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经济学>其他

肆无忌惮
作者 : 林采宜 著
出版日期 : 2014-12-04
ISBN : 978-7-111-48225-3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22
开本 : 32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是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林采宜女士的随笔集,全书收录了作者40余篇文化散文,她的文字既有缜密诗意的分析,又有潇洒自如的流淌,让人读后不禁会心莞尔。她说感情:“世界上最不可挽回的不是爱恨情仇,而是不知不觉的疏远,疏远是无疾而终的消逝。”她说乡愁:“故乡不是一座城,不是一间房,甚至不是一些人,它是随着你的足迹到处漂泊的梦境……飘飞的记忆越来越远,故乡,是我永远也无法回归的家园。” 她说:“内敛的才华叫智慧,内敛的傲气叫风骨。”作者兼具经济学家的理性思维与女性特有的感性笔触,在书中诠释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图书特色

林采宜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著有散文集《底色》。

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作者善解人类风情,既能入乎其中,洞察幽微,又能超乎其上,俯视大千。
—— 周国平

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那样隐秘的激情,那就是在某个有露珠的早晨醒来,收拾行囊上路,像游吟诗人或者孤魂野鬼一样,在热情或者冷漠,繁茂或者荒袤的,没有人认识的星际飘荡,没有目的,没有归宿,内心的家园总是在别处,而不安的灵魂总是在路上??
—— 钟伟

采宜的笔触,很多很多地展示出了某种人类自然的天性——自由自在,洒脱随意。
—— 陈彩虹

有时候,文字是一把刀,劈开你的宇宙,让热血流淌出来,浸润性情的江山;有时候,文字一只手,抚摸你的灵魂,让情愫在黑暗中野蛮生长。
穿越时间的隧道,遇见影影绰绰前世今生的我,在魑魑鬼魅中笑或者泪。

上架指导

投资证券股票

封底文字

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作者善解人类风情,既能入乎其中,洞察幽微,又能超乎其上,俯视大千。
——周国平
  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那样隐秘的激情,那就是在某个有露珠的早晨醒来,收拾行囊上路,像游吟诗人或者孤魂野鬼一样,在热情或者冷漠,繁茂或者荒袤的,没有人认识的星际飘荡,没有目的,没有归宿,内心的家园总是在别处,而不安的灵魂总是在路上……
——钟伟
  采宜的笔触,很多很多地展示出了某种人类自然的天性——自由自在,洒脱随意。
——陈彩虹

