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学会反思:通过反思提升洞察力、创造力和领导力
作者 : [美]小约瑟夫·巴达拉克(Joseph L.Badaracco) 著
译者 : 薛香玲 译
丛书名 : 深度领导力
出版日期 : 2022-04-01
ISBN : 978-7-111-69827-2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48
开本 : 32
原书名 : Step Back: How to Bring the Art of Reflection into Your Busy Life
原出版社: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我们都希望能抽出一些时间,反思一下自己的目标和决定,但因身处各种任务、会议、决定和责任的旋涡中,我们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本书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小约瑟夫·巴达拉克认为,人们并非需要长时间的独处和宁静才能反思。事实上,反思可以在忙碌生活的间隙进行,这些“碎片化反思”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巴达拉克教授花了约两年时间研究“反思”,阅读了大量与反思有关的经典文献和名人日记(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凝结状态的反思),访谈了百余位管理者和专业人士,终于整理出这本简洁凝练、充满智慧的实用指南。阅读本书,有助于让反思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积极力量。

图书特色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哈佛教授历时两年深度研究
为我们点亮一盏关于反思的明灯

上架指导

领导力管理

封底文字

反思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只有在不断反思中寻找不足,明确方向,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丁世忠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

这本关于反思的书包含了许多心理学的原理,书中所讲述的许多方法也是我所熟悉并且经常教人的方法。巴达拉克教授采用的框架和语言特别平易,极易让人感到亲切。这本书可能在这里或者那里击中你的内心,让你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反思这件事,并且让你想到:哦,很多人就这样有效地做到了,或许我也可以试试看?
韩 岩 著名心理学家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实践中,反思是一种很重要的审视方式。能不能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质量、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肖知兴 领教工坊学术委员会主席

反思在日益复杂的当今世界恰恰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感谢巴达拉克教授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关于反思的明灯,愿读者朋友们能通过阅读这本书领悟反思的真谛,获得反思给予我们的独特馈赠。
徐 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推荐序

