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与程序设计

企业软件交付:敏捷与高效管理精要
作者 : (美) Alan W. Brown 著
译者 : 劳佳 译
丛书名 : 华章程序员书库
出版日期 : 2013-05-20
ISBN : 978-7-111-42294-5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53
开本 : 16
原书名 : Enterprise Software Delivery: Bringing Agility and Efficiency to the Global Software Supply Chain
原出版社: Pearson Education Asia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详细地给出了可操作的技术来构建软件的供应链,在应对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的同时改善敏捷性和创新。通过真实的案例研究,他介绍了现代的全球软件工厂,展示了如何整合和运用全球外包团队、协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基础设施。Alan凭借他领导IBM Rational软件战略和为IBM的企业客户进行咨询的丰富经验,讲述了从软件研究开发到衡量指标的方方面面。

图书特色

全球化、技术剧变、经济动荡,交付高价值的企业软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困难。
在本书中,IBM杰出工程师Alan W. Brown引导决策者去了解这些新的挑战,选择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Alan详细介绍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来构建软件供应链,帮助你在应对与日俱增的成本压力的同时改善敏捷性和创新。他还通过真实的案例研究,阐释了现代化全球软件工厂,展示了如何整合和利用全球外包团队、协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基础设施。
Alan凭借他领导IBM Rational软件战略和为IBM的企业客户进行咨询的丰富经验,讲述了从软件研究开发到衡量指标的方方面面。
本书主要内容:
了解近年来在企业软件交付的要求和做法上发生的剧变
如何克服错误的假设、过时的数据和交付模式以及战略、创新、教育或研究经验的缺乏
将集成商和合作伙伴融入到专门创造商业价值的卓越中心
建立基于团队的做法,倡导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质量
构建整合了实时反馈并能迅速对变更做出响应的自适应软件工厂
在软件开发、组装解决方案和交付结果时,使用虚拟化协作基础设施来连接全球团队
克服地理、组织、技能和文化障碍
如果你是企业软件的负责人、战略分析师或从业者,本书都可以帮助你改善敏捷性、质量、可预测性、创新和价值等你所关心的每一个方面。


作者简介










Alan W. Brown  资深软件交付专家、IBM杰出工程师,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关于企业解决方案、流程改进和敏捷软件交付方法等软件工程战略方面的咨询和培训,为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提高软件交付能力做出了贡献。他曾经在欧洲和美国的企业、政府和学术研究机构中担任过多个战略职务,包括IBM Rational欧洲首席技术官、Sterling软件研发副总裁、德州仪器软件研究经理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高级技术人员。发表了50余篇论文,并撰写了多本关于软件工程实践的书籍。

译者简介








劳佳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现任SAP美国高级软件支持顾问。业余爱好语言、数学和设计。近年来合作翻译出版了《周末读完英国史》、《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文建筑之旅》、《卓越程序员密码》等书。

