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经济学>其他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
作者 : [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著
译者 : 王大鹏 张智慧 译
出版日期 : 2021-06-10
ISBN : 978-7-111-68436-7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410
开本 : 16
原书名 : How Innovation Works: And Why It Flourishes in Freedom
原出版社: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作者马特·里德里继《理性乐观派》《自下而上》后的一本新书,这次作者将目光投向了技术的创新。秉承了《理性乐观派》的一贯观点,作者对人类未来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充满了乐观,本书则从技术进步的历史来回顾技术发展简史以及对我们经济的影响。
创新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贡献,远远超过生产要素的投入,这几乎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创新是如何诞生的,这似乎仍然是个神秘的领域,也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宿命论者的重要舞台。经济学家门也长期对创新到底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争论不休。
本书则发展出了一套简明易懂的创新诞生理论,但这并不是一本枯燥阐述理论的著作,所有的理论与事例都源自于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与发现。在这本书中,我们会循着历史的线索,回到人类文明的若干个伟大瞬间,看看在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这些对于未来的创新又意味着什么。
尽管介绍技术创新的书籍汗牛充栋,但作者认为很少有人讲生物创新与进化论与人类发展这些重要的事情纳入到创新历史的范畴内。所以作者会在本书中充分发挥自己人类学,进化论与动物学的专业知识,将这本书更绘声绘色地展现给读者。通过《理性乐观派》与《自下而上》的创作经验,作者认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故事,所以本书会更多地以故事的叙事展现创新的整个历史画卷。

图书特色

揭开科技革命的
重重面纱
拯救创新荒的科技史读本

华大基因CEO尹烨 导读

GoodRead 2020年度商业书籍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度好书榜推荐

首届文津奖获奖作者 全新力作
著名心理学家 史蒂芬·平克 推荐

专家评论

近年来,机械工业出版社独具慧眼,组织翻译出版了英国著名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的好几本名著。今年,该社又请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等人翻译了里德利的新著《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我先睹为快,感觉著译文字皆佳,值得一读,特作推荐。
本书通过讲述历史上技术创新的具体事例(主要来自能源、公共卫生、交通运输、食品、低技术、计算机和通信等领域),如蒸汽机和搜索引擎、疫苗和电子烟、集装箱和硅芯片、轮式行李箱和基因编辑、数字和抽水马桶等故事,深刻论述了创新的自由思考、偶然发生以及曲折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
里德利最后列举大量事实表明,现在“西方经济体产生创新的能力已经变弱了”,而“中国的创新发动机已经点火”,“正如6个世纪以前,欧洲从日益僵化的中国手中夺过创新接力棒一样,中国或许即将再次夺回接力棒”,“中国正大步迈向未来”,“未来几十年里,中国的创新规模和创新速度可能将超过其他任何地方”。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新推动着人类创造了往昔的文明。从游牧文明开始,语言的创新,使得智人战胜了尼安德特人,成为今天我们的祖先。在农耕文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使得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煤炭、钢铁的创新应用,人类的生产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到1946年随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确立而开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直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无疑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爆炸式改变。
然而,这么重要的概念—创新,却是我们理解最少的事实之一。
王渝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
创新已经成为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词汇,但创新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创新之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来鼓励和激励创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人们的脑海中。
英国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这本有关创新的著作有助于我们理性地看待创新。里德利在考据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在书中对其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进而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破除创新的“迷思”。正如他指出的:“宽容、鼓舞人心而又高效合理的监管给予人们自由,无拘无束地去实验和尝试新事物会产生创新,而创新则是能帮助人们获得财富的关键。”他指出的“政府还可以用购买专利的方式让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全球应对疫情的创新具有很强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我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此书对深入了解创新的动力机制有诸多启示。正如里德利的其他畅销著作一样,此书非常值得一读,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等人的译本很好地忠实于原著,这既可以看作是某种“创新”,也可以看作是对科技创新进行的“普及”,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邱成利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是一部让我手不释卷的著作。科学的方法有且只有两种,归纳和演绎。对科技进步历史的体系性归纳,是今天我们站在5G、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深空探测、基因技术、疫苗生物科学等创新高地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演绎基础。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够跨时空地回顾从熵增原理、内燃机与柴油机,到莱特兄弟,再到无线通信技术的实现、搜索引擎技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还能够在精神层面与托马斯·爱迪生、戈登·摩尔、居里夫人、约翰·麦卡锡、克劳德·香农等隔空对话。此外,阅读本书还能够触发我们思考创新的本质,以及创新背后的经济学、商业模式与交易结构。
在这个信息爆炸、各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这本严谨、准确、雅致的译著的出版无疑给了我们能够站在不同维度,体系性地梳理与思考科技创新本质的机会。在社交媒体泛滥、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的时代,我真诚地推荐大家能够与我一起,沉浸在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千年迭代、百年演化、十年裂变之中!
何其有幸,我们见证过历史;何其有幸,我们正参与未来。
高庆一
连界科技董事长、连界启辰资本合伙人,工学博士

