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第2版)
作者 : 王方华,吕巍
出版日期 : 2010-12-22
ISBN : 978-7-111-32666-3
适用人群 : 适用学生层次:\MBA\研究生\本科生\\\\//适用课程:(
定价 : 38.00元
教辅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70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教材
包含CD :
绝版 :
图书简介

本书保持了第1版在经典战略理论学术基础上的务实风格,参考国际经典战略管理教材与新的企业面临的新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对部分章节结构与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使之与国际最新战略管理课程接轨,反映了最新的企业界管理实践。同时本书更新了大量案例,使其更具时效性,使案例教学更贴合时代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是一本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教材。

图书特色

本书不仅综合了作者20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成果,还借鉴了国内外大量新的理论和实务知识,从企业运作全局和未来发展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内部战略条件分析、竞争优势的战略分析、价值链与竞争优势、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态势选择、竞争战略、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战略变革等内容。本书保持了上一版在经典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务实的风格,对部分章节结构与内容略做了适当的调整,使之更为清晰,与国际最新的战略管理课程相接轨。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根据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对原有的理论与案例进行了更新,以使本书能更好地反映最新的企业管理实践。
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全球化的视角、本土化的行动”,吸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力图在一个相对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条件下为如何规划战略和执行战略提供崭新的战略思维。
除了“开篇案例”、“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和“复习思考题”等栏目外,本书还设计了“个案研究”、“专论摘要”、“战略透视”等专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战略管理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管理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员的战略管理教材,还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工作参考。

图书前言

第2版前言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战略管理》第1版从面世之初即广受好评,多次重印,在全国许多高校被广泛用做本科与MBA核心课程教材,作者也收到来自各方的许多有益建议。从2004年12月第1版发行到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企业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危机对产业格局的影响、新技术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层出不穷的新型商业模式、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种种因素给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方面带来的冲击不可言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定进行《战略管理》第2版的修订工作,目的是让教材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实践作用。
  本书第2版共13章,保留了原来的章节内容结构:每章由开篇案例引发读者思考,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正文中运用“战略透视”来列举具体操作案例,每章都提供“个案研究”和介绍最新战略管理研究前沿的“专论摘要”,在每章末尾有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并列出关键术语(见图0-1)。
图  0-1
  在第1版的基础上,我们主要进行了如下修改。
  (1)在经典战略理论的学术基础上保持了第1版务实的风格,参考国际经典战略管理教材,对第1版部分章节结构与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使教材思路更为清晰,与国际最新战略管理课程接轨。
  (2)根据企业面临的新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对大量内容进行更新,淘汰已经与现实相脱节的一些过时内容,使教材反映最新的企业界管理实践。
  (3)更新了书中的大量案例,使其更具时效性,使案例教学更贴合时代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本书第2版修订工作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王方华教授、吕巍教授主持并设计修改方案,陈继祥教授对其中第3章、第5章和第10章等章节内容的撰写与改编做出了很大贡献。参加本版改编工作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的郑瑞娟、吴佳、史靖三名硕士研究生。第2版的修订工作也得益于学术界对本书第1版提出的大量反馈与修改意见。在此,我们谨向在本书第1版与第2版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各位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第2版即将付梓之时,编者仍感觉诚惶诚恐,一则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出现差错;二则企业界形势变化太快,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无时无刻不受到新环境的影响与挑战,没有一种理论、一种模式能永远适用。因此,我们所做的只是引发读者对战略管理的思考与讨论,在未来形势的不断变化中,我们也必须跟着时代发展不断推出第3版、第4版,以保证教材跟上时代步伐。

