.1 A部分:软件基础知识 74
3.1.1 软件分类 74
3.1.2 音乐软件 75
3.1.3 视频软件 76
3.1.4 图形软件 76
3.1.5 地图和基于位置的软件 78
3.1.6 商用软件和数值计算软件 79
3.1.7 桌面出版软件 79
3.1.8 个人理财软件 80
3.1.9 实用程序软件 81
3.1.10 设备驱动程序 83
3.1.11 快速测试 84
3.2 B部分:办公套件 84
3.2.1 办公套件基础知识 84
3.2.2 文字处理 84
3.2.3 电子表格 87
3.2.4 数据库 90
3.2.5 演示文稿 93
3.2.6 快速测试 93
3.3 C部分:软件安装和升级 93
3.3.1 Web应用 94
3.3.2 移动应用 95
3.3.3 本地应用软件 96
3.3.4 便携式软件 100
3.3.5 软件的升级与更新 101
3.3.6 卸载软件 102
3.3.7 快速测试 103
3.4 D部分:购买软件 103
3.4.1 消费者基础知识 103
3.4.2 软件版权和许可证 104
3.4.3 快速测试 109
3.5 E部分:安全软件 109
3.5.1 安全软件基础知识 110
3.5.2 安全套件 113
3.5.3 杀毒模块 114
3.5.4 快速测试 116
第4章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117
4.1 A部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118
4.1.1 操作系统活动 119
4.1.2 用户界面 123
4.1.3 引导过程 126
4.1.4 快速测试 127
4.2 B部分:现代操作系统 127
4.2.1 Microsoft Windows 128
4.2.2 Mac OS 130
4.2.3 UNIX和Linux 133
4.2.4 DOS 134
4.2.5 手持和平板设备操作系统 134
4.2.6 快速测试 136
4.3 C部分:文件基础知识 136
4.3.1 文件名和扩展名 136
4.3.2 文件目录和文件夹 137
4.3.3 文件格式 139
4.3.4 快速测试 143
4.4 D部分:文件管理 143
4.4.1 基于应用程序的文件管理 143
4.4.2 文件管理实用程序 145
4.4.3 文件管理隐喻 146
4.4.4 Windows资源管理器 146
4.4.5 文件管理技巧 148
4.4.6 物理文件存储 149
4.4.7 快速测试 151
4.5 E部分:备份安全 151
4.5.1 备份基础知识 152
4.5.2 文件副本 152
4.5.3 同步 153
4.5.4 Windows备份 154
4.5.5 磁盘镜像和裸机还原 157
4.5.6 虚拟机 158
4.5.7 手持设备的备份 158
4.5.8 快速测试 159
第5章 局域网 160
5.1 A部分:网络构建基础 161
5.1.1 网络的分类 161
5.1.2 局域网的优缺点 162
5.1.3 网络设备 163
5.1.4 网络链路 164
5.1.5 通信协议 165
5.1.6 快速测试 168
5.2 B部分:有线和无线技术 168
5.2.1 有线基础知识 168
5.2.2 以太网 169
5.2.3 无线基础知识 170
5.2.4 蓝牙 172
5.2.5 Wi-Fi 172
5.2.6 快速测试 175
5.3 C部分:网络安装 175
5.3.1 安装概述 175
5.3.2 路由器的安装 176
5.3.3 路由器的配置 177
5.3.4 因特网连接 180
5.3.5 设备连接 181
5.3.6 快速测试 183
5.4 D部分:文件共享 183
5.4.1 文件共享基础知识 183
5.4.2 共享文件的访问 184
5.4.3 将自己的文件共享 185
5.4.4 文件服务器 186
5.4.5 网络故障处理 187
5.4.6 快速测试 189
5.5 E部分:无线安全 189
5.5.1 Wi-Fi安全 189
5.5.2 加密 190
5.5.3 快速测试 194
第6章 因特网 195
6.1 A部分:因特网技术 196
6.1.1 背景知识 196
6.1.2 因特网的基础结构 197
6.1.3 因特网协议、地址和域名 198
6.1.4 连接速度 203
6.1.5 快速测试 205
6.2 B部分:固定因特网接入 205
6.2.1 拨号连接 206
6.2.2 DSL 207
6.2.3 有线电视因特网服务 209
6.2.4 卫星因特网服务 210
6.2.5 固定无线服务 211
6.2.6 固定因特网连接综述 212
6.2.7 快速测试 212
6.3 C部分:便携式和移动因特网接入 212
6.3.1 随时随地的因特网 213
6.3.2 Wi-Fi热点 213
6.3.3 便携式WiMAX和移动WiMAX 215
6.3.4 便携式卫星服务 215
6.3.5 蜂窝数据服务 216
6.3.6 快速测试 218
6.4 D部分:因特网服务 218
6.4.1 云计算 218
6.4.2 实时消息 220
6.4.3 VoIP 220
6.4.4 论坛、维基、博客和微博 221
