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战略管理

银行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一套系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作者 : 郭立仑 著
出版日期 : 2022-06-24
ISBN : 978-7-111-70770-7
定价 : 8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22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这是一本深入分享银行数字化转型方法和实践的专著。书中重点剖析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完成的5个方面的工作——体系化、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全景化。这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银行从业经验,通过对银行体制和运营机制的深入理解,再结合自己领导数字化转型的心得得出的一线方法论。这套方法论有效性在交通银行已经得到了证实。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主要介绍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转型模式;
第2部分则从银行多年形成的特有机制和运作模式角度入手,介绍如何基于这些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作为传统企业的代表,完全打乱重来是不可行的,只有基于银行现有情况,以科学的方法逐层深入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成功。本部分主要包括5个体系化、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全景化,这五个部分囊括了所有银行整个运营体系。
第3部分则从实践角度出发,帮助银行制定一份可落地的转型解决方案书,zui后还用一章的篇幅,分析了多家典型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

图书特色

某国有大型银行总行数字化转型专家撰写,融合了作者在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的10余年实践经验,以及1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果
通过自创的“五化”方法论指导银行实现业务与组织、财务、机制、技术、数据的融合,着眼全局,完成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图书前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许多银行结合自身经营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推进数字化转型:有的致力于业务渠道场景搭建,有的致力于信息系统自主建设,有的致力于前沿科技探索应用。然而,不少银行对于数字化转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全面,导致数字化转型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营销环节,未能向组织架构、价值核算、产品设计、授信逻辑、业务流程等深层次领域渗透。这种情况导致这些银行数字化转型后劲相对不足,并进一步导致数字化转型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大。
因此,对于银行而言,要推动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回答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怎样实现数字化转型、如何衡量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笔者长期从事银行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对上述问题进行过系统思考,认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不仅涉及技术和数据层面,还必须向业务领域延伸,以数字化理念对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变革,实现业务与组织、业务与财务、业务与机制、业务与技术、业务与数据的“五大融合”。本书详细介绍了“五大融合”的理论体系和落地实践,并结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的具体实践对相关方法论在银行中的落地进行了介绍。笔者希望通过本书为读者展现一幅完整、清晰的银行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为银行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套系统、翔实的解决方案。
读者对象
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银行业监管机构人员
银行内部从事数字化转型的工作人员
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数字化转型的工作人员
致力于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
致力于评价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评级公司的工作人员
从事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的学者
本书特色
其一,主题鲜明。本书围绕银行数字化转型这个主题,结合前沿理论探索和银行经营实际,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银行数字化转型、怎样实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衡量银行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核心问题。
其二,理论体系完整。本书从组织、财务、机制、技术、数据5个视角出发,以体系化、标准化、模型化、智能化、全景化5个目标为基点,深入分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业务模式发生的根本变化,全面探索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特征、深层内涵、内在逻辑、实现路径和评价体系。
其三,内容实用。本书在理论分析的同时,通过公式、图表、实例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银行业务与组织、财务、机制、技术、数据进行融合的方法和路径,并给出实用性、操作性均较强的银行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解决方案。
其四,案例分析深入。本书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数字化转型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可帮读者对银行数字化转型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立体思维。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主要讨论银行数字化转型路线,包括7章。
第1章围绕银行数字化转型这个主题,从组织、财务、机制、技术、数据5个视角出发,全面探索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特征、深层内涵、内在逻辑、实现路径和评价体系。
第2~6章以体系化、标准化、模型化、智能化、全景化为坐标,分别详细论述了银行业务与组织、财务、机制、技术、数据进行融合的方法和路径,并通过公式、图表、实例等方式进行深入剖析。
第7章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五化”理论体系,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数字化转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厘清银行数字化转型“实战打法”和“行动路线”。
如果你的目的是了解银行数字化转型全貌,可以首先阅读第1章和第7章;如果你的目的是掌握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建议详细阅读第2~6章;如果你的目的是了解银行数字化转型与组织架构、价值核算、管理机制、信息技术、数据管理之间的关系,建议快速阅读第2~6章。
勘误和支持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表述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欢迎读者把宝贵意见发送至邮箱guolilun2009@126.com,期待能够得到读者的真挚反馈。
致谢
感恩师长、领导在工作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我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理解逐步深入;感恩朋友、同事在学习中给予建议和提示,使得本书的体系更加清晰,内容更加饱满;感恩父母、妻儿在生活中给予关心,为我提供强大的精神慰藉和心灵支撑。

