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公司理财)

公司财务案例(第2版)
作者 : 韦纳礼
译者 : 金晴中 齐寅峰等
出版日期 : 2002-08-29
ISBN : 7-111-06621-9
定价 : 22.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22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特色

韦纳礼(Larry Wynant)
韦纳礼是毅伟管理学院财务系教授兼副院长,负责在职行政管理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教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财务管理、金融机构管理和西方商学院在职行政管理人员教育项目中财务管理部分的课程。他于1976年受聘于毅伟管理学院,此前曾在特立尼达西印度大学任教,在加勒比地区协助管理项目的开发。他在西安大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哈佛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方向为商业借贷和财务结构安排,合作撰写过多部著作,包括《美国商业信贷手册》、《加拿大商业信贷》、《加拿大财务管理案例》和《银行与小企业信贷》,并在加拿大和海外多家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担任过顾问职务。

图书序言

再版序言   
作为加拿大伦敦市毅伟管理学院副院长,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向中国读者简单介绍毅伟管理学院的教学传统、教职员工、所获成就及学院发展历史,我深感荣幸。理查德·毅伟管理学院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WO)下属的一所专业学院。西安大略大学是加拿大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拥有17个院系及专业学院,教职员工4000余名,在校学生达26 000多人。西安大略大学坐落在加拿大南端的安大略省伦敦市,伦敦市位于多伦多地区与底特律地区之间,人口为330 000人。毅伟管理学院作为西安大略大学的专业学院之一,本部设在安大略省伦敦市,同时毅伟管理学院在多伦多市的密西桑戈及中国香港地区设有分校。
历史上,毅伟管理学院一直是管理学界的佼佼者。现将毅伟管理学院历年成就简述如下,以概括毅伟管理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1922年,毅伟管理学院设立加拿大第一个培养本科生的商学系。
?1932年,学院杂志《毅伟商学季刊》创刊并发行。目前,这份杂志发行面已经扩展到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每期发行量达到10 000册之多,深受学术界和管理学界读者喜爱。
?1948年,毅伟管理学院在加拿大首次设立了在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并创立了加拿大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
?1961年,毅伟管理学院创立了加拿大第一个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1974年,毅伟管理学院被联邦政府正式指定为加拿大第一个国际商务研究中心(CIBS,为美国CIBERS的前身)。
?1975年,毅伟管理学院出版社成立,目前以“毅伟出版公司”而名声赫赫。毅伟出版公司目前收集了1800多个毅伟管理学院当代案例。毅伟出版公司同时也是哈佛商学院案例在加拿大的资料交换中心。2000年,毅伟管理学院案例已交换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00多家大型企业。毅伟管理学院是全球管理学案例研究的第二大制作单位,每年向校外读者出版销售独立案例约50万个。此外,毅伟出版公司还主编并出版发行了为数众多的各类案例教材。
?1978年,毅伟管理学院开始实施第一项留学生交换项目,目前此类留学生交流计划项目已达到43项。
?1984年,在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毅伟管理学院在伦敦市组建全国管理学研究与开发中心的过程中发挥了其积极、主导的作用。
?1992年,毅伟管理学院当选为权威国际商学刊物—《国际商学研究杂志》1993~1997年期间的主编单位。
?1993年,《加拿大商学》杂志根据由各大公司首席执行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及职业咨询顾问等人士组成的各个评选组的评比结果,将毅伟管理学院列为加拿大第一流的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亚洲企业》又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亚洲地区公认的世界25所第一流商学院之一。
?1997年,《国际管理学杂志》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国际战略管理学文献的主要贡献者,其排名领先于哈佛商学院和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商业周刊》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全球第一流国际商学院之一,与欧洲管理学院(INSEAD)、伦敦商学院(LBS)齐名。同年,《美国新闻》、《世界报道》等著名期刊将毅伟管理学院评选为在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方面的全球最佳商学院之一。
?1997年,毅伟管理学院建立了亚洲管理研究院(AMI),致力于亚洲商务管理研究的开发与传播。
?1998年,毅伟管理学院在中国香港地区创办了郑裕彤(音译)管理学院,专门致力于亚洲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的培训。从此,毅伟管理学院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分校。
