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作者 : 曹永存
出版日期 : 2007-08-28
ISBN : 7-111-21807-4
定价 : 2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00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的,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全书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着重培养读者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

  本书特点:
  ●内容全面。书中内容覆盖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的完整知识点要求,适合采用分级教学的院校,可满足各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同时还可满足一般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对教材的要求。
  ●实用性强。本书从读者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分门别类地讲解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常见应用。
  ●培养读者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读者养成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良好习惯,旨在强化读者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辅配合。与本书同时配套出版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验教程》一书,包含了丰富的实例训练,配合本教材使用,可加深读者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学资源丰富。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案例、基本素材、操作过程演示(提供150多个操作演示片段)等,供采用本书的教师使用。需要的教师可从www.cmpreading.com下载。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本书编写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之一。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信息处理,是本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已经成为高校各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学科的必修课和先修课程。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终生受益。该课程特点是应用性、操作性强,涉及内容广。由于入学时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差距较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认为办公软件不需要教,只要自学即可。然而事实是有些学生在使用办公软件时,对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缺乏了解,使得原本可以轻松快速完成的任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结果准确性也不能得到保证,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由此可见,上好这门课、学好这门课实为难事,不仅需要相关的硬件配置,更需要合适的教材、上机指导书等。
  为此,本书的编写小组编写了这套立体化的教程,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验教程》以及相关的教辅课件。与书配套教学资源有:操作过程演示、案例、基本素材、习题、上机练习题、参考答案等。
  本书主要特点
  本书编写强调易学、实用。主要特点如下:
  1) 内容丰富。本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06)》的基本要求编写,可供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使用。根据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情况采取分级教学的院校,本书能满足此类学校多层次的教学要求;根据专业不同采取分类教学的院校,本书同样能满足各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同时还能满足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培训班对教材的要求。
  2) 实用性强。目前市场上同类教材众多,且内容雷同,如对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这部分模块的介绍仅限于最基本的内容,而很多毕业生工作中经常要用的很多实用性内容介绍得很少或没有涉及,如系统还原、自动更正、替换段落标记、手工换行符、表格中自动插入项目符号和编号、文档结构图、目录、索引、题注、交叉引用、书签、邮件合并等等,本书在这些方面增加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内容。由于受篇幅、学时数限制,有些内容不能详细介绍,文中一般都给出了“有关……的更多信息及详细内容,请参阅‘XXX’部分”或者“请通过google等工具,在网上搜索……”等提示信息,读者通过这些提示信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体现了本书以应用为目的的出发点,且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帮助”功能和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强调自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4) 易学易用。基本概念清晰、透彻、通俗易懂。本书在写作方法上尽量避免大段叙述,尽可能地使用序号或项目编号突出要点,增加可读性。对完成一些具体任务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5) 教辅结合。与本书配套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验教程》通过丰富的实例训练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教学资源丰富。为适应教学需要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案例、基本素材、操作过程演示等,这些内容可以免费提供给选用本教材的老师使用。
