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码/设计

兼济天下:用户无障碍体验的可访问性设计
作者 : (美)Sarah Horton, Whitney Quesenbery 著
译者 : 王允雨 译
丛书名 : UI/UE系列丛书
出版日期 : 2015-03-13
ISBN : 978-7-111-49373-0
定价 : 5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62
开本 : 16
原书名 : A Web for Everyone:Designing Accessible User Experiences
原出版社: Rosenfeld Media,LLC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图书特色

《点石成金》作者Steve Krug和Web技术专家Aaron Gustafson鼎力推荐,深度剖析可访问性思维以及可访问性设计原则
通过创建用户角色,结合设计实践,全方位阐释用户需求及相应的设计规范,揭示构建卓越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所必需的黄金法则

就当是帮自己一个忙,把这本书读完吧!读过这本书,你就会理解可访问性并不是独立于设计之外的要素——它本身就是设计。
—— Steve Krug,《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Web和移动可用性设计秘笈》的作者

尽管这是一个众人争先恐后追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机遇的时代,但本书关心的却是真正重要的因素:人。本书阐述了构建卓越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所必需的黄金法则,就如同我们在过去数十年中所写下的代码和所作的设计那样,本书也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联网。
—— Aaron Gustafson,《Adaptive Web Design: Crafting Rich Experiences with Progressive Enhancement》作者

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期望看到的书——不再拘泥于讨论如何才能让产品满足可访问性的要求,而是将可访问性思维看做产品创新和创建卓越用户体验的核心驱动力。
—— Dana Chisnell,《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 How to Plan, Design, and Conduct Effective Tests》的合著者

各个平台的设计师以及产品经理都能够从这本文笔晓畅、结构精巧的书中获益。
—— Clayton Lewis,科罗拉多大学认知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

可访问性不仅能为残障人士提供卓越的使用体验,更能够帮助你与所有的用户建立联系,无论用户通过何种设备使用你的产品。
—— Karen McGrane, 《Content Strategy for Mobile》的作者


本书可以帮助用户体验、开发以及内容团队负责人在不降低产品的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可访问性。本书以普适性设计原则为基础,通过大量实战分析和示例向读者说明如何创建所有人都能轻松使用的产品。

作者简介
Sarah Horton 在其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中都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1991年她在耶鲁大学先进媒体教育中心开始从事交互设计的工作,并设计出了获得业界嘉奖的交互式教学软件。之后她在达特茅斯学院工作了11年,并随后担任了达特茅斯学院互联网策略与设计总监,带领团队负责互联网和媒体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工作。Sarah现在是哈佛大学网络策略项目的负责人,负责哈佛大学互联网出版事业的策略与用户体验设计工作。
Whitney Quesenbery 曾先后在开放大学、国家癌症研究所、培生集团、美国卫生与福利部、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等机构供职。关注Whitney的Twitter账户@whitneyq,可以随时了解她在用户体验方面给出的设计建议。

译者简介
王允雨 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腾讯、搜狗等互联网公司负责过移动端、PC端的多款网页和客户端产品,工作内容涉及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研究、产品运营等多个方面,并且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内容简介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像水电一样重要的生活基础设施,PC程序、手机应用以及网页等各个平台上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在产品形态与使用体验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点,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然而,产品的“可访问性”,即产品对不同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设备平台以及生理能力的用户提供兼容支持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书循序渐进地对“可访问性思维”加以阐述,并结合大量实例说明,从而帮助读者设计出人人可用、人人会用的互联网产品和应用。
本书首先介绍了“可访问性思维”涉及的方法论以及根本原则,并创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用户角色,之后用较大篇幅系统地逐次介绍设计的具体原则及其在实战中的使用建议。最后通过附录中的相关资源,读者还可以自行了解更多的外延知识。

