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如何系统思考
作者 : 邱昭良 著
出版日期 : 2018-01-17
ISBN : 978-7-111-58589-3
定价 : 4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64
开本 : 32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系统思考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精髓;介绍并帮助读者学习、掌握系统思考的基本方法与工具;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和一般论述,使读者了解如何将系统思考应用于个人生活与日常工作、团队与项目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以及社会事务,并希望“抛砖引玉”,引导读者“举一反三”,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系统思考;另外,与读者分享笔者十余年学习与应用系统思考的心得、实务经验,对于系统思考初学者,给予有价值的学习建议和行动指南,帮助其快速“入门”。

图书特色

系统思考是打造学习型组织最核心的一项修炼。它不仅是每位企业家、管理者都需要历练的一种新技能,也是组织系统成员之间有效沟通的“新语言”,是我们发现自己和世界的“新眼睛”。
特别是在当下,系统思考对于我们人类开创未来的新局,乃至在无边界的地球村中,促进人类与自然及所有生命系统的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重要。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和中国企业,尤其如此。
虽然系统思考与中国传统思维方法是非常和谐一致的,人们很容易理解并接受系统思考的基本知识,但真正掌握这些新的技能,并将其整合起来付诸实践,并不容易。我相信本书有助于填补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巨大差距。
该书整合了邱博士对系统思考20余年的研究与教学经验,包含着全球系统思考实践者社群多年的实践积累,对于任何想要学习系统思考方法、提升系统思考技能的人来说,本书都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彼得·圣吉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第五项修炼》作者

在长期对企业成长的研究中,我发现,中小企业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状况。其中,具备系统思考能力的经营者,能够更好地抓住机会、把握方向,并善于统筹兼顾、高效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推动企业成长。因此,昭良博士的新著《如何系统思考》,对于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诚挚地推荐每一位企业家和创业者阅读本书,相信你会受益良多。
——张玉利 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系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生在世,我们面临的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思考不清楚,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而如何思考问题是有方法的,系统思考就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如何系统思考这个问题,要把它延展成一本书来阐释,是难度很高的一件事情,可喜的是,邱昭良博士做到了。
——孙陶然 拉卡拉创始人、董事长,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创业36条军规》作者

信息碎片化时代,深入而系统的思考力是宝贵的财富。
只有学会思考,才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核心技能,学会系统思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重要意义。小到日常生活与个人发展,大到生态系统与社会公共事务,系统思考都是应对复杂性挑战的有力武器。
不仅如此,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系统思考更是一种凝聚集体智慧、让团队共同思考的“新语言”,帮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化繁为简,找到驱动业务持续发展的“成长引擎”,并睿智地解决复杂问题。
作为系统思考专家邱昭良博士的最新力作,《如何系统思考》凝聚了他20余年的实践心得,辅导数百家企业、上万名经理人的经验以及大量原创成果,可以帮助你快速学会如何系统思考,并由知到行。

以“思考的魔方”为框架,形象生动地阐述了系统思考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精髓。
通过“环形思考图”“思考的罗盘”“冰山模型”和“行为模式图”等“支架式”辅助工具,帮助你实现思维的三重转变,学会动态思考、深入思考和全面思考。
以数十个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系统思考的基本方法与工具“因果回路图”和“系统基模”。
结合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际应用场景,阐述了如何发现、设计并管理驱动业务持续发展的“成长引擎”,以及如何睿智地解决复杂问题,帮助你将系统思考付诸实践。
全书有各类案例28个、练习26项,读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部分练习的参考答案以及配套的视频微课,实现全方位、多媒体学习,促进独立思考和动手练习,从而提升系统思考能力。

管理学博士,国内著名的组织学习与系统思考专家,CKO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北京学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国际人才开发协会、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认证项目管理专家(PMP)。
邱博士在组织学习专业领域深耕20余年,并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及咨询、培训经验,曾任联想柳传志董事长业务助理、万达学院副院长及三家民企高管。邱博士在组织学习、系统思考、复盘、知识管理、创新等领域有数十项原创成果,开发了数十门经典版权课程,曾为华为、伊利、滴滴、施耐德、永辉、中石化、中国航天等数百家企业进行过培训、咨询和辅导。
邱博士著有《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系统思考实践篇》《学习型组织新实践》《学习型组织新思维》《玩转微课》《企业信息化的真谛》,译著包括《系统思考》《系统之美》《情景规划》《U型理论》《欣赏式探询》《创建学习型组织五要素》《学习型组织行动纲领》《创新性绩效支持》《新社会化学习》等,并在国内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
专长领域: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组织发展、系统思考、企业大学(学习与发展体系)设计、业务流程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
网  址:http://www.cko.cn
微信公众号:CKO学习型组织网(ID:ChinaCKO)
电子邮件:info@cko.com.cn