图书前言

软件解决方案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剧烈变革,彻底改变了软件交付的世界。我们构建的内容、构建的方法、参与建造的人、开发的地点、管理质量的方式、用户的期望以及更新的频率之类都在改变。在我看到的一些企业软件交付机构里,他们现在所用的方法和仅仅五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如今,他们在划分需求优先级的时候会更紧密地与业务部门的同事协调,他们会快速创新来把新的功能推向市场,他们会利用多元化的全球员工来提高交付的灵活性,并且最终形成被高级管理层视为商业区分度的关键元素。
  然而,软件工程行业还是有一些成员对此视而不见,或是沉浸在运作不良的做法和技术中无法自拔。不幸的是,我们处理战略、创新、教育和研究的方法往往会使用错误的假设、过时的数据和交付模式,却缺乏真实的经验。企业软件交付如今的这种两极分化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二十多年前,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转眼之间,亚洲汽车制造商就大幅改变了车辆设计、生产和交付的方法。新的汽车不光是更便宜,而且更可靠,更适合现代的驾驶条件,拥有更多客户想要的功能,可以定制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作为回应,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也加快了车辆的设计,为定制和调整需求没能得到满足的客户带来了更为灵活的全新解决方案。汽车生产采用了一种供应链的方法,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精益制造。专业的零部件供应商被组织成一个优化的产品线装配模型,它的自动化水平更高,标准化部件可以互换,关键部件和组件由全球多源供应,因此更为灵活。让供应商和客户更紧密配合的新商业模式促进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创新。
  本书探讨了企业软件交付中正在发生的类似变革,重点关注了变革的关键驱动因素、变革对软件工程师工作的影响,以及企业软件交付机构中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进行的改革。
  本书特别介绍了企业软件交付的一种全球软件供应链的观念。基于“全球软件供应链”的概念,书中谈到了全球外包服务、协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和云计算等一些最新的技术变革。本书希望能够通过丰富而实际的内容以及真实的经验,来启发读者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企业软件交付中发生的这场革命。
本书的关键论点
  在企业机构中,软件交付对于高效而稳定地提供核心业务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它还推动了市场上新服务和新产品的创新及差异化。企业利用系统集成商和技术合作伙伴来充实自己的企业软件交付机构,创建卓越中心和能力中心来专门为业务创造价值。这是一种工业化的软件交付观。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软件工厂的例子—大型专门团队负责创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或根据明确的效率标准来维持庞大的软件代码库。
  同时,企业机构要求对现有的企业软件解决方案进行快速创新和演变,以便支持部署到新的平台,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并克服竞争威胁。虽然利用软件工厂进行标准化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企业软件交付的可预测性,但要形成解决方案的差异化并提高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实现创新的敏捷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和开发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发明能力、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改进推向市场的解决方案,让提供的服务更为完善。不过我们经常会发现,这些方面会与对效率和控制的需求发生冲突。
  本书提出,企业软件交付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机构平衡灵活性和效率的能力。特别是企业软件交付机构必须努力通过下列方式,为当今的软件工厂打下流程和技术基础:
  基于标准的基础设施,通过多源采购的部件组装和关键技术部件的重用来倡导和支持供应链方法。
  自适应的工厂设置和重新配置,以支持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实时反馈,以优化工厂的交付质量和效率。
  连接全球团队的虚拟化协作基础设施,以便创造软件服务以及组装和交付解决方案。
  这些战略的背后,必须有倡导和加强规模化敏捷方法的团队做法,这让企业得以进行下列行动:
  全球团队内外的协作,跨越地理、组织、技能和文化的障碍。
  交付敏捷而灵活的解决方案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并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密切互动,获得频繁的反馈。
  注重质量,确保交付的功能具有较高价值,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持续监视和测量企业软件交付,诚实、准确地评估进展和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讨论了全球性企业软件交付,论述了目前使用的企业软件交付方式,并针对整个全球软件供应链如何达到敏捷性和效率的平衡提供了一组示例和建议。
本书读者对象和目标
  本书的主要读者是负责交付各种企业软件和解决方案的从业人员。对于战略和管理人员来说,本书真实地描绘了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并介绍了相关背景,可帮助理解企业软件交付机构目前正在经历的挑战和压力。对于交付人员而言,本书提供的指导可以帮助你做出战略决策,针对成本管理和效率来改变应用敏捷做法的方式,了解目前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的第二个读者群是学术界的教育工作者和高年级学生。本书可以作为正规软件工程教材的一本现代的参考书。书中反思了目前的行业做法,通过对真实企业软件交付情形的大量示例和描述,为学术界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基础。
  本书的目标如下:
  突出过去几年中企业软件交付的重大变革。
  讲述当今企业软件交付富于变化的一面。
  介绍企业软件交付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利用软件供应链观念来应对问题的常见方法。
