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
作者 : 孙新波 编著
出版日期 : 2018-09-27
ISBN : 978-7-111-61009-0
适用人群 : 相关管理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定价 : 5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77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中国的现代变革也是管理哲学的变革。现代西方社会是从企业出发认识管理的,而中国却是从哲学走向管理。中国管理学界天然地亲近管理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现代影响的部分之一正是管理哲学。
本书将从实务角度侧重展开对管理哲学的论述,它的主要对象是研究生(主要是MBA)和本科生,因此它的定位是系统性、前沿性和研究性。所谓系统,是指它的内容具有历史感和整体性,一定会吸收古今中外的管理哲学方面的营养;所谓前沿,是指它的研究必须涉及各学科的最新研究领域,并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吸收和利用;所谓研究,是指它的探索性和建设性,并从整体上反映国内外研究的最高水平。

图书特色

11

图书前言

边缘之战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讲道: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我同意并践行。
写《管理哲学》不是照着写,而是接着写,争取不久的将来能领着写。接着讲是冯友兰先生开创的一种哲学研究方法论,接着写是我在感恩基础上的感悟和感想,在本书是接着东方的传统人文、管理艺术和西方的现代科学、管理科学进行整合性创作。是为纪!
世界并未创造人类,人类造就了世界,“无尽”是世界的基础,那充实的虚空潜在无限,它是自我的来源,而企业仅仅是一种拥有动态能量和演化过程的持续自适应的组织形态,我们都将臣服于不确定这唯一的确定之中,这就是边缘之战,未来融合宏观相对和微观量子的现实正在向我们招手。
要迎接边缘之战,必然要有思想大准备、行动大投入、结果大超越。所有这些都是未知、无知、不知,此所谓黑暗也。所以,黑暗乃边缘之战的孕床,孕床乃边缘之战的平台,平台乃边缘之战的连接,连接乃边缘之战的天下!让名不见经传的我们团结起来,团结成一个原子去热切地迎接、拥抱、投身于黑暗,迎接那黑暗更黑,拥抱那黑暗更暗,投身那黑暗宇宙。如此,我们方可手捧地狱之花,把它献给旭日朝阳、午日正阳、末日夕阳。
古今中外凡是少数存在者、成就历史者、名垂天下者,无不是因边缘而胜出,凡此种种,举不胜举,不必再举。边缘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如何来完成《管理哲学》的写作?
过去20年以来,我始终努力思考这一问题,现在勉强拿出一个版本等待迭代过程中的凄风冷雨,它注定会带来平静,不过要感谢的还是无数。
把复杂的、无序的和海量的管理信息整合归纳、提炼升华和解析演绎的方法主要是画图,我画了很多自己不满意的图示,然后看到了这句话:“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借助并利用这一观点,我开出管理哲学的基本框架示意图。
还是先从文化说起,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句话对我影响至深,一句来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另一句来自《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两句话到底告诉、启发和警示什么?如何传承、利用和创新这两句箴言呢?本着这样的问题,长期深入思考并应用画图的方法,我有了以下三点基本认知。
1.万物时空生成论