创新是什么?创新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发生的?创新何以常常被抵制、被阻挠乃至被妖魔化?
如果说,创造力只是关联各种事物的能力,每项技术都是其他技术的组合,每个想法都融合了其他想法,那么创新的出现则得益于各种旧想法持续不断地组合成新想法,并转化为新的发明、发现这一历程。
马特·里德利所著《创新的起源》一书,以独特的观察视角、精湛的思考洞见,追寻了从发现、发明到创新、创造的曲折路径,对影响人类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的一些重要创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促成这些创新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翔实的描述,同时对创新的本质、创新的价值和创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作者笔触所致之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创新者,一些重要概念和技术的形成、产生与创新者打破常规的心路历程交相辉映。他们的努力探索、敢为人先,终以创新成果将昨日之梦想化为今日之现实,进而拓展了学科的边界、扩充了知识的疆域,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这部作品堪称人类磨砺创新思维的颂歌,也是人类开拓进取精神的礼赞!它给我们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尹传红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在创新日益沦落为语言游戏的当下,真正的创新却越来越少(创新荒),在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中,创新再一次迷失在各种喧嚣的狂热中。英国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再一次以吹哨人的身份,凭借丰富的科技史底蕴、敏锐的直觉、刻刀般的笔力带领我们穿越那片烟雾缭绕的创新荒野,既为读者展示了历史上那些真实而生动的创新,又顺道去除当今社会关于创新的种种幻觉与欺骗。为了回到创新本身,在宏观层面作者以嵌套的方式从多维度展现了创新生成的社会史,在微观处作者以独到的理论如医生运用手术刀那般解析创新的本质,如创新是渐进的、偶然的,也是需要自由的,创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现象等,这些看似朴实的观点,却恰恰是当下被过度包装的伪创新最缺乏的品质。总之,在这本《创新的起源》中,观点犀利之处随处可见,作者对于各种谬误也是毫不客气,手起刀落绝不纵容。一路读下来很是解气,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关于创新的本真言说。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科技创新提升了经济繁荣,推动了人类进步,因此人们有强大的兴趣探索人类为什么创新。本书作者研究这个问题的方式是剖析历史上的一个个创新故事,抽丝剥茧,还原历史上创新的真实过程,让读者掩卷而思,寻求答案。

董洁林
科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马特·里德利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之一。本书深入研究了交通、能源、信息等领域创新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我们不太熟知的创新故事,分析了创新的本质规律。对于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要,本书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米磊
硬科技理念提出者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
创新难预知,无法计划,受制于彼时的约束条件。在大致回顾人类技术进步史之后,创新的秘密有了模糊的轮廓:它需要更加自由的环境,因为创新离不开边际上的试错。而自由的环境取决于更多人能正确理解创新。《创新的起源》是迄今为止解读创新本质的最佳读物。
吴主任
《暗中观察》作者、财经博主
没有瓦特、达尔文、牛顿、巴斯德、乔布斯,也一样会有蒸汽机、进化论、万有引力、疫苗和苹果手机。本书延续了作者人类演化“自下而上”的观点,认为创新是自下而上叠加演化、多点发生的,没有这个天才也会有另一个天才出现,造福人类。因而,营造创新的土壤比期待天才出现更重要,一个开放的环境比举国之力更重要。否则,天才们或者被棒杀,或者被捧杀,最终泯然众人矣。
闫肖锋
资深媒体人、趋势观察家
大多数人想到创新会想到苹果、华为、乔布斯等,这本书会告诉你,不是的。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可能和创新有关。
唐文
氢原子CEO
可以说他就是英国的尤瓦尔·赫拉利,本书读起来轻松愉快:以轻松的笔触承载着丰厚的学识。本书是一本伟大的书。
《福布斯》杂志
本书构建起一套引人入胜的创新体系,它介绍了创新是如何起源于史前时代,并阐述创新将如何塑造未来,以及是什么使创新成功。
《科学美国人》杂志
从深刻的终极问题(物种如何获取能量以避免衰落与死亡),到有趣的生活发明(轮式行李箱为什么这么晚才被发明出来),本书展开了一场富有洞见的探索。
史蒂芬·平克
著名心理学家