图书前言

读者对象
无论你是致力于让产品变得更具吸引力、更能满足用户特殊需求的交互视觉设计师,还是着力提高代码的可访问性及维护简便性的程序员,抑或是为产品设计开发制定规范的项目负责人,只要你想提高自己产品的可访问性,让产品满足各个用户群的特殊需求,那么你就应当阅读本书。
尽管团队中每个人承担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大家都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团队中其他人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每个人的技能整合到一起,从而有所产出。在整合的过程中,采用“可访问性思维”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在使用“可访问性思维”的过程中,团队中的成员需要对整个团队的协作流程以及自己的每一个决策和行为可能会对用户造成的影响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本书循序渐进且系统地阐述了“可访问性思维”,并提供了具有良好可访问性的用户设计所需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从而帮助读者设计出人人可用、人人会用的互联网产品和应用。
主要内容
第1章:让人人都能使用互联网
本章列出了“可访问性方程”以及具有良好可访问性的用户设计所需的方法论,具体有三部分:网页内容可访问性设计原则(WCAG 2.0)、普适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思维”及相关概念。
第2章:以人为本
本章向读者介绍了一系列具有现实代表性的虚拟人物,并通过他们来向读者展示具有良好的可访问性的设计是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
第3章~第10章:
这8章涵盖了具有良好可访问性的用户体验原则,在每一章的开始,我们都会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该设计原则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被确立以及为何该原则对于互联网产品设计如此重要,之后我们会从产品定位与策划、设计、内容编辑和程序编码等方面来说明如何在工作中践行该原则。我们还明确了哪些团队成员需要对该原则负责,与该原则相关的WCAG 2.0设计准则,以及该原则施行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在每一章的最后,我们都会介绍一些具有可访问性的设计方面的领军人物。
这些章节所阐述的原则分别是:
第3章:拥有清晰明确的目标
第4章:构建符合标准的代码架构
第5章:让交互简洁而不简单
第6章:用有效的提示来引导用户
第7章:干净整洁的展示布局
第8章:用平实易懂的语言与用户交流
第9章:运用多种媒介增强用户体验
第10章:用普适可用性为用户创造愉悦体验
第11章:实战讲解:整合的设计过程
这一章会讲解如何把可访问性思维整合进你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当可访问性思维成为贯穿产品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核心价值观时,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人人都能使用的互联网。
第12章:设计改变未来
在你读完本书,投入到工作中之前,本章为你讲述了建立一个人人都能使用的互联网的意义何在。
之后是3个附录,附录A是本书中提到过的具备良好可访问性的用户体验设计原则列表;附录B是WCAG 2.0的指导准则以及用户体验设计评判标准,用来帮助团队做出符合要求的产品设计;附录C是推荐阅读内容列表。
其他参考资料
你可以访问 http://rosenfeldmedia.com/books/a-web-for-everyone/ 参与线上讨论,阅读相关内容;你还可以访问www.flickr.com/photos/rosenfeldmedia/sets/来下载、使用本书所使用的图标和其他素材。

上架指导

计算机\Web设计

封底文字

“就当是帮自己一个忙,把这本书读完吧!读过这本书,你就会理解可访问性并不是独立于设计之外的要素——它本身就是设计。”
Steve Krug,《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Web和移动可用性设计秘笈》的作者
“尽管这是一个众人争先恐后追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机遇的时代,这本书关心的却是真正重要的因素:人。这本书阐述了构建卓越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所必需的黄金法则,就如同我们在过去数十年中所写下的代码和所作的设计那样,这本书也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联网。”
Aaron Gustafson,《Adaptive Web Design: Crafting Rich Experiences with Progressive Enhancement》作者

“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期望看到的书——不再拘泥于讨论如何才能让产品满足可访问性的要求,而是将可访问性思维看做产品创新和创建卓越用户体验的核心驱动力。”、
Dana Chisnell,《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 How to Plan, Design, and Conduct Effective Tests》的合著者
“各个平台的设计师以及产品经理都能够从这本文笔晓畅、结构精巧的书中获益。”
Clayton Lewi,科罗拉多大学认知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
“可访问性不仅能为残障人士提供卓越的使用体验,更能够帮助你与所有的用户建立联系,无论用户通过何种设备使用你的产品。”
Karen McGrane, 《Content Strategy for Mobile》的作者