  教学建议
  结合我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及本教材特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供参考:
  1) 采用分类教学。目前编者所在的校分为理工类、大文科类、艺术类、民考民类四大类,本教材适用于大文科类、艺术类、民考民类。
  2) 采用分级教学。针对部分学校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学生入学后参加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两个级别或三个级别,不同级别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同。本教材包含了适用每个级别学生学习的内容。
  3) 教学内容的次序做适当调整。解决前几次讲课后的上机问题,强化计算机网络应用(通过网络、邮件收发作业、下载信息、课件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等,调整后的讲课次序为:操作系统缁〖坝τ卯文字处理软件Word缱颖砀袢砑﨓xcel菔疚母逯谱魅砑owerPoint嗝教瀹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扑慊≈丁 4) 加强实践教学。总计72学时,讲课与上机课时数各占50%,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三个综合性大作业(Word、Excel和PowerPoint),并计入最终成绩,阶段考试以上机实际操作为主,期末考试实际操作占50%。其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验教程》提供了51个针对性极强的实验。
  5) 考试改革。针对一次考试覆盖面小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阶段性考试的思路,每个主要单元讲完后进行一次小考。每学期用4~5次阶段性考试取代期中考试。阶段性考试以上机实际操作为主,期末考试与上机实际操作作业各占50%的分值。这种考教分离的尝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约定
  为方便阅读,本书作如下约定:
  1) 本书的写作主旨是提高读者自学能力,特别是计算机自学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篇幅受限,书中给出了许多“相关详细内容”在本地计算机中的“位置”,读者可按指定的操作步骤在本地计算机中找到这些内容、操作步骤、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本书涉及许多操作过程,书中采用类似于“开始关闭计算机关机”的格式来简化叙述这些操作过程。它所代表的含义是: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单击“关闭计算机”按钮,在弹出的“关闭计算机”对话框中单击“关机”按钮。
  3) 本书多处采用像“请参阅‘开始帮助与支持Windows XP中的新功能{新增主题|使用教程或指南使用Windows XP教程}’部分”这种格式的提示。大括号“{}”表示此窗口内有多个选择,各选择项之间用竖线“|”分隔。如在本例中,有两个选择项:“新增主题”和“使用教程或指南使用Windows XP教程”。单击“新增主题”选择项,屏幕上显示许多相关内容,读者可以选择阅读。单击“使用教程或指南”选择项,又弹出新的选择项,再单击“使用Windows XP教程”,屏幕上显示许多相关内容,读者也可以选择阅读。虽然叙述上比较麻烦,但在实际操作时非常简单,只要单击几次按钮或命令即可。希望读者能够快速习惯这种叙述方法。
  4) 用“+”号连接的两个或三个键表示组合键,在操作时表示同时按下这些键。例如,Ctrl+C表示在按下Ctrl键的同时,按下字母键C;Ctrl+Shift+Tab表示在按下Ctrl键和Shift键的同时,按下Tab键。
  5) 在没有特殊说明时,单击、双击和拖动是指用鼠标左键单击、双击和拖动。右击是指用鼠标右键单击。
  本书编者
  本书的编写人员都是多年来从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专职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书中很多内容就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而来的。全书由曹永存主编,张丽娅编写第1章,李娟编写第2章,曹永存编写第3、4章,王莉编写第5章,索兴梅编写第6章,王淑琴编写第7章,贾艳波编写第8章,赵洪帅编写第9章,赵洪帅、林旺等负责校对了全稿。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7年2月
  caoyongcun@126.com

封底文字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的,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全书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着重培养读者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基础。 本书特点: ●内容全面。书中内容覆盖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大纲的完整知识点要求,适合采用分级教学的院校,可满足各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同时还可满足一般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对教材的要求。 ●实用性强。本书从读者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分门别类地讲解了办公自动化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常见应用。 ●培养读者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读者养成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良好习惯,旨在强化读者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辅配合。与本书同时配套出版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实验教程》一书,包含了丰富的实例训练,配合本教材使用,可加深读者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学资源丰富。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案例、基本素材、操作过程演示(提供150多个操作演示片段)等,供采用本书的教师使用。需要的教师可从www.hzbook.com下载。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 1
1.1.1  信息 1
1.1.2  信息科学 3
1.1.3  信息技术的分类 3
1.1.4  信息高速公路 4
1.2  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 4
1.2.1  微电子技术 4
1.2.2  计算机技术 5
1.2.3  光电子技术 6
1.2.4  通信技术 6
1.3  信息的采集、检索与加工 7
1.3.1  信息的采集 7
1.3.2  信息检索 7
1.3.3  信息的加工 8
1.3.4  计算机信息加工 9
1.4  信息技术的热点 10
1.4.1  可视图文 10
1.4.2  电视会议 11
1.4.3  电子出版和电子书 12
1.5  信息安全 13
1.5.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13
1.5.2  信息安全分类 13
1.5.3  信息安全技术简介 14
1.5.4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14
1.5.5  计算机犯罪 15
1.5.6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范化
与法制化 16
1.6  信息产业 17
1.6.1  信息产业的发展 17
1.6.2  信息产业的分类 17
1.6.3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 18
第2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9
2.1  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及趋势 19
2.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
2.1.2 计算机的分类 19
2.1.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20
2.1.4  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21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2
2.2.1  计算机系统组成 22
2.2.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22
2.2.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6
2.3  计算机软件系统 27
2.3.1  计算机语言的分类 27
2.3.2  系统软件基础 28
2.3.3  应用软件 29
2.4  计算机中的信息存储 30
2.4.1  数制及其表示 30
2.4.2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优越性 32
2.4.3  数据的存储 33
2.4.4  信息的数字化 33
2.4.5  数据压缩 35
第3章  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XP 37
3.1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37
3.1.1  操作系统概述 37
3.1.2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 38
3.1.3  网络操作系统 38
3.1.4  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及特征 38
3.2  文件与文件系统 39
3.2.1  文件 39
3.2.2  文件系统 40
3.2.3  微机操作系统的文件组织结构 40
3.3  Windows XP概述 41
3.3.1  Windows XP简介 41
3.3.2  Windows XP的功能特点 42
3.3.3  Windows XP的运行环境和安装 43
3.3.4  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 43
3.4  Windows XP基础 44
3.4.1  鼠标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4
3.4.2  Windows 桌面 44
3.4.3  图标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5
3.4.4  任务栏 46
3.4.5  开始菜单 47
3.4.6  窗口及其基本操作 50
3.4.7  对话框及基本操作 52
3.4.8  帮助及应用 53
3.5  自定义桌面 55
3.5.1  桌面主题概述 55
3.5.2  设置常见显示属性 56
3.5.3  设置Windows元素的外观 57
3.5.4  设置桌面WEB项目 58
3.5.5  设置显示器的刷新频率 58
3.6  自定义开始菜单 59
3.6.1  设置开始菜单的样式 59
3.6.2  自定义开始菜单的高级选项 59
3.6.3  自定义“开始”菜单的图标、
程序数目等属性 60
3.6.4  在开始菜单顶部显示程序 60
3.7  使用文件和文件夹 60
3.7.1  创建新的文件或文件夹 61
3.7.2  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62
3.7.3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 62
3.7.4  打开文件或文件夹 63
3.7.5  更改文件或文件夹名称 64
3.7.6  复制文件或文件夹 64
