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成功运作F1
作者 : 拉塞尔.霍顿
译者 : 陈加丰 叶凯
出版日期 : 2002-12-03
ISBN : 7-111-10191-x
定价 : 25.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50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前言

F1赛车大奖赛是一项为商业性娱乐提供体育与技术相汇合的场所。F1赛车的新赛季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每个月举行两站比赛,星期日比赛的时间为2个小时。除了比赛之外,F1赛车要干的别的事就是商业经营和技术开发—这些事从来没停过。即使娱乐本身也是一项贯穿全年的活动,赛道之外发生的事情总是比赛道内发生的事情有趣。从20世纪90年代起,F1赛车在金钱的力量面前开始了戏剧性的变革。为了缩短每圈的比赛时间,人们毫不留情地探索每一个微小的改进,这种探索成为推动F1赛车前进的动力。结果,为了找到提高0.1秒的单圈赛道成绩的方法,每年需要在科研上投入数千万英镑。除了帆船比赛之外,F1赛车的比赛专用器材—赛车的价值远远高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专用器材。金钱是F1赛车的燃料,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的车队常常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车队。一个中型车队的创办人每年需要筹集到2 500万~3 500万英镑的赞助费才能参加比赛,法拉利或麦克拉伦车队的开销要比这多一倍。由于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现在只有上市的蓝筹股公司才有能力赞助F1赛车。据F1赛车的主管机构称,蓝筹股公司赞助F1赛车的原因是收看每次F1赛车的电视观众遍及202个国家,人数平均达到3.35亿人,这些观众都可能是赞助公司未来的客户。只有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的观众人数才会超过这个数字,可惜的是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要每隔4年才举行一次。

由于过多的势力、金钱和既得利益的介入,对拥有和控制F1赛车的人来说,F1赛车已不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了。F1大奖赛现在成为一项产业化的商业经营,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国际公司的市场战略需要。同时,F1赛车的商业化运作又使各车队的老板、差不多所有参赛的车手以及众多的F1赛车业内人士成为百万富翁。他们中最富有的人是贝尔尼·埃克尔斯通,有的人把他叫做“沙皇”,有的称他为“马戏团领班”,还有的人管他叫做“F1老大”。埃克尔斯通几乎控制着F1赛车的一切,作为负责制定F1比赛规则的机构—国际汽车联合会(FIA)的副主席,他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作为F1赛车商业利益,包括电视转播商在内的所有人,他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由于埃克尔斯通如此位高权重,以至欧洲委员会开始调查他是否有滥用这种垄断性职权的行为。在欧洲委员会没有做出决定之前,埃克尔斯通制定的将其拥有的F1股份拿到股票市场上市流通的计划将被暂停执行。埃克尔斯通拥有的股份价值约为15亿~30亿英镑,如果在股票市场上市流通的话,他将成为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或许,依靠海外家庭信托公司的控股权规定,埃克尔斯通的妻子更有可能成为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在一项发生任何离奇古怪的事都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体育运动中,人们就是知道埃克尔斯通所经营的这个“国际马戏团”的主要受益人是一个来自克罗地亚,名叫斯拉薇卡的前阿尔马尼公司的模特时,大家也不会感到丝毫惊奇。

对F1赛车持批评态度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喜欢谈论昔日的赛车风光,那时商业化和电视需求还没有渗透到这项体育运动的各个机体中。世界各国的电视转播商真正重视F1赛车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而在19世纪90年代,汽车比赛在法国首次举行时,商业化就已经成为赛车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进入20世纪后,汽车比赛主要由地处欧洲大陆的雷诺和奔驰等大型汽车制造公司主宰,对这些公司来说,汽车大奖赛只不过是他们汽车生产过程的一个延续。这些公司的车队得到轮胎和润滑油公司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鼎力支持,车队在获得这些支持之后变得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当时的赛车是打着市场开发和技术研究的旗号进行的,但在德国和意大利崇尚法西斯主义的年月里,赛车的举行则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汽车比赛的地点开始向英国转移,由于英国成为经济、工程和运气等因素的交汇点,因此也就成为赛车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废弃的飞机场成为英国业余车手进行比赛的理想场所。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维修过飞机的飞行机械师转而为成立的汽车俱乐部服务,这些小汽车俱乐部逐步形成了一个小型网络体系。不久诞生了一个由专家组成的作坊式工业区,它就是著名的“格兰披治谷”,在格兰披治谷中聚集了约500家赛车制造小企业。现在,格兰披治谷成为了世界赛车工业的经济中心。无论是竞技汽车车队还是美国的印地卡丁车车队都到格兰披治谷来朝圣,这里可以提供各种赛车部件,从V12发动机到微型机件应有尽有。F1赛车的11个参赛车队中有7个车队的大本营设在英国。