?2000年1月,《金融时代》杂志评出全球75所第一流商学院,毅伟管理学院名列第19名。
?2000年5月,《金融时代》杂志评出全球30个最佳在职培训开发项目,毅伟管理学院项目排名第20名。同时,毅伟管理学院荣获加拿大公共管理学科最佳学院称号,并成为名列全球30所海关管理学科最佳学院中的惟一的一所加拿大高等院校。
在2000年,毅伟管理学院拥有70名全职教授,他们每年负责900名全日制及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生、400名本科生、40名工商管理博士生的学位课程及内容广泛的非学位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辅导工作。
30年来,毅伟管理学院在全球各地展开了许多重要的海外培训项目。近年来,毅伟管理学院特别重视亚洲(特别是中国)以及前苏联的多个共和国的相关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特别强调当地学校的管理培训能力方面的建设和开发。
中国项目
1984年,毅伟管理学院与北京清华大学着手开展连续合作项目。毅伟管理学院承诺为中国学生赴加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提供相关条件和进行各种准备,与各国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提供各种在华短期教学指导,并帮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展管理学教师队伍。这一项目的另一个目的是毅伟管理学院可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及中国的商务活动方式。
在项目第一期的实施过程中,撰写了35篇论文、案例和教学指导手册;9名毅伟管理学院的教师参加了短期访华授课活动;12名中国访问学者分别在毅伟管理学院工作一年;培养了8名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生;来访的中方人员都参加了撰写案例的工作小组活动。这一合作项目由加—中管理学教育基金会提供资金资助。本项目的第二期在1994年开始实施,其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项目已经发展成为由毅伟管理学院、滑铁卢大学以及中方的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进行的合资合作项目。毅伟管理学院承诺在进一步提高中国管理学教育能力方面将继续提供援助。其重点包括开发、设计并执行1992年8月提出的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讲授“合资企业”、“技术转让”及“国际贸易”等课程的项目计划。这一教师培训项目是通过翻译为来自中国各地的大学教师们授课,授课所用教材均已译成中文。
1992年4月,一个大规模的合作出版项目已经开始实施。5卷本的国际商务案例选编中的第一卷已经在中国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一系列丛书是毅伟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精诚合作的结晶,它的出版为中国经营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们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国际商务案例。1992~1993年间,经过我们的合作伙伴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安排,又有6本国际性教科书通过有关出版社在中国出版发行。
1998~1999年间,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型案例出版项目开始启动。这一项目的启动得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赵纯均先生、副院长陈小悦先生的鼓励与协助,中国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也愿意出版这套案例丛书。毅伟管理学院为中国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准备了整整32卷商务管理研究案例—16卷英文案例、16卷中文案例(即国际通用MBA教材配套案例。—出版者注),使之成为“中国管理教育资料文库”。这套丛书的出版将给中国成千上万的教授和学生奉献上价格低廉但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教学用书,也为中国的管理学教学人员增强教学能力、积累教学资料提供了基本的经典素材。
本案例选编是毅伟管理学院为继续满足中国高质量教学资料的需求进行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之一。商务案例研究在此意味着是一种以实地考察为基础,需要进行科学决策的综合性实际管理情景。它不包含对案例史的记叙(这不需要学生进行任何决策),也不属于那种微型案例或课堂练习(它们一般都是事件的描述,不适合作为80~90分钟课堂讨论的独立案例),更不是那种资料性图书(那些第二手资料同本案例选编与经理们面对面交谈的内容相比,缺乏抓住问题本质的那种洞察力)。案例教学法旨在保证中国未来的(及现有的)经理们获得:(1)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各种新颖、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2)获得进行科学决策的实际体验,进而强化其中蕴涵的管理学理论知识。
毅伟管理学院是全球第二大管理学教学案例制作人,也是全球最大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当代商务案例的制作人。毅伟管理学院为了保证这些书籍的出版,放弃了自己应拥有的这些书籍的普通版权费用要求。毅伟管理学院将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用于支付相关的出版费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一种精神—体现毅伟管理学院对中国无私承诺的精神。