王方华  吕 巍
2010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

第1版前言
  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已经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首先,全球化的环境使得今天的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从相对内向型的竞争走向开放型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竞争层面从简单的价格、广告宣传的竞争向深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过渡;其次,全球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如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管理技术等的突飞猛进,推动了新的商务模式的产生,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机遇;最后,知识经济和转型经济的发展在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市场的竞争性,企业不得不从单纯地获取信息改变为充分地开发利用信息,以在21世纪竞争环境下夺取战略竞争力。这些巨变给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挑战。在整个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形态下,企业的战略管理成功与否,企业战略灵活性程度如何,几乎决定了现代中国企业今后发展的命运。中国企业要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道路,就必须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其战略管理的各项要素,反思自己的战略规划过程,重新构建自己的经营哲学。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突破是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问题。另外,在新技术背景下企业成长战略的研究涉及许多新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我们也将新的理论和有关企业战略方法的变化吸收进书中。
  此外,战略管理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类专业,同时也是工商管理硕士(MBA)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商学院被普遍列为MBA的核心课程,同时也被我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列为核心课程。目前,我国的战略管理课程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学习战略管理的学生层面不断提高,很多学校在新开设EMBA学位教育的同时,还开设了总裁班、商界领袖班等,战略管理受到越来越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他们也迫切需要这方面的新想法和新内容。本书是为大专院校和工商界人士提供的一本富于现代气息的主流战略管理教材。我们希望本书中新增加的理论和实践案例能推动学生在制定战略规划和实施战略时更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对复杂环境的敏感性。
  本书吸收时代变迁精华,从新的视角、以新的体例来撰写战略管理。在参阅了大量国外著名商学院最新出版的企业战略管理教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所推行的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从事多年的EMBA、MBA主讲教师的体会和纵向及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编写成既系统深入地阐述战略管理的理论范式,又及时全面地反映现实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战略观和全局观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教材。
  本书的主要风格就是在经典战略理论的学术基础上务实,抛弃教条的说教,注重对现实问题提出战略上的崭新视角和思考方式。在这个风格下,本书以美国主要战略流派有关战略理论为学术基础,对本土化的案例加以充分的利用和分析,并对战略管理思想进行提炼,突现全球化的环境、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知识经济对战略的影响。本书的基点和核心是如何应对环境变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造和保有持续的竞争战略优势。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全球化的视角、本土化的行动”,吸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力图在一个相对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条件下为如何规划战略和执行战略提供崭新的战略思维。
  本书共13章,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同时在大多数章节还设置了“专论摘要”,有利于广大读者和师生了解战略管理研究者的研究前沿与成果。
  在体例上,本书采用了经典教材的模式。
  (1)由开篇案例引领读者进入思维环境并强调主要问题。
  (2)每章开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明确学习目的,同时说明在学习了该章以后会有哪些收获。
  (3)列出关键术语。
  (4)在正文中需要用案例,特别是用本土案例加以说明的地方,提供了“战略透视”来具体论证,包括说明当今的某些趋势、对一些方法运用的具体例证以及在现实中公司的行动方案等。
  (5)在每章末尾有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和复习思考题。
  (6)本书所提供的“个案研究”和“专论摘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战略管理”这门课程。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方华、吕巍设计全书的整体框架结构,提出完整的编写思路。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上海交通大学陈洁、桑琳、孟令春、刘莱、郑菁菁,复旦大学胡金星、林涛、张颖、吴郁梅和张伟以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姜薇薇。上海交通大学陈洁和蒋波参与了统稿和校对工作。本书由王方华、吕巍做最后的统编定稿。在此,我们谨向给予帮助的各位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由于水平有限,编写的时间较紧,故难免有差错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王方华  吕 巍
2004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英文书名:Strategic Management

封底文字
本书不仅综合了作者20多年来的教学与研究成果,还借鉴了国内外大量新的理论和实务知识,从企业运作全局和未来发展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内部战略条件分析、竞争优势的战略分析、价值链与竞争优势、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态势选择、竞争战略、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战略变革等内容。本书保持了上一版在经典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务实的风格,对部分章节结构与内容略做了适当的调整,使之更为清晰,与国际最新的战略管理课程相接轨。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 根据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对原有的理论与案例进行了更新,以使本书能更好地反映最新的企业管理实践。
 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全球化的视角、本土化的行动”,吸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力图在一个相对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条件下为如何规划战略和执行战略提供崭新的战略思维。
 除了“开篇案例”、“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和“复习思考题”等栏目外,本书还设计了“个案研究”、“专论摘要”、“战略透视”等专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战略管理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管理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员的战略管理教材,还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工作参考。

作者简介(不放封底,放在文前)
王方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聘顾问,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上海行为科学学会会长、《上海管理科学》主编,上海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府“十一五”规划专家、上海市世博局特聘专家等,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等。长期从事战略管理、企业发展理论、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在国内外管理学和经济学刊物上发表100余篇文章,出版30多部专著和教材。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上海市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育才奖。2004年被亚洲人力资源协会评为“商学院领导成就奖”。