图书前言

系统思考大有可为
近年来,“思维类”书籍大受欢迎,包括我翻译的《系统思考》《系统之美》,以及关于脑图、创新思维、结构化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书等,但“不会思考”仍然是当今时代各阶层人士的痛点,“学会思考”仍是人们迫切的需求。
尤其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各种说法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拥有“一双慧眼”,才能“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对此,你需要能够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在各种方法与工具中,“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既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实用的方法、工具与技术,也有大量的实践应用案例。
从理论上看,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复杂性科学构成了系统思考的理论基础,并衍生出了硬系统思考、软系统思考、组织控制论、系统动力学等主要应用流派,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从应用上看,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资助了一项运用系统思考方法和工具对全球发展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并使得系统思考声名鹊起;之后,系统思考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经济管理、教育、生态与公共管理等领域都涌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尤其是1990年,彼得·圣吉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管理和学习型组织创建进行的整合性研究——“第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对于破解现代企业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激发集体的智慧、开创事业的新局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也使得“学习型组织”成为风靡全球的一门“显学”。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系统思考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引人注目。
因此,我认为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问题的“旷世奇功”,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小到日常生活与个人发展,大到生态系统与社会公共事务,系统思考可以成为人们有效解决当今时代所面临的诸多动态复杂性问题的有力武器。
不仅如此,对于各级企业管理者来说,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凝聚集体智慧、让团队共同思考的新语言。对此,系统思考可以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化繁为简,找到驱动业务发展的“成长引擎”,并睿智地解决问题。
本书目的与架构
目前市场上系统思考相关的书籍很少,即使有少量的几本书也是偏重于学术或系统动力学软件建模,涉及应用实务的指南性书籍更为匮乏,尤其是普通读者能够读得懂、学得会的非学术性读物。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系统思考的应用普及。
虽然《第五项修炼》定位为商业畅销书,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第五项修炼》及其后续系列著作中,作者们并没有对系统思考的实际应用给出详尽的指南,也没有具体说明一些方法与工具的来龙去脉,因而使得很多读者很难掌握这一门“新的语言”,这也是“五项修炼”在实践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我自2003年开始陆续为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各层次人员进行过系统思考应用实务相关培训,并将系统思考应用于个人研究、咨询与其他实际工作,既积累了相关素材,有了很多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和心得,又接触到大量的初学者,了解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困惑和问题以及需求。因此,写作和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系统思考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精髓;
介绍并帮助读者学习、掌握系统思考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和一般论述,使读者了解如何将系统思考应用于个人生活与日常工作、团队与项目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以及社会事务与生态等方面,并希望“抛砖引玉”,引导读者“举一反三”,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系统思考;
与读者分享我十余年学习与应用系统思考的心得、实务经验,对于系统思考初学者,给予有价值的学习建议和行动指南,帮助其快速“入门”。
为此,本书共分为8章,架构如图0-1所示。