6.4.5 网格计算 222
6.4.6 FTP 223
6.4.7 文件共享 225
6.4.8 快速测试 227
6.5 E部分:因特网安全 227
6.5.1 入侵尝试 227
6.5.2 保护端口 228
6.5.3 NAT 230
6.5.4 虚拟专用网络 232
6.5.5 快速测试 232
第7章 Web和电子邮件 233
7.1 A部分:Web技术 234
7.1.1 Web基础知识 234
7.1.2 HTML 236
7.1.3 HTTP 237
7.1.4 Web浏览器 238
7.1.5 cookie 240
7.1.6 网页制作 241
7.1.7 HTML脚本 243
7.1.8 快速测试 245
7.2 B部分:搜索引擎 245
7.2.1 搜索引擎基础知识 245
7.2.2 形成搜索 248
7.2.3 引用基于Web的素材 252
7.2.4 快速测试 253
7.3 C部分:电子商务 253
7.3.1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253
7.3.2 电子商务网站技术 254
7.3.3 在线支付 258
7.3.4 快速测试 260
7.4 D部分:电子邮件 260
7.4.1 电子邮件概述 260
7.4.2 本地电子邮件 261
7.4.3 Web电子邮件 263
7.4.4 电子邮件附件 265
7.4.5 网络礼仪 265
7.4.6 快速测试 266
7.5 E部分:Web和电子邮件安全 266
7.5.1 cookie利用 266
7.5.2 垃圾邮件 270
7.5.3 网络钓鱼 271
7.5.4 假冒网站 271
7.5.5 快速测试 273
第8章 数字媒体 274
8.1 A部分:数字声音 275
8.1.1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 275
8.1.2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278
8.1.3 MIDI音乐 279
8.1.4 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 280
8.1.5 快速测试 281
8.2 B部分:位图图形 281
8.2.1 位图基础知识 282
8.2.2 扫描仪和照相机 283
8.2.3 图像分辨率 284
8.2.4 色彩深度和调色板 286
8.2.5 图像压缩 288
8.2.6 快速测试 289
8.3 C部分:矢量图形和三维图形 290
8.3.1 矢量图形基础知识 291
8.3.2 矢量图形–位图转换 293
8.3.3 Web上的矢量图形 294
8.3.4 三维图形 294
8.3.5 快速测试 296
8.4 D部分:数字视频 296
8.4.1 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296
8.4.2 创建视频的连续镜头 297
8.4.3 视频传输 298
8.4.4 视频编辑 299
8.4.5 视频输出 299
8.4.6 Web视频 300
8.4.7 DVD视频 302
8.4.8 快速测试 304
8.5 E部分:数字版权管理 304
8.5.1 内容基础知识 304
8.5.2 DRM技术 305
8.5.3 音乐DRM 306
8.5.4 电影DRM 307
8.5.5 电子书DRM 308
8.5.6 执法 309
8.5.7 快速测试 310
第9章 计算机产业:历史、
       职业和道德 311
9.1 A部分:计算机的历史 312
9.1.1 手动计算器 312
9.1.2 机械式计算器 313
9.1.3 计算机的原型 314
9.1.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315
9.1.5 个人计算机 318
9.1.6 快速测试 320
9.2 B部分:计算机产业和IT产业 320
9.2.1 产业综述 320
9.2.2 经济因素 322
9.2.3 产品生命周期 323
9.2.4 市场份额 325
9.2.5 销售渠道 325
9.2.6 产业法规 328
9.2.7 快速测试 328
9.3 C部分: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职业 329
9.3.1 职位和薪水 329
9.3.2 教育和认证 332
9.3.3 求职基础知识 335
9.3.4 简历和Web文件夹 336
9.3.5 职位列表 338
9.3.6 快速测试 341
9.4 D部分:职业道德 341
9.4.1 道德规范基础知识 341
9.4.2 IT道德规范 341
9.4.3 道德决定 346
9.4.4 举报 349
9.4.5 快速测试 349
9.5 E部分:工作区安全和人体工程学 350
9.5.1 辐射风险 350
9.5.2 重复性压力损伤 352
9.5.3 眼疲劳 352
9.5.4 背部疼痛 354
9.5.5 久坐的生活方式 355
9.5.6 快速测试 356
第10章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57