吕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市场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以及陆家嘴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罗兰家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香港七星购物公司等公司的独立董事,同时还兼任多家跨国公司、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战略营销顾问。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法国INSEAD管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复旦大学IMBA项目主任、院长助理。长期从事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曾先后组织和完成多项重大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挪威教育部项目1项、企业委托的咨询项目30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和案例60多篇,出版专著7部、教材6部和译著7部。曾获国家杰出教育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宝钢集团“国家优秀青年教师奖”、上海市杰出教育奖、上海市杰出青年教师奖、 “花旗银行奖教金”一等奖等。

作者简介

王方华:暂无

吕巍:暂无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战略管理导论 1
开篇案例 星巴克的咖啡宗教—基于星巴克案例的品牌战略分析 1
1.1  战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4
1.1.1  战略管理的产生 4
1.1.2  战略管理在西方的发展 7
1.1.3  战略管理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14
1.2  战略管理的内涵 18
1.2.1  战略的定义 18
1.2.2  战略管理的定义 20
1.2.3  战略管理的构成要素 21
1.3  战略管理层次 23
1.3.1  公司层战略 23
1.3.2  业务层战略 24
1.3.3  职能层战略 25
1.4  战略管理过程 26
1.4.1  企业战略的形成 27
1.4.2  企业战略的执行 31
1.4.3  企业战略的控制 32
1.4.4  企业战略的修订 33
1.5  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 34
1.5.1  利益相关者 35
1.5.2  战略决策者 35
1.5.3  战略实施者 36
1.6  危机时代战略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37
1.6.1  国际经济秩序调整带来的挑战 37
1.6.2  对金融危机背后原因的思考 38
1.6.3  其他国际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 39
附录1A  西方学者眼中战略的定义 44
第2章  企业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49
开篇案例 肯德基在中国 49
2.1  企业的宏观环境 51
2.1.1  政治法律环境 52
2.1.2  经济环境 53
2.1.3  社会文化环境 54
2.1.4  技术环境 55
2.2  行业结构的战略分析 56
2.2.1  行业结构 56
2.2.2  潜在的参加竞争者 58
2.2.3  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60
2.2.4  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 61
2.2.5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62
2.2.6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63
2.3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技术 63
2.3.1  战略环境要素评价模型 63
2.3.2  行业关键战略要素评价矩阵 64
2.3.3  战略环境预测方法和技术 65
第3章  企业内部战略条件分析 69
开篇案例 应对创新与效率之间的对立 69
3.1  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72
3.1.1  企业的有形资源 72
3.1.2  企业的无形资源 73
3.1.3  人力资源 75
3.2  企业的能力 75
3.2.1  企业的基本能力 75
3.2.2  核心竞争力 77
3.2.3  核心竞争力的标准 77
3.3  企业内部战略条件的分析技术 81
3.3.1  雷达图分析法 81
3.3.2  产品评价法 82
3.3.3  内部战略要素矩阵评价法 85
3.4  综合战略分析技术 85
3.4.1  SWOT分析法 85
3.4.2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88
3.4.3  通用矩阵分析法 89
3.4.4 生命周期分析 91
3.4.5 经验曲线分析工具 94
第4章  竞争优势的战略分析 99
开篇案例 戴尔总成本领先竞争战略分析 99
4.1  竞争优势的种类 102
4.1.1  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 102
4.1.2  时间和专有知识方面的竞争优势 102
4.1.3  设置进入障碍 103
4.1.4  实力优势 104
4.2  竞争优势的来源 104
4.2.1  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论及内生论 106
4.2.2  由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持续竞争优势 107