反思
通过再次思考呈现事物真实的样貌
KPI、OKR以及“996”“内卷”等不断涌现的网络热词映照了当下人们紧张、焦虑的生活状态,也无不提示着这个世界的速度、复杂性与挑战性。人们在各种目标、各种KPI的驱动下忙碌于行动,忙碌于学习,生怕一刻的耽搁就使得自己与世界脱节。我们似乎接受了更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处理了更复杂的问题,然而我们做决策的能力提升了吗?我们能更好地去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重负吗?哈佛商学院教授小约瑟夫·巴达拉克认为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人们因为忙碌于行动而找不到时间来进行反思,有些人甚至觉得“反思使人停滞,行动使人充实”,从而回避反思。久而久之,我们丧失了反思的能力。巴达拉克教授在他的新书《学会反思》中强调反思在日益复杂的当今世界恰恰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对此,我深以为然。事实上,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在更加忙碌、更加焦虑,或者信息过载时,思考反而更加肤浅,决策也更加短视和不理性。
什么是反思?为什么需要反思?
反思,顾名思义,指的是返回去思考,或再思考。我们通常把人们主动去思考过去做出的决策、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以及产生的感受的行为称为反思。反思对应的英文单词是reflection, 其本义指光线经过某些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反射和映像,亦指反思、深思或沉思。英文单词reflection的本义非常有意思,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的深层含义。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反思是对之前的决策、看法及感受的一种映像或观照。什么样的映像呢?没有经过污染、没有被扭曲的映像,因此更加接近事物原本或者真实的样子,即真相。所以说,反思的真正目的其实是要到达或者还原事物本来的样貌。人们会因经历了正确的反思而获得领悟。
为什么说通过反思才能真实地反映这个世界以及事物原本的貌相呢?难道我们最初的思考和解读可能有误?很有可能。这是因为人们在感受、加工信息以及判断事物时,会受到当下的情境因素的诸多影响。比如说,一个人当下的情绪会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一个人开心的时候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此更加乐观,并对风险更加轻视。相反,一个人沮丧之时,就会对世界充满了悲观和失望,对风险也更加敏感,处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相信大家一定有过类似的感受:天气好的时候,或者我们偶然获得别人的一次夸赞时,心情就会好起来,看什么都戴着玫瑰色的眼镜(rosy view),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在这种状态下,人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和判断显然是不同于当他感到沮丧、焦虑或者愤怒的时候的。然而,人的情绪的起因和他所需要判断的事物与决策也许并无关联。那么,当一个人心情特别好或者特别糟的时候去买卖股票,而这种情绪又和股市本身毫无关联,就需要好好地进行反思,再做出购买或抛售股票的决定。
再者,一个人因繁忙而无暇深入思考的时候,大脑常常启动自己所习惯的、熟悉的、根深蒂固的观念(比如刻板印象)去对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判断。然而,这样的判断很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与经验相左的信息和线索,因此会做出误判。比如说,人力资源主管在筛选应聘者的简历时,其对教育背景的刻板印象可能使得其他彰显申请者职业能力的信息被忽视,从而错失良才。巴达拉克教授在书中提到的反思原则 “偶尔慢下来”和“暂停,评估行动”,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境。当人们过于依赖自动化的加工和思维惯性时,需要停下来反思,理性评估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有的时候,我们还会过多地关注某些细节而忽略大的方向和目的。这种情况在信息过多、过于繁杂时尤其多见。我们处理信息时更多是在解读“这是什么”(what)而非“?这为了什么?”(why)的重要问题,从而会陷入低层次的细节内容而忽视大局(big picture)。“?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的就是这样的思维局限性。例如,家长在关注孩子的学业时,太过重视某些具体科目的成绩和表现好坏,而忽视了教育的初衷—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的结果或许是,孩子可以在这些科目上考出高分,但是无法对这些科目保持学习的意愿、兴趣和习惯。这正体现了巴达拉克教授所说的“从我们正在经历的、正在做的或想思考清楚的事情中抽离出来,领悟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的“多角度深入反思”这一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突破这种局限性。这样的思维定式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由此看出,我们对事物产生的第一印象和判断很可能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是有误的,而反思能够帮助我们对初始的思考和行动进行审视与检验。反思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还原事物原本的样貌,助我们达成更为理性的认知和决策。
如何反思?反思的关键是什么?
巴达拉克教授走访了一百多位管理者,并从这些管理者的日常经历和经验中总结出反思的原则与实用指南。这些颇具洞察力的反思原则对奔波于一件事和下一件事之间的我们有许多的启示与帮助。除了找到进行反思的有效方法之外,做好反思的关键还在于第二次的思考需要在一种平静的、深入思考的状态下进行。也就是说,我们要自带一派天真的镜子或者清澈且波澜不惊的湖面去反射事物原本的模样,从中悟出真谛。“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幽静清澈的潭水可以使我们的心空灵,从而照射出世界原本的面貌。同样地,真正的反思要能够映射出事物的真实貌相。
我读巴达拉克教授的《学会反思》,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反思进行了一次反思。我感谢巴达拉克教授为我点亮一盏关于反思的明灯。愿读者朋友们能通过阅读这本书领悟反思的真谛,获得反思给予我们的独特馈赠。

徐 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图书目录

总序
推荐序
第一章 I Chapter 1
001 马赛克式反思
第二章 I Chapter 2
013 以60分为目标
第三章 I Chapter 3
045 偶尔慢下来
第四章 I Chapter 4
067 多角度深入反思
第五章 I Chapter 5
091 暂停,评估行动
研究过程 115
参考文献 121
致谢 13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斯蒂芬 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 ,(美)戴维A.德森佐(David A.DeCenzo),(美)库尔特(Coulter,M.)
作者: 斯蒂芬 P.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大卫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罗伯特 M. 沃尔特(Robert M. Wolter)
作者: [美]斯蒂芬 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 戴维 A.德森佐( David A. DeCenzo) 著
作者: 主编 郝云宏 向荣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王玉荣
作者: 安东尼.威兰密斯 鲍勃.史密斯
作者: (美)罗伯特·史雷特(Robert Sl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