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
作者 : 主编 黎春副主编 马丹
出版日期 : 2019-03-05
ISBN : 978-7-111-61988-8
适用人群 : 经济管理类本科生
定价 : 49.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87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以联合国2008年SNA为编写蓝本,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书的编写注重突出原理与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特色,在章节内容中贯穿了大量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实例与核算数据分析,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说道:“正如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能够探测地球各大洲的天气一样,GDP能够给你一幅关于经济运行状态的整体图画。如果没有诸如GDP这些经济总量核算的话,政策制定者们只能在杂乱无序的数据海洋中漂泊。GDP及其相关资料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们把经济驶向关键的目标。”国民经济统计学以一套既定的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进行系统定量描述,以此形成了诸如GDP等一系列反映宏观经济总量、结构与速度等方面的经济指标,从而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与结果的监测与分析。
国民经济的运行无一不表现为数量水平与数量联系,这就要求有一套生产和表现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方法体系。联合国的国民账户体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正是这样的一个体系,它规范了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数据的内涵与外延,提供了表现这些经济数据的方法,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数据的生产标准。此外,不论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包括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关注宏观经济的波动,都需要掌握与分析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促进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国民经济进行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书以联合国2008年SNA为编写蓝本,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书的编写注重突出原理与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特色,在章节内容中贯穿了大量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实例与核算数据分析,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
本书由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长期从事经济统计教学的几位教师共同编写而成。作者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和第3章由黎春编写,第2章由苏远琳编写,第4章由向蓉美编写,第5章和第7章由聂富强和李杰编写,第6章由马丹编写,第8章由陈丹丹编写,第9章由彭刚编写,第10章由朱莉编写,第11章由王青华编写。王春云博士参与了书稿的资料收集等工作。书稿由马丹进行初审,最后由黎春对全书进行总撰定稿。
本书的编写是高校教学改革下的一种尝试,限于作者水平,缺点与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专家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一并致谢!

