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精益管理:构建竞争优势获取财务收益
作者 : 刘旭 著
丛书名 : 精益思想丛书
出版日期 : 2013-10-24
ISBN : 978-7-111-44309-4
定价 : 2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4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作为世界头号制造大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精益看作提升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精益思想的影响从制造业扩展到银行、保险、电力、机场等服务行业。问题在于,多数的精益推进都是以工具方法的形式导入企业,缺乏系统性,与企业日常管理割裂对待,脱离企业经营目标,很难取得长久有效的成果。
  企业需要一个全面的精益管理解决方案,此方案应涵盖企业的关键经营活动,并且为这些活动建立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得这些活动能够支撑企业整体目标。本书既是对此方案的首次探讨,也是爱波瑞公司十几年精益咨询经验的积累。本书不是操作手册,而是关于精益管理理念的分析。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了解精益背后的管理规律和文化原则,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模式,明确各项管理手法与整体目标的关系,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财务收益。

图书特色

精益管理
构建竞争优势 获取财务收益
Lean Management
刘 旭 著

封底:
学习任何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都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整合提炼,自成一体”的原则,学习《精益管理》,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智在将精益的普遍真理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彻底学习的基础上悟道、施术、创新发展,如此,推进精益管理一定会大有成效,我想,这也是本书的主体思想。
—— 左延安 
安徽省上市公司协会 会长
原江淮汽车集团公司 董事长 
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借鉴管理基础和人文精神两种思想体系。本书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论述,并使其相当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开拓思维,值得借鉴。
—— 齐二石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教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 理事长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 理事长
本书结合大量的管理实践,把精益管理思想贯穿到整个价值链中,并结合精益文化培养和人才育成,直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与经营绩效的实现,开辟了我国精益管理的新模式。
—— 王洪艳
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公司 总裁

前:
本书是对爱波瑞公司14年精益咨询经验的总结,代表了爱波瑞公司对于精益的理解和认知。很多人认为精益只是一种生产方式,而且往往把精益和企业经营与管理割裂开来,导致精益推进效果不理想。本书探讨了精益管理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管理规律,围绕企业经营绩效这个核心命题,提出了一体化的精益管理方法论,旨在帮助企业创建竞争优势,获得财务收益。本书从管理模式、人才育成和企业文化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企业经营的系统方法论,摸索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 

后:
刘 旭
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项目组长、知识中心负责人。迄今已有十年精益咨询经验,曾为多家企业提供系统化精益解决方案,并协助客户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代表客户:
中航重机,中航集团下属企业,上市公司
嘉陵集团,兵装集团下属企业
大阳摩托,中外合资企业
中原内配,全球最大汽缸套供应商,上市公司
出版书籍:《精益之路》《精益化装配管理》《工作教导方法》

图书前言

发展中国家不是在发展上落后,而是在管理上落后。
    ——彼得·德鲁克
  企业也是如此。
  现代经济的发展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750年左右开始的“工业革命”,其本质的含义是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工具;从1890年左右开始的“生产力革命”,其本质是将知识应用于工作本身;第三次革命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被称为“管理革命”,其本质是将知识应用于知识本身,使组织获得成效。三次革命的周期越来越短,但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却越来越大。“管理革命”不仅改变了西方世界,更改变了新兴经济体,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样无法离开“管理革命”。作为世界头号制造大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精益看作经历“管理革命”的主要手段。实际上,精益思想的影响已经不止体现在制造业。近年来,爱波瑞公司的客户已经从汽车行业逐渐扩展到其他制造业,甚至是非制造业,包括银行、保险、电力、机场等。问题在于,多数精益推进都是以工具方法的形式导入企业,缺乏系统性,与企业日常管理割裂对待,脱离企业经营目标,很难取得长久有效的成果。
  企业需要一个全面的精益管理解决方案,此方案应涵盖企业的关键经营活动,并且为这些活动建立内在的逻辑关系,以使其能够支撑企业整体目标。本书是对此方案的首次探讨,也是爱波瑞公司十几年精益咨询经验的积累,但并不是操作指南,否则这本书的厚度会使人望而却步。本书主要阐述精益理念,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了解精益背后的管理规律和文化原则,构建符合需求的管理模式,明确各项管理手法与整体目标的关系,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财务收益。
  本书写给那些有经验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如果有一定的精益推进经历更好,会更容易理解书中提到的基本知识。读者可以从任何感兴趣的章节开始阅读,并不影响其效果。当然作为作者,还是希望读者能够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某一部分。毕竟管理是为组织的整体目标服务的,也只有了解其整体,才能使某一职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书特别分成了五个部分。
  第1章、第2章:从精益历史开始,探讨精益思想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管理规律;
  第3章:提出一体化管理模型,帮助读者从整体上看待企业;
  第4章、第5章:围绕价值链探讨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业务增长;
  第6章:从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两个方面,讨论各项管理活动的关键要素;
  第7章、第8章:从人才育成和文化建设两方面,讨论如何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环境。
  作为补充,爱波瑞公司后续会出版更多的专项书籍,如方针管理、研发和工艺、品质管理、生产计划、采购管理、工厂规划、物流系统等。这些书籍将把重点放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上,作为推进手册和管理工具来支撑本书的理念。