  提出可行的方法,让机构可以应对改进企业软件交付方法时面临的挑战,在创新的需求与成本削减和交付活动标准化之间取得平衡。
  通过来自现实生活的例子,为从业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和启示。
  本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前三章介绍了企业软件和企业软件交付。这一部分讨论了正在解决的挑战,谈到了当今企业解决方案的性质,并重点介绍了企业软件机构为完成任务应采用的组织机构。
  中间的章节研究了企业软件交付的关键主题:协作、敏捷性、质量和治理。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和案例研究来说明这些主题,并强调了读者可以应用的实践经验。
  最后两章对企业软件交付的当前状态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实际的观点。
与已有作品的关系
  关于企业软件交付面临的挑战的文献已经有很多。这些丰富的作品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侧重于理解软件工程的技术和方法。这一类有大量的开创性作品,如Fred Brooks [1]、Capers Jones [2,3]和Tom DeMarco [4,5]关于软件工程原理的书籍,以及重要的软件工程教科书,如Ian Somerville [6]的书已经出到了第九版。此类书籍深入探讨了企业软件的做法,介绍了很多看待软件工程面临挑战的观点,研究了解决软件交付生命周期中各种挑战的特定方法,并常常选出一个或多个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类是倡导某些软件交付的具体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从业者带来特别的好处。典型的例子是特定软件开发技术的手册(如Grady Booch关于统一建模语言 UML的图书及许多其他书籍[7,8,9]),介绍特定领域常见解决方案模式的教科书(以“四人帮”(the gang of four)图书[10]为代表,启发了许多后来的作品),和许许多多各种形式的“操作指南”资料(包括大多数的IBM红皮书和Microsoft Practitioner系列)。
  第三类描述具体的软件开发环境、工具和流程。此类作品千差万别,包括关于特定软件交付过程(如最近一波关于敏捷[11,12]和精益实践[13]的书)和软件交付模式的作品(如Philip Kruchten关于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的书籍[14])。第三类还包括详细的流程和工具组合,它们可能是针对特定的功能领域(如许多专注需求管理、配置管理或测试的书),或是针对具体的解决方案(如关于交付基于Web的企业软件和大型安全关键系统的作品,虽然不太好找但正在日益增多)。
  第四类则涉及软件交付的许多重要影响带来的更广泛的商业和社会意义,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来研究在交付那些软件的作用愈发重要的解决方案时,软件不断变化的性质和作用。此类作品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从论辩性的(如Nicholas Carr的《Does IT Matter 》和《The Big Switch》[15]以及[16]Thomas Friedman的《世界是平的》[17])到社会性的(如Ravi Kalakota [18]、Douglas Brown [19]以及许多其他谈到外包和离岸全球性的作品)到财务性的(包括Barry Boehm的软件经济学[20]和Walker Royce的软件管理[21]),到来自于不同机构的各种各样的软件过程改进资料(如软件工程学院 [SEI]、计算机协会 [ACM] 以及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E])。
  当然,这每一本书对我们理解和交付更好的企业软件都大有裨益。然而在这些书中,最明显和最直接的问题要么得不到解决,要么埋在浩如烟海的细节和百转千回的思路中。本书特别想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今天的企业软件交付的性质如何?
  改进企业软件交付的方法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这些观察如何能够更好地理解目前的趋势,由此得出平衡企业软件交付的灵活性和效率的方法?
  处理这些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理解和验证当前对于企业软件交付的思考的绝佳机会。它还可以让从业者和学者重新调整他们的努力方向。这些材料将巩固、拓展和挑战目前的企业软件交付活动,帮助从业者在一个更恰当的环境下审视所做出的决定,同时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不断变化的软件交付挑战。对于学者而言,本书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案例研究和实例来源,可以引导研究活动,启发和学生一起对企业软件交付进行内容更丰富而现实的讨论。
致谢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对目前企业软件交付做法提供一个现实的视角,因此我用到的例子和介绍来源广泛,大部分都是直接取自现实情况。必要时我删除了机密或无关的信息,并在少数情况下对材料表述做了简化。无论如何,我的目标都是尽可能保持例子的真实性。
  在编排这些想法和例子时,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建议、帮助和支持。我非常高兴地在这里对他们的贡献表示感谢,他们的帮助对于本书非常重要。我特别在三个主要方面得到了难以尽述的支持:
  本书讨论的概念和原则都受益于与许多人进行的广泛讨论和互动。我特别要感谢 Scott Ambler、David Bishop、Grady Booch、Peter Eeles、Tony Grout、Tommy Lennhamn、Dave Lubanko、Martin Nally、Walker Royce 和 Jack Verstappen。
本书中的例子来自于几个人的杰出工作。我想感谢 David Bishop、Christian Bornfeld、Erich Gamma、Niek de Grief、Arthur Jurgens、Ana Lopez、Antonio Lopez、Luis Reyes、Scott Rich以及我在过去几年的大量客户项目中遇到的许多人。
对本书前几稿的大量审阅意见极大地改进了本书的内容和形式。我特别要感谢 Christian Bornfeld、Tommy Lennhamn、Jean-Yves Rigolet、Ian Sommerville、Scott Tilley、Walker Royce和 Rob Witty。
  最后,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家人。在本书创作和付梓时,我无法陪伴他们并经常工作到深夜。没有他们无尽的耐心、爱和支持,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