《易经·系辞上传》等《易传》作品不早于老子的《道德经》,《易经》自然在《易传》之前已经存在,我个人认为《易传》很可能是孔子、孔门后学及其他学派逐渐完善起来的,至于在民间大用的《易纬》是相对《易传》而言的,它应该更晚。而“太极”一词最早出于《庄子·大宗师》,至于画出太极图则是北宋初年周敦颐的杰作。《庄子·大宗师》中“太极”指的是“空间的最高极限”,这是宇宙的“宇”字的含义。而《易经·系辞上传》中“太极”指的是“阴阳未分的状态,是卦象的根源” 。二者显然有较大差异。考古发现马王堆帛书《系辞》中并没有“易有太极”而是“易有大恒”,为什么《系辞》要借用《庄子》的“太极”?这“大恒”又是什么意思?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避讳原则,“大恒”当在汉文帝刘恒之前,汉文帝当时或之后才改为“太极”,这就是其中的奥秘。“大恒”指的是“阴阳未分的状态,是卦象的根源,也可延伸为‘道’”。这样就通过“大恒”建立了“道”与“太极”的关系,“大恒”是“道”的根本属性,“大”后来演化成“空间无限”的思想,“恒”后来演化成“时间无限”的思想,“大恒”就是“时空无限”,《庄子》就开出了“无限大和无限小是绝对的,其余都是相对的”哲学思想,于是产生了“宇(上下四方)宙(古往今来)”的概念。所以,“道”先于“太极”,这就是这两句话的时空关系,“道”始终存于道家,“太极”成了易家的选择,源头“一”也,而且它们始终都在生成的过程中,这就是万物时空生成论。
2.时空生成方法论
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看,“道”是一种假设,是人预设的一种源头,它不是自然界的自然概念,它是一种虚空,它潜伏着无限的创造性因子,因“缘”而生一,??一分为二就是“无和有”,“无和有”是形而上的,“无和有”结合生出三,就变成形而下的,进而生万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分为二和举一反三”。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来看,源头一样都是“道”,这里称为“太极”,“一生二”就是“是生两仪”,即变成了太极生出阴和阳,阴阳正、反交合就会变二为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分法”。当然,“道”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道”生“天和地”,然后与主客体的“人”结合就是中国传统的“天地人三才”哲学,这已经落实到应用层面了。因此,它里面包含了方法论之方法论,是为方法论之源头,绝不仅仅只开出“一分为二和举一反三”,还有无限想象、无限方法、无限认识,这就是时空生成方法论。
3.管理哲学图式论
第一幅图是涵盖三大原理的同心图(见图1)。刚开始的时候受《管理学原理》“职能学说”的影响,一直用直线思维画各种图,画过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棱形、金字塔等形状,后来发现画得越多,与内心中的“真实”距离越远,于是不得不放宽视野。当人类因学会“全观视野”而“闲”下来可以仰望星空并深思道德律令的时候,那久违的心门便自然打开。智慧涌现,如璀璨星空,“真正”的自组织诞生了,于是开出了图1。
图1共分三圈,由内而外依次是第一圈的人性、第二圈的组织和第三圈的环境,对应本书的三大定律:人性素假设、自组织范式和反管理原理。此图用虚线而非实线的设计,意味着开放、共享和无限的理念。之所以选择同心圆状而非传统的金字塔状,是因为它最接近于自然(不仅仅是大自然),而且管理哲学的形状难道不就是平面圆形的、立体球形的?管理哲学难道不就是由此展开而形成的点、线、面/网、体/球逻辑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暂时就这些,未来会更多。
第二幅图是开出全部内容的原子细胞图(见图2)。有了《管理哲学》的基本框架逻辑体系,如何完善其内容呢?思前想后的结果还是本着自然无为的思路,用原子细胞生成管理哲学的基本内容,于是绘制了图2。