封底文字

学习任何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都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整合提炼,自成一体”的原则,学习《精益管理》,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智在将精益的普遍真理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彻底学习的基础上悟道、施术、创新发展,如此,推进精益管理一定会大有成效,我想,这也是本书的主体思想。
——左延安
原江淮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
安徽省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借鉴管理基础和人文精神两种思想体系。在这本书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论述,相当好的结合在了一起,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开拓思维,并且可以借鉴。
——齐二石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教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长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理事长

本书结合大量的管理实践,把精益管理思想贯穿到整个价值链中,并结合精益文化培养和人才育成,直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与经营绩效的实现,开辟了我国精益管理的新模式。
——王洪艳
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总裁

作者简介

刘旭 著:暂无简介

推荐序

推荐序一
  爱波瑞公司集十几年精益管理咨询经验,总结提炼出这本《精益管理》,我很荣幸地在此书出版前先学为快。有关精益生产或精益管理方面的著作已经很多,对我国制造业导入精益理念和方法均起到了很好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精益管理》的特色就在于进一步理清了精益思想起源、沿革、发展的脉络,阐明了精益管理在日本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并以系统论的哲学思维,构建了一个精益一体化管理模型。本书进一步阐明了精益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内部联系,尤其强调了精益文化的营造以及对精益管理的深刻影响,导入精益思想以改造传统企业文化,同时精益文化对成功推进精益管理,创造一个必需的“场”,既消除了多数企业推行精益多年却成效甚微的困惑,又给出了走出精益困局的思路与方法。
  我们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大协同并存的时代,经营环境的变化巨大而又剧烈,企业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之中,仅靠单一因素取胜的概率越来越小,精益一体化模型描绘了战略、运营、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战略明确企业在一定发展阶段运营的目标、方向,高效的运营确保战略成功落地,而运营又需要技术、管理、机制、营销、人力资源等资源的协调匹配,精益管理所追求的正是运营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文化是支持高效运营和支撑战略成功实施的软实力,战略缺失的管理不可能精益,精益文化缺失的运营一定低效。所以,经营现代企业是项系统工程,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一定源于战略、运营和文化的合理配称,而由此取得的系统的成功是难以被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益一体化管理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精益管理的本质也可理解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或组织成员的创新激情,唤醒人的创新意识,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协助员工设计并成就其职业生涯;还要为员工创造越来越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精益管理生生不息的活力源自于员工的创新激情和丰富的创造力,一方面,只有广大员工了解精益理念并掌握精益的工具方法,精益管理才得以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持续改善更需要员工的广泛参与,没有全员参与,持续改善就没有精益管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的动力也是源自员工通过自主经营取得高绩效带来的精神快感。因此,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精益管理的积极性,并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是精益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以人为本在企业外部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如何用合理的资源投入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始终是精益管理的核心课题。可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的全价值链精益管理也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
  精益管理产生发展于日本,一定有其社会根源,除了本书述及的精益管理思想的发源形成路径外,日本民族自强不息、珍惜资源、精心做事、工于计算的文化特质是精益思想和习性培育成长的土壤,韩国在这些方面颇有与日本相似之处,所以,现代汽车公司能彻底地学习实践精益管理当属自然了,韩国制造业如今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与韩国人彻底学习实践精益管理并坚持使用国货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一个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盛行的社会和企业是很难推行精益管理的,更不可能用好精益管理丰富的工具方法!
  所以一个企业在学习、实践精益管理思想时,首先要审视文化基础,你这个企业有没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有没有群体反思的氛围?有没有团队协同的意识?有没有珍惜资源的习惯?如果没有,就应该从改良土壤开始,营造学习实践精益管理的小环境,为推动精益管理夯实文化基础,而锲而不舍地学习实践精益管理,又能加速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
  学习任何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都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整合提炼,自成一体”的原则,学习《精益管理》,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智在将精益的普遍真理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彻底学习的基础上悟道、施术、创新发展,如此,推进精益管理一定会大有成效,我想,这也是本书的主体思想。
  是为序。
    左延安
    安徽省上市公司协会 会长
    江淮汽车集团公司 原董事长
    2013年10月7日