4.3  竞争优势的形成 108
4.3.1  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形成的竞争优势 108
4.3.2  内部系统的创新形成的竞争优势 109
4.4  竞争优势的保持 110
4.4.1  防止他人模仿 110
4.4.2  保持企业家精神 111
4.4.3  追求超级竞争 111
4.5  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 113
4.5.1  博弈基本原理简介 113
4.5.2  从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竞争 115
4.5.3  竞争战略的博弈分析 118
第5章  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124
开篇案例 深圳华强北路“山寨手机”一条街所引发的产业价值链思考 124
5.1  价值链理论 125
5.1.1  基本活动 126
5.1.2  辅助活动 126
5.2  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128
5.3  开发虚拟价值链 132
5.4  竞争优势递增实现机制:一个基于价值链模型的路径分析 135
5.5  “2+1”价值链精益管理 139
5.5.1  “2+1”价值链精益管理的内涵 139
5.5.2  “2+1”价值链精益管理的具体操作 140
第6章  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 144
开篇案例 雷士10年:中国照明领袖品牌的崛起之路 144
6.1  企业使命的定位 147
6.1.1  企业使命的定义 147
6.1.2  企业使命定位的内容 147
6.1.3  企业使命定位应考虑的因素 150
6.1.4  企业使命与战略的关系 150
6.2  企业任务的定位 151
6.2.1  关于“企业是什么”的分析 151
6.2.2  关于“企业将会是什么”的分析 154
6.2.3  关于“企业应该是什么”的分析 154
6.3  战略目标体系 155
6.3.1  企业战略目标的定义 155
6.3.2  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 156
6.3.3  企业战略目标内容 157
6.3.4  企业战略目标体系的构成 158
6.4  制定企业战略目标 160
6.4.1  制定战略目标的原则 161
6.4.2  制定战略目标的方法和技术 161
第7章  战略态势选择 168
开篇案例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史 168
7.1  稳定型战略 171
7.1.1  稳定型战略的概念及特征 171
7.1.2  稳定型战略的适用性 172
7.1.3  稳定型战略的利弊分析 173
7.1.4  稳定型战略的类型 174
7.2  增长型战略 175
7.2.1  增长型战略的概念及特征 175
7.2.2  增长型战略的适用性 175
7.2.3  增长型战略的利弊分析 176
7.2.4  增长型战略的类型 177
7.3  紧缩型战略 183
7.3.1  紧缩型战略的概念和特征 183
7.3.2  紧缩型战略的适用性 183
7.3.3  紧缩型战略的利弊分析 184
7.3.4  紧缩型战略的类别 184
7.4  混合战略 186
7.4.1  混合型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186
7.4.2  混合型战略的类型 187
7.5  战略态势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方法 188
7.5.1  战略态势选择的影响因素 188
7.5.2  战略态势分析和选择方法 189
7.5.3  战略态势选择的误区 191
第8章  企业的竞争战略 194
开篇案例 诺基亚雅虎结盟移动互联网提升竞争力 194
8.1  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196
8.1.1  竞争与战略的相互关系 196
8.1.2  竞争对手的选择 198
8.1.3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199
8.2  竞争战略的风险分析 202
8.2.1  竞争战略风险的产生 202
8.2.2  竞争战略的竞争导向 206
8.2.3  迎战竞争者的战略—定点超越 207
8.3  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战略途径 209
8.3.1  市场占有率与竞争战略 209
8.3.2  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措施 213
第9章  企业购并与战略联盟 220
开篇案例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 220
9.1  企业购并概述 222
9.1.1  企业购并的类型 222
9.1.2  企业购并的动因 225
9.1.3  我国企业购并的程序 227
9.1.4  企业购并实施策略 228
9.1.5  企业购并应注意的问题 236
9.2  战略联盟 237
9.2.1  战略联盟的概念和特点 237
9.2.2  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 238
9.2.3  战略联盟的形式 239
9.2.4  组建战略联盟应注意的问题 240
第10章  企业的战略实施 241
开篇案例 尖锋科技的结构设计 241
10.1  战略实施中的组织设计问题 243
10.1.1  工作分析 245
10.1.2  结构设计 245
10.1.3  职能分布 250
10.1.4  标准与规范的设定 251
10.1.5  建立运作支持系统 252
10.1.6  沟通协调规则设计 253
10.1.7  考核与激励模式设计 254
10.1.8  文化模式的倡导 254
10.2  战略实施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256
10.3  战略实施中的生产问题 260
10.3.1  生产系统的目标规划 260