上架指导

经济理论

封底文字

创新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一边高喊创新一边却又抵制创新,为什么现代社会在很多领域出现了创新荒,到底我们该怎么引领未来的创新,本书做了系统的回答。
——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对驱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是鲜有以历史视角系统回溯该过程的著作,本书对这一空白做了很好的补充。本书对于重大创新活动生态系统营造、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描述科技史的书不少,能把科技史写好的却不多,而本书恰属其中之一。和一般编年体的科技史不同,本书从更高的维度总结了科技的共性,同时辅以历史甚至史前史背景,剖析了科技、创新或发明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 尹烨
华大基因CEO
这是一部严谨的梳理性的专著,在科学与技术如何成为创新元素的多米诺骨牌中前两张方面,本书有着足够的认知和清晰的结构。希望本书能够引起更多人思考创新,理性地对待创新,并且成为塑造中国创新文化的一种力量。
—— 李成才
纪录片《大国崛起》与《创新之路》导演
本书通过讲述历史上技术创新的具体事例,深刻论述了创新的自由思考、偶然发生以及曲折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新推动着人类创造了往昔的文明,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无疑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爆炸式改变。然而,这么重要的概念——创新,却是我们理解最少的事实之一。
—— 王渝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
英国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这本有关创新的著作有助于我们理性地看待创新。里德利在考据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在书中对其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进而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破除创新的“迷思”。
—— 邱成利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本书是一部让我手不释卷的著作。在这个信息爆炸,各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这本严谨、准确、雅致的译著的出版无疑给了我们能够站在不同维度,体系性梳理与思考科技创新本质的机会,更能够让我们在精神层面与历史上的科学家隔空对话。
—— 高庆一
连界科技董事长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追寻了从发现、发明到创新、创造的曲折路径,同时对创新的本质、创新的价值和创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堪称人类磨砺创新思维的颂歌,也是人类开拓进取精神的礼赞,它给我们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 尹传红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科普时报》原总编辑