推荐序二
  国民经济的发展已从投资型向效益型转变,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已变得日益重要。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成功已成为全球思考和学习的精益生产模式。今天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又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精益思想更要重视产品设计、工厂设计、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的精益管理是我们应探索、研究的课题。
  精益在向整个价值链延伸的过程中,需要有坚实的管理基础作为保障,不断摸索符合企业需求的管理模式。管理基础需要相当长的积累过程,才能使管理模式发挥作用。管理模式能把管理基础转化为竞争优势,它受到地方文化、社会环境、企业组织结构及经理人的影响,不同企业间差距非常大。所有管理模式,无论是TPS,还是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先进制造、大规模定制,等等,都应用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但是无论如何,支持的基本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都相同,特别是在工业工程(也可称为产业工程)中。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必须学习、实践和创新自己的工业工程和精益文化。本书对基本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可以借鉴的管理模式,是对精益管理模式的一次有益探讨。
  管理模式的建立离不开人的因素,这是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的不同之处。欧美思想体系的根源和理念源自泰勒和吉尔布雷斯的设计理念,强调职能部门的作用,强调执行力的功能,通过各种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来解决效益质量管理问题。这种管理体系效果更直接,更适用于企业开始阶段。另一个体系以日本丰田公司为代表,是以人为中心,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直接到现场去改善,体现为尊重人性和持续改善。
  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借鉴这两种思想体系。本书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论述,并且相当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开拓思维,值得借鉴。

    齐二石 教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 理事长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管理技术分会 理事长
    2013年10月8日于天津


推荐序三
  全球经济强调实业回归,工业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支柱的作用越发显著。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制造业的巨大转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种趋势不可阻挡。如何在这种浪潮中成功完成转型升级?中国如何从制造大国转型成为制造强国?在未来十年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打造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全球引领地位的企业?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技术和管理的共同进步。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生产率边界,而管理则让资源发挥出最大功效,尽量接近生产率边界。
  中国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难度在于,如何在短时期内经历管理革命的冲击(这种变化在西方世界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并且能够形成可以借鉴的中国式管理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用行动回答的问题,更是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众所周知,精益管理是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落地的基础,是实现制造业高品质低消耗的必由之路。无论是重复当年日本的“丰田之道”(toyota way),还是学习欧美的“精益”(lean)之路,都是不现实的。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式的精益管理必须发掘精益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并结合我们的现状。企业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文化、机制、市场、人才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解决。忽略自身特点盲目地效仿任何一个国家的管理都是走不远的。
  爱波瑞公司从事精益管理咨询已有十几年的过程,始终致力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管理水平。在与中国制造型企业共同成长、发展过程中,在全价值链的精益管理的探索实践中,爱波瑞公司总结了大量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提炼出了中国式精益管理的理解和体会。爱波瑞公司需要与中国企业分享这些体会。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爱波瑞公司策划了这本书的出版。本书结合大量的管理实践,把精益管理思想贯穿到整个价值链中,并结合精益文化培养和人才育成,直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与经营绩效的实现,开辟了我国精益管理的新模式。

    王洪艳
    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公司 总裁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左延安)
推荐序二(齐二石)
推荐序三(王洪艳)
前言
第1章 突破精益困局 /1
精益热潮与困局 /2
挑战 /4
儒家文化的影响 /5
西方管理理论 /7
文化与管理的融合 /10
第2章 精益管理之道 /15
正确看待企业 /16
企业宗旨和职能 /17
什么是管理 /19
精益管理之道 /22
第3章 精益管理方法论 /25
财务收益与竞争优势 /26
精益一体化管理模型 /27
打造竞争优势 /30
竞争战略选择 /32
提高运营效益 /33
管理模式、人才育成与企业文化 /34
第4章 方针管理 /37
目标管理的缺陷 /38
理解方针 /39
工作=日常管理+方针管理 /42
方针策划过程 /43
方针实施的困难 /48
第5章 高效价值链 /57
价值链视角 /58
价值流思想 /61
业务管理模式 /62
研发系统 /63
采购系统 /65
制造系统 /68
品质的实现 /70
第6章 获取财务收益 /77
正确的财务指标 /78
对于成本的基本理解 /81
全周期的成本控制 /83
降低成本 /86
提高资产周转率 /92
第7章 人才育成 /97
关注“人” /98
人才支持系统 /99
知识教育 /101
能力提升 /104
正确的培养方式 /110
第8章 精益文化 /115
文化的力量 /116
正确的目标 /117
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119
尊重人性 /119
持续改善 /124
丰田之道:管理模式、人才育成和文化的统一 /129
结束语:责任 /13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哈罗德·孔茨
作者: (美)查克·威廉姆斯(Chuck Williams) 著
作者: 主编  范贵喜  刘赛赛
作者: (美)理查德 L. 达夫特(Richard L. Daft)范德比尔特大学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范德比尔特大学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著
作者: 威廉·尤里(William Ury)
作者: [日]稻盛和夫 著 京瓷株式会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