图0-1 本书架构示意图
第1章:在我看来,企业家的核心职责只有两个——推动成长与解决问题,而系统思考则是企业家的核心技能,其实质是提升思考维度,但主流的思维模式存在诸多的“系统思考缺乏症”,需要进行思维的修炼。
第2章:要学会系统思考,必须理解系统的构成与特性,掌握系统思考的精髓,我将其称为“思考的魔方”,即在思维的深度、广度、角度三个方面实现思维的转变。
第3章:通过我总结的“四找”,让你从线性思考走向环形思考,看到因果之间的互动,而不是静止的片段。
第4章:借助“冰山模型”和行为模式图等工具,让你不只是看到一幕幕表面的事件,更能预见趋势、洞悉其背后的系统结构,帮助你实现深入思考。
第5章:通过我发明的“思考的罗盘”,让你看到整体,有利于换位思考,克服本位主义和局限思考,不遗漏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实现全面思考。
第6章:让你学会系统思考的“新语言”——因果回路图,它是系统思考的基础性工具,也是这个领域的“国际标准语言”,同时支持动态思考、深入思考和全面思考;通过识别回路的特性,在一个平面上也可以看到系统的可能动态。事实上,我认为因果回路图是一个攻克世间难题的有力武器。基于我本人20多年的学习心得,本章为初学者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指南。
第7章:系统基模即系统的基本模型,也就是说,在大千世界缤纷复杂的背后,总是存在少量常见的结构,这不仅有助于我们透过复杂看到其背后的简单之美,而且可以作为一个速查手册,让我们更从容地应对复杂性的挑战。事实上,所有的基模都由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时间延迟这三个构造模块组成,我将其分为两大类——推动成长还是解决问题,共10种。
第8章:作为一种实用的技能,系统思考不是“我知道了”就行了,而是必须能够结合实际状况有效地应用。本章先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层次列举了数十个系统思考可能的应用场景,然后从设计成长引擎与睿智解决问题两个方面谈了系统思考的应用事项,并给出了深入学习的建议。
本书附录中给出了系统思考学习资源以及我个人版权课程的介绍。实践证明,这是配合本书最快速、有效的入门方式。
本书特点
本人专著《系统思考实践篇》自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与鼓励,笔者倍感欣慰。结合一些朋友的学习反馈以及我自己的教学心得,我决定重新为朋友们奉献一本更好的学习系统思考的参考资料与应用指南。
本书特点有如下四方面。
第一,框架重组。《系统思考实践篇》共13章,分为“基础篇”“方法篇”“应用篇”,内容较多,近20万字;本次重新调整了全书架构,压缩了大量内容,精简至8章,共10万字,并增补了近年来的一些最新实践经验总结。
第二,案例更新。结合近年来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我补充、更新了一些案例,尤其是结合场景化原则,将系统思考和企业家的经营与管理应用场景结合起来,突出了设计并管理成长引擎、睿智解决问题等实战性很强的内容,以便企业家、管理者更好地学习、借鉴、应用。
第三,突出实战。本着突出实用性的原则,结合我总结的系统思考训练步骤,增加、更新了一些实操练习以及方法与工具的操作指引和使用心得。
第四,加强互动。要想掌握系统思考的技能,要进行持续的练习。在本书中,我整理了数十个案例,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部分练习的参考答案以及相关的视频微课,实现全方位、多媒体学习,尤其是独立思考和动手练习,从而提升系统思考的能力。
总之,我希望你不仅是阅读一本书,获得一些启发或了解到一些所谓的“知识”,还能真正地学以致用。
阅读建议
正如《系统思考》一书作者丹尼斯·舍伍德(Dennis Sherwood)所说,《系统思考》不是那种宣称“快速见效”的“快餐读物”。自学系统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枯燥、艰难的,有时也可能很困惑——虽然系统思考是使读者“见树又见林”的学问,但学习者一开始面对系统思考的知识体系、核心概念与内涵,往往会“迷失在系统的丛林里”,感到难以理解或理不清头绪;面对系统思考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包括本书中各种或繁或简的“思考的罗盘”、因果回路图等,因为还比较陌生,甚至与人们习惯的思维模式不一致,也往往不知如何使用,若缺乏高手的有效指导,则无法掌握其诀窍,发挥其功效;对于系统思考的实际应用,似乎更为遥不可及、有心无力。
因此,我深信,系统思考作为现代企业经营者必备的核心技能,它的养成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仅靠本书或其他书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这本书?有哪些途径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超越读书、持续练习,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技能呢?
根据我自己学习和培训系统思考的经验,我认为阅读和使用本书、持续学习系统思考技能有如下四个注意事项。
(1)紧跟思路,体悟脉络