编者
2018年11月于西南财经大学

上架指导

统计

封底文字

国民经济统计学一直以来是经济统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书是由全国仅有的四所统计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之一——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教师们,集合近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累积,精心打造的一本精品教材!
作者在不断总结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以联合国2008年SNA为编写蓝本,清晰明了地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以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地,全书尤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穿大量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实例与核算数据分析,旨在让学生既易学懂又会分析,并致力于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外延拓展与应用,使其更有效地学习和阅读 ,并有兴趣钻研其他相关内容。
本书适合统计学、经济统计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对宏观经济分析感兴趣的学生作为辅助教材,同时本书也是统计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总论 / 1
1.1 国民经济及国民经济核算框架/ 1
 1.1.1 国民经济/ 1
 1.1.2 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框架/ 2
 1.1.3 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4
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5
 1.2.1 曾经有过的两大核算体系/ 5
 1.2.2 中国国民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12
1.3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方法与规则/ 19
 1.3.1 平衡法:复式记账和四式记账/ 19
 1.3.2 国民经济核算的表式/ 20
 1.3.3 记录时间/ 24
 1.3.4 估价方法/ 24
 1.3.5 数据整合方法/ 25
本章小结/ 25
思考题/ 26
第2章 国民经济分类 / 27
2.1 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问题/ 27
 2.1.1 国民经济分类的概念和意义等/ 27
 2.1.2 国民经济主体统计分类的基本单位/ 29
2.2 产业部门分类与机构部门分类/ 31
 2.2.1 国民经济产业(或行业)部门分类/ 31
 2.2.2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 35
2.3 国民经济客体分类/ 37
 2.3.1 社会产品分类/ 37
 2.3.2 经济交易及其分类/ 38
 2.3.3 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 38
本章小结/ 39
思考题/ 40
第3章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 41
3.1 什么是生产/ 41
 3.1.1 生产的概念/ 41
 3.1.2 SNA的生产范围/ 42
 3.1.3 未观测经济、非法生产与隐蔽生产/ 43
3.2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43
 3.2.1 国内生产总值概述/ 43
 3.2.2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46
 3.2.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50
 3.2.4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54
 3.2.5 三面等值/ 59
3.3 其他相关经济总量指标/ 59
 3.3.1 国民总收入/ 60
 3.3.2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60
 3.3.3 净额层次/ 61
3.4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相关问题/ 62
 3.4.1 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62
 3.4.2 地区生产总值的核算/ 64
 3.4.3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资料来源、计算方法和数据发布/ 66
 3.4.4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 68
本章小结/ 69
思考题/ 70
第4章 投入产出统计 / 73
4.1 投入产出统计概述/ 73
 4.1.1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73
 4.1.2 投入产出法研究的经济关系/ 75
 4.1.3 投入产出统计的部门/ 75
4.2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78
 4.2.1 对称投入产出表的表式结构/ 78
 4.2.2 对称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81
 4.2.3 UV表式结构/ 83
4.3 基本的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 84
 4.3.1 直接消耗系数的意义及计算/ 84
 4.3.2 完全消耗系数/ 88
 4.3.3 完全需求系数/ 91
 4.3.4 分配系数/ 92
4.4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和拓展/ 94
 4.4.1 投入产出系数在产业关联分析中的应用/ 94
 4.4.2 投入产出模型在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97
 4.4.3 投入产出法在价格分析中的应用/ 101
4.5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修订方法/ 104
 4.5.1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104
 4.5.2 直接消耗系数的修订方法/ 109
本章小结/ 112
思考题/ 113
第5章 资金流量核算 / 116
5.1 经济交易与资金流量/ 116
 5.1.1 基本概念/ 116
 5.1.2 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 117
 5.1.3 资金流量核算的原理/ 118
 5.1.4 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则/ 120
5.2 资金流量表/ 120
 5.2.1 资金流量表的表式结构/ 120
 5.2.2 资金流量核算的主要指标/ 124
 5.2.3 资金流量核算的平衡关系/ 129
 5.2.4 资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30
5.3 资金流量分析/ 131
 5.3.1 资金流量的静态分析/ 131
 5.3.2 资金流量的动态分析/ 137
本章小结/ 138
思考题/ 138
第6章 国际收支统计 / 140
6.1 国际收支统计的概念和原则/ 140
 6.1.1 国际收支统计的概念/ 140
 6.1.2 国际收支统计的原则/ 141
6.2 国际收支平衡表/ 144
 6.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 144
 6.2.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148
 6.2.3 国际收支平衡关系/ 152
 6.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153
 6.2.5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应用分析/ 156
6.3 国际投资头寸统计/ 158
 6.3.1 国际投资头寸表的概念/ 158
 6.3.2 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统计原则、结构和编制方法/ 158
 6.3.3 国际投资头寸表的应用分析/ 161
本章小结/ 163
思考题/ 164
第7章 资产负债核算 / 165
7.1 经济存量与资产负债/ 165
 7.1.1 经济存量的概念/ 165
 7.1.2 资产负债的概念/ 166
 7.1.3 资产负债核算的原理和内容/ 168
 7.1.4 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记录时间和估价/ 170
7.2 资产负债表/ 172
 7.2.1 资产负债表的表式结构/ 172
 7.2.2 资产负债核算的主要指标/ 174
 7.2.3 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 176
 7.2.4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 178
7.3 资产负债分析/ 180
 7.3.1 国民资产负债总量分析/ 180
 7.3.2 资产负债变动分析/ 180
 7.3.3 资产负债比率分析/ 181
 7.3.4 资产负债经济效益分析/ 182
本章小结/ 183
思考题/ 184
第8章 卫星账户 / 185
8.1 卫星账户概述/ 185
 8.1.1 引入卫星账户的意义/ 185
 8.1.2 卫星账户的概念与分类/ 186
 8.1.3 卫星账户中关键总量的界定原则/ 186
8.2 卫星账户的编制/ 189
 8.2.1 卫星账户编制范围和产品的界定/ 189
 8.2.2 卫星账户中的总量测度/ 189
 8.2.3 卫星账户编制中的其他问题/ 191
8.3 卫星账户的应用/ 193
 8.3.1 旅游卫星账户/ 193
 8.3.2 研发卫星账户:以美国为例/ 196
 8.3.3 住户部门卫星账户/ 199
本章小结/ 201
思考题/ 202
第9章 国民经济核算动态比较与国际对比分析 / 203
9.1 国民经济中的价格形式/ 203
 9.1.1 国民经济核算的计价方式/ 203
 9.1.2 国民经济核算的计价标准/ 205
9.2 国民经济指数的编制/ 206
 9.2.1 指数理论概述/ 207
 9.2.2 物量指数与价格指数的计算/ 207
 9.2.3 我国主要的经济指数/ 211
9.3 总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213
 9.3.1 总产出指数/ 213
 9.3.2 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指数/ 214
9.4 经济水平的国际对比方法/ 218
 9.4.1 国际经济对比的基本方法评述/ 218
 9.4.2 购买力平价法对指数的设计要求/ 222
 9.4.3 双边国际对比的理想指数编制方法/ 223
本章小结/ 225
思考题/ 225
第10章 国民经济监测与预警分析 / 228
10.1 经济监测预警概述/ 228
 10.1.1 经济周期与经济景气/ 228
 10.1.2 什么是经济监测预警/ 234
10.2 景气指数法/ 236
 10.2.1 景气指数法的定义/ 236
 10.2.2 景气指数的发展历程/ 237
 10.2.3 景气指数的编制/ 238
10.3 预警信号法/ 248
 10.3.1 预警信号法概述/ 248
 10.3.2 预警信号的编制/ 250
本章小结/ 254
思考题/ 254
第11章 国民经济速度和效益的分析 / 255
11.1 国民经济速度分析/ 255
 11.1.1 测定国民经济速度的指标/ 255
 11.1.2 国民经济速度的因素分析/ 257
 11.1.3 国民经济速度的弹性分析/ 260
 11.1.4 国民经济增长模型/ 261
11.2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264
 11.2.1 国民经济效益指标的定义与设置原则/ 264
 11.2.2 国民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构成/ 266
 11.2.3 国民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271
本章小结/ 275
思考题/ 275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卢小广、刘元欣、潘海英 编著
作者: 谢忠秋 丁兴烁 等编著
作者: 张兆丰
作者: 精品课主持人 郑珍远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国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
作者: (美)詹姆斯M.卡普兰(JamesM.Ka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