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公共基础课>心理生活

哀伤咨询与哀伤治疗(原书第5版)
作者 : [美]J.威廉·沃登(J.William Worden)著
译者 : 王建平 唐苏勤 等译
出版日期 : 2022-01-14
ISBN : 978-7-111-69652-0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65
开本 : 16
原书名 :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Fifth Edition
原出版社: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包含了关于哀伤、丧失和丧亲治疗的前沿内容,为咨询师和相关学生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信息。《哀伤咨询与哀伤治疗》(原书第5版)更新了包括作者督导和咨询的新案例,以及教师资源。本书精选了为丧亲者提供帮助可采取的新方案,并列出了有效的干预及预防性治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本书还提到了社交媒体和网络资源对“网上哀悼”的影响,也提到了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这些资源对哀伤诊断影响的变化,以及对不同性质的哀伤的新发现。

图书特色

国际知名哀伤领域专家 J.威廉·沃登 力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王建平 教授领衔翻译

上架指导

心理治疗

封底文字

本书是本人近20年来哀伤咨询、教学、研究、督导的重要参考书,从中获益良多。欣赏作者在哀伤咨询与哀伤治疗领域的开放精神和不断探索,此书既系统阐释了哀伤理论,又对临床实务给予了具体指导,特别推荐此书为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的必读书!丧失与哀伤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议题,书中作者所强调的“每个人的哀伤都不同于其他人的哀伤”,展现着对人内在经验深深的尊重,想必每个读者都会在阅读此书时感到共鸣、受到启发和获取力量!
——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书是美国哀伤咨询师证书参考教科书之一,它融汇了最新的理论、实操方法及案例。书中提供了两方面的宝贵信息:1.如何通过咨询缓解丧亲者的哀伤压力;2.如何治疗延长哀伤障碍。毫无疑问,该书的翻译出版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哀伤干预的普及和提升。
—— 刘新宪
哀伤咨询师