图2?管理哲学内容原子细胞核生成示意图
图2是管理哲学内容生成示意图,此图在图1“三大”定律的基础上,基于生成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性引导一共开出“四篇”内容:分别是想象生产力、整体管理论、自为方法论和素性本体论。“想象生产力”篇主要用故事阐释传统文化、道德与分工、网络连接和生产力内容;“整体管理论”篇主要阐释西方百年管理、东方千年管理和反管理原理的内容;“自为方法论”篇主要阐释组织制度变迁、自性组织比较和水式自管理范式的内容;“素性本体论”篇主要阐释管理文明迭代、协同激励赋能和人性素假设的内容。图2的示意图内含了西方原子还原论和东方整体生成论的基本逻辑,类似于胚胎分裂的自然过程,也因此没有描述具体内容,它象征着生命的有无相生。人类最终走到哪里去?组织最终去往何处?环境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案可能还是“混沌”,于是画出了图3。
第三幅图,即图3,是谋求多元合一的太极图。
图2是生成的过程,谋求将内容纳入过程中进行阐述。图3借用太极图谋求获得一种结果层面的统一,我个人始终认为未来管理≈古代中国管理艺术×现代西方管理科学,这个公式涵盖了时(古代、现代和未来)、空(中国和西方)和人(网络时代以“素”为本质特征的全球人),之所用“约等于”,是“留点空间给未来”,也因此用未来管理创新作为中心引爆点。图3还自然地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的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表现在太极图聚焦能量后旋转的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很有趣的是,在中国还有一个“有中生忧”的现象,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苦难兴邦”,由此来看,组织经历的一定的苦难最终成了组织的智慧资源。对立统一规律表现在太极图相对二元又绝对一元的态势,这一点在“反管理”原理部分会深入详细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在太极图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的四阶段演化趋势,尤其是势能的交互转化值得关注。
管理哲学秉持涵盖线性的非线性思维,谋求打破处于死寂态的内部均衡状态,鼓励从舒适的内部规则走向无垠的外部混沌,混沌才是这个世界的美好,混沌的边缘则是苦难开出的美丽之花,这样才能重新焕发边缘创意、边缘创新和边缘创业。当我们能够更多地围绕“人类/组织/环境”之三元一体,既利用科学建立硬连接,又利用人文建立软连接的时候,人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光明。重构连接意味着能量的大量消耗,但是为了美丽明天,我们必须解构所有旧的连接,同时建构有无限可能性的新的连接。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必须终身学习,首先就是主动改变自我的思维及思维模式以迎接新的认识论的到来,然后才有可能在掌握方法论的基础上改变这世界。
从上述分析发现,《管理哲学》所揭示的管理的本质属性是管理的过程性(波性)和管理的结果性(粒性)的统一。管理的过程性来源于时空范畴,它具有无限的潜在性,代表着未来无限的可能创造性,詹姆斯·卡斯(James Carse)在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中将其称为无限博弈;管理的结果性来源于当下范畴,它具有有限的现实性,代表着现实刹那结束的结果的确定性,詹姆斯·卡斯在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中将其称为有限博弈。
举个例子,人力资源招聘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有可能会问应聘者两类问题:一类是年龄、婚姻、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粒子”问题;另一类是与面试者聊天、共进午餐、沟通交流等“波形”问题。哪一类问题更能深入了解应聘者本人呢?一般会回答是第二类问题,这就够了吗?显然不够。第二类问题基于管理的过程性,第一类问题基于管理的结果性,实际上呢?正确答案(人类目前的认知)应该是参考第一类“粒子”问题并重视第二类“波形”问题,这样才可能有比较合适的判断。这样看来丹娜·左哈尔在《量子领导力》中总结的牛顿范式“从上往下”的控制和量子范式“从下而上”的信任仍然略显不足,现实一定是上下动态平衡、平行多元运行,现实一定是波粒二象共存性,现实一定是过程性和结果性的统一,统一了以后才能从个体过渡到集体,才可能发挥基于个体尊重的集体优势,在这一点上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的观点与东方智慧高度一致。能如此,才可以欣赏“鱼在水中,水在鱼里”的美妙。世界的未来必将存在于更重视协同平衡、天人互惠、整体价值的东方,世界的未来也必将存在于整合后的东西方之中,若此方可走出未来,否则人而无人。
刚仙逝的饶宗颐先生为人修学有三境界:第一重境界,孤独上思考和感悟的“漫芳菲独赏,觅欢何极”;第二重境界,光彩下掩映与内修的“看夕阳西斜,林隙照人更绿”;第三重境界,永信中等候与自成的“红焉尚伫,有浩荡光风相候”。
以此滋养和警示自我,边缘之战大幕已开。
特别说明:其一,管理哲学不是心灵鸡汤,不追求快餐形式,管理哲学若是汤,也是那一锅老汤,祖祖辈辈自然而然传承到今天;其二,管理哲学是常识,需要静水深流,世上没有点石成金,管理哲学若是金,便闪耀那思想光辉;其三,管理哲学不是完美,她在追求完美的不完美之路上开放、边缘、无界、连接、动态,这一切都是坎陷。她不完美,她不完善,她不完整,这才是她,我愿意奉陪到底!
让天下人思想起来吧!欢乐的边缘之战!愉快的黑暗之战!幸福的常识之战!
我们注定将成为引领者!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见仁者方可见智,不忘初心者方得始终,孙新波的《管理哲学》从不同角度解读管理思想,从思想层面升华自我,从浅显易懂的案例故事获悉痛彻骨髓的哲理激荡,自此拥有大仁大智,懂得尊重和面对人生的喜乐哀愁。
王永贵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