3.7.7  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64
3.7.8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65
3.7.9  查看文件和文件夹 65
3.7.10  定位丢失的文件 66
3.8  管理窗口 67
3.8.1  调整窗口的大小 67
3.8.2  排列所有打开的窗口 68
3.8.3  将所有打开的窗口缩小为
任务栏按钮 68
3.8.4  对屏幕拍照 68
3.9  使用程序 69
3.9.1  启动程序 69
3.9.2  退出程序 69
3.9.3  更改打开文件的程序 69
3.9.4  在当前运行的程序间切换 70
3.10  软件管理 70
3.10.1  软件管理概述 70
3.10.2  从光盘或软盘中添加程序 70
3.10.3  从网络安装程序 71
3.10.4  更改或删除程序 71
3.10.5  添加或删除 Windows 组件 71
3.11  任务管理 72
3.11.1  任务管理器 72
3.11.2  任务管理器的打开及应用 72
3.12  外部设备管理 73
3.12.1  控制面板 73
3.12.2  安装新设备 74
3.12.3  设置鼠标属性 75
3.12.4  键盘的使用、设置、管理 76
3.12.5  打印机的添加、设置、
使用和管理 76
3.13  环境设置和系统维护 77
3.13.1  磁盘清理 77
3.13.2  磁盘碎片整理 78
3.13.3  检测并修复磁盘错误 79
3.13.4  计算机系统性能优化 79
3.13.5  查看系统设备与属性 81
3.13.6  了解和备份“注册表” 82
3.13.7  系统还原 83
3.14  使用中文输入法 84
第4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86
4.1  办公信息处理与Microsoft Office 2003 86
4.1.1  Office 2003的安装 86
4.1.2  Office 2003的运行和退出 86
4.2  Word 2003基础知识 87
4.2.1  Word 2003窗口组成元素与操作 87
4.2.2  Word菜单 88
4.2.3  工具栏 90
4.2.4  状态栏 92
4.2.5  Word 2003中命令的不同执行方式 92
4.2.6  Word 2003帮助的使用 93
4.3  快速创建文档 93
4.3.1  创建文档 93
4.3.2  创建简历 94
4.4  文档基础操作 95
4.4.1  文档的打开、保存 95
4.4.2  设置页面 97
4.4.3  设置页眉和页脚 98
4.4.4  输入文本 98
4.4.5  选择文本和图形 102
4.4.6  基本的编辑操作 104
4.4.7  设置文本格式 106
4.4.8  查找和替换 109
4.4.9  项目符号和编号列表 110
4.4.10  表格 112
4.4.11  新闻稿样式分栏排版 119
4.5  浏览文档和在文档中导航 120
4.5.1  查看Word文档的方法 120
4.5.2  利用定位命令浏览文档 121
4.5.3  利用选择浏览对象查看同一类对象 122
4.5.4  文档结构图 122
4.5.5  大纲视图 123
4.6  长文档 124
4.6.1  样式和重复使用格式 124
4.6.2  目录、索引、图表目录和引文目录 125
4.6.3  题注 125
4.6.4  交叉引用 127
4.6.5  书签 127
4.6.6  脚注和尾注 128
4.6.7  自动编写摘要 128
4.6.8  主控文档和子文档 129
4.7  图文排版 129
4.7.1  图文排版概述 129
4.7.2  使用图片 130
4.7.3  使用自选图形 131
4.7.4  绘图 132
4.7.5  使用艺术字 133
4.7.6  文本框 133
4.7.7  图表 133
4.7.8  决定图形和文本的位置 134
4.7.9  更改插入图形的方式 136
4.7.10  向绘图对象或图片添加文字 136
4.7.11  更改图片或图形对象的
文字环绕方式 136
4.7.12  边框、底纹和图形文件 136
4.7.13  背景和水印 138
4.7.14  阴影和三维效果 139
4.8  文字处理软件的其他操作 140
4.8.1  Word与网页 140
4.8.2  宏 140
4.8.3  数学公式 141
4.8.4  文档修订 141
4.8.5  邮件合并和大量邮件 141
4.8.6  打印文档 143
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 144
5.1  Excel 2003概述 144
5.1.1  Excel主要功能与特点 144
5.1.2  Excel启动、工作窗口和退出 144
5.1.3  Excel基本概念 146
5.1.4  Excel帮助的使用 147
5.2  工作簿 148
5.2.1  建立工作簿 148
5.2.2  工作簿的打开、保存和关闭 149
5.3  编辑工作表 151
5.3.1  输入数据 151
5.3.2  选择数据 155
5.3.3  编辑数据 157
5.3.4  设置工作表的格式 161
5.3.5  设置有效的单元格输入项 167
5.3.6  筛选 169
5.3.7  排序 170
5.3.8  查看工作表 171
5.4  管理工作表 172
5.4.1  重命名工作表 172
5.4.2  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173
5.4.3  插入工作表 173
5.4.4  显示或隐藏工作表 173
5.4.5  显示或隐藏行或列 174
5.4.6  隐藏窗口元素 174
5.5  导入数据、分析和管理数据 175
5.5.1  导入数据综述 175
5.5.2  分类汇总 176
5.5.3  合并计算 177
5.5.4  数据透视表 178
5.6  公式、函数的使用 179
5.6.1  标准公式 179
5.6.2  创建及更正公式 179
5.6.3  函数 181
5.7  制作数据图表 183
5.7.1  创建图表 183
5.7.2  编辑图表 186
5.7.3  设置绘图对象的格式 190
5.8  Excel和Web 191
5.8.1  把Excel数据放到Web上 191
5.8.2  使用超链接 193
5.9  页面设置和打印 194
5.9.1  页面设置 194
5.9.2  设置打印区域和分页 195
5.9.3  打印预览和打印 196
第6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198
6.1  PowerPoint基础 198
6.1.1  PowerPoint 主要功能与特点 198
6.1.2  PowerPoint 启动和退出 200
6.1.3  PowerPoint窗口组成元素与操作 200
6.1.4  PowerPoint 2003的视图方式 200
6.2  快速创建演示文稿 201