成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国车队缺乏协调,只是企业之间毫无关联的集合物。产生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是F1赛车组织工作杂乱无章,实际比赛日程确定不下来,参赛的车队也经常无故缺席。埃克尔斯通彻底改变了这种混乱局面。在与各车队签订了参加全部比赛的协议,制定了合理的奖金分配体系后,埃克尔斯通立即着手安排车队的行程和食宿并与巡回赛车场的业主进行谈判。埃克尔斯通把比赛规定和计划基本搞定后,留给车队老板们要干的事就是全力以赴准备比赛。埃克尔斯通的过人之举在于,他洞察到F1赛车作为一项电视娱乐节目所具有的潜在吸引力。F1赛车电视覆盖率的爆炸性扩大是这项体育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埃克尔斯通把F1赛车包装成一项电视体育运动,然后把电视转播权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投标人。由于观众人数上升,广告商和赞助商的投资兴趣增长, F1赛车电视转播权的价码在20世纪90年代一路飚升。结果,金钱滚滚而来,埃克尔斯通、车队老板们和赛手的腰包也迅速膨胀。

人们对现代F1赛车的指责通常是F1赛车形式性的东西多于实质性的东西。但是,这项体育运动必须要点形式性的东西来做自我介绍,否则,大多数人就看不出它的娱乐性在哪儿。另外,F1赛车的大众普及率,特别是在亚洲,正在迅速提高。根据市场调查统计,英国的电视观众人数在5年里增长了43%;从1994年起,女性电视观众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长,欧洲女性电视观众的人数增长了10%。格兰披治大奖赛大众化的原因不仅多种多样,而且也比较复杂。一些车迷仍坚持把它与赛车运动长远而辉煌的历史联系在一起。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贵族车手们漂洋过海和奔驰或汽车联盟的车手们进行赛车大战的故事构成了赛车传说中的一个部分。伟大的比赛、杰出的赛车、出色的车手令许多作家怦然心跳,激励着他们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体育作品。斯特林·莫斯,是一位好莱坞剧作家在电影剧本中杜撰的车手名字,这位与胡安·曼努埃尔·凡乔(阿根廷车手)和艾尔顿·森纳(巴西车手)等赛车明星的名望并驾齐驱的传奇式英国车手,一直拨动着车迷心中那罗曼蒂克的琴弦。

对其他车迷来说,F1赛车是20世纪末最为至高无上的体育运动:它是速度、狂热、色彩和动力驱动技术的完美结合。古罗马运动会和F1赛车之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它们都起源于时代对运输工具的要求:战车与赛车,人们使用某种“机器”进行战斗,有时要战斗到至死方休。现场观看F1赛车的比赛使人的感官产生异样震动,马达轰鸣声,眼花缭乱的竞争场面,敏锐而容不得半点差错的嗅觉,这些都令人终生难忘。有过现场观看F1比赛经历的人当收看电视转播时,会产生一种只生活在一个只有黑白两色,寂静的世界中的感觉。即使一个从未看过F1大奖赛的普通人最终也会被它所展示的魅力所吸引。F1赛车具有一些激动人心的要素:高速赛车,强健体魄,魅力,性感和危险,这些要素共同形成一种高效能的混合剂。其他体育运动中也分别包含了这些要素,但是没有一项单项体育运动能像F1大奖赛那样囊括了全部这些要素。这就是为什么F1赛车人员和赛事能在新闻报道和时装杂志中找到一席之地,而不是只限于在报纸的体育版中报道的原因。市场调查表明,那些算不上真正车迷的观众认为F1赛车的消息已成为时事新闻,其中的一些消息需要追踪收看。围绕F1赛车最大的财政后盾—烟草商展开的争论是造成这种看法的主要原因。

使格兰披治大奖赛名声大噪的一个重要事件是巴西优秀车手艾尔顿·塞纳于1994年发生的车毁人亡的事故。塞纳的意外身亡震惊了全世界,同时,也证明了F1赛车中产生的消息都是重要新闻的说法。全世界都播放了塞纳一动不动地躺在自己被撞毁的威廉姆斯赛车残骸内的电视画面,塞纳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去,景象令人感到悲凉。但是,塞纳之死也成为是否对F1赛车感兴趣的分水岭。在随后的几年里,这项赛事在大众面前的曝光率大大增加。在这幕悲剧发生之后,威廉姆斯车队的老板们在意大利受到犯有非预谋杀人罪的指控,这项指控直到1997年底才被撤销。塞纳死后的两年内,F1赛车的赛事一直在对事故车辆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调查,是否存在欺骗行为以及对于F1赛车未来前景的激烈辩论中进行。然而,这起事故产生的另一个效应是,大众更了解F1赛车,F1赛车变得更加富有。