孙新波《管理哲学》的面世很必要,也很及时。因为中国管理学界缺乏富有洞见的管理哲学著作,尤其是管理哲学教材。孙新波教授有关未来管理的总体思路“未来管理≈古代中国管理艺术×现代西方管理科学”,针对无知之知的十二字管理方针“学会定义、善于反义、追求正义”,以及“水式自管理”都可被视为阴阳动态平衡思想的具体体现。本书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加以融合的尝试极具重要意义。
李平 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领域李达三首席教授、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CCL)大中华区研究总监

孙新波的《管理哲学》吸纳了科学哲学中的“范式”理论,整合了互联网时代特征、西方量子思维以及中国传统的易经智慧,清晰地勾勒了涵盖人性、组织与环境的同心圆式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管理哲学,对于发展直面企业实践的管理思想大有裨益。
胡国栋 海尔集团海尔模式研究院副院长

面对未来,个人和组织都需要成长。组织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洞悉人性和管理理论,不断引领组织的进化;组织正在变成一个个创业平台,需要我们包容和鼓励员工的个性化成长。孙新波的《管理哲学》以科学理性的框架体系、丰富翔实的企业实践,为个人和组织的成长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戴元永 北京数智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企业危机源于矛盾激化,矛盾激化源于关系失衡。优秀企业家能够审时度势地通过调优关系的参数和规则,动态平衡地解决矛盾,赋能企业不断成长、基业长青!矛盾与关系,是哲学;如何解决矛盾关系,是《管理哲学》。
李金柱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系统总经理

孙新波教授的《管理哲学》,让我如拨云见日,在日常工作中解开了很多纷繁复杂的管理难题,同时对人生的很多问题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陶然 神州数码集团北区业务部总经理

