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经济学>其他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作者 : 陈灿 曹磊 郭勤贵 黄璜 卢彦 著
出版日期 : 2015-04-13
ISBN : 978-7-111-49877-3
定价 : 4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70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特色

易观互联网+研究院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携众多专家联袂创作
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权威专著
详解“互联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

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来临!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略:“互联网+”使得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环境。
本书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是什么?互联网“+”什么?“互联网+”如何+?传统企业如何做好“互联网+”?“互联网+”的原动力是什么?在本书中都做了深刻阐述。


曹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长期专注于“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O2O、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等领域研究。长期受聘担任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主讲教授等。此外,曹磊还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年鉴(电子商务篇)》主编、中国电子商务专家库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专家、国务院《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督管理条例》立法组副组长、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首席电子商务官联盟专家委员等。

陈灿
易观互联网+研究院执行院长,资深互联网战略管理咨询专家,电子商务领域11年从业经验,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尤其是初期战略规划、系统规划及整体运营体系构建具有深厚研究和独到见解。服务过的客户包括国美、中粮我买网、海尔集团、海龙集团、蒙牛集团、中央电视台、宏图三胞、大唐高鸿、华润苏果、四季沐歌、南京中央商场等。

郭勤贵
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法商管理研究院院长,著名律师,咨询师,众鑫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曾先后在国浩、中伦、金杜等国内多家顶级律师事务所工作。专注于公司、金融、互联网领域内的商业模式、风险管控研究及相关的法律服务和咨询服务。曾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合著或独著多部有关公司、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方面的专著。

黄璜
管理学博士,计算机科学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信息协会信息惠民分会主任助理。研究方向是公共政策分析、电子治理、社会模拟等,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部委委托研究项目等。

卢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专栏专家
阿里巴巴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院资深专家

上架指导

IT文化

封底文字

易观互联网+研究院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携众多专家联袂创作!!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权威专著!详解互联网+的理论框架与实践!!