作者简介

林采宜 著:暂无简介

推荐序

推荐序一
人情练达皆文章
◎林采宜《肆无忌惮》
读林采宜的文字,经常会眼前一亮,心中一惊。她是一个女性,但你看这些文字像是一个女性写的吗?
“被年轻的女性‘偷’,同时被年老的女性‘管’,成功的男士总是挣扎在诱惑和约束之间。”“女子在婚姻上最大的错位就是:上半辈子当‘小偷’,下半辈子当‘看守’。”
她开导“抢”到了一个优秀男人当丈夫的女子:谁叫你拥有“稀有资源”的,富有的人总要多几分风险,这是经济学。
她说出的话会让许多女性侧目:女子的“爱”一旦变成了一张让男人付出全部自由的账单,这样的美德几乎等同于恶行。
她把“出轨”定位为一种“情感旅游”,分析道:面对男人的外遇,为妻的经典问题是“她哪点比我好”,其实诱惑男人出轨的不是“好”,而是“不同”。接着劝慰道:“从渴望出游到渴望回家是人性的本能,游而不归通常是小概率事件。”
本书的书名是《肆无忌惮》。书中有些话的确说得比较肆无忌惮,然而根源却是一种相当彻底的通情达理。在一双善于体察人性的眼睛面前,一切人为设定的道德边界都不复存在了。作者的立足点正是真实的人性,而不是某种性别角色。她对人性的理解已足以使她超越自己性别的眼光,其实也就是被习俗训导出来的眼光,自由地换位思考。如果女人认为她是在长男性的志气,灭女性的威风,肯定是一种误解。提醒一句也许并非多余:如果男人这样认为,则是更严重的误解。
作者善解人类风情,既能入乎其中,洞察幽微,又能超乎其上,静观万象。你看她分析调情的微妙,譬作“一份打印精美却无任何承诺的合作意向书”,又告诫“情感的鸡尾酒,对调酒师的技巧及心理素质要求甚高,一不留神,就会变质、变味,成了偷情或者爱情”,真是异常精当。这时候,她是一个心理学家。你再看她从雨花石说到男人对女人的态度,有人是欣赏家,有人是收藏家,而多少年后,回忆前尘往事,我们会笑着说:“石头只是石头……”这时候,她又成了一个哲学家。倘若不是看明白了人类情感悲喜剧的真相,说不出这样的话。她有精致的味觉,品出了人生许多滋味,又有冷静的头脑,能对各种滋味做出缜密的解析。她说感情的死亡:“世界上最不可挽回的不是爱恨情仇,而是不知不觉的疏远,疏远是无疾而终的消逝。”说曾经的缘分:“无论怎样的追忆都找不回当年,缘分只是彼时彼地的感应,不是此时此地的找寻。”说乡愁:“故乡不是一座城,不是一间房,甚至不是一些人,它是随着你的足迹到处漂泊的梦境……飘飞的记忆越来越远,故乡,是我永远也无法回归的家园。”这些体验都带一点儿悲凉的味道,但丝毫也不让人感到悲苦,反而富有诗意。这是一个已经了悟人生的限度并且与之和解的人的心态。
从本书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在这个功利社会中,她鄙夷那些励志类书籍传授的所谓“人际艺术”、“处世技巧”,相信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成功必来自正直、贵重的人品。她把人生基本状态分为忙和闲,解“忙”字为“心之亡”,“闲”字为“门内草木生”,并断定应酬是最忙的一种。她阐释“知止不殆”:一是在名利之前知道止步,二是情和德都知道适可而止,做到“情之有度怡人悦己,德之有度人情练达”。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作者自己是极善于把握“度”的人,在理性和情感之间进退自如,颇有“人情练达皆文章”之气象。可是,论及“德”,她出言似乎又有些肆无忌惮了,批评荆轲、屈原乃至谭嗣同辈“忠烈过之成愚夫”,断言自古成大事者无一吊死在“忠义”那棵歪脖子树上。其实,这里的肆无忌惮,根源仍是通情达理。她所激烈反对的往往是违背人之常情和事物之常理的偏执,只因为人们对于那种偏执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反而可能觉得是她偏激了。
从上面挂一漏万的引述已经可以看出,本书中的文章不但言之有物,而且文字功夫也相当好,许多句子可圈可点。我不得不引述,因为我无法用自己的话说得更好。使我略感惊讶的是,这些好散文出自一位高级经济专家之手,是她在工作之余的自娱之作。我们在全书中完全看不到她的专业可能带来的枯燥,少数文章引入了经济学知识,也是对真实人生体验的别样表述,令人感到新颖有趣。我相信,人是一个整体,一个人能够在职业与性情之间如此游刃有余,就必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我可以想象,作者的真性情是她在职业上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职业上的成功又使她可以轻松地从事业余写作,只为自己的喜欢而写,这反而使她具备了写出好散文的基本条件。