本书可以帮助用户体验、开发以及产品的内容团队负责人在不降低产品的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可访问性。本书以普适性设计原则为基础,通过大量实战分析和示例向读者说明如何创建所有人都能轻松使用的产品。

作者简介

(美)Sarah Horton, Whitney Quesenbery 著: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王允雨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与市面上其他设计类的图书不同,这本书侧重关注残障人士以及行动能力有限的用户,旨在利用可访问性思维改善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最终让所有人都能顺利使用互联网。
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同水和电一样成为了大多数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所服务的用户也越来越多样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生理条件各异的用户每天都在使用着各种互联网的服务,而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还在默默忍受着设计不当带来的不便。
目前很多互联网产品的设计都没有对残障人士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他们的需求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满足,残障人士虽然在数量上不构成用户的主流,但是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天生拥有自由、平等特质的世界里,所有的用户都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与满足,让他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感受到我们在设计中倾注的善意和关怀。
这本书对可访问性思维以及可访问性设计原则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说明,并通过创建用户角色,结合设计实践,对用户需求以及相应的设计规范加以阐释,从而让读者对普适可用性以及可访问性设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
作为译者,我在翻译本书的思想和概念时也受益良多,也很高兴能为传播本书的思想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语言差异和国内外工作环境的不同,在翻译时我尽量在兼顾国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将作者的想法和观点完整地传达出来,限于译者水平,翻译谬误在所难免,还请读者们批评指正。

王允雨
2014年8月于清华科技园

推荐序

我是个独生子,所以从小就习惯了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实际上,我应该是第一个敢于承认自己小时候很自私的人,尽管举止彬彬有礼,我却很少去想自己的言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的祖父母曾经教给我一条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当时我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真谛,那时候的我只是一个被父母保护、照顾的孩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缺乏对生活和他人足够的观察和接触。
后来,在我工作和旅行的经历中,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经历与追求,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克服了自己从小到大不愿与别人接触的心理障碍。
投身于互联网领域之后,我真正理解了祖父母曾经教给我的道理。在成为一名互联网开发者之前,我所做的决定对别人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在互联网上,我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数百万人的生活,我可以用舒适流畅的操作体验让用户感觉如沐春风,也可以用蹩脚的设计让他们如坐针毡。
就像《蜘蛛侠》的作者斯坦·李说的那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妈妈总是告诫我说,做一件事就要把它给做好,所以我一直致力于把网络变成一个易于使用而友好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把祖父母教给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奉为圭臬。
尽管这听起来有些矫情和自吹自擂,但是这个道理真的很管用,毕竟,如果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用户都没有得到你的关心和尊重,那么所谓的“卓越的用户服务”又从何谈起呢?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求可以改善用户生活水准的途径,那么我们将为后人积累下可借鉴的经验并获得深厚的用户基础。
坚持无障碍的网站设计,就是为用户服务的最好形式。生活中人们时刻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特殊需求,这些特殊需求不应成为他们访问各种网站的障碍,无论使用何种方式,我们都应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相同的服务和体验,这可以打破我们与用户之间看不见的隔阂,让我们的产品充满人情味儿。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在本书接下来的篇幅中, Whitney和Sarah会展示关于网站可访问性的典型案例,她俩会为我们介绍一系列书中的主人公: Trevor、 Emily、 Jacob、 Lea、 Vishnu、 Steven、 Maria以及Carol,并帮助我们走入这些人物的生活,看看他们在使用互联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识别出用户的真实需求。
尽管这是一个众人争先恐后追赶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机遇的时代,这本书关心的却是真正重要的因素:人。这本书阐述了构建卓越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所必需的黄金法则,就如同我们在过去数十年中所写下的代码和所作的设计那样,这本书也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互联网。