上架指导

企业数字化

封底文字

本书帮助读者解决以下迷惑:
银行前中后台以及总分支行组织体系如何布局?
如何衡量中后台部门对银行经营的价值?
银行如何衡量针对产品或用户进行的营销活动的衍生价值?
如何对银行产品进行层层分解,得到量子级产品(即单一客户的单一产品)来为精准计量每个环节、每位员工、每项工作产生的价值奠定基础?
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传统的银行授信逻辑?
如何通过功能合并、模块提取与中台搭建,重新塑造银行业务流程?
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融合模式有哪些?
如何深度挖掘银行数据资产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领先的银行是如何做的?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银行数字化透视——“五化”方法论1
1.1 数字化的本质特征:“五化”的提出3
1.2 数字化的深层内涵:“五化”的定义5
1.3 数字化的内在逻辑:“五化”的关系7
1.4 数字化的实现路径:“五化”的脉络8
1.5 数字化的评价体系:“五化”的衡量10
第2章 银行业务与组织融合——体系化15
2.1 银行经营管理分析框架—理论基础17
2.1.1 经营环境分解19
2.1.2 业务结构分解22
2.1.3 内部管理分解24
2.2 由前到后:价值链条与部门设置31
2.3 由上到下:集中式总行、组装式分行、分布式支行32
2.4 由内到外:科技创新体系构建34
第3章 银行业务与财务融合——标准化37
3.1 量子级产品定义:标准化价值衡量基点38
3.2 客户、产品衍生关系:价值传递脉络梳理40
3.3 基于量子级产品的综合净收益计量41
3.3.1 量子级产品综合净收益公式解读41
3.3.2 资金的机会成本衡量方式:基于FTP机制45
3.3.3 资金的风险成本衡量方式:基于KMV和LMI模型48
3.3.4 资金的时间成本衡量方式:基于利率期限结构模型53
3.4 基于零基预算的综合净收益分配54
3.4.1 分配路径54
3.4.2 分配方法55
3.4.3 计算公式57
3.5 基于量子级产品的综合利润加总59
3.6 基于财务的战略管理60
3.6.1 战略目标在财务、业务层面的分解61
3.6.2 战略目标在财务、业务层面的推进63
3.7 基于财务的风险管理64
第4章 银行业务与机制融合——模型化65
4.1 产品模型67
4.1.1 量子级产品构建:五级分解法67
4.1.2 产品货架:数字标签70
4.1.3 产品工厂:个性化定制与流水线组装72
4.2 授信模型:信息获取、特征提炼与逻辑重构74
4.3 流程模型(一):全链条概述78
4.3.1 业务发展流程78
4.3.2 风险管理流程79
4.3.3 资源配置流程81
4.3.4 配套支撑流程83
4.3.5 战略管理流程83
4.3.6 财务管理流程85
4.3.7 内控、合规管理流程:从文化到制度86
4.3.8 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可视化展示87
4.4 流程模型(二):功能合并、模块提取与中台搭建89
4.4.1 客户体验模块:潜在需求挖掘90
4.4.2 客户交互模块:潜在需求实现92
4.4.3 场景、生态模块:从潜在需求到潜在客户92
4.4.4 客户动态成长模块:全生命周期洞察94
4.4.5 产品供给模块:研发与实施96
4.4.6 风险计量模块:全面风险管理核心98
第5章 银行业务与技术融合——智能化101
5.1 银行的技术需求:信息管理视角103
5.2 银行技术供给:技术架构概览104
5.2.1 从业务架构到IT架构105
5.2.2 企业级理念与分布式架构106
5.2.3 敏捷前台、复用中台、稳健后台109
5.3 银行业务与技术对接形成的新型银行112
5.3.1 直销银行112
5.3.2 互联网银行116
5.3.3 虚拟银行118
5.4 银行业务与技术融合解析121
5.4.1 物联网与银行122
5.4.2 5G与银行124
5.4.3 区块链与银行127
5.4.4 云计算与银行131
5.4.5 人工智能与银行133
5.5 三大未来银行新模式136
5.5.1 开放银行137
5.5.2 数字银行140
5.5.3 智慧银行142
第6章 银行业务与数据融合——全景化147
6.1 数据治理:数据管理顶层设计150
6.2 数据资产:数据管理核心151
6.2.1 数据转化为资产的7个基本条件151
6.2.2 数据生命周期概览153
6.2.3 数据标准与数据字典154
6.2.4 价值衡量与交易市场156
6.2.5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157
6.3 从数据仓库到数据湖164
6.4 全景化:全渠道、全流程、全业务、全客户166
6.4.1 全景化起步:大数据与业务融合167
6.4.2 全景化升级:FSDM与业务融合168
6.4.3 全景化高阶:数字孪生与业务融合170
第7章 银行数字化实战:案例分析与评估173
7.1 工商银行:步伐较快、效果较好174
7.1.1 体系化:数字化组织较为完善175
7.1.2 标准化:数字化财务规则初步建立176
7.1.3 模型化:数字化机制逐步升级177
7.1.4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日臻成熟178
7.1.5 全景化:数据资产价值初步显现183
7.2 建设银行:优势突出、动能较强185
7.2.1 体系化:数字化组织不断完善185
7.2.2 标准化:数字化财务规则深入探索 186
7.2.3 模型化:数字化机制不断完善187
7.2.4 智能化:核心系统建设日臻成熟190
7.2.5 全景化:数据资产管理成效初显193
7.3 招商银行:内核驱动、特色鲜明195
7.3.1 体系化:数字化组织较为完备195
7.3.2 标准化:数字化财务规则引领经营管理197
7.3.3 模型化:数字化机制深入推进198
7.3.4 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0
7.3.5 全景化:数据资产管理持续加强201
7.4 平安银行:依托科技、聚焦零售203
7.4.1 体系化:数字化组织初步建立203
7.4.2 标准化:探索财务与业务融合路径204
7.4.3 模型化:探索业务机制创新模式206
7.4.4 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立208
7.4.5 全景化:数据资产管理能力提升21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布雷德.艾伦.克兰多
作者: 小阿瑟.A.托马森 A.J.斯特里克兰三世
作者: (美) 小阿瑟 A. 汤普森(Arthur A. Thompson, Jr.) 阿拉巴马大学 玛格丽特 A. 彼得拉夫(Margaret A. Peteraf) 达特茅斯学院 约翰 E. 甘布尔(John E. Gamble) 南阿拉巴马大学 A.J. 斯特里克兰三世A.J.Strickland III)阿拉巴马大学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Allen Morrison Paul W.Beamish
作者: 乔治·斯托克(George Stalk);约翰·布特曼(John Butman)
作者: Allen Morrison 、Paul W.Beamish
作者: Arthur A.Thompson,Jr. A.J.Strickland III
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