图书序言

序言一 “互联网+”时代来临
自1969年被人类发明以来,互联网经历了阿帕网、TCP/IP交换协议、万维网和智能手机开启的移动互联网等四个阶段。不断前行与变革的互联网也在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经济活动方式,甚至是思维习惯方式。互联网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从提供方法、提高效率、建立平台到打造生态,它已经演化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引领的工业文明已远远超越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历过的蒸汽机时代和电力时代,它正在像能源、电力一样成为重要的工业基础设施,甚至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生命元素。
尤其自智能手机将互联网引入移动时代后,移动互联网就像空气一样笼罩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多年来的行为习惯正因为它的影响而不自觉地发生着深刻改变。今天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其能力已经相当于1969年阿波罗登月时的计算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已将我们的视线牵往遥远的天边,已经帮助人类实现自直立行走以来的第二次解放。如果说劳动使人类成为直立行走的伟大生灵,那么移动互联网则使现代人类正在从固定的物理办公空间中走出来,无时无刻地连接世界,促进人类文明向开放、融合的时代迈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成为“连接一切、聚合天下”的中心,连接中促进了融合,完成了跨界与整合,拆除了传统企业和传统思维打造的篱笆与栅栏,连接中发挥了“长尾效应”,轻易地实现了人类聚合天下的梦想。“互联网+”由此应运而生。“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使互联网可以与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产业相连,从而使得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互联网正在用连接一切的方式改造传统产业,用聚合的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的运行效率。越是垄断的、围墙厚重、篱笆密集的传统产业“互联网+”的来势越汹涌,依靠信息不对称和围墙设置的门槛在互联网巨大的连接能力面前已荡然无存,去中心化、自组织、参与感、个性化、目标导向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形态。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战略。之后,在3月15日的答记者问中,李克强总理再一次提到“让中国经济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互联网+”在中国已不再是概念,不单单是互联网企业或传统产业的愿景,而是已经上升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伟大民族的国家战略。
“互联网+”使得互联网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环境。
“互联网+”的核心是融合,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去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等各方面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互联网+”的武器是连接,通过连接在人、物、商品、信息之间建立衔接与关联,关联后将产生开放、协作、参与和共赢,产生大数据。“互联网+”的方法是聚合,通过聚合形成巨大的力量,犹如水珠汇聚成小溪、小溪汇聚成江河、江河汇聚成海洋一样产生巨大的长尾效应,颠覆了传统行业的“二八规则”。
同时,“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与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果仅有技术上的“+”而无思维、理念及模式上的“+”,这样的“互联网+”将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产业,并无互联网之实。相反,部分传统行业虽然未在技术上“+”,但是却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企业的流程、管理及模式,大大提高效率,这也是成功的“互联网+”。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关键在思维、理念及模式的互联网化。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的巨大魅力与发展前景。面对“互联网+”时代,无论你见或不见,她已经在那里!“互联网+”的大潮已经来临。对传统行业而言,如果仍以“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的传统思维来看待,那么,“互联网+”就会成为那个“站在门口的野蛮人”!那些跨界打劫者就会横空出世,一击致命。摩托罗拉、诺基亚与柯达已经用企业生命的代价发出了警告。面对“互联网+”,很多传统行业忧虑害怕,不触网会死,乱触网死得更难看,怎么办?传统产业如何应对“互联网+”的风口?如何去看待“羊毛长在猪身上”?一个个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互联网,顺势而为是新的战略选择,快速反应、及时调整是生存的根本。“邮政行业不努力,顺丰就替它努力;银行不努力,互联网金融就替它努力;通信行业不努力,微信就替它努力;出租车行业不努力,滴滴、快的就替它努力。”“百度干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超市的事,阿里巴巴干了批发市场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通信的事,不是外行干掉内行,是趋势干掉规模!”互联网和各个产业的跨界融合,使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行业,传统企业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互联网+”将深刻地影响与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未来的企业要么是互联网企业,要么是互联网化了的企业。跨界与融合、虚与实、开放与协作、线上到线下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正全方位地向各个行业延伸,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影视、互联网+娱乐、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健康、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汽车等如星星之火燎原一样蓬勃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本地生活类,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正在对本地化生活服务方式进行排山倒海般地改造,从餐饮、租车、租房、K歌、代驾、修车、洗衣、订制衣服到登门服务的家政、家教、搓澡、按摩、大厨、美甲、美妆等无所不包,社交与传媒、健康与生活、教育与旅行、金融与医疗等已与互联网紧密相连,“互联网+”已经打造了与互联网有关的生活圈,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经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段,互联网成为重要的驱动力,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最大风口。“互联网+”正在引领中国创业的第四次浪潮。在“互联网+”引领的这次创业浪潮及风口中,传统的互联网已成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而“互联网+”才是新型的互联网,无论什么样的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字—“卖”,卖产品或卖服务,要么是直接卖产品,要么是间接卖产品(包括分发渠道、平台、广告、金融服务、流量服务等)。
“互联网+”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互联网+”的过程中,那些真正熟悉传统产业运作规律的行家掌握互联网的规律后,成为最后赢家的机会更大。而且,“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告诉我们,O2O模式正在趋于融合,正在从轻模式向重模式迈进。 因此,即便“互联网+”是个大风口,不会飞的猪终究飞得不高,飞得不远,在风停时会掉下来。可见,在“互联网+”的时代,依然需要坚守正确的方向,扎扎实实地做好产品与服务,没有产品与服务,再好的模式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的概念与泡沫。
“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在第四次创业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虽然风浪很大,风险很多,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郭勤贵
2015年3月18日于北京