Aaron Gustafson
《Adaptive Web Design: Crafting Rich Experiences
with Progressive Enhancement》作者

图书目录

译者序
推荐序
致谢
关于作者
常见问题解答
前言
第1章 让人人都能使用互联网1
1.1 理解“可访问性方程”2
1.1.1 可访问性3
1.1.2 包容性设计4
1.2 构建无障碍访问的用户体验框架4
1.2.1 网页内容可访问性准则6
1.2.2 普适设计原则7
1.2.3 设计性思维8
1.3 使用设计性思维提升可访问性9
1.4 本章小结10
第2章 以人为本11
2.1 了解你的用户12
2.2 关于用户角色13
2.3 用户角色包括哪些内容14
2.4 认识用户角色15
2.5 本章小结34
第3章 拥有清晰明确的目标35
3.1 清晰的产品目标对可访问性的影响37
3.2 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产品目标38
3.2.1 始终铭记产品的目的和目标38
3.2.2 坚持清晰简洁的设计风格38
3.2.3 坚持“可访问性优先”原则39
3.2.4 让模板也具有可访问性40
3.2.5 选择合适的可访问性策略42
3.3 谁需要对产品目标的明确性负责43
3.4 本章小结45
人物档案:Giles Colborne与简单可用的产品哲学46
第4章 构建符合标准的代码架构49
4.1 优良的代码架构对可访问性的影响51
4.2 如何构建优良的代码架构52
4.2.1 让代码可以被计算机识别53
4.2.2 编写规范的代码53
4.2.3 采用合适的互联网技术55
4.2.4 合理地设计代码布局55
4.2.5 借助样式表将内容与展现分开57
4.2.6 为内容添加语义标记59
4.3 谁需要对页面代码的架构负责60
4.4 WCAG 2.0与代码架构60
4.5 本章小结61
人物档案:Mike Pacie与可访问性标准62
第5章 让交互简洁而不简单65
5.1 交互对可访问性的影响67
5.2 如何设计简单的交互69
5.2.1 明确并描述交互元素69
5.2.2 正确使用基本的HTML代码69
5.2.3 针对复杂的元素使用网络富媒体可访问性规范(WAI-ARIA)70
5.2.4 正确地利用其他技术平台的特性72
5.2.5 为用户的操作提供具有可访问性的引导和反馈72
5.2.6 支持键盘交互75
5.2.7 为操控留出充足的空间78
5.2.8 让用户来控制界面的动作80
5.2.9 针对意外情况做设计80
5.2.10 给用户更多的操作时间82
5.3 谁需要对交互设计负责82
5.4 WCAG 2.0与交互82
5.5 本章小结84
人物档案:Derek Featherstone与可访问性交互84
第6章 用有效的提示引导用户87
6.1 页面导航对可访问性的影响89
6.2 如何设计对用户有价值的导航90
6.2.1 为整套导航使用一致的规范90
6.2.2 对相同的元素使用相同的展现方式91
6.2.3 突出不同元素的差异92
6.2.4 提供定位信息92
6.2.5 页面内要有醒目的定位标记93
6.2.6 提供不同的导航方式96
6.3 谁需要对页面导航负责97
6.4 WCAG 2.0与页面导航97
6.5 本章小结98
人物档案:Steve Faulkner和代码的可访问性98
第7章 干净整洁的展示布局102
7.1 干净的布局对可访问性的影响104
7.2 如何设计干净的页面布局105
7.2.1 简单的设计105
7.2.2 减少分散杂乱的设计106
7.2.3 为自定义显示而设计107
7.2.4 通过浏览器支持定制化操作111
7.2.5 让内容易于理解112
7.2.6 通过颜色对比区分前景和背景113
7.2.7 使用视觉间隔和语义间隔116
7.2.8 设置恰当的行距116
7.2.9 合适的排版风格116
7.3 谁需要对页面的展示布局负责118
7.4 WCAG 2.0和排版布局119
7.5 本章小结120
人物档案:响应式设计和Ethan Marcotte121
第8章 用平实易懂的语言与用户交流124
8.1 平实易懂的语言对可访问性的影响126
8.2 如何使语言平实易懂128