本书的编排方式参考了我多年来进行系统思考培训的脉络和框架,考虑到了读者的自学体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诸多常见场景或案例,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帮助读者实现思维的转变。因此,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时,采取精读乃至主题阅读的方式,跟上思路,主动思考、揣摩,领悟书中分析的脉络。这需要你的关注、热情、专心和智慧。
如果只是简单地翻一翻,你的收获可能是有限的。这其实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道理的体现。当然,根据我的经验,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你一定会有收获!
事实上,经营企业或管理组织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根本不存在什么简单、快速见效的“万能药”。磨炼自己的思维,也是如此。
(2)手眼并用,心手合一
如果只是用眼睛阅读本书,事实证明,即使你足够聪明、投入,也只是了解了一些事例的机理,获得了一些观念上的启示,仍然无法提高系统思考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要想实现由知到行的跨越,必须手眼并用,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并随手练习工具与技术的使用。
本书注重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你只要用手机扫描页面上的二维码,回复相应的关键词,即可获取相关练习或案例的参考答案。把这些答案与你自己的分析做个对比,看看自己是否获得了额外的一些启发。
(3)勤加练习,及时复盘
虽然本书案例较为丰富,但我深信,仅仅熟悉这些案例仍然是不够的。因此,如果你没有系统地学习系统思考的机会,我仍建议你举一反三,参考书中案例,结合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勤学善练,最终必将大有斩获。一位朋友曾告诉我:在画了50多幅系统循环图之后,他才有了“开窍”的感觉。我相信这位朋友的感受,这是一种学习的体验,也是成长中的惊喜。
同时,要想更快地从练习中获益,促进能力提升,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及时复盘。建议大家在每次练习之后,都对照自己的预期目标或参考答案,回顾、比较、分析,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做得好或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进。这样,把每一次练习都变成提升我们能力的坚实支撑,一步一个脚印,你会走得更加踏实。
(4)持续学习,内化习惯
根据我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践心得,我认为,读书只是学习的途径之一,甚至不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当你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应该超越读书,持续学习,只有将这些思维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才能真正长期地受益。
对此,有如下几种有效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第一,与系统思考应用高手切磋、交流。《荀子·劝学》指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自我思索,不如学习片刻。谈到学习,虽然阅读很重要,“开卷有益”,但是,荀子认为:“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意思是说:学习最快速、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到老师、高手。与他们交流,往往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或“豁然开朗”的功效。
第二,团队学习。就像西方一句谚语说的那样: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群人一起走。在学习系统思考时,如果能在身边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事,大家一起读书、一起练习,尤其是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研讨,集思广益,持续学习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坚持下来,而且往往事半功倍。
第三,参加“系统思考应用实务”的专业培训(该课程的概要介绍详见附录B)。为了帮助更多朋友学习、掌握并应用系统思考,我自2003年开始即开发了“系统思考应用实务”工作坊,并为数百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过相关培训。该课程具有结构化、模块化、可定制的特点,并运用团队讨论、体验式游戏、案例分析、实际问题研讨等方式,引导学员循序渐进,理解系统思考的原理与精髓,学习并练习系统思考基本工具与技术,培养系统思考实际应用的技能,探讨系统思考应用的实际问题,在2~3天时间内即可使学员获得飞速进步。
最后,祝愿大家通过阅读本书,学习与应用系统思考这种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来,让我们一起开启系统思考的学习之旅吧!