上架指导

计算机\程序设计

封底文字

全球化、技术剧变和经济动荡让交付高价值的企业软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本书中,IBM杰出工程师Alan W. Brown引导决策者去了解这些新的挑战,选择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预测发展趋势。
Alan在本书中详细地给出了构建软件供应链的极具可操作性的技术,帮助你在应对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的同时改善敏捷性和创新性。他还通过真实的案例研究,阐释了现代的全球软件工厂,展示了如何整合和运用全球外包团队、协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基础设施。
Alan凭借他领导IBM Rational软件战略和为IBM企业客户进行咨询的丰富经验,讲述了从软件研究开发到衡量指标的方方面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 了解企业软件交付最新的要求和做法上发生的剧变。
• 克服错误假设、过时数据和交付模式以及战略、创新、教育或研究经验缺乏的问题。
• 将集成商和合作伙伴融入专门创造商业价值的卓越中心。
• 建立基于团队的做法,倡导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质量。
• 构建整合实时反馈并能迅速响应的自适应软件工厂。
• 在软件开发、组装解决方案和交付结果时,使用虚拟化协作基础设施来连接全球团队。
• 克服地理、组织、技能和文化障碍。
如果你是企业软件的负责人、战略分析师或从业者,本书将帮助你提高敏捷性、质量、可预测性、创新和价值等你所关心的每个方面的表现。

作者简介

(美) Alan W. Brown 著: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劳佳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自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引进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系统以来,中国企业的信息化之路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如今,企业系统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电算化或是传统的生产资源管理的范畴,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的核心系统和业务战略的直接体现,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乃至成败。中国也是全球企业软件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成为各大软件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业务部门的需求变得愈发飘忽不定,客户朝令夕改,相信这是很多从业人员都曾经头痛的难题。传统上按部就班的项目实施方法往往会让从业人员疲于奔命,体现加强沟通、快速反馈、增量迭代、持续演变等特点的敏捷开发成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话题。在成本和时间的压力下,全球外包的开发模式也为更多的软件开发组织所采用。如何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怎样处理分布式协作?如何让敏捷方法适应企业软件需求,在敏捷和项目治理之间取得平衡?怎样确保项目质量?作者对这些构建成功的企业软件交付机构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大型企业软件规划、构建、质量监控、测试和交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更谈到了诸如云计算、众包、移动技术等业界新动向。作者在每一章中都给出了许多案例和图表,并且专门拿出两章来详细介绍了完整的案例,分析项目的得失成败,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当然,作者在IBM Rational任职多年,书中的很多例子也自然而然地体现出许多相关背景和思维方式。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借鉴和吸收这些方法,适应客户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是读者在阅读时应当思考的。
  我相信,本书中提到的许多方法,对于在大型企业中参与信息系统构建的高级管理层、架构师、项目经理乃至开发人员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受能力和时间所限,译文难免有错漏和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不吝指正。
  在本书成稿过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关敏、秦健和杨福川诸位老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也要感谢作者Alan Brown教授在百忙之中与我多次交流,回答翻译中遇到的疑问。最后,我深深地感谢我的妻子和父母,我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和付出。