译者序

创新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气质
阿西莫夫有言:“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身影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智人祖先可能会一直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那么现代人类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各位读者以及本书原作者和作为译者的我们都不会有机会去感受和反思创新是如何发生的。
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在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作为有机发展锁链一环的人类,其出现本身就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创新,人类这个物种才通过原子、能量和数字信息的重组陆续地把原本不可能的存在之物变成了可能,也就是力争把无序变成有序,这实际上是一种熵减的过程。
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追求并加速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在努力加大科研投入,其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和激发原始创新,从而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拔得头筹。我国更是把创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会提出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创新能力还要“显著提升”,到2035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关键核心技术要“实现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众多场合都对创新做出了重要论述,他曾说:“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0年9月,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他强调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020年6月,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老师经过朋友介绍将《创新的起源》一书的英文稿发送给我们,咨询是否可以担任本书的译者,对书稿进行译介。在通读全书之后,我们感觉本书对创新的见解非常独到,分析鞭辟入里。本书论述了创新发生的机制,创新之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创新,激发创新,等等。这些问题贴合当前热点,都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和领域,当然也是本书原作者马特·里德利先生想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探究向我们传达的。因此,我们欣然应允并迫不及待地想尽快将中文译稿完成,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翻译工作,其间也面临着时间紧与任务重的难题,而且这并非属于我们日常研究工作的一个“必答题”,所以我们只能在完成正常工作之后“挑灯夜战”。
如今,虽然仍有些惴惴不安,唯恐我们的孤陋寡闻和学养不足有损原著的深刻内涵,不过“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现在“她”正带着两位译者的诚意与各位读者见面,以供各位参阅和批评指正。
作为英国记者、科学家、商界人士、英国上议院议员、著名的科普作家的马特·里德利先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因为其在科学、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几乎他的每一本著作都有中文译本,而且这些译本都赢得了大量国内读者的关注,而这本《创新的起源》是他最新的著作,相信也一定能够继续谱写传奇。里德利先生在这本书中利用历史上一系列创新的例子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是创新,创新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我们应该为创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等等,资料翔实而丰富,论证精辟,见解独特。
本书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七章是分领域的创新史,包括能量、公共卫生、交通、食品、低技术创新、通信与计算以及史前创新,而后五章是作者对创新的深入分析。如果说第一部分是“经济基础”,那么第二部分则是某种意义上的“上层建筑”,是对第一部分的升华。
本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史,因为它澄清了很多当下流行但未必正确的观点。虽然创新几乎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或者说它已经成了一种行动。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里德利先生看来,创新与发明是有差异的,这也是他在书中反复提及的一种理念,也正是因为二者的差异,有些人是发明者,但是难以被冠上创新者这个称谓。再比如,传统上我们往往认为很多创新起源于基础科学的成果,是基础科学成果的转化带来了创新的爆发,但是实际上,有些创新走在了基础科学研究之前,甚至遥遥领先,这也是里德利先生在本书多处都提到的一种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在这一点上,里德利先生的观点与《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3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它们都表明,技术的出现和形成远远早于科学,甚至科学在当时可有可无,技术则必须存在。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说基础科学研究不重要,而是强调要回到特定的历史情境来看待科学、技术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那些历史上的创新者曾经背负着一些负面的评论甚至是骂名,但是这些并未阻止他们创新的脚步,也没有抑制住他们一如既往的创新热情,可以认为,创新是那些人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一系列举措,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破解病毒“密码”,研发针对性的疫苗等都是这种精神气质的外显。而今我们正努力让这种精神气质更多地展现在芸芸众生身上。
同时,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时也需要某种机缘,创新太早会失败,太晚同样会丧失“首发权”,这也许印证了古典时代凯洛斯(Karios,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契机”)一词的精确内涵。当然,创新并不是个体的某种行为,它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代代人接续努力的结果。所以它是渐进的、增量式的,只不过我们通常记住的是那些被荣誉加身的幸运创新者,而在他们前面那些同样可以被称为创新者的铺路架桥之人却淡出了人类的视野,真乃“一将功成万骨枯”。
此外,虽然有些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是创新有时候是难以被计划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剑走偏锋的“尤里卡”时刻。可见,创新并不意味着敢“创”就必然“新”。创新并不总是都能以成功告终,而且在此期间也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欺世盗名”之行,比如“汉芯”事件就提醒着我们: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唯有如此,创新之路才会更宽广。
作为译者的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科学传播问题,而实际上这本书既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有关创新历史的著作,也可以看作是对创新这个问题进行的科学传播。也正是基于这种考量,我们更愿意把这本书介绍给各行各业关注创新的人士,也通过本书让更多人从科学传播的视角看待创新的问题,但是囿于译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教,希望有机会再版时一一订正。
我们正处于一个呼唤创新、成就创新的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是这个时代的标语,是这个时代的属性。希望本书可以为我们深入研究创新、理解创新、践行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具有创新这种精神气质。

推荐序

推荐序一
创新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一边高喊创新一边却又抵制创新,为什么现代社会在很多领域出现了创新荒,到底我们该怎么引领未来的创新,这一连串的问题常使我瞠目结舌,而这本《创新的起源》做了系统的回答。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人类的发明常常是源于一个个聪明人的突发奇想,我们认为企业的创新也是源于个别企业的自主创新。但马特·里德利先生却颠覆了我们的想法,他通过大量的科技进步史实向我们说明,人类的发明和企业的创新都是渐进的,而且是经过许多人共同努力才做到的,无论是当年的蒸汽机,还是后来的飞机和今天的互联网、核酸结构等,他似乎给我们正在发烧的创新热泼了瓢冷水,好处是让我们更加理智地对待创新。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发明是创新的基础,但发明并不等于创新,只有把这些发明用于人们实用的产品才叫创新,而且创新往往发端于偶然,不管青霉素还是四氟乙烯,其实都是偶然发现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老本行水泥行业,波特兰水泥的产生是因为一场错误而发现的,190多年前英国波特兰岛的工人烧石灰,意外地把雨后沾满了黏土的石灰石放炉子里烧,结果烧出一种叫硅酸钙的新物质,这就是现在的水泥。创新往往要靠一个团队的努力,创新也往往靠社会上众多技术的组合。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造出汽车的所有零部件,一辆汽车要靠许多企业生产的部件进行组装。创新也需要开放的横向联合,今天无论是做芯片还是做液晶面板,都得靠全球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进行联合开发。
创新虽然那么美好,但几乎每项创新最初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和压力,从古至今,无论中外,概莫能外,这常常让人们费解。书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以人类当年曾禁止喝咖啡为例,说明了个中原委,人人都渴望创新,但人人又都惧怕创新,人人都能找到一个反对创新的理由。常常是创新者非但没有受到欢迎和鼓励,还必须与现有技术的既得利益、人类谨慎保守的心理、抗议者利益,以及版权、规章、标准和许可所设立的标准门槛等做斗争。
创新真的不易,大企业往往因为眼前的既得利益而错失良机,甚至站在创新的对立面。当年柯达胶卷发明了数码相机,但柯达因太珍惜胶卷赚取的高额利润,后来眼睁睁看着别人用它的数码技术把自己逼得活生生地破了产。要想让大企业创新就必须把大企业引入竞争的赛场,只有竞争,大企业这头大象才能跳起舞来。比如,沃尔玛推出的“扫描即走”服务,允许购物者扫描他们想购买的商品条形码,然后用智能机点击按钮完成付款。创新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靠政府部门的指令,书中批评了创新主要靠政府对研发支持的观点。这和《大繁荣》一书作者费尔普斯先生提出的创新不靠大企业而是靠草根创新和民间创新的观点一致。虽然作为在大企业做了多年董事长的我对这些观点有所保留,但我认为作者的观点也要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开展好民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让我们大企业产生创新的动力,如何让我们政府举国体制的引导更加有效。让我们国家真正形成大企业创新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创新铺天盖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书中有一句话甚为经典,“创新是自由之子,是繁荣之母”。自由的环境是创新的土壤,要大胆假设,鼓励质疑,宽容失败。正像厉以宁老师说的,还是先有创意,后有创新,再有创业。我也赞成本书作者关于中国是创新发动机的说法,他认为,过去对中国人只靠模仿进行创新的老旧认识必须翻篇,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创新规模和创新速度将超过其他任何地方。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春节在深圳和那些年轻创业者相处的感受,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创新文化还是民间创新,都开始走在前头,这就是中国为什么一定会繁荣的理由。
我推荐大家读一下《创新的起源》这本书。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2021年4月