上架指导

管理理论

封底文字

圣吉

企业管理是一个体系,这里面有方方面面要考虑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你如果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就单兵突进,这个问题看似解决了,其他方面全乱了。治理一家公司是一个系统设计,应该系统思考。
——柳传志 联想集团创始人

在长期对企业成长的研究中,我发现,中小企业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状况。其中,具备系统思考能力的经营者,能够更好地抓住机会、把握方向,并善于统筹兼顾、高效解决问题,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推动企业成长。因此,昭良博士的新著《如何系统思考》,对于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我诚挚地推荐每一位企业家和创业者阅读本书,相信你会受益良多。
——张玉利 南开大学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系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生在世,我们面临的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思考不清楚,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而如何思考问题是有方法的,系统思考就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如何系统思考这个问题,要把它延展成一本书来阐释,是难度很高的一件事情,可喜的是,邱昭良博士做到了。
——孙陶然 拉卡拉创始人、董事长,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创业36条军规》作者

推荐序

推荐序一
当今世界面临很多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从全球化、跨文化冲突、恐怖主义到全球变暖等,背后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事实上,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割裂越来越大,并愈发将世界视为机器,采用一种还原论的思维模式,把一个组织拆解成若干的功能,并试图撇开其他部分、实现某个局部的最优化。这就像我们每个人,为了健康,只是孤立地处理某个器官的问题,完全不顾它和整个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但也产生了很多严重的“后遗症”——我们失去了把握整体、看到相互联系的能力,把公司视为一台赚钱的机器,而不是人的生命共同体,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各自为政,同时也割裂了组织与其所在的更大的社会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在追求局部最优的同时,损害了这些更大的系统整体的福祉。这不仅会损害整个公司的利益,也给社会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系统性问题,诸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对地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
为了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人类共同体更美好的未来,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系统思考。在过去40多年时间里,我和许多志同道合者,通过出版一系列专著,包括《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学习型学校》《第五项修炼·心灵篇》《必要的革命》等,大力倡导并解释、推广这种新型的思维方法。我之所以把系统思考称为“第五项修炼”,是因为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推动人类发展的其他四项修炼紧密相连,包括激发创造力和个人觉察能力的“自我超越”与“改善心智模式”、提升集体智慧的“团队学习”以及凝聚共同热望的“共同愿景”。只有将这五项修炼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条理清晰、一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推动组织的转型。系统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习型组织的最精妙之处,即个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新方式。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心灵的转变”,是每个人心智的根本转变,从将自己看成与世界相互分立,转变为与世界相互联系;从把问题看成是由其他人或“外部”因素造成的,转变为认清自己的行动如何导致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这是一场深度学习之旅,不仅涉及我们的思维,也关乎我们的心灵。只有实现这些思维模式和生存状态的转变,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创造出自己想要,同时也符合系统中其他人和所有生命整体福祉的未来。
从这种意义上说,系统思考是打造学习型组织最核心的一项修炼。它不仅是每位企业家、管理者都需要历练的一种新技能,也是组织系统成员之间有效沟通的“新语言”,是我们发现自己和世界的“新眼睛”。
过去20多年来,我与世界各地的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就五项修炼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有大量深入的互动。其中,中国的实践社群非常活跃,令人深感振奋。我们也一起认识到,系统思考与中国传统思维方法是非常和谐一致的,它们关注人的发展,注重继往开来,很好地实现了创造新世界与保留过去传统的平衡。“第五项修炼”的观念、原则以及管理体系,也得到了中国各界人士的广泛接受,包括企业、教育、公共管理等各类机构,均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就。
但是,我们也看到,就像中国古代谚语所讲:知易行难,虽然人们很容易理解并接受每一项修炼的基本知识,但真正掌握这些新的技能,并将其整合起来付诸实践,并不容易。系统思考,尤其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企业各级管理者来说,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与决策中,应用系统思考,仍是非常迫切而重要的挑战。特别是过去30多年间,中国经历了许多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中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要想应对这些复杂性挑战,愈发需要系统思考的修炼。
今天,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转折点。我们的核心任务在于,把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系统世界观,以及经由个人发展推动组织、社会以及自然系统福祉改善的整体观,转变为在真实的组织环境中的实践。在这方面,邱博士的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尽管人们对于《第五项修炼》等书中提到的组织学习与系统思考的诸多观念,可能已经不陌生了,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相信本书有助于填补这一差距。
我初次结识邱博士是在2003年,当时他师从中国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成教授本人是著名的系统思考研究者。我在拜会成教授时,成教授邀请我担任邱博士博士论文的审阅人,我欣然应允。其后,我们通过邮件保持联系,也在中国、维也纳等地数次见面。邱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网络组织学习机制,基于多年的研究,他在组织学习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他的博士论文包含许多创新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邱博士一直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在中国的实践与推广。他在联想、万达等一些优秀企业,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对中国企业的总体情况也非常了解,并为华为、中国航天等数百家企业提供过咨询与培训。因此,我很高兴邱博士的新著《如何系统思考》出版。该书整合了邱博士对系统思考20余年的研究与教学经验,包含着全球系统思考实践者社群多年的实践积累,对于任何想要学习系统思考方法、提升系统思考技能的人来说,本书都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一直相信,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会营造一种精神和机制,使得全体员工可以全心投入并持续学习,不断提升组织学习的敏捷度,从而使组织长盛不衰、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当今历史时刻,系统思考对于我们人类开创未来的新局,乃至在无边界的地球村中,促进人类与自然及所有生命系统的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重要。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和中国企业,尤其如此。