序言二 “互联网+”时代,八位大佬的畅想
20世纪中期,人类发明创造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新事物,众多学者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另一项可以与蒸汽机相提并论的伟大发明。这项可能创生新时代的事物叫作互联网。 这是怎样的一张网呢?每一个交汇点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交汇点到达另一个交汇点,由一张连接所有交汇点的网提供无限种可能的途径;这是怎样的一张网呢?伴随节点增多,网络也在扩张,每一个新加入的节点都会让已有的节点和网络的能量得到相应扩张。也就是说,所有的你,都让我变得更强;所有的我,都让你变得更加有效。
20年前,一条64K带宽的国际专线让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如今的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连接,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都发生了连接。百度搜索是人和信息的连接;腾讯社交是人和人的连接;天猫电商是人和商品的连接;小米是人和智能设备的连接,如手机、手环、智能家居等;大众点评是人和服务的连接。与此同时微信改变了传统的社交通信方式,淘宝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购物方式,优酷等视频网站改变了人们收看电视节目的行为习惯,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大大改变了人们连接信息的习惯,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人类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从未如此快捷。互联网无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群体的组织方式、分工方式到沟通方式,再到意识形态和商业逻辑,每一处都发生了深远变革。
人类就像是一条历史长河中的鱼,只有某几条鱼跳出河面,看到世界的法则,但是却无法改变法则。当那几条鱼中有的跳上岸,进化了,改变了河道流向,那样才能改变法则。所以我们有必要看看那几条跳上岸的鱼,看看他们眼中的“互联网+”将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互联网就像电一样,过去因为有了电,很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有了移动互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拿来用,去改造自己的行业。所有行业都需要基于互联网重新思考,因为这是大势所趋的方向。“互联网+”是一个趋势,“+”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当互联网加上媒体后,产生了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加上零售后,产生了电子商务,对实体商业影响很大;加上金融后,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把互联网和各个传统行业结合起来,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生态的构建,会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 马化腾
“Internet +”,中文翻译为“互联网+”,“+”后面是什么,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互联网对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就像电力对世界的影响一样,是极为深刻而且全方位的。它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但是,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革和深远影响来自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核心是以“全连接和零距离”来重构我们的思维模式,人和人之间、企业和客户之间、商业伙伴之间,都是全连接和零距离的。当互联网随处可得时,互联网化就成为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对于这一点,我们的任何高估都可能是严重低估了。因此,任何企业都需要拥抱互联网,不是用四肢,而是用心智,要全身心地融入,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思维模式、商业模式和技术实现方式,重建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和构成关系的方式。并以此驱动管理模式、研发模式、运作模式等内在形态的重构,从而重构整个企业的观念、组织和流程。而不是仅仅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叠加在传统模式之上,其中,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
数字社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这个浪潮的标志是互联网从商业的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数字社会和物理社会走向更加深入的融合,“Internet +”成为传统行业创新的焦点,也是传统产业数字化重构的起点。
面对不可阻挡的信息社会,顺应行业的大势,以互联网思维,借助先进的ICT技术,以“Internet +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重构,用未来的趋势建立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用趋势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
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开始,下一步全球大趋势是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走向DT(Data Technology),而“观念”转型升级才是成功的起点。不懂技术的人可以把懂的人请来,因为数字的鸿沟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思想观念”,观念的鸿沟才是真正的鸿沟,转型升级就是要把脑袋升级,脑袋升级经济才能真正升级。我们要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技术、理念、思想去与传统行业进行交融和共同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马云
产业互联网是一种力量,塑造新的文明,塑造我们现在可能还很难想象的一个新的未来。产业互联网时代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今天看到的环保问题、生产过剩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用传统的工业,用以石油原料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几乎是无解的。但是技术的创新,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和网络,形成一种新的力量,会给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工具。未来二十年是互联网真正改变社会、改变企业、改变每一个人生活最关键的时刻。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互联网元老 田溯宁
第一,万物互联,人和人相连,人和机器相连,有电的地方都有计算,有计算的地方都有智能,有智能的地方都可以相连。
第二,互联网拥抱传统产业,出现产业互联网或者行业互联网,这个不仅仅是技术改变,它的商业模式也在改变行业本身的方式,包括产品的开发、营销、推广以及商业模式。
第三,智能生活和工作。人工智能。
互联网过去十分辉煌,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和改变,但是它真正的影响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那时智能机器人或者在家里陪伴老人、帮你做家务,或者在工厂里替代许许多多现在的工人,而这正是互联网物理化后连接人和服务对我们的生活和整个产业结构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百度总裁 张亚勤
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搞得红红火火。“互联网+”计划就是互联网和其他传统产业的一种结合模式。近几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增加,渗透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互联网在其他产业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是O2O领域,例如,刚刚过去的“女生节”,全国电影票房非常火热,比去年(2014年)同比涨了3.5倍,主要因为线上线下结合,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大家可以去订座。每个行业和互联网结合,尤其和传统产业结合,可以看到有太多的市场机会。
—百度创始人 李彦宏
“互联网 +”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互联网+”的内涵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或者说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阿里研究院院长 高红冰
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头,企业需要为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并进行必要转型。首先,企业需要从战略上认识信息科技如何能使企业从全球的万物互联中受益。其次,企业需要评估自己在技术、流程管理、数据分析、连接能力以及信息安全上的现有优势和劣势,并实施优化。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必须在企业文化以及管理模式和流程上实施变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万物互联的价值。万物互联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比如市场、人力资源、金融、生产、销售等)之间开展紧密协作,也需要企业与其产业链上的其他合作伙伴之间进行信息互换和分享。
—思科公司万物互联实践总经理 约瑟夫· 布拉德利
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将改变每一个行业的价值链,因为每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都取决于你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每个行业都将被互联网重构和改变,不管是音乐行业、电影行业还是水泥行业。对此,IBM公司智慧城市项目主管迈克尔·迪克森认为,互联网是前提条件,就像公路是公共交通的中心一样,互联网和水资源、天然气、电力一样重要,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以及改变了商业运转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不仅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生发出新兴产业,这无疑将成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引擎。所以,当前是“互联网+”传统产业的最佳时机。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言,舞台已经准备好了,怎么看它都不小,至于大家能在这个舞台上演多大的戏,不是经济学家能说清楚的。未来,不靠预测,而靠行动,靠舞台上的这些角儿!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大数据颠覆了已有的商业环境及商业规则,无论对于传统行业及其公司,还是新兴创业者,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教授卢恰诺·弗洛里迪说:“我们将进入从未见过的未来,而我们也才开始应对这样的转型。”“互联网+”的重要延伸便是物联网。如今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力和扩散性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产业业态、商业模式、价值观念乃至生态环境的变革。显然,风已经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期待诸位能在这一波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卢彦
2015年3月18日于南京