10.1 A部分:信息系统 358
10.1.1 组织的信息系统 358
10.1.2 事务处理系统 360
10.1.3 管理信息系统 362
10.1.4 决策支持系统 363
10.1.5 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 365
10.1.6 快速测试 366
10.2 B部分:系统分析 366
10.2.1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366
10.2.2 计划阶段 367
10.2.3 分析阶段 371
10.2.4 文档工具 372
10.2.5 快速测试 375
10.3 C部分:系统设计 376
10.3.1 设计阶段 376
10.3.2 评估与选择 378
10.3.3 应用程序规范 380
10.3.4 快速测试 381
10.4 D部分:实现和维护 381
10.4.1 实现阶段 381
10.4.2 开发和测试 382
10.4.3 文档和培训 382
10.4.4 转换和切换 383
10.4.5 维护阶段 384
10.4.6 快速测试 386
10.5 E部分:企业数据安全 386
10.5.1 信息系统数据的弱点 386
10.5.2 信息系统数据安全 388
10.5.3 公司身份盗窃 389
10.5.4 快速测试 390
第11章 数据库 391
11.1 A部分:文件和数据库概念 392
11.1.1 数据库基础知识 392
11.1.2 数据库模型 395
11.1.3 快速测试 402
11.2 B部分:数据管理工具 402
11.2.1 数据管理软件 403
11.2.2 数据库管理系统 405
11.2.3 数据库和Web 407
11.2.4 XML 410
11.2.5 快速测试 412
11.3 C部分:数据库设计 413
11.3.1 字段的定义 413
11.3.2 规范化 416
11.3.3 对记录的组织 417
11.3.4 界面的设计 419
11.3.5 报表模板的设计 420
11.3.6 数据的装载 422
11.3.7 快速测试 422
11.4 D部分:SQL 422
11.4.1 SQL基础知识 423
11.4.2 记录的添加 424
11.4.3 信息的查找 424
11.4.4 字段的更新 427
11.4.5 表的联接 427
11.4.6 快速测试 429
11.5 E部分:数据库安全 429
11.5.1 数据库的脆弱性 429
11.5.2 数据库安全措施 430
11.5.3 数据库安全法规 432
11.5.4 个人能做什么 433
11.5.5 快速测试 434
第12章 计算机编程 435
12.1 A部分:编程基础知识 436
12.1.1 计算机编程和软件工程 436
12.1.2 编程语言及范例 438
12.1.3 程序设计 441
12.1.4 程序编码 443
12.1.5 程序测试和文档 446
12.1.6 编程工具 447
12.1.7 快速测试 448
12.2 B部分:过程化编程 449
12.2.1 算法 449
12.2.2 算法的表述 450
12.2.3 顺序、选择和循环控制 453
12.2.4 过程化语言及应用 457
12.2.5 快速测试 458
12.3 C部分:面向对象编程 458
12.3.1 对象和类 458
12.3.2 继承 460
12.3.3 方法和消息 461
12.3.4 面向对象的程序结构 464
12.3.5 面向对象语言及应用 466
12.3.6 快速测试 466
12.4 D部分:说明性编程 467
12.4.1 说明性范例 467
12.4.2 Prolog事实 468
12.4.3 Prolog规则 471
12.4.4 输入功能 473
12.4.5 说明性语言及应用 474
12.4.6 快速测试 475
12.5 E部分:安全编程 475
12.5.1 黑帽行为 475
12.5.2 开发安全的软件 477
12.5.3 处理措施 479
12.5.4 快速测试 480
术语表 48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希] 帕诺斯·卢里达斯(Panos Louridas) 著
作者: James D.Foley,Andries van Dam,Steven K.Feiner,John F.Hughes,Richard L. Phillips
作者: 田富鹏
作者: [美]肯尼思·H. 罗森(Kenneth H. Rosen)著陈琼 改编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希]帕诺斯·卢里达斯(Panos Louridas) 著
作者: Ian Foster, Carl Kesselman
作者: [英]S. 巴里·库珀(S. Barry Cooper) 安德鲁·霍奇斯(Andrew Hodges) 等著
作者: [美]迈克尔·克莱姆(Michael Klemm) [美]吉姆·考尼(Jim Cownie)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