推荐序二
创新的本质特征
伟大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成为经济繁荣与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缩影。创新在驱动行业发展、经济增长以及面向社会重大挑战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之于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四大发明,到两弹一星、青蒿素、复兴号动车组、墨子号卫星、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等,在我国持续发展的演进过程中,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贡献书写了浓墨重彩之笔。
国际层面,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以来,各国学者与产业实践者围绕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等展开广泛讨论。在科学发明重要性成为广泛共识的背景下,创新学者呼吁发明与技术的商业化与扩散普及,即通过要素组合,真正实现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价值创造,才是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得以驱动繁荣与进步的本质。相应地,围绕政府的产业政策设计,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市场运作等,被视为实现科技创新成效的关键机制,受到广泛讨论。对于重大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而言,因其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持续的技术改进与变革条件以及驱动关联产业发展与互补创新的潜力等,其创新成效的实现对于国家发展与进步的正向意义更为突出。
然而,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驱动发展之意义得到广泛共识的背景下,鲜有历史视角的系统回溯与关于历史经验的洞见和讨论。本书《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对这一空白做了很好的补充。全书以简明形式,基于历史视角,描述了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重大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实例,覆盖能量与能源、公共卫生、交通、食品、低技术创新、通信与计算等各大领域,并进一步延伸至以农耕、石器等为基础的“史前时期”,勾勒出一幅磅礴、生动、系统的科学技术进步史的画卷。据此,作者以重大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史实材料,总结并诠释创新如何发挥作用的本质特征,并就创新如何驱动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创新失败、如何直面创新挑战和创新面向未来的发展等给出了启示,为今人客观全面认识重大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的价值,以及利用创新实现繁荣并实施相应对策提供行动参考。
以史为鉴,科学技术进步深刻驱动经济发展与人类繁荣。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引导科技创新向对社会负责任的发展方向演进,将成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实践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重大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愈发复杂,创新活动涉及的参与主体与利益相关者愈发广泛,创新成果的产业与社会价值转化模式愈发多元,围绕重大科学发明与技术创新的讨论将走向异质性主体协作共生、研发与创新要素协同、创新活动无限迭代与可持续发展等趋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重大创新活动的生态系统营造、创新文化建设等,以引导科技创新向社会负责的价值输出。这些都将成为面向未来旅程中品读《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2021年5月,于朗润园