作者简介

陈灿 曹磊 郭勤贵 黄璜 卢彦 著:暂无简介

推荐序

“互联网+”时代来临!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
其实互联网和水电一样,它不神秘但威力巨大。100年前,能够用上电能的企业是非常了不起的,但今天没有人会以企业能够用上电能而引以为傲,因为电现在无所不在。未来二三十年所有的企业都会是互联网企业,所有的企业都会被互联网“武装”起来。我们现在看到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基础设施。
回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你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每一次交战双方无论谁先采用新武器,最开始他往往能占据上风,但大约6~12个月后,当对方也采用类似武器时,胜负就又回到战争的本质—士兵的意志、国家的资源和人心的向背。
就拿“双十一”来说,这是阿里巴巴为整个社会创造的一个购物节,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三四年前还有淘品牌,这是在天猫、淘宝上诞生、发展的品牌,当时这些品牌风头正盛。但从2012年开始,淘品牌几乎消失了,其实这也体现了“互联网就是工具”的特点。
互联网被传统企业掌握之后,其本质还是你所在行业的本质。比如我经常说,淘宝其实就是“互联网+集市”;百度就是“互联网+小广告”;携程就是“互联网+旅行社”;世纪佳缘就是“互联网+红娘”。其实互联网只是把这种供需的模式以一种更有效率、更有经济规模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我们看到了谷歌,我们看到了百度,我们看到了Facebook。互联网是工具,“互联网+”才是我们需要找的东西,每个企业都应该通过“互联网+”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很多传统企业的朋友会问如何真正使“互联网+”落地。这里总结三句话。第一个是选伙伴,有人会问不是方向很重要吗?其实方向已经确定—拥抱互联网,拥抱电子商务。但是选择伙伴其实比方向更重要。因为今天的商业竞争已经不是两个公司之间的竞争,是生态系统的竞争。如果能够选对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毫无疑问,在未来的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有机会获得更大的胜算。不要一切事情皆亲力亲为,若能够借船出海,才是更高明的商战路径。
第二个是选路径。这涉及在方向确定的情况下,到底走什么样路径的问题。是建一个自己的平台,还是跟苏宁这样的开放平台合作,或者去引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这种路径的选择对于每个企业都不一样。可以是线上到线下,也可以是线上推动线下。
第三个是选感觉。拥抱互联网也好,拥抱电子商务也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动起来。互联网也好,电子商务也好,最重要是做起来,要有手感。但是做的时候,你选择什么样的手感,朝什么方向去选择很重要。是所有的事情亲力亲为,还是找到一个基础点先做起来,两种方式最后的成效是不一样的。以上这三个选择其实决定了我们的“互联网+”是否能够落地。
其实,企业领导者不要害怕,互联网并不神秘,企业领导者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它拿来,看它如何与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如何通过互联网优化再造你的商业流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创新技术为你所用,而且不至于断掉自己的后路。
无论你今天做的是哪一个行业,是服务业,是实体的制造业,还是我们所谓的金融服务业,所有这些都将要被互联网改变,都会有“互联网+”这样一个方式。移动互联网其实只是“互联网+”的一个通道之一,在未来“互联网+”应该是我们所在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什么叫多屏?PC屏过去我们很熟悉,手机这张屏事实上是这两年大家比较热衷的,但是事实上我们还会有基于智能电视的屏,还会有基于汽车导航的屏,我们的眼睛也可能是一张屏,我们的桌子也是一张屏。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一个论调认为手机会成为未来主宰我们生活的唯一一张屏,我觉得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多屏的环境里,只不过每一个人会不一样,每一个群体也不一样。
当谈到互联终端的时候,消费者其实并不关心它是怎么样的网络,无论是通过宽带,还是通过WiFi,最主要的是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是不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应用。未来的生活是在多屏环境中随时随地应用,而这样的服务会以“互联网+”的公式存在,从而重新改造和创造我们今天所有的产品。也许今天对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来说,当熟悉这样的路径之后,我们可以考虑跟行业结合,可以考虑基于这样一个多屏全网跨平台的产品设计出一个符合互联网特点的服务,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再往前迈一步,真正转型,从而创造新的局面。