图书序言

融通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管理哲学
40年来,我国的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基本处于补课和追赶的状态。当初国门一开,差距触目惊心,要补课、要追赶的心情太迫切,难免心浮气躁,难免急功近利,也难免矫枉过正。40年过去了,该补的课大体已经补过了,尽管还有些内容需要慢慢消化。补课和追赶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太过明显以至于被追赶的对象都有些不安了。
我们要感恩那些引领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何以为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为管理理论大厦和企业实践宝库添砖加瓦,甚至贡献具有自身独特色彩的模式和体系。
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可能基于两点:一是在40年追赶过程中,诞生中国企业成就的土壤足够独特,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历史观念等有太多与众不同,我们要找到其中的瑰宝;二是我们目前与全球学术界和企业界同处于一个新的时代,共同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问题,我们要致力于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理论基石。
毋庸讳言,中国的企业家已经走在了学者的前面,华为、海尔、金蝶等很多领先企业,一直在努力拓宽企业的可能性,令人敬佩。与企业界相比,学术界当前仍是以引进解析为主,创新建构还很薄弱。
我在不断跟踪企业实践、关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收获,其中之一就是今天的管理实践所遇到的挑战需要有新的理论贡献价值。在我看来,百年管理理论是以“分”为主脉络展开的,分工、分权、分利,目的是提升管理效率,当然也取得了明显的绩效结果。但是,我们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恰恰不是因为“分”,而是因为“合”,也就是说,获得绩效的核心关键在于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而非分割状态,综合是管理的真正精髓。基于此,我提出了管理整体论及其七大原理,得到了较大的响应。
看到孙新波老师的这本书,很高兴我们有很多观点是一致的,更高兴的是,这本书里提供了很多系统的分析和见解。孙老师在梳理分析西方管理理论流派的基础上,继承东方千年传统的易道精髓,结合现代量子理论和互联网思维,提出了自管理、反管理、人性素、量子激励、量子人性等新的管理理念,并构建了包括人性、组织、环境三大定律的同心圆理论分析框架,形成了一个融通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管理哲学系统。
本书所呈现的景观是令人感佩、引人深思的,我愿意向管理研究者和企业家推荐。不同于一般的通俗普及读物,读者们刚开始可能会有一些阅读门槛,但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即使对一般管理学有些兴趣的读者而言,书中对百年来管理研究脉络的梳理分析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阐释也是非常精彩、很有价值的。我相信,有这么多的优秀企业家和研究者的持续努力,我们一定会有更多更好更有洞见的成就。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2018年8月15日于朗润园

作者简介

孙新波 编著:孙新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现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东北大学全球企业转型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高等教育引领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实践•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首批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沈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沈阳市“三育人”优秀个人,沈阳高校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
长期从事管理哲学、组织(协同激励与整合型领导力)与战略管理(企业转型与商务模式创新)、创新与创业管理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和企业课题50余项,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6部。多次获得辽宁省社科联和沈阳市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奖、辽宁省和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先后为深圳安监局、辽宁省国资委、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华锦集团、红星美凯龙集团、宝钢、首钢、鞍钢、山东黄金、东北制药、苏州地税局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培训管理人员上万人。