推荐序三
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创新的书越来越多,尤其是2011年,因为这一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那么我们的第二是怎么来的呢?是资源驱动带来的,消耗了大量的土地、矿产等,我们为此付出了代价。那么,我们还有多少资源可以付出?
从2012年开始,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就是代替资源驱动发展的发展方式。此后,呼唤创新,成了各级政府、媒体、机构话语体系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可见社会就此已经达成共识。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自公元1500年以来,新科技的出现使人们再也不用仅依赖存量,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资源发展经济了,这证实了人所拥有的创造力。创造力,多么可贵的东西,多少国家和民族都在设法寻找这一力量,因为这一力量带来了财富的变化,人类福祉的增加,以及富足的生活。这种创造力造成的结果就是创新。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在和平时期都在呼吁创新,但是到底怎么创新?每一个国家,也都在寻找着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资源禀赋下,到底哪一种更适合自己?
2015年,我们推出了十集的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试图从科学、好奇心、专利、政府、市场、资本、文化等多方面,来探讨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到底走过了哪些道路,创新到底需要哪些元素。我们在当时借鉴了国际上有关创新的书籍,比如菲尔普斯、熊彼特等人的著作,如果当时里德利已经出版了这本书并且我们有幸能够读到,那么我们的影片的水平可能会有一个提升,因为这是一部严谨的梳理性专著,对科学与技术如何成为创新元素的多米诺骨牌中的前两张,有足够的认知和清晰的结构。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依然由衷希望由王大鹏老师等翻译的《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能够引起更多人思考创新,理性地对待创新,并且成为塑造中国创新文化的一种力量。

李成才
纪录片《大国崛起》 《创新之路》导演
2021年5月20日,于昆明机场

图书目录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导读
译者序
引言:无限非概率驱动器1
第1章 能量12
热、功和光13
瓦特带来了什么变化23
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发明事业”25
无所不在的汽轮机30
核能与缺乏创新的现象34
页岩气带来的惊喜39
火的统治46
第2章 公共卫生48
玛丽夫人枕边的敌人49
巴斯德的鸡54
终有回报的氯气赌博55
珀尔和格雷丝怎么从来不出错59
弗莱明的运气62
围捕小儿麻痹症67
泥屋和疟疾70
烟草和降低危害72
第3章 交通77
机车及其线路78
转向螺旋桨84
内燃机的回归87
柴油机的悲剧与胜利91
莱特兄弟的故事93
国际竞争和喷气发动机100
安全和成本上的创新103
第4章 食品108
美味的块茎109
化肥如何养活全世界114
来自日本的矮化基因124
昆虫劲敌131
基因编辑变得更清晰了136
节约土地与共享土地141
第5章 低技术创新143
数字为全新之时144
疏水阀149
波纹铁征服了帝国153
改变了贸易的集装箱157
轮式行李箱迟到了吗164
餐桌上新颖的东西167
共享经济的崛起170
第6章 通信与计算172
距离的首次消失173
无线的奇迹177
谁发明了计算机183
日益缩小的晶体管190
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惊喜197
学习的机器204
第7章 史前创新209
第一批农民210
狗的“发明”215
一大飞跃(石器时代)220
火让盛宴得以成为可能226
终极创新:生命本身229
第8章 创新的本质231
创新是渐进式的232
创新不同于发明236
创新往往是偶然的237
创新是重组240
创新包含试错243
创新是一项团体运动245
创新是必然的246
创新的炒作周期250
创新倾向于分散管理253
创新更意味着资源节约256
第9章 创新经济学259
报酬递增之谜260
创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现象263
创新既是科学之母,也是科学之女269
创新不可强加于不情愿的消费者身上273
创新让彼此更加依赖274
创新不会造成失业276
大公司不善于创新280
赋予创新以自由282
第10章 造假、骗局、跟风和失败285
造假的炸弹探测仪286
幻影游戏机288
希拉洛斯的溃败289
创新收益递减导致的失败:手机296
未来的失败之作:超级高铁298
失败是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亚马逊和谷歌302
第11章 对创新的抵制308
当创新颠覆认知:咖啡的例子309
当创新被妖魔化和耽误:生物技术的例子313
假若恐惧淹没科学:除草剂的例子318
创新受到美国政府阻止:移动电话的例子320
创新遭到法律扼杀:知识产权的例子324
创新遭到大公司打压:无尘袋式真空吸尘器的例子331
投资者转而投资其他创新:公共字节的例子335
第12章 一场创新荒339
创新的运作机制340
光明的未来341
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加速发展344
创新荒346
中国的创新发动机348
重获繁荣350
后记353
参考文献367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井然哲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武卿 著
作者: 陈灿 曹磊 郭勤贵 黄璜 卢彦 著
作者: 李亚 武洁 黄积武 黄硕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