二十年后所有的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他们的价值产品和服务都要跟互联网结合。所有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应用服务,在五到七年内会消失,泛载互联网会取而代之。真正能够看得见未来的企业应该踏踏实实去干。
所以推荐大家好好读读这本书,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家对“互联网+”认识的深入,会有更好的作品出现;但本书是市面上首本真正研究“互联网+”的书籍,也是首本真正从定义、趋势、理论框架以及在各个层面具体解读和应用的一本“互联网+”书籍,它能让你对“互联网+”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杨彬   于扬
2015年3月26日于北京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互联网+”时代来临!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
序言一 “互联网+”时代来临
序言二 “互联网+”时代,八位大佬的畅想
第一章 什么是“互联网+” ∥ 1
第一节 “互联网+”首次写入国家战略 ∥ 1
第二节 “互联网+”应运而生 ∥ 2
第三节 阿里巴巴=上海市 ∥ 3
第四节 无孔不入的互联网 ∥ 8
第五节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转型与跨越 ∥ 9
第六节 “互联网+”罗马建成 ∥ 10
一、信息时代 ∥ 10
二、纯互联网时代 ∥ 11
三、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时代 ∥ 11
四、“互联网+”时代 ∥ 13
第七节 “互联网+”的定义 ∥ 13
第二章 “互联网+”的跨界与融合 ∥ 16
第一节 “互联网+”使社会形态发生巨变 ∥ 16
一、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崭新的形式 ∥ 16
二、互联网让不同的领域学科边界变得模糊 ∥ 17
三、社会结构依据兴趣组合,沟通更加平等  ∥ 17
四、互联网重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 17
第二节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将是翻天覆地的 ∥ 17
第三节 “互联网+”不能改变什么 ∥ 17
第四节 “互联网+”将改变什么 ∥ 18
第五节 案例:互联网+打车 ∥ 20
第三章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 24
第一节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互联网+”时代 ∥ 24
一、互联网商业化1.0时代—消费互联网 ∥ 24
二、互联网商业化2.0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 ∥ 26
三、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 28
四、迎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 30
五、“互联网+”时代中产业互联网主线 ∥ 34
六、夯实与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 38
七、“互联网+”时代中产业互联网的痛点 ∥ 39
第二节 “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 40
一、连接与聚合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 ∥ 40
二、产业互联网化、金融化成为大趋势 ∥ 40
三、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时代来临 ∥ 41
四、O2O将成为服务互联网的主要模式 ∥ 41
五、智慧工业时代 ∥ 42
第三节 开放、协作、共赢、参与、互动成为主要价值观 ∥ 43
第四节 以产品为中心,以内容为中心 ∥ 43
第四章 “互联网+”的理论框架:一张图读懂“互联网+” ∥ 45
第一节 互联网如何“+” ∥ 45
一、企业层面“互联网+” ∥ 47
二、产业层面“互联网+” ∥ 61
第二节 “互联网+”的关键要素 ∥ 68
一、互联网思维+ ∥ 69
二、互联网技术+ ∥ 72
第三节 “互联网+”的商业机会 ∥ 77
第四节 “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 77
一、第一产业:农业的“互联网+”机遇和挑战 ∥ 79