周国平
于2005年7月10日


推荐序二
也许我还记得你也许已把你忘记
◎林采宜《肆无忌惮》
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就文本的复制而言,如果一只狗能粗通键盘,并且恰好又会胡编乱造,它就有可能成为一些人眼中迷雾一样的“福柯”,就人的复制而言,可怕的也许不是生殖克隆,而是我们正沿用着工业化饲养场的方式饲养着我们自己。
于是他们川流不息的走来,他们是衣着光鲜的,也是衣衫褴褛的,他们是假洋鬼子的也是中年闰土的,他们是唯我独尊的,也是追随肥马尘的;她们是身姿曼妙的,也是臃肿不堪的,她们是憔悴衰老的,也是洗尽铅华的,她们是贤淑恭让的,也是放浪淫荡的。他们或者她们,其实就是我们。
我们永无止歇地走着,我们是自己亲手栽培并迷恋自己的洋葱头,那些精致而深刻的洋葱头,一层层剥离,一层层复制,一层层了无生趣,貌似深刻却没有内核,没有灵魂。
有人不愿意加入,而是旁观;或者,至少在加入的同时,尚且保存着旁观的时间、身体和内心,在“复制时代”,这是个异类。我想林采宜大致是异类。
可以摘录一些她的语录作为佐证。
她说,“女人的最大不幸是把感情带入了工作,无怨无悔地成为为英俊上司无偿服务的工具,忘记了工作其实不过是为了谋生;女人又习惯地把金钱带入了情感,斤斤计较地考量那个被活逮入洞房的男子的金钱、相貌及身体,忘记了情感纯粹是为了寻找一种平安的归宿。”
她说:“最高境界的动物,至少在情感上是雌雄同体的,工作中女人须得像男人那样思维,生活中女人须得像母性那样温情。”
她说:“道德当然是功利的,如果一个妇人和另一个妇人遇见了穷书生,那么这个无辜的书生就变成了千夫所指的陈世美;如果穷书生换成了徐志摩,那么这一切就成了爱情传奇。”
我几乎赞同她全部的陈述,但暂且停一下,我和她是无论从性别、行事还是写字,都有又阴阳之隔。她的文字,真实而若即若离,她存在于洋葱头之中;我的文字,模糊而扭曲变形,我试图游离于洋葱头之外,她享受着生活,包括幸与不幸;所有的洋葱头最终都忍受着生活,并被生活无声无息地溺毙。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所谓真实,无非是小说的别名;所谓虚伪无非是史实的内容,如此而已,所谓是否属于洋葱头也似乎并不打紧。我们都在一艘愚人船上,曾经虚无的那条船在1912年4月14日起航了,对数千条性命在冰冷海水中的不幸成就了好莱坞式狂言谵语的爱情巨片,现在尚且真实的这艘船,在有洋葱头以来就一直劈波斩浪,大无畏地前行着。我们已经到了停止赞美牛顿、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时候,我们怀念堂吉诃德,怀念阿甘。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那样隐秘的激情,那就是在某个有露珠的早晨醒来,收拾行囊上路,像游吟诗人或者孤魂野鬼一样,在热情或者冷漠、繁茂或者荒袤的,没有人认识的星际飘荡,没有目的,没有归宿,内心的家园总是在别处,而不安的灵魂总是在路上,最后不知所终。其实我们想出逃的,恰恰是这个复制时代的愚人船无可挽回的命运,我们想出逃的是高度格式化的拥挤却了无内容的生活。
我们会有例外吗?或者林采宜之流,是从愚人船上偶尔滚落泥沼中的洋葱头吗?庞德的一句咒语般的诗句也许是某种粗鲁而诡秘的答案:
“只听得一句狗娘养的,那文明便扑哧玩完。”
所以所谓真实的文字,通常是用来很真实地欺骗自己的内心的。作为我六十年代的朋友们,想必不止一次考虑过彼岸的归宿,那种莫名的情绪,在罗大佑最早的一首歌中被清晰地陈述了。
“当我逝去的时候,亲爱的,别为我唱悲伤的歌,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需浓荫的柏树;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滴也沾着露珠,假如你愿意,请记住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我也许,也许我还记得你,我也许把你忘记。”
生命中很少的是偶遇,很多的是随意的永别。关于浪漫,此女也曾雄辩滔滔,说女子的浪漫无非轻飘飘的胭脂花粉,而男子的浪漫却是血淋淋的性命。这也是小女子迷恋于项羽或者萧峰式情感的原因。飘雨不终朝,有的时候,穿越时空偶遇的两个人回忆往事,也许她还记得,也许她已忘记,而他陈述着所有的细节,她以为这是另一个女子遥远的故事。忘记,未尝不是造物赐予她的幸运。

钟伟
于2005年2月25日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人情练达皆文章
推荐序二也许我还记得你也许已把你忘记
导语
肆无忌惮(再版自序)
肆无忌惮/004临水照花/008大唐之大/011男女/014踏花归去马蹄香/017此情无关风月/020“E”化之殇/024
温润如玉
温润如玉/030青青子衿/034故乡/041眼神/047过年/052生活在别处/055知止不殆/059
云羽之外
云羽之外/064英雄死掉,世道太平/080称呼/086让一部分人慢下来/091这是春山魂一片/095执子之手/099
微妙
微妙/104“小偷”与“看守”之间/108石头记/111水/114随缘/117同桌/121
闻香识女人/125滴水虽柔/127
站在云上
黯淡光彩止静尘土/132站在云上/138和你在一起/141仁爱即佛/145墨痕断处是江流/148难得一份平常心/152距离/155棋到中盘/159藏书如养妾/162新圣女公墓/165
道德的经济学思考
道德的经济学思考/170无友不如吾者/174甲女丁男/177忠诚/181剪不断的“义”与“利”/185无所不在的投资/187也说钱币/191自由是什么?/195所有权有时是个童话/198

男性的立场,女性的情怀,天性的笔触/202
后记/210
再版后记/212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井然哲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熊友君 编著
作者: 武卿 著
作者: (美)戴尔德丽·N. 麦克洛斯基(Deirdre N. McCloskey)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