10.3.2  战略性生产技术问题 261
10.4  战略实施中的营销整合 262
10.4.1  市场细分 262
10.4.2  营销组合与战略 262
10.5  战略实施中的财务问题 263
10.5.1  财务预算 263
10.5.2  资金保障 264
10.6  战略实施中的研发问题 265
10.7  战略实施中的资源配置问题 266
第11章  企业的战略控制 268
开篇案例 双汇春都:两种战略控制,两种发展结果 268
11.1  企业战略控制及其动态过程 269
11.1.1  企业战略的相对性 269
11.1.2  企业战略的风险性 271
11.1.3  影响战略控制的因素和趋势 273
11.1.4  企业战略控制过程的特征 275
11.1.5  企业战略控制的关键节点 277
11.2  企业战略的推进与转移 279
11.2.1  连续脉冲式的推进和转移 279
11.2.2  影响战略推进和转移的力量场 279
11.2.3  对战略推进和转移的控制 281
11.2.4  企业生命周期与战略控制的演进 281
11.3  企业战略控制的方法 283
11.3.1  企业战略控制的基本特征 283
11.3.2  企业战略控制的网络 284
11.3.3  企业战略控制的类型 286
11.3.4  企业战略失效及对策 287
11.4  企业战略控制的信息反馈 288
11.4.1  信息流动和战略控制 288
11.4.2  战略、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系统 289
11.4.3  战略控制和环境扫描 291
第12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298
开篇案例 华为屡败屡战的国际化战略 298
12.1  识别国际竞争的机会 301
12.1.1  追求国际化战略动力 301
12.1.2  国际经营环境分析 304
12.2  国际经营战略规划 309
12.2.1  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 309
12.2.2  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 311
12.3  国际竞争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313
12.3.1  国际竞争环境下的风险 313
12.3.2  组织、伙伴选择和跨文化管理 315
12.3.3  国际竞争战略的控制 317
12.4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面临的新挑战 319
12.4.1  金融危机对企业“走出去”的冲击 319
12.4.2  国际化战略对人力资源提出新要求 319
第13章  企业的战略变革 323
开篇案例 联想架构调整向内 戴尔战略变革向外 323
13.1  企业战略变革的背景和意义 324
13.1.1  新经济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呼唤变革 325
13.1.2  全球化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 326
13.2  企业战略变革的难点 329
13.2.1  利益障碍 329
13.2.2  观念障碍 329
13.2.3  人才障碍 330
13.2.4  沟通障碍 330
13.2.5  文化障碍 331
13.3  企业战略变革的流程及实施 332
13.3.1  企业战略变革的流程 332
13.3.2  企业战略变革的具体实施 333
13.4  企业战略变革应注意的问题 335
13.4.1  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强力支持 335
13.4.2  核心理念的稳定性 336
13.4.3  建立足够的紧迫感 337
13.4.4  不能过早宣布胜利 337
13.4.5  变革应以成果为导向,而非以活动为中心 338
附录A  企业战略管理与《孙子兵法》 341
A.1  《孙子兵法》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341
A.1.1  孙武及《孙子兵法》 341
A.1.2  《孙子兵法》对企业制定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342
A.2  《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 344
A.2.1  企业战略的组成因素 344
A.2.2  制定企业战略的原则 345
A.2.3  分析竞争环境,获得准确信息 346
A.2.4  发扬竞争优势,制定合理战略 347
A.2.5  排除干扰因素,做出战略决策 348
A.3  《孙子兵法》对战略实施的要求 348
A.3.1  创造获胜的条件 348
A.3.2  掌握主动权 349
A.3.3  造形与创势 349
A.3.4  动中取胜 349
A.4  《孙子兵法》对战略控制的要求 349
A.4.1  对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 349
A.4.2  对“创新领先”战略的控制 350
A.4.3  对“低成本”战略的控制 351
A.4.4  对“避实就虚”战略的控制 352
A.5  《孙子兵法》中的谋略先萃 352
后记 356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罗杰·法米萨诺
作者: [美]查尔斯·W. L. 希尔(Charles W. L. Hill) [美]梅利莎·A. 席林(Melissa A. Schilling) [美]加雷思·R. 琼斯(Gareth R. Jones) 著
作者: 项保华,刘丽珍 著
作者: 杰伊·巴尼(Jay B. Barney);威廉·赫斯特里(William S. Hesterly);李新春;张书军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以]拉兹·海飞门(Raz Heiferman) [以]习移山(Yesha Sivan) 张晓泉 著
作者: 魏炜,朱武祥,林桂平
作者: (美)罗伯特 A.伯格曼(Robert A.Burgelman)
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