译者序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暂时失去了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暂时失去了当面互动的学习环境,暂时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工作,暂时失去了谈笑风生的常聚,也让很多人永远失去了至亲至爱。截至2021年12月11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包括港澳台)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970例,其中死亡病例5697例。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社会学者阿什顿·维德里(Ashton Verdery)与同事的测算,每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会使处于其社会网络中的9名亲人受到影响;由此推测,中国至少有5万多人因疫情突然成为丧亲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性与防控措施的特殊性,疫情丧亲者面临着无法与亲人告别、无法举办丧葬仪式、无法保留重要遗物、经历多重丧失、社会支持不足等困境,他们的哀伤历程更复杂,心理健康问题更凸显。
2020年也是我们团队开展哀伤研究的第十个年头。2010年年初,我在一次会议上从多年好友、瑞士苏黎世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安德烈亚斯·梅尔克尔(Andreas Maercker)处第一次得知了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这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便从此开启了我的探索哀伤之旅,我当时的硕士研究生唐苏勤则成为第一位负责执行项目的团队成员。十多年来,我们团队不断壮大,一直致力于考察中国丧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延长哀伤障碍在中国人群中的发生发展机制,研发针对中国丧亲者的心理服务方案,并积极关注及引进国外资源,如于2016年出版的《哀伤治疗:陪伴丧亲者走过幽谷之路》(Techniques of Grief Therapy:Creative Practices for Counseling the Bereaved)。
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后,我们团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资助下迅速发起“看见哀伤,与爱同行”的公益服务项目,联合国内外哀伤领域专家对国内心理咨询师进行哀伤咨询培训与督导,培养内地第一批哀伤咨询师,并由他们为疫情丧亲者提供公益哀伤咨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虽然我们已竭尽全力为咨询师们提供系统的培训,也常常被专家、咨询师与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感动,更是为丧亲者的无条件信任而动容,但更多时候,藏在我们热心与忙碌之下的,是一颗诚惶诚恐的心—我们真的把最优秀、最前沿的哀伤理论与实务技能以最系统且易传播的方式递送给国内同行了吗?
因此,2020年接到翻译本书的邀请,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J. 威廉·沃登博士这本《哀伤咨询与哀伤治疗》自1982年第1版面世以来,其对四项哀悼任务的原创总结、对哀伤理论与研究进展的周全介绍、对不同丧亲类型与实务技巧简明扼要的讲解、对哀伤咨询师自我探索与自我照顾的关切,持续影响着哀伤领域的科研与实务工作者。
十多年前,我们以学生的姿态如饥似渴地学习本书的前四版,了解“活到老,学到老”的沃登博士如何根据哀伤研究新发现逐步修正自己提出的哀悼任务。第三项哀悼任务“适应一个没有逝者的世界”,在第1版中为“适应一个没有逝者的环境”,只涉及外部日常生活环境,而从第3版开始考虑到适应外部、内部与精神世界,并根据最新研究加入了意义建构的视角。第四项哀悼任务更是经历了数次更新:在第1版中,受到弗洛伊德对哀悼看法的影响,第四项任务原为“从逝者那里收回(withdraw)情感能量,并重新投入(reinvest)到其他关系中”;到第2版和第3版时,受到客体关系视角的影响,该任务被修改为“将对逝者的情感重新安置(relocate),并让生活继续”;随着1996年丹尼斯·克拉斯(Dennis Klass)与同事提出“持续性联结”这一概念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支持,第4版中该任务被进一步修改为“在保持与逝者的持续性联结中,开始新的生活”;由于后续研究发现持续性联结并非总对丧亲后的适应过程有益,在最新的第5版中,沃登博士再次修改措辞,以求更准确地传达第四项任务的精髓—“在继续人生旅程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方式来纪念逝者”。沃登博士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与对知识的精益求精,可见一斑。此外,第5版中更新的网络哀悼资源等内容,在后疫情时代再次阅读时不得不感叹沃登博士的远见。现今,比起十几年前在哀伤领域的蹒跚学步,积累了一定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我们有幸以同行的身份,更胸有成竹地肩负起这份责任,迫不及待地将本书第5版隆重引荐给国内的精神健康实务工作者。
这本译著是由我们带领团队中以丧亲与哀伤为研究及临床实务方向的成员共同完成的,成员中有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有已毕业现正从事企业、高校心理服务工作、科研教学工作的硕士、博士,还有为疫情丧亲者提供公益咨询而加入团队的心理咨询师。我们有严谨的步骤与周密的分工:首先,由唐苏勤对术语表进行了翻译,团队开会讨论确定了全书术语的统一;其次,团队成员各自负责其中的一章或两章,先独自翻译,后相互校对,再由译者确认各自译稿;最后,由我们负责对全书进行审校,并在编辑审校反馈后再次修改与确认。各位译者的分工如下:序、引言和第一章,唐苏勤;第二章和第三章,邢怡伦;第四章和第六章,李青;第五章和第十章,唐任之慧;第七章和第九章,王薇;第八章,史光远。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我们定期组织团队全体成员通过线上会议及工作群讨论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以保证术语的一致性与译文的准确性。
在译稿付梓之际,我们想感谢J. 威廉·沃登博士为哀伤咨询师们书写了这部如此系统实用的指南,并基于哀伤领域研究新进展对内容进行不断迭代,让我们通过翻译得以重温旧知、获得新知。特别感谢团队中所有成员对这本译著投入的感情、时间和精力,感谢大家的不懈努力与守时敬业!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将如此重要的一本著作引进国内,感谢朱婧琬编辑善解人意、细致耐心的沟通协调,感谢三审三校中其他编辑及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最后,尽管我们团队十分认真和努力,竭力保证知识的准确传达,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还是常常感叹,要做到信达雅实属不易。如果读者在阅读时遇到任何问题,请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记录,并在后续印刷版次中改进。同时,也欢迎读者就阅读中萌生的想法与我们讨论,以本书为沟通桥梁,推动中国哀伤领域研究与实务的发展。我们的邮箱地址是:王建平,wjphh@bnu.edu.cn;唐苏勤,sqtang@szu.edu.cn。