图书目录

序言:融通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管理哲学
前言:边缘之战
第一篇 想象生产力
第1章 想象力时代 2
开篇案例:痛点想象力:“送你一杯子,暖你一辈子” 2
1.1 中国“易道”传统文化及其生产力 4
1.1.1 易之生产力 4
1.1.2 道之生产力 7
1.1.3 目标与绩效 9
实践聚焦:打造爆款产品的罗盘法则:四季盖碗 11
1.2 亚当·斯密“分工与道德”生产力 11
1.2.1 斯密与熊彼特 11
1.2.2 矛盾的创造性 15
1.2.3 苦难与创新力 16
实践聚焦:曹德旺谈“要为中国人做玻璃” 18
1.3 网络时代,故事连接产生的生产力 18
1.3.1 故事里的生产力 18
1.3.2 创新涌现的模式 19
1.3.3 互联网的生产力 20
实践聚焦:蓝狮子社出版图书盈利26%的秘密 22
第2章 管理新思维 24
开篇案例: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 24
2.1 四种管理思维 25
2.1.1 串行思维 25
2.1.2 并行思维 26
2.1.3 量子思维 26
2.1.4 自然思维 28
实践聚焦:谷歌公司吸引创意精英的故事 31
2.2 从量子思维到量子管理 32
2.2.1 量子道德下的量子管理行为 32
2.2.2 量子管理行为中的无知之知 34
2.2.3 牛顿范式与量子范式下“三观”比较 36
实践聚焦: 罗红及他的摄影艺术人生 37
2.3 互联网效应、思维和法则 38
2.3.1 互联网五大效应 38
2.3.2 互联网五大效应理论解析 42
2.3.3 互联网思维的十大法则和六大定律 48
实践聚焦:Airbnb赢在哪里 49
第3章 管理无范式 50
引子: 三“义”天下,雾中启航 50
3.1 人文主义范式 51
3.1.1 人文主义流变 51
3.1.2 太极人文主义 55
实践聚焦:一江春水向东流:任正非的人文主义情怀 56
3.2 科学主义范式 59
3.2.1 技治主义 59
3.2.2 数据主义 60
实践聚焦:全球最大的最规范的综合类外包平台Upwork 65
3.3 管理主义范式 65
3.3.1 物本主义 66
3.3.2 人本主义 66
3.3.3 能本主义 67
3.3.4 管理思潮轮流坐庄 69
3.3.5 管理本源回归 70
实践聚焦:鸣梁海战 75
第二篇 整体管理论
第4章 西方管理百年 78
4.1 西方管理100余年 78
4.1.1 管理有模式无定式 78
4.1.2 西方管理百年的20人 79
实践聚焦:《摩登时代》及《儿女一箩筐》 90
4.2 管理效率主义追求 90
4.2.1 四个管理效率问题 90
4.2.2 中国企业学习过程 91
实践聚焦:松下电器商学院如何培养商业人才 93
4.3 四位管理哲学大师 94
4.3.1 管理理论之母:玛丽·帕克·福列特 94
4.3.2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 97
4.3.3 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 98
4.3.4 世界新管理范式引领者:张瑞敏 99
实践聚焦: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 102
第5章 东方千年传承 105
开篇案例: 观自在 105
5.1 一眼千年观天下 105
5.1.1 观字的含义 105
5.1.2 观卦及作用 106
5.1.3 四知到六知 110
5.1.4 科学观哲学 113
实践聚焦:西点军校的细节管理 116
5.2 一张图里看春秋 116
5.2.1 从自然祭祀到人文诸子 116
5.2.2 从人文诸子到管理定位 120
实践聚焦:松下幸之助“兼爱、交利”的故事 124
5.3 东西方管理哲学比较 124
5.3.1 东西方管理哲学的基本情况 124
5.3.2 东西方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比较 127
5.3.3 新管理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130
5.3.4 管理哲学的学习方法 134
实践聚焦:德蕾萨启示录 135
第6章 反管理原理 136
开篇案例:泰勒与科学管理:来自《清教徒的礼物》的礼物 136
6.1 自发性对称破缺 137
6.1.1 自发性对称破缺及其影响 138
6.1.2 对西方主导下的管理研究反思 139
6.1.3 对“管理”一词词源重新认识 140
实践聚焦:新时代的管理转向:从科学走向科学与哲学并行交融—兼谈周长辉的《诗的在场、学者性与人的味道》 144
6.2 “反管理”基本原理 148
6.2.1 “反管理”的定义 148
6.2.2 “反管理”的特征 148
6.2.3 “反管理”的工具 149
实践聚焦:华为的“灰度管理” 151
6.3 管理世界整体论 151
6.3.1 环境资源与管理 151
6.3.2 资源整合三原理 155
6.3.3 全息管理资源论 158
实践聚焦:企业成功的三要素:势、道、术 169