包铭心
加拿大伦敦市毅伟管理学院副院长
亚洲管理研究院诺特尔网络部主任
2000年8月

作者简介

韦纳礼: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金晴中 齐寅峰等: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再版序言
编者简介
1  Chef誷 Toolkit公司 1
一位企业主急于建立一家生产餐具的企业,他需要资金用以购买设备及用做运营资本。一名风险投资者需要该企业第一年的现金预算以及预编的财务报表。
2  Fisher电气公司 7
该公司向联邦银行申请一笔运营资本的信用额度。库存为这笔贷款提供了主要担保,而这一行业的商品需求周期性极强。
3  SRI办公用品公司 13
SRI 办公用品公司(简称SRI)的总经理迈克·帕斯卡尔必须决定如何处理SRI在大西洋沿岸四省的独家经销商MacDonald文具和办公用品有限公司(简称MacDonald)欠它的24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问题。刚刚收到的MacDonald 公司财务报表表明,该公司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处于亏损和资不抵债的状态之中。公司的信用经理建议SRI要对Macdonald 停止一切供货并执行破产程序。但另一方面,如果要在该地区寻求别的经销商来代替Macdonald,就得冒失去巨大市场份额的风险。帕斯卡尔深知,一个良好的经销网络乃是保持目标市场份额的关键,而Macdonald 恰恰就是SRI最有价值的经销商之一。考虑到这一点,他必须慎重决策到底采取何种行动。
4  布鲁克斯男士服饰有限公司 21
一家多伦多男士服饰制造公司的财务主管打算与银行谈判以便为公司筹措资金。由于需要从香港购买原材料,再销售给美国、意大利,因此此项任务极为复杂。
5  Belleview饭店 37
东安大略一家新成立的饭店的总裁正面临着一项融资决策,他需要在抵押贷款、普通股,以及优先股与普通股的混合等方案中做出选择。此案例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长期融资案例。
6  洛基山高山滑雪胜地公司 41
1993年11月,洛基山高山滑雪胜地公司(RMH)的财务副总裁,正在考虑筹措第二期2500万美元资金的方案。加拿大西部这家著名的四季游览胜地计划增加几项新的娱乐设施、提高造雪能力、新建一架高速登山轨道、一家具有700个座位的餐馆、一个新的滑雪设备零售商店以及改善现有的基础设施等。RMH的领导计划在两个星期后安排一次会议以通过扩展业务及融资的建议性计划。
7  Laurentian烘焙食品公司 57
决策者必须就一个大型的工厂扩展计划提出建议。要求进行贴现现金流分析。
8  北美花旗银行在中国 67
花旗银行是第一家在华开业的美国银行,1902年它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分行。从20世纪40年代初一直到1984年,花旗银行撤出了中国。但是自从1984年以后,它又逐渐恢复了在中国的积极活动。1997年,花旗银行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必须要决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洪流中来。由于它所确立的不搞合资经营的独特战略,使得花旗银行能够拥有许多竞争优势。1997年,出现了许多新的、有潜力的业务领域,包括信用卡、人民币(中国的通用货币)银行业务以及各种收费性的服务。政府管制条款依然严格限制外国银行发放贷款的种类,但是这些管制条款将有望很快被废除。北美花旗银行应该如何才能确立它在中国未来市场上的最佳位置呢?
9  中信实业银行:为未来准备 81
中信实业银行(CITIC lndustrial Bank, CITICIB)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C)的一个金融分支机构,后者是中国的一家巨大的市场导向的控股公司,控制着庞大的制造业资产。到1997年为止,CITIC 已经决心要把它的银行改组成为中国一流的金融机构。这一任务的完成有赖于银行确立一个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它是应该在诸如投资银行业、风险资本市场或者私人银行业之类的领域里集中发展,还是应该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的综合性商业银行?在这一决策的基础上,中信实业银行就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新的企业政策。在这一进程中,中信实业银行在拥有密切的官方联系方面具有优势。此外,中信实业银行有着体面的资产负债表,因为它不必向国有企业提供政策性的贷款,而直到1997年这种贷款一直使中国的国有银行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
10  Lawson & Jones 有限公司:杠杆收购(A) 91
本案例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杠杆收购建议书,包括经理和外部投资者准备支付的价格以及融资的方式和金额。
11  香港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有限公司:
         资本结构的确定 119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是香港一家历史悠久的贸易公司,1996年夏季,公司财务部正在评审公司的短期和长期财务需求。据估测,如果公司要保持近几年的增长率,在来年至少需求5亿美元的新资本投入,并且要面临大量的营运资本需求。鉴于目前的利率,在香港之外发行长期债券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选择,并且公司已经过穆迪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的债券等级评价。在中期,财务部要对所有可选择方案进行辨别和分析。
12  南博(Nanpo)(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135