彼得·圣吉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J-WEL学者
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主席
系统变革学院联合创始人
《第五项修炼》《变革之舞》《第五项修炼·心灵篇》
以及《必要的革命》等畅销书作者
系统变革学院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和一群致力于组织与社会变革的资深变革专家创建,以培养面向未来的系统领导者为使命,赋能产业创新、孵化社会创新、推动系统变革。学院平台整合了100多项变革技术,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一流专家导师的支持。系统变革学院中国中心将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建立一个创变者的学习社群和资源生态。赋能中国伙伴在商业、教育领域、政府干部队伍、公益事业、行动学习研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各方面创造性发挥领导力。让中国成为系统变革的全球领导者。



推荐序二
邱昭良博士又写了新书,他希望我给他写一篇推荐序,于是我有幸拿到了这本《如何系统思考》的试读版先睹为快。
系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生在世,我们面临的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思考不清楚,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而如何思考问题是有方法的,系统思考就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方法。
在书中,昭良博士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系统思考,以及如何做到系统思考。在我看来,简单讲系统思考就是站在山顶找出路,站在山顶的最高处,才可能找到出山的路,如果站在半山腰或者山脚下,纵然是天才也很难找到走出大山的路,因为你的视线完全受阻……
系统思考有三个要点,第一,要清楚全局的最终目标以及自己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首先要有全局观,首先要清楚全局的最终目标,以及自己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以此作为自己思考的第一个原点。第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任何表面的现象所误导,要有一双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实质重于形式之心思考,基于本质作为自己思考的第二个原点。第三,要动态思考,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事情之间都是相关的,一个事情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的事情,而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自己本身,这是思考的第三个原点。
柳传志先生早年在联想讲过一个拧螺丝的故事:给汽车上轮胎,一般来讲有五个螺丝要拧,这时候非常需要技巧,首先要选择一个螺丝轻轻地拧上作为固定,然后再把其他四个螺丝依次轻轻地拧上,最后再开始紧螺丝。紧螺丝时也一样,不能把一个螺丝紧到底,而是必须逐个把每个螺丝紧一些,再逐个把每个螺丝紧一些,直到最终全部拧到位。如果直接把一个螺丝紧到底,很可能其他螺丝就拧不上了。
我认为这就是系统思考,系统思考的基础是常识和逻辑,不合逻辑必有问题,超越常识就是骗局。在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本质以及着眼于动态的基础上,基于常识和逻辑进行思考,最后拿出方案,这就是系统思考。
掌握了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就可以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决策,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如何系统思考”这个问题,要把它延展成一本书来阐释,是难度很高的一件事情,可喜的是,邱昭良博士做到了,但更重要的是,读者要有能力,把书读薄,在厚厚的一本书中,提炼出、理解出系统思考的核心,并且掌握和践行,这就是读书的目的。
是为推荐。

孙陶然  
拉卡拉创始人、董事长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  
《创业36条军规》作者 