第三篇 自为方法论
第7章 组织制度变迁 172
开篇案例:汽车与洋楼,丰田与德胜的比较 172
7.1 文官制度与《摩西十诫》 174
7.1.1 中国文官制度 174
7.1.2 西方文官制度 177
7.1.3 摩西及其十诫 179
实践聚焦:打造新制度的张瑞敏 180
7.2 从直线职能到事业部 181
7.2.1 直线职能制 181
7.2.2 项目矩阵制 184
7.2.3 事业部制 187
实践聚焦:美的事业部制改造 188
7.3 牛顿式组织与量子组织 189
7.3.1 牛顿式组织 189
7.3.2 量子组织 190
7.3.3 网络组织 192
实践聚焦:小米式组织架构 197
第8章 自性组织治理 201
开篇案例:基于创造力需求组织架构的模样 201
8.1 自组织科学 202
8.1.1 自组织的发祥地 202
8.1.2 自组织理论基础 205
8.1.3 自组织方法应用 209
实践聚焦:腾讯通过“故事墙”和“站立式会议”,实现自组织和高绩效 213
8.2 组织关系谱 214
8.2.1 组织变迁逻辑 214
8.2.2 组织重构认识 218
8.2.3 命运共同体治理 221
实践聚焦:“黄金时代”到“镀金时代”:田涛导读《清教徒的礼物》 223
8.3 生态型组织 225
8.3.1 生物型组织 225
8.3.2 阿米巴经营 228
8.3.3 组织再思考 229
实践聚焦:韩都衣舍的自组织与中国智慧 233
第9章 水式自管理 236
开篇案例:海尔是海 236
9.1 道与谦 237
9.1.1 道与“三才” 237
9.1.2 谦之六爻 238
9.1.3 范式的改变 240
实践聚焦:苏格拉底式的谦恭 241
9.2 自管理 243
9.2.1 库恩的范式革命 243
9.2.2 自管理范式建构 246
9.2.3 自管理范式解析 246
实践聚焦:海尔是云 251
9.3 水世界 253
9.3.1 谦虚的普遍价值 253
9.3.2 自然之水的隐喻 254
9.3.3 水火交互式平台 257
实践聚焦:海尔是火:新年只是一个数字,新我才能迎接新太阳 260
第四篇 素性本体论
第10章 管理文明的迭代 264
开篇案例:“自由自在”的企业家 264
10.1 互联互通下的管理文明 265
10.1.1 互联互通 265
10.1.2 文化传承 268
10.1.3 群龙无首 274
实践聚焦:比雷埃夫斯港 275
10.2 工匠精神中的管理气质 276
10.2.1 周公与姜尚的较量 276
10.2.2 千年工匠达人精神 278
10.2.3 量子人文基本规律 280
实践聚焦:金刚组的传承故事 283
10.3 自然资源里的管理使命 285
10.3.1 山水思想 285
10.3.2 风月情怀 287
10.3.3 境界追求 288
实践聚焦:酷特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红张代理的征服故事 291
第11章 管理激励为赋能 294
开篇案例:Celebrate What’s Right with the World 294
11.1 赞美这世界 294
11.1.1 暗示的力量 294
11.1.2 需求是根本 296
11.1.3 人人的时代 299
实践聚焦 302
11.2 激励这点事 302
11.2.1 奖励激励 302
11.2.2 量子激励 303
11.2.3 协同激励 305
实践聚焦:逆向思维才有奇迹:永业农丰纳斯达克上市的故事 306
11.3 激励与赋能 306
11.3.1 激励协同 306
11.3.2 连续激励 307
11.3.3 赋能授权 311
实践聚焦:阿里巴巴的赋能与西雅图的“丢鱼”激励 315
第12章 人性素假设 317
开篇案例: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 317
12.1 64种人性假设的比较 319
12.1.1 人性之源头 319
12.1.2 人性之比较 320
12.1.3 人性之光辉 326
实践聚焦:梅奥对霍桑实验的总结 328
12.2 人性素假设的构建 330
12.2.1 人性素假设的提出 330
12.2.2 人性素假设的定义 330
12.2.3 人性素假设的意义 331
实践聚焦:乔布斯的哲学启示:带给人类希望 332
12.3 人性素假设的运行 334
12.3.1 人性素假设的特征 334
12.3.2 人性素假设的机理 336
12.3.3 人性素假设的应用 339
实践聚焦:人性的尺度:日本最大连锁书店的7条经营哲学 341
后记1 点燃 345
后记2 传承 348
后记3 纯苦无乐(lè),是为大乐(yuè) 357
参考文献 36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贾国柱 张人千 编著
作者: (美)Stephen P.Robbins;De Cenzo 等
作者: 张金鑫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日]渡边祐介 著
作者: 杨杰,张昌倩,冯清清 等著
作者: 杨斌 姜朋 钱小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