王建平于北京
唐苏勤于深圳
2021年12月12日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引言 1
社交媒体和在线资源 ┆ 1
复杂性丧亲的本质是什么 ┆ 3
被剥夺的哀伤 ┆ 4
持续性联结 ┆ 5
意义建构 ┆ 6
复原力 ┆ 8
创伤与哀伤 ┆ 9
结语 ┆ 10
第1章 依恋、丧失与哀伤体验 12
依恋理论 ┆ 12
哀伤是一种疾病吗 ┆ 15
正常哀伤 ┆ 16
哀伤与抑郁 ┆ 30
反思与讨论 ┆ 33
第2章 理解哀悼的过程 34
哀悼的任务 ┆ 36
其他模型 ┆ 49
反思与讨论 ┆ 52
第3章 哀悼的过程:哀悼的影响因素 53
影响因素1:亲属关系—去世的是谁 ┆ 53
影响因素2:依恋的本质 ┆ 54
影响因素3:逝者的死亡方式 ┆ 55
影响因素4:历史先例 ┆ 59
影响因素5:人格变量 ┆ 60
影响因素6:社会变量 ┆ 68
影响因素7:同时出现的丧失和压力 ┆ 71
注意事项:哀悼行为是由多因素决定的 ┆ 71
哀悼何时结束 ┆ 72
反思与讨论 ┆ 74
第4章 促进正常哀伤 75
哀伤咨询的目标 ┆ 76
识别高风险的丧亲者 ┆ 79
咨询原则与程序 ┆ 81
有效的技术 ┆ 96
药物的使用 ┆ 99
团体哀伤辅导 ┆ 100
理解人际动力 ┆ 105
通过丧葬仪式促进哀伤 ┆ 108
哀伤咨询有用吗 ┆ 110
反思与讨论 ┆ 113
第5章 异常哀伤反应:复杂性哀悼 114
为什么人们难以应对哀伤 ┆ 114
哀伤是如何变成困扰的 ┆ 121
复杂性哀伤的新诊断 ┆ 122
现存的复杂性哀悼模型 ┆ 125
诊断复杂性哀悼 ┆ 134
反思与讨论 ┆ 138
第6章 解决复杂性哀悼 140
哀伤治疗的目标和设置 ┆ 142
哀伤治疗的步骤 ┆ 143
哀伤治疗的特殊议题 ┆ 152
技术和时机 ┆ 154
梦在哀伤咨询与治疗中的使用 ┆ 156
几点注意事项 ┆ 157
评估结果 ┆ 158
反思与讨论 ┆ 160
第7章 特殊丧失引发的哀伤 162
自杀 ┆ 162
与自杀丧亲者的咨询 ┆ 166
突发性死亡和暴力性死亡 ┆ 170
婴儿猝死综合征 ┆ 175
流产 ┆ 177
死产 ┆ 179
堕胎 ┆ 181
预期性哀伤 ┆ 183
艾滋病毒/艾滋病(HIV/AIDS) ┆ 188
反思与讨论 ┆ 190
第8章 哀伤和家庭系统 191
孩子的死亡 ┆ 196
祖父母的哀伤 ┆ 203
父母去世的儿童 ┆ 203
家庭干预方法 ┆ 208
哀伤与老年人 ┆ 211
家庭需求与个人需求 ┆ 215
反思与讨论 ┆ 216
第9章 哀伤咨询师自己的哀伤 217
丧失史 ┆ 220
压力和倦怠 ┆ 221
反思与讨论 ┆ 225
第10章 哀伤咨询培训 226
参考文献 25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美)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L.Johnson) 薇薇安·麦卡恩(Vivian McCann)
作者: (美)罗伯特S.费尔德曼(Robert S. Feldman)
作者: [美] 詹姆斯·布彻(James N. Butcher) 苏珊·米内卡(Susan Mineka) 吉尔·霍利(Jill M. Hooley) 著
作者: (美) 巴里 H. 坎特维茨(Barry H. Kantowitz) 密歇根大学 亨利 L. 罗迪格(Henry L. Roediger, III)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戴维 G. 埃尔姆斯(David G. Elmes)华盛顿与李大学 著 郭秀艳 导读
参考读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