受这场悲剧影响而加入到这项体育赛事的车迷成为F1赛车的支持者,针对这场悲剧提出的赞助商滚出F1赛车的建议被证明是毫无道理的。威廉姆斯车队的主要赞助商—英国的罗斯曼烟草公司(Rothmans),在逃过其大众形象被贬抑的劫难之后,仍以每年3 200万美元的赞助费对威廉姆斯车队继续投资。在赞助F1赛车的汽车制造商,相关行业的企业和烟草公司等老牌赞助商的队伍中又新加入了时装公司、金融公司、航空公司和珠宝商。F1赛车的财政收入被严加保密,这意味着没有人知道现在的赞助商对F1各车队的实际投入究竟有多少,但是根据车队创办人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赞助费和奖金)可以粗略地估算出,起码为6.5 亿美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对车手的私人赞助费、招待费、赛道内场和市场支持费。

在这个耗费成千上亿美元攫取大众注意力的行动中,参赛车队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即使是最著名的法拉利车队也不例外。一位多年来一直反对赞助行为升级的车队创办人最终也不得不在这个行动面前屈服。赛车鲜艳的血红颜色被淡化,变得更像橘红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万宝路香烟烟盒的颜色匹配。各车队的老板和麦克拉伦车队的老板罗恩·丹尼斯一样已经学会用商业语言说话,这是提高F1赛车日趋增长的商业重要性的好办法。现在,罗恩·丹尼斯的经营兴趣已经超出赛车的范围,正朝着机械工程和航空业发展。威廉姆斯的格兰披治工程公司的工厂就是一个采用高科技公司研制的最新成果制造赛车的效益性生产厂的缩影。

在赛车工程方面,无人能比得过英国车队。麦克拉伦和威廉姆斯把赛车运动带入了一个奇妙的电子和计算机的新时代,这就是为什么贝尔尼·埃克尔斯通把20世纪90年代的车手说成是“电灯泡”的原因:你只需要按下一个开关,其他的事赛车自己就会干了。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如果就市场风采而言,没有人赶得过贝纳通车队,因为车队的主人是一家大众关注的意大利服装集团。贝纳通车队的前任老板—弗拉维奥·布里亚托雷对技术根本不关心,他喜欢的只是娱乐业。在贝纳通车队的维修站里经常可以看到电影明星或超级足球球员转来转去,或是在车队工厂里拍照。布里亚托雷最感兴趣的东西是时装、魅力和色彩。贝纳通车队吸引了成百万的车迷来观看比赛,人们逐渐意识到不需要了解流体力学原理或动力悬挂装置是什么照样可以欣赏F1赛车。同时,车队也为贝纳通银行账户上增添了数百万的美元收入。与其他车队的赛车相比,贝纳通车队赛车淡蓝色底盘上的图案最为花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麦克拉伦和威廉姆斯车队一直在F1赛车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使用本田和雷诺公司提供的发动机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两个车队都是本田和雷诺公司技术和全球市场开发战略的受益者。本田公司利用F1赛车为自己的工程师们“热身”,最终赶上了自己在汽车制造方面的西方竞争对手。雷诺公司的计划是摆脱自己笨拙的国营企业形象,使自己的产品显示出一些独特的色彩。对发动机供应厂商来说,如今市场比技术转让更重要。但是,我们将在第7章看到,一位在汽车展示厅参观浏览的汽车驾驶人更有理由感谢汽车比赛的举行。从F1赛车技术中获取的汽车生产经验目前可能难以推广,但这些经验确实存在。

在人们谈论机械的同时,可能忽略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汽车比赛归根到底是人从事的体育运动。参赛车手始终是大众仰慕的焦点,也是每个赛季成千上万车迷观看F1赛车的理由。可惜,车手们却始终摆脱不了对商业主义顶礼膜拜的俗气。根据《福布斯》杂志对世界最富有的体育明星的排行统计,迈克尔·舒马赫位居第4名。舒马赫之类的车手好像是一个个人独自开办的企业,生产的惟一产品就是驾驶赛车。舒马赫每年的薪水和背书转让的收入至少有3 500万美元。赞助商花上10万美元就可以买到有他亲笔签名的一个棒球帽或一件签在衣领上的防火赛车服。在F1赛车颁奖台上出现获胜车手不挂花环的情景不足为奇,因为这些花环挡住了车手身上的商标。而对车队老板来说,对车手挑选的考虑,要远远超过对技能和薪水的考虑。挑选车手时,首先要看车手的国籍,再看发动机供应商是否满意。几名由私人赞助的车手为了能得到参赛的优先权得先向车队付钱。如今的车手需要学会与赞助商交朋友,还要学会公关的技巧。车手们在赞助商的命令下,环游世界比赛所花的时间大大多于在赛道上练习时所花的时间。