8.2.1 以受众为出发点128
8.2.2 写作时使语言符合规范129
8.2.3 帮助用户完成他们的任务131
8.2.4 合理设计页面结构,方便用户浏览和理解132
8.2.5 让句子和段落便于快速浏览134
8.2.6 让链接发挥价值136
8.2.7 使用用户能理解的语言137
8.2.8 为复杂的内容提供简明易懂的摘要138
8.2.9 不要依赖易读性测试139
8.2.10 对内容进行可用性测试142
8.3 谁需要对页面文案负责142
8.4 WCAG 2.0和页面文案142
8.5 本章小结143
人物档案:Ginny Redish与页面文案144
第9章 运用多种媒介增强用户体验147
9.1 媒体对可访问性的影响149
9.2 如何让媒体具有可访问性150
9.2.1 不要仅仅通过颜色传递信息151
9.2.2 让引导信息摆脱对视觉线索的依赖152
9.2.3 描述图片的内容和含义153
9.2.4 为视频提供字幕和描述156
9.2.5 将字幕格式化以增强表达效果159
9.2.6 为时基媒体提供替代文字161
9.2.7 慎用动态元素162
9.2.8 让幻灯片具有可访问性163
9.3 谁需要对媒体的可访问性负责164
9.4 WCAG 2.0和具有可访问性的媒体165
9.5 本章小结166
人物档案:Larry Goldberg和具有可访问性的媒体167
第10章 用普适可用性为用户创造愉悦体验170
10.1 普适可用性对可访问性的影响172
10.2 如何让产品具有普适可用性173
10.2.1 为探索和发现而设计173
10.2.2 创建与用户的对话178
10.2.3 言之有物,有所帮助179
10.2.4 通过可用性提升可访问性182
10.3 谁需要对普适可用性负责184
10.4 本章小结184
人物档案:Ben Shneiderman与普适可用性184
第11章 实战讲解:整合的设计过程188
11.1 像对待生意一样对待产品的可访问性190
11.2 做出关于可访问性的承诺191
11.3 评估集成化开发实践的需求192
11.3.1 评估现有产品193
11.3.2 定义分配资源的方式194
11.3.3 识别能将可访问性集成到现有项目中的机会194
11.3.4 评估当前知识储备与准备程度195
11.4 为集成式开发实践提供支撑195
11.4.1 制定政策和开发培训196
11.4.2 选择支持可访问性的内容与开发工具196
11.4.3 建立设计指南和媒体库197
11.4.4 让残障人士也参与到项目中199
11.4.5 为评估提供工具和辅助技术200
11.4.6 将可访问性变成网站维护工作的一部分201
11.5 本章小结202
人物档案:Valerie Fletcher与设计教育202
第12章 设计改变未来205
12.1 人人都能用的互联网是什么样子206
12.2 我们需要为此做什么208
12.2.1 将产品可访问性作为先导208
12.2.2 强化意识,理解用户多样性209
12.2.3 将可访问性融入主流产品中210
12.2.4 让可访问性成为我们思考方式的一部分211
12.2.5 不要等到产品的可访问性达到理想水平才发布211
12.3 向未来进军212
附录A 可访问的用户体验原则与规范213
附录B WCAG 2.0交叉引用217
附录C 相关阅读23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加] 励泽年(Ze-Nian Li) 马克·S.德鲁(Mark S. Drew) 刘江川(Jiangchuan Liu)著
作者: 姚敏 等
作者: James D.Foley,Andries van Dam,Steven K.Feiner,John F.Hughes,Richard L.Phillips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Dave Huss
作者: Rogers Cadenhead
作者: (美)Robert Dunlop, Dale Shepherd, Mark Martin
作者: 戴时颖 周莉 刘绍婕 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