南博集团是香港上市公司中最大的食品分销商之一。杨杰克把南博公司比做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充满激情,精力充沛并且对未来也不十分确定。作为南博(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先生将主持把南博转变为公众持股公司的仪式。邀请函将于1994年11月24日发出,仅剩下三周的时间,还有许多重要的决策等待杨先生去决定。
13  加拿大塔雷斯(Trans)贸易有限公司 149
道格·汉密尔顿在安大略省波特布罗佛市外的一个农场长大,1970年高中毕业后在加拿大一家银行工作,之后经过一番辗转周折,1985年进入一家生产、销售服装的公司工作。1987年由于公司所有权的争执,道格被解雇,但此时他已拥有服装贸易方面的经验。1987年8月35岁的道格成立了加拿大塔雷斯贸易有限公司—他自己的公司。1988年12月道格获得了与哥伦比亚服装公司合作的机会,它们签署了9年的合作协议,这一重大转折把公司推向了新的起点。1991年塔雷斯公司购买了凯特·克拉克公司的商标权,从此服装以该公司的名义分销到遍布加拿大国内的商店。1992年起,塔雷斯公司遇到了一些近期和长期的财务需求,在经过了银行贷款,与哥伦比亚服装公司谈判,加拿大太平洋银行,ABC财务公司,爱特苏比斯加拿大公司,公共募集,再次与哥伦比亚公司协商等各种渠道的努力后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在未来,面对公司的扩张,与哥伦比亚公司的合作,及以后的多元化经营,对道格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融资。
14  日本综合商社(SOGO商社)的案例 165
日本综合商社或Sogo商社为了促进贸易提供了多种金融服务,例如一般商业信用、预付款、短期和长期贷款、贷款担保、财产和设备租赁。虽然Sogo商社不是银行,但是它确实通过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有代表性地提供一些服务。Sogo商社具有专业知识、规模经济和交易各种不同的产品,能够经受得起一些小企业或银行不能经受的风险。
15  百事可乐长春合资经营公司:资本支出分析 175
百事可乐下一个装瓶公司的设想设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吉林省的省会长春。长春被认为是一个尚未发展的市场,百事可乐将长春定位于“建立和维持屏障”场所,在“前三年平稳发展”。合资公司命名为长春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的股东将在最初的几年中花费大量资本建造设施,装瓶生产线将在1994年,1996年,1999年上马,营运资本的需求将随运作的逐步展开而增加。两个实体的财务业绩(装瓶厂和百事可乐公司)将从不同角度去评价。从百事可乐的角度,合资公司在可口可乐之前抢先迅速占领市场至关重要,收入和股息是考虑的第二位;中方股东控制合资公司43.5%的股权,尽管百事公司强调项目的长期性,股东仍渴望在短期内获得股息回报。
16  华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筹集资本 187
1994年10月初,华能国际电力公司(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HPI),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家独立经营的能源生产商,为即将新建的电力工厂在全球范围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该公司计划通过美国信托接收项目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新股。由于市场条件不佳,投资者对原招股说明书确定的股价有所抵制。公司近来调低了发行价格。学生要以公司管理者的身份做出决定: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环境下,就最近的市场状况而言,该公司的新股发行价格和上市股票交易价格是否合理。
17  汤姆(TOM.COM)公司:一个亚洲网络公司的价值 207
汤姆公司几乎具备了网络热的所有特征。由于网络热的聚焦点在中国大陆投资者及国际投资者身上,因此,公司的初始目标是成为把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多语言门户网站。一些竞争者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希望去开发拥有十亿消费者的市场潜力,在这些消费者中,大部分人从来没有使用过计算机。而汤姆公司与竞争者的区别就在于它与香港利润最高的财团李嘉诚家族的合作。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斯蒂芬 A. 罗斯(Stephen A.Ross)/MIT斯隆管理学院                伦道夫 W. 威斯菲尔德(Randolph W. Westerfield)/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马歇尔商学院                杰弗利 F.杰富(Jeffrey F.Jaffe)/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布拉德福德 D.乔丹(Bradford D.Jordan)/肯塔基大学 著
作者: (英)理杳德 A.布雷利(Richard A.Brealey)等
作者: (美)罗斯(Ross, S.A.),(美)威斯特菲尔德(Westerfield, R.W.),(美)杰富(Jaffe, J.F.)
作者: [美]斯蒂芬 A. 罗斯(Stephen A. Ross)伦道夫 W. 威斯特菲尔德(Randolph W. Westerfield)布拉德福德 D. 乔丹(Bradford D. Jordan)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杰克.波萝纳
作者: Wugene F.Brigham Louis C.Gapenski
作者: 高严 主编 郑石桥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