6.2.1  使用空白幻灯片创建演示文稿 201
6.2.2  根据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202
6.2.3  根据内容提示向导新建演示文稿 202
6.2.4  通过现有演示文稿新建演示文稿 203
6.2.5  使用通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203
6.3  演示文稿的编辑 204
6.3.1  输入文本和设置其格式 204
6.3.2  图片与艺术字 204
6.3.3  插入剪贴画 205
6.3.4  插入组织结构图 206
6.3.5  使用表格、图表和工作表 207
6.3.6  添加音频和视频 209
6.3.7  动画显示文本和对象 210
6.3.8  设置切换方式和排练计时 212
6.3.9  创建备注页和讲义 213
6.3.10  创建自定义放映 215
6.4  演示文稿的放映 216
6.4.1  放映演示文稿 216
6.4.2  设置放映方式 216
6.4.3  控制幻灯片放映 217
6.4.4  放映幻灯片时使用绘图笔 217
6.5  演示文稿的打印 218
第7章  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 219
7.1  多媒体基础知识 219
7.1.1  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219
7.1.2  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 219
7.1.3  多媒体计算机的常用外设 220
7.1.4  利用计算机播放、制作多媒体文件 221
7.1.5  多媒体的集成与应用 222
7.2  图像处理基础 222
7.2.1  图像文件的分类和文件格式 223
7.2.2  图像文件的有关操作 225
7.2.3  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 226
7.2.4  基本图形生成与图像的基本编辑 230
7.3  声音处理基础 233
7.3.1  声音的数字化和声音文件的格式 233
7.3.2  声音文件的获取、生成和处理 235
7.3.3  声音文件的格式转换 236
*7.4  动画的概念与处理基础 236
7.4.1  动画的基本概念 236
7.4.2  动画文件的获取、生成和处理 236
*7.5  视频处理基础 237
7.5.1  视频信息的数字化和
视频文件的格式 237
7.5.2  视频文件的生成 238
7.5.3  视频文件的格式转换 239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240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40
8.1.1  网络基本概念 240
8.1.2  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40
8.1.3  网络的功能 242
8.1.4  网络基本组成与体系结构 242
8.1.5  网络分类 244
8.2  数据通信基础 244
8.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44
8.2.2  网络通信的硬件与软件 244
8.2.3  数据通信技术 245
8.2.4  数据传输 246
8.3  局域网概述 246
8.3.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246
8.3.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247
8.3.3  局域网软、硬件基本组成 247
8.3.4  局域网技术概述 248
8.3.5  局域网的构成 249
8.4  广域网、城域网与公用信息网 250
8.4.1  城域网 250
8.4.2  企业内部网 251
第9章  Internet应用基础 253
9.1  Internet 253
9.1.1  Internet发展历史 253
9.1.2  我国的Internet主干网 253
9.1.3  Internet基本工作原理 254
9.1.4  Internet服务与Internet服务商 255
9.1.5  Internet的各种接入方式及实现 257
9.1.6  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260
9.2  信息浏览—WWW 260
9.2.1  WWW概述 260
9.2.2  WWW工作原理 261
9.2.3  WWW浏览器 262
9.3  IE浏览器的使用 262
9.3.1  IE浏览器的界面组成 262
9.3.2  使用IE浏览网页 263
9.4  搜索网络信息 266
9.4.1  认识搜索引擎 266
9.4.2  搜索引擎的分类 266
9.4.3  搜索引擎使用方法 268
9.4.4  中文搜索引擎介绍 269
9.5  电子邮件 271
9.5.1  认识电子邮件 271
9.5.2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273
9.5.3  通过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 275
9.5.4  利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277
9.5.5  通过Foxmail收发电子邮件 281
9.5.6  邮件列表 284
9.6  文件传输 285
9.6.1  文件传输协议及网络资源 285
9.6.2  从浏览器直接下载网上资源 286
9.6.3  下载软件—网际快车 287
9.6.4  文件传输工具 290
9.7  新闻组、BBS及其他应用信息服务介绍 293
9.7.1  新闻组 293
9.7.2  电子公告板 295
9.7.3  电子杂志 297
9.7.4  即时通信 298
9.7.5  RSS与Blog 299
参考文献 30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德] 迪特玛 P.F.莫勒(Dietmar P.F. Möller) 著
作者: 苏仕华 等
作者: 顾小丰 孙世新 卢光辉 编著
作者: [印度]纳拉辛哈·卡鲁曼希(Narasimha Karumanchi)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刘宇航 包云岗 编著
作者: 华诚科技 编著
作者: [希腊]尼古劳斯·普洛斯卡斯(Nikolaos Ploskas) 尼古劳斯·萨马拉斯(Nikolaos Samaras)著
作者: 吴永辉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