必须承认,F1赛车的发展历程应该被看成是近些年来成功的商业运作的一个范例,同时,这个发展也没有停止的迹象。以亚洲为例,虽然亚洲对F1赛车的兴趣日趋浓厚,但留给赞助商和电视转播商的市场大部分还没有得到开发。甚至在中东地区举办F1赛车的时机可能已经成熟。黎巴嫩希望承办F1系列大奖赛的一站比赛,把贝鲁特变成中东地区的摩纳哥大奖赛。然而,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依然障碍重重。F1赛车必须面对失去烟草赞助商赞助的挑战,尽管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被过分夸大。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可能会使在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举行格兰披治大奖赛的计划推迟实施,“推迟”是惟一说得过去的遁词。正是在政府的干预下F1赛车才能被引进这些国家,因为在政府的眼中,承办F1赛车意义远远超出这项比赛自身应具有的意义。承办一个分站赛象征着技术进步,产生的轰动效应不亚于建造起一座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所引起的反响。F1赛车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印地卡丁车运动的发展,印地卡丁车比赛是美国举行的单座赛车系列大奖赛。印地卡丁车比赛正开始在亚洲流行,同时也受到欧洲电视观众的欢迎。当然,就赛车市场容量而言,种种迹象都表明,全球市场大得足以同时容纳这两项世界系列大赛。也许,F1赛车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它自己。当务之急是需要对F1赛车的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这项赛事过于庞大,单靠埃克尔斯通一个人是无法控制的。把F1赛车的股份拿到股票市场上流通,目的就是要公开这个问题和其他几个问题。但是由于上市流通的计划被迫延期,因此在F1赛车未来出路问题上内部争斗和混乱还将继续下去。可能给F1赛车运动造成最大损害的一件事就是,同意像拳击组织那样,把F1赛车分成不同级别的比赛。在从前的F1赛车中发生过这种事,而且埃克尔斯通也有份参与,所以他应该知道这些危险会造成什么后果。

作者简介

拉塞尔.霍顿: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陈加丰 叶凯:暂无简介

译者序

当今世界,F1大赛可以说是速度最快、花费最高、也是最具实力的体育赛事之一。它融先进的技术、完美的工艺、超凡的魅力以及危险和速度为一体,完全可以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相媲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体育赛事之一。

此项赛事创始于1905年5月13日的英国银石赛道,但真正叫做F1赛车的时间却是1950年。开始时被称为FA,后来改称F1。目前,F1大奖赛的收视观众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高达8亿。为了占领亚洲这个人口最多的商业市场,国际汽车联合会(FIA)在马来西亚和日本设立了两站比赛。同时,美国也敞开了大门。这样,F1世界锦标赛的比赛遍及了五大洲。为了保证车手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赛,FIA颁布了F1比赛用车规范,包括赛车长度、宽度、重量、汽缸容积、最大功率、轮胎大小等。F1世界锦标赛设有“车手世界冠军”和“车队创办人世界冠军”两项荣誉称号。每站比赛获得前6名的车手可以分别得到10、6、4、3、2、1分的积分。车手赛季冠军最终由各站积分确定。历史上著名的车手主要有法国人阿兰·普罗斯特(4次夺冠)、巴西人艾尔顿·塞纳等。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车族队伍越来越庞大,各种类型的汽车比赛也随之兴起。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要求精神内容的丰富。在电视转播的巨大诱惑下,无论是好奇还是爱好赛车运动,或是因为自己社会地位的崛起而尝试提高精神享受的口味,总之,关注F1赛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是,在人们怀着娱乐的心情或是抱着为精神口味增加一些高贵成分的目的收看F1赛车的同时,有谁能够想到隐藏在F1赛车背后的商业主义正在向你露出得意的微笑,或者,有谁想到要探索F1赛车商业化运作的奥秘?本书的作者正是透过屏幕中风驰电掣和绚丽多彩的比赛画面为你打开了F1世界通向商业成功的神秘之门。书中,拉塞尔·霍顿先生首次披露了F1赛车的商业经营和资金运作内幕。特别是,他揭示了车队老板、车手、赞助商和电视等媒体之间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得F1赛车成为一项融合金钱和魅力的体育赛事。