 
推荐序三
破解人类思考的心智密码
很高兴得悉我的挚友、邱昭良博士的新著《如何系统思考》即将出版。在提前了解了本书的核心内容之后,我非常欣喜,且心有戚戚焉。我觉得邱博士真是堪称“大家”,在本书中把系统思考的核心思维方法讲透了。回想起40年前,我在念系统工程博士时,我的第一门主修课的核心观念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就是一系列时间和空间的排列组合。因此,我们的思考也应该有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在里面。在时间上,要有长期性;在空间上,要有全面性。所以,当我看到邱博士提出的思考的魔方,从广度、深度和角度三个维度,精辟地阐述了系统思考的精髓:就思考的广度而言,意即我们的思考在空间上,要有全面性;从角度来看,指的就是我们的思考在时间上,要有长期性,要看到系统行为的动态性;而思考的深度,就是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把握关键。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成为一个符合系统思考精髓的决策者。我觉得这是学会系统思考的“密钥”。
纵观本书,我认为本书有如下两重特色。
第一,本土化。
据我所知,邱博士在硕士和博士两段研究经历的专业方向均是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博士论文曾得到管理学大师、“第五项修炼”提出者彼得·圣吉的指导,可以说他“吃透了”国外学习型组织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最佳实践;更为难得的是,邱博士作为孔孟荀故里的青年才俊,20余年来一直从事组织学习与系统思考、知识管理的实践、培训与咨询,他熟悉中国本土的文化、特色,知道“怎么吃”才能更好地让企业“消化吸收”、变成强身健体的“营养”。所以,本书凝聚了大量邱博士提炼的中国本土企业实践之经验,原汁原味,完全适合中国读者,为读者奉献了一道“地道中国胃”的营养大餐,堪称中国版“系统思考”之“葵花宝典”。
我多年来一直主张,在中国学习现代管理学,要从清清楚楚的模模糊糊学到模模糊糊的清清楚楚。因为在管理中,有些事情本质上就是模糊的。如果一定要用清清楚楚的手法去解析,这样,即使方法、路径看起来都是清清楚楚的,但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却是“模模糊糊”的。这就是清清楚楚的模模糊糊。相反,要有效应对本质上模糊的问题,就只能用模模糊糊的手法、理论、角度和方式去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清清楚楚的结果。这就是“模模糊糊的清清楚楚”。这是更高明的智慧。
同样,在系统思考里面,本身就不全是“1+1=2”的“清清楚楚的科学”。中国人要学习、应用系统思考,只有真正考虑到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文化、哲学与历史智慧,处理好清楚与模糊的边界,既不照搬西方的东西,又不纯粹闭门造车,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因此,邱博士在本书中所讲的一段话,我非常认同:没有复杂的简单是莽撞,没有简单的复杂是愚钝。我们既不能不经过上述三个维度的复杂思考,莽撞地“拍脑袋”决策;也不能陷入一大堆看似复杂的分析之中,难以自拔。我认为,这是深入浅出的行动智慧。
第二,独创性。
正如邱博士所说,现在商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不确定与模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敏捷度,快速创新及应变。但是,对于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应对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挑战,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各类专家也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在本书中,邱博士高屋建瓴且深入浅出,率先提出的“思考的魔方”和“思考的罗盘”非常精彩,堪称富有远见卓识的创举。它不仅说明了我们应该从三个维度上重塑我们的思维模式,做到全面思考、动态思考和深入思考,这完全符合系统思考的精髓;而且破解了如何系统思考的“心智密码”,通过三个维度上一些实用的支架式辅助工具的导入,让我们可以循序渐进、按图索骥地历练我们的思维,逐渐掌握系统思考的技能。邱博士发明的“思考的罗盘”集成了全面思考、动态思考和深入思考,从应用的角度讲,其价值丝毫不亚于系统思考专业领域的因果回路图、系统基模等工具,而且更加适合实战、易于操作,实践证明威力巨大。据我所知,这些创新是全球领先的,具有独创性,而且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确实堪称创举。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复杂系统而言,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很多决策者没有系统思考的智慧,就会“当局者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摆脱了局限于本位思考的束缚,坐上直升机,置身于庐山之外,从整体上观察,且从各个角度去深入地分析、整合,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我认为邱博士具有这样的智慧,他看透了组织学习与系统思考的本质,本书就是最好的体现。同时,我也希望每位企业家、管理者都具备这样的智慧,能够把你自己的“庐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综上所述,我认为本书非常实用,没有任何艰涩难懂的教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了我们如何从传统的思考模式转变为系统思考的实践历程,实用性强,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纵览当今寰宇,中国及全球纵横捭阖、云谲波诡,充满了各种复杂性的挑战,中国的和平崛起、民族复兴,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全球化,都迫切需要企业家和各级决策者具备系统思考的智慧。因此,我深切地希望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组织的领导和有识之士,能够从本书中洞悉系统思考的“心智密码”,提升个人与组织的思考力和学习力,绽放“智慧的光芒”。