二、第二产业:工业“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 ∥ 83
三、第三产业:服务业“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 ∥ 86
第五章 互联网+政府 ∥ 92
第一节 永不落幕的政府网站 ∥ 92
第二节 微应用上的信息众筹 ∥ 95
第三节 互联网是大数据之网 ∥ 98
第四节 用数据开放创造新价值 ∥ 104
第五节 “互联网+”时代的治理 ∥ 107
第六章 互联网+产业 ∥ 108
第一节 “互联网+”的含义 ∥ 109
一、互联网思维+ ∥ 110
二、互联网渠道+ ∥ 110
三、互联网平台(生态)+ ∥ 111
四、万物互联+ ∥ 111
五、如何理解“+” ∥ 112
第二节 互联网“+”什么 ∥ 112
一、互联网+制造业:让工厂变得更聪明 ∥ 112
二、互联网+零售业:电商的创造性破坏 ∥ 118
三、互联网+服务业:懒人经济催生百花齐放 ∥ 127
四、互联网+金融业:从风口步入蜜月期 ∥ 134
五、互联网+供应链:革去弊端创造最优化 ∥ 138
六、互联网+教育培训:风口下千亿级市场不是梦 ∥ 144
参考文献 ∥ 151
第七章 互联网+企业 ∥ 152
第一节 六位大佬的互联网化方法论 ∥ 153
第二节 互联网+企业落地三段论 ∥ 157
一、1.0版:优术篇—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业务 ∥ 158
二、2.0版:明道篇—用互联网思维武装全体人员 ∥ 159
三、3.0版:取势篇—用互联网模式开辟新业务 ∥ 160
第三节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篇 ∥ 163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凡是” ∥ 163
二、什么是商业模式 ∥ 164
第四节 互联网+企业—管理模式篇 ∥ 180
一、互联网+企业组织: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变革 ∥ 181
二、互联网+企业文化:以互联网精神为土壤的文化重塑 ∥ 186
第五节 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篇 ∥ 188
第六节 互联网+企业—生产模式篇 ∥ 197
一、用户“智造”产品的时代 ∥ 198
二、互联网+制造业背景下的C2B模式 ∥ 200
三、人人创客的时代 ∥ 201
四、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 202
五、关于工业4.0的畅想 ∥ 203
第八章 “互联网+”原动力 ∥ 205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思维:正在发生的“下一浪” ∥ 205
第二节 O2O:赶上“互联网+”创业“风口”飞起来 ∥ 211
一、概念:“互联网+ O2O”究竟是怎么回事 ∥ 212
二、“互联网+ O2O”的特征:线上线下融合,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
 统一 ∥ 214
三、O2O的经济价值 ∥ 215
四、O2O的社会价值 ∥ 215
五、冲击:O2O经营模式理解不到位,O2O发展模式千篇一律 ∥ 216
六、“互联网+ O2O”的未来走势 ∥ 216
第三节 大数据:助推“互联网+”,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 217
一、大数据的商业模式 ∥ 218
二、生活中的大数据类型 ∥ 220
三、大数据的发展预测 ∥ 224
第四节 “互联网+工业4.0”:走向“中国智造”的强劲驱动力 ∥ 227
一、聚焦智能工厂和智能工程机械 ∥ 229
二、当前热点:交通控制网络和车载系统 ∥ 230
第五节 “互联网+信息化”:重新定义将释放出更大能量 ∥ 233
一、“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的主要发展现状 ∥ 234
二、“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235
三、“互联网+”下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 238
第六节 “互联网+”与创新2.0:驱动创新发展“新常态” ∥ 241
参考文献 ∥ 245
第九章 “互联网+”未来,无处不在 ∥ 246
第一节 万物互联,一切刚刚开始 ∥ 246
第二节 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 ∥ 247
第三节 互联互通,一切共创共享 ∥ 248
第四节 所思所感,一切必将实现 ∥ 249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井然哲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刘国福 王辉耀 主编
作者: 邢丽君 著
作者: 唐文剑 吕雯 等编著
作者: [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