劳佳
2013年4月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企业软件交付为什么这么难 / 1
1.1 引言 / 2
1.2 什么是企业系统 / 4
1.3 如今有什么不同 / 6
1.4 企业软件交付机构关注什么 / 8
1.5 对企业软件交付的需求是如何演变的呢 / 10
1.6 结论 / 12
第2章 企业软件交付项目解析 / 13
2.1 引言 / 14
2.2 MyCo 公司和MyProj 企业软件交付项目 / 14
2.3 业务和组织背景 / 15
2.4 项目背景 / 16
2.5 项目执行结果 / 17
2.6 事后分析 / 18
2.6.1 企业软件交付机构分析 / 18
2.6.2 项目级分析 / 20
2.7 述评 / 22
2.8 结论 / 23
第3章 软件供应链和软件工厂 / 24
3.1 引言 / 25
3.2 走向软件供应链 / 26
3.3 企业软件交付的产业化:打个比方 / 27
3.4 企业软件交付的软件工厂方法 / 28
3.4.1 协调业务与工程 / 29
3.4.2 流程和任务的自动化 / 29
3.4.3 在整个企业中利用资产 / 29
3.4.4 支持精益流程和集成基础设施 / 30
3.4.5 运营测量和控制的自动化 / 30
3.5 软件工厂的关键要素 / 30
3.5.1 业务管理 / 31
3.5.2 资产的生产和维护 / 31
3.5.3 应用开发和交付管理 / 32
3.5.4 应用基础设施和部署管理 / 32
3.5.5 治理 / 33
3.6 例子和说明 / 33
3.6.1 例子:IBM 应用软件组合优化(AAO) 方法 / 34
3.6.2 例子:IBM 测试工厂方法 / 36
3.6.3 例子: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核心保险平台 / 38
3.7 见解与评论 / 40
3.8 结论 / 42
第4章 协作型软件交付 / 43
4.1 引言 / 44
4.2 全球分布式开发 / 45
4.2.1 分布式团队工作 / 47
4.2.2 组织结构分散的工作 / 47
4.2.3 全球分布式工作 / 49
4.3 协作型交付环境 / 52
4.4 协作型应用软件生命周期管理 / 55
4.5 实例 / 57
4.5.1 一家大型金融服务机构的外包软件交付解决方案 / 57
4.5.2 IBM 软件集团的产品交付 / 63
4.6 结论 / 66
第5章 敏捷软件交付 / 67
5.1 引言 / 68
5.2 重新审视企业软件交付 / 70
5.2.1 从软件开发到软件交付 / 70
5.2.2 敏捷性的基础 / 72
5.2.3 专注敏捷性 / 74
5.3 企业规模下的敏捷性 / 75
5.3.1 实际环境中的敏捷性 / 75
5.3.2 敏捷规模化因素 / 76
5.3.3 敏捷方法的规模化推广 / 85
5.4 大规模敏捷应用的例子 / 90
5.4.1 ABC 银行的敏捷供应链管理 / 91
5.4.2 XYZ 公司的企业敏捷测试服务 / 93
5.5  结论 / 95
第6章 软件质量 / 96
6.1 引言 / 97
6.2 软件质量的全局观念 / 99
6.2.1 端到端质量管理 / 100
6.2.2 评估企业软件交付的健康状况 / 101
6.2.3 持续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 / 103
6.3 提高整个软件供应链的质量 / 104
6.3.1 协作 / 104
6.3.2 自动化 / 105
6.3.3 可见性 / 106
6.4 软件测试工厂 / 107
6.5 安全 / 111
6.5.1 代码扫描 / 111
6.5.2 Web 访问与合规性测试 / 111
6.6 结论 / 112
第7章 治理、测量和指标 / 113