宋铠  教授,台湾“中央”大学原管理学院院长  
2017年12月15日  



推荐序四
系统思考,化繁为简!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不能用问题产生时候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这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如何系统思考》所讨论的系统思维实践体系息息相关。我在本书中感受到系统思维的博大精深和邱博士在论述过程中的大道至简。邱博士以专业而科普的笔触,深入浅出地列举了谷歌、Facebook、领英等世界级创新公司大量新鲜又生动的案例,将系统思维的方法、步骤等描述成为跃然纸上的精彩画面。本书的写作本身就是一次系统思维的精彩运用。感谢邱博士的博学与智慧,将系统思维这项21世纪人才的关键技能阐释得淋漓尽致。
系统思考不仅是企业家的核心修炼,也应当是普通职场人士的核心素养。本书提出的系统思考的“新语言”——因果回路图和思考的魔方的独特设计,让系统思考的学习变得容易而且趣味丛生。
我最为欣赏的是邱博士谈到以智慧的方式运用系统思维而达到类似于庖丁解牛的如入无人之境的娴熟与直觉的状态。尽管系统思维方式经过分解之后都是一系列独立而完美的实践方法和技巧,但是当把系统思维融会贯通、娴熟于胸,运用到出神入化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境界就如庖丁解牛故事中庖丁所呈现的所谓福流(flow,也译心流)状态。那是一种全情投入、心无旁骛、物我两忘的最优体验。最优体验所带来的是生产力、创意和员工的幸福感。福流体验的前提是任务的挑战程度和当事人的技能程度达到完美的匹配。系统思维涵盖了多层次、多维度和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经常运用于解决难以一窥究竟的复杂系统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众多实用方法的迭代一定会协助人们产生众多的创新。而这种创新过程中,无数次复杂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和当事人经过长时间刻意练习所累积的技巧之间达成匹配的机会,无疑增加了福流体验。邱博士在书中所描述的系统思维无疑会为当事人增添更多的巅峰体验。
在人工智能的代表阿尔法狗(AlphaGo)完美击败人类精英棋手李世石的时候,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在未来人类发展格局中的角色陷入了沉思。 人类在未来人机结合的局面中能否掌握主动权?人类需要及时预见未来,并对人类的命运全面担当。解决之道,离不开系统思维!
中医是最经典而全面的系统思维运用。扁鹊的大哥“治未病”的思维,期待得到更多职场人士的重视。

甘波  
博士,新加坡福流领导力研究与实践创始人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彼得·圣吉)
推荐序二 (孙陶然)
推荐序三 破解人类思考的心智密码(宋铠)
推荐序四 系统思考,化繁为简!(甘波)
前 言
第1章 系统思考是企业家的核心修炼 // 1
化繁为简,企业家只有两项工作 // 2
设计并维持“成长引擎” // 3
预见并有效解决成长带来的问题 // 11
系统思考——敏捷成长与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 14
“系统思考缺乏症”,你有吗 // 15
系统思考是思维的修炼 // 20
第2章 认识系统思考 // 27
什么是系统 // 28
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 // 30
系统的分类 // 33
动态复杂系统的八个特性 // 34
何谓系统思考 // 40
思考的魔方——实现系统思考的三维转变 // 46
第3章 动态思考 // 51
从线性因果链到因果互动环 // 52
环形思考辅助工具 // 53
环形思考——看见“隐性”的回路 // 58
环形思考操作步骤 // 61
第4章 深入思考 // 65
冰山模型——提高思考深度 // 66
行为模式图——认识系统行为变化的动态 // 69
复杂背后的简单之美——六种基本行为模式 // 70
透过模式/趋势看清潜在的结构 // 72
第5章 全面思考 // 75
从局限于本位到关照全局 // 76
大局观:既是一种格局,也是一种能力 // 79
全面思考的辅助工具 // 80
思考的罗盘 // 84
第6章 系统思考的“新语言”——因果回路图 // 91
什么是因果回路图 // 92
辨认回路的特性 // 96
增强回路 // 97
调节回路 // 106
时间延迟 // 111
因果回路图的价值与用途 // 116
如何绘制合格的因果回路图 // 124
第7章 复杂背后的简单之美——系统基模 // 139
什么是系统基模 // 140
系统基模家谱解构 // 141
以推动成长为基础的系统基模 // 143
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系统基模 // 163
使用系统基模的注意事项 // 180
第8章 系统思考应用指南 // 18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系统思考应用的四个层次 // 184
发现并维持成长引擎 // 187
九种常见的企业成长引擎 // 199
睿智解决问题 // 214
系统思考的原则:“六要六不要” // 223
系统思考实践者的五个阶段 // 227
结束语 // 231
附录A 系统思考学习资源 // 235
附录B 精品培训 // 239
参考文献 // 247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卢润德,严宗光,袁泉
作者: 理查德L.达夫特(Richard L.Daft);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
作者: (美)斯蒂芬 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 ,(美)戴维A.德森佐(David A.DeCenzo),(美)库尔特(Coulter,M.)
作者: 主编  范贵喜  刘赛赛
参考读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