书中提到的赞助商与F1赛车的关系,表面上看说的是F1赛车,但实际上却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中赞助与体育或者与其他推广工具之间一般性的规律。赞助的主体、被赞助的对象、赞助的方式、赞助主体与被赞助对象之间的关系等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这在本书出版前的有关体育产业化和商业经营的书籍中是难以见到的。

书中,作者还精辟地阐述了现代社会中电视与体育运动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FIA掌门人之一的埃克尔斯通把F1赛车作为一项商业经营来运作,并根据这项体育运动的特点选择电视作为推广工具。同时,电视又根据F1赛车收视率高的特点反过来将F1赛车作为吸引观众的焦点。电视的大众传播性和体育的大众普及性在正确的运作下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应,而且可以使这两项产业实现双赢的结果。

随着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和加入WTO,中国体育产业化的改革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中国体育的商业化潜力也必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对于致力于这方面运作的人士,埃克尔斯通解释了他是如何成为F1赛车商业化运作成功者的三部曲,即:“先进去(指进入F1赛车圈),再变富,然后受尊敬。”体育既是一种社会文化,又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之下,体育为企业家和商家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己形象的便捷工具。如何利用体育这个工具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成为企业家和商家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企业家和商家的赞助又为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也应该研究如何加强自身的再造,从而为企业家和商家创造更多的介入机会和宽松的商业氛围。

赞助是一门学问,接受和利用赞助也是一门学问。在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化及商业化运作处于初始阶段之际,赞助商或是广告商只有抛弃了那种急功近利的狭隘观念,才能寻找到合适的赞助对象;一个体育项目也只有放下它那矜傲的架子,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赞助商或是广告商,双方只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才能最终获得双方满意的结果。本书不仅通过F1赛车成功的商业运作为您提供了这方面的实战范例,而且也揭示了赞助的普遍规律。因此,它不仅适合体育界人士和喜爱 F1赛车的人士阅读,而且也适合那些不断进取的工商界人士、新一代崛起的企业家和电视界精英学习、借鉴。同时,这本书也可以作为MBA的教学参考。

经过数月的努力,拉塞尔·霍顿这部深刻反映F1赛车商业化成功史的中译本即将付梓问世。在此,要感谢杨淑琴、王仲翔、张伟、刘键明、付光等朋友帮助搜寻有关F1赛车的资料和论证材料;感谢陈芊、陶龙德、宋淑丽、叶峰、亓晓颖、杨玉平、叶雅淇、杨峰、钟桂珍、刘贺燕等朋友在录排、校审方面提供的巨大帮助;感谢赵应征、牛凤清、杨玉荣、孟繁华、叶彤林、李彬、孟祥意等朋友提供的技术支持。在此,特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最后还须说明,翻译这样一部涉及赛车体育项目的著作,对我们来说并非易事。对译文中生涩、欠妥之处,深望有关专家及读者惠于指正是幸。



陈加丰 叶凯

2001年12月10日于北京

图书目录

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奠基石 1
一项商业产业的开创 2
英国人来了 16
第2章  职业家 27
马戏团领班 28
马克斯·莫斯利的新交易 46
驶向大众的F1赛车 60
第3章  意大利式风格 85
简介 86
法拉利:F1赛车的元老 88
贝纳通:F1赛车中陡然升起的一颗明星 113
第4章  赛车企业家 139
简介 140
麦克拉伦:胸怀鸿鹄之志的闯将 142
威廉姆斯:心无旁骛的职业赛手 169
斯图尔特:冠军车队的缔造者 202
斯图尔特格兰披治公司大事记 236
第5章  F1赛车的动力之源 239
竞争的成本 240
赞助的艺术 255
香烟袅绕的F1赛车 286
第6章  驶入电视的方程式赛车 309
电视的力量 310
数字化是F1赛车的未来 342
第7章  赛车与比赛 351
简介 352
赛车运动—新型汽车的孵化器 353
英国制造 388
第8章  快速致富的源泉 403
车手 404
结束语 出路在何方 439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翟磊 编著
作者: 张英奎 孙军
作者: (美)兰杰·古拉蒂(Ranjay Gulati) 安东尼 J.梅奥(Anthony J. Mayo) 尼廷·诺里亚(Nitin Nohria)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Elizabeth Haas Edersheim)
作者: 肖知兴
作者: (美)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著 余向华,张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