7.1 引言 / 114
7.2 测量企业软件交付 / 115
7.2.1 指标的使用 / 116
7.2.2 测量的成熟度 / 118
7.2.3 测量与改进 / 120
7.3 全球软件供应链管理 / 121
7.3.1 外包治理 / 121
7.3.2 指标和软件供应链 / 122
7.4 例子 / 126
7.4.1 IBM Rational 的产品组合管理 / 126
7.4.2 某大型银行的供应商管理 / 127
7.5 结论 / 127
第8章 丹斯克银行大规模应用敏捷的案例研究 / 129
8.1 引言 / 130
8.2 变革的动力 / 131
8.3 敏捷方法应用的重点 / 132
8.4 丹斯克银行的敏捷交付过程 / 134
8.5 实施敏捷交付过程工作台 / 136
8.6 试行丹斯克银行敏捷交付过程 / 137
8.7 测量成功 / 139
8.8 推广原则 / 141
8.9 经验教训 / 142
8.10 结论 / 143
第9章 IBM Rational 全球软件产品交付的案例研究 / 144
9.1 引言 / 145
9.2 状态与动力 / 146
9.3 Rational 的软件交付目标 / 147
9.4 在Rational 引入敏捷交付 / 149
9.4.1 开发做法 / 149
9.4.2 开发过程 / 150
9.4.3 团队的组织与责任 / 151
9.4.4 规划 / 153
9.4.5 生成与生成管理 / 154
9.4.6 回顾 / 156
9.4.7 透明度 / 157
9.4.8 终期跟踪和稳定性 / 159
9.4.9  持续管理和决策 / 159
9.5 结果与观察 / 161
9.6 结论 / 162
第10章 全球企业软件交付的经验教训 / 164
10.1 引言 / 165
10.2 重新审视企业 / 165
10.2.1 管理前台和后台系统的机构 / 166
10.2.2 以软件为业务的机构 / 166
10.2.3 以软件为产品的机构 / 168
10.2.4 以软件交付为产品的机构 / 168
10.2.5 总结 / 170
10.3 风险与局限 / 170
10.3.1 对中小型企业的适用性 / 170
10.3.2 流程成熟度的影响 / 171
10.3.3 软件不是批量加工出来的,而是雕琢和演进而来的 / 174
10.3.4 供应链的弱点 / 176
10.3.5 总结 / 177
10.4 其他领域的经验教训 / 178
10.4.1 渐进式采办和TLCM / 178
10.4.2 供应链管理 / 179
10.4.3 精益生产 / 181
10.5 例子和说明 / 184
10.5.1 美国州政府的外包 / 184
10.5.2 诺基亚的产品开发和交付 / 185
10.5.3 FAA 大型项目管理 / 186
10.6 结论 / 187
第11章 全球企业软件交付的未来 / 189
11.1 引言 / 190
11.2 结尾的开始,还是开端的结束 / 191
11.3 投身云中 / 192
11.3.1 理解云计算 / 193
11.3.2 对于企业软件交付机构的影响 / 197
11.3.3 总结 / 199
11.4 采购选择 / 200
11.5 第三次浪潮 / 203
11.6 结论 / 205
附录A 企业软件交付再思考 / 207
参考文献 / 23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施霞萍 王瑾德 史建成 马可幸 张欢欢 编著
作者: 曹青 邱李华 郭志强
作者: 苏小红 邱景 郑贵滨 等 编著内封署名:苏小红 邱景 郑贵滨 赵玲玲 袁秀丽 张凡龙 编著
作者: [美]本贾尼·斯特劳斯特鲁普(Bjarne Stroustrup)著
参考读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