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用软件

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 第2版
作者 : 冯国生 刘荣 吕振通 胡博 等编著
出版日期 : 2014-01-14
ISBN : 978-7-111-44900-3
定价 : 4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9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全书共13章。第1章介绍SPSS基本操作及其统计分析常用功能;第2~13章通过38个实验介绍如何在SPSS中高效完成以下统计分析工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比较与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距离分析与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生存分析以及信度分析等统计分析过程。

图书特色

no

图书前言

统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世纪甚至更早,但是统计学主要的发展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真正开始,然后到了40年代才逐渐成熟。统计学的萌芽产生在欧洲,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是统计学的创立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统计学的发展时期,20世纪初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统计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统计问题分成两类: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简单地说:任何对数据(即样本)的处理导致预测或推论总体的统计称为推断统计。反之,如果我们的兴趣只限于手头现有的数据,而不准备把结果用来推断整体则称为描述统计。
  从理论层面上说,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统计学运用数学工具,记录数据产生的过程,描述概率分布,进行推定,作假定检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应用层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学提供更多的统计方法,也要求统计学能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这就促使了社会科学统计的大发展,现在很多社会科学统计的方法比如问卷调查等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学广泛吸收和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更加强有力的生命力。
  SPSS是最为优秀的统计软件之一,深受各行业用户的青睐。为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需求,本书以SPSS 20.0为准,以实例为主线,以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解释为主要内容,辅以简略明了的理论阐释,详细介绍了各种广泛应用、经典或现代的统计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全书共分13章,第1章是关于SPSS的概述,介绍了SPSS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以及数据文件的建立和编辑以及如何使用帮助等内容。第2章介绍了运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和步骤,这是进行更高级的统计分析所必需的第一步。第3章是关于均值比较分析的内容,这是判断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的经典方法。第4章介绍了相关与回归分析,这是经典统计学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回归分析几乎成为应用统计学的标准范式。第5章介绍了列联表分析和对数线性模型,这两者都是处理定性数据的标准工具。第6章是关于方差分析的内容,这是处理变量间关系问题的经典方法。第7章是关于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者联系密切,但又有不同,都是对高维复杂数据进行降维简化的重要工具。第8章介绍了聚类分析的主要方法,这其实蕴含了一种从数据角度看问题的数据挖掘思想,也就是单纯从数据本身特征中提取相似性,然后将大量样本聚集成有限的便于分析的某几类,这是现代多元统计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第9章是关于判别分析和距离分析的,判别分析作为一种样本分类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而距离分析则更是多元统计分析的核心,因为多元统计分析中根据距离概念的不同定义形成了多种截然不同的分析方法。第10章介绍信度分析和尺度分析,两者主要应用在对统计调查问卷的评估方面,是实务操作中很重要的工具。第11章介绍了SPSS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内容,时间序列是信号处理、系统分析、生物统计、医学统计、计量经济等领域的主要分析对象,因此这一章介绍的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第12章是关于生存分析的内容,这是现代统计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虽然诞生于对生存数据的分析,但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最后一章介绍非参数统计分析的内容,非参模型是相对于参数模型来说的,非参数方法具有计算简便、“稳健性”等特点,因此早已成为统计分析的标准范式之一。
  本书作者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读者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多年的SPSS使用经验,在详细介绍软件操作的同时,注意将相应的基本统计学知识融入其中。另外,本书中的各章不仅详细介绍了实例的具体操作和操作结果分析,而且还配有一定数量的上机操作练习题供读者学习使用。读者只需按照书中介绍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相信很快就能完全掌握本书的内容。
  本书内容充实、实用,可作为大专院校统计、经济管理、数学、教育、生物、医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实用统计分析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经济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全书由冯国生、刘荣、吕振通、胡博主持编写,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吕平、王坚宁、高克臻、张云霞、王魁、许小荣、王东、王龙、张银芳、周新国、王松年、张凤琴、陈可汤、陈作聪、聂阳、沈毅、张华杰、彭一明、朱丽云、张秀梅、张玉兰、李爽、田伟、王文婷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地欢迎各位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编 者 
    2013年10月

上架指导

计算机

封底文字

本书精选75个专业案例,覆盖95%以上的统计模型,以实验教程的形式讲解如何以SPSS为工具,解决各种统计分析问题。
对于每一个实验,都从“原理、目的与要求、内容及数据来源、操作指导、结论”五个方面进行讲解,同时提供全程语音讲解的多媒体教学文件。章后精选37个上机题,在光盘中提供原始数据文件及多媒体教学动画。
本书重实践兼理论,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统计学方法和模型的适用问题,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即查即用的实例工具手册,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统计分析和决策等领域的读者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冯国生 刘荣 吕振通 胡博 等编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SPSS概述 1
1.1 SPSS的启动与退出 2
1.2 SPSS窗口介绍 4
1.2.1 数据编辑窗口 4
1.2.2 语法窗口 5
1.2.3 结果输出窗口 7
1.3 SPSS菜单操作简介 9
1.4 数据文件的建立 11
1.4.1 SPSS的数据文件 11
1.4.2 变量与观测值 13
1.4.3 在SPSS中定义变量 15
1.5 数据的录入和编辑 19
1.5.1 数据的录入 19
1.5.2 数据的编辑 19
1.6 数据文件的操作 22
1.6.1 分类整理 22
1.6.2 数据转置 23
1.6.3 数据合并 24
1.7 变量转换 27
1.7.1 变量计算 27
1.7.2 生成新的时间序列 29
1.7.3 缺失值的替换 30
1.8 统计分析报告 32
1.8.1 在线分析报告 32
1.8.2 观测值概述 34
1.8.3 按行概述观测值 36
1.8.4 按列概述观测值 41
1.9 统计分析功能概述 43
1.10 SPSS帮助系统 43
1.10.1 帮助菜单的帮助系统 43
1.10.2 右键帮助系统 45
1.11 上机练习 46
Exercise 1-1 定义变量练习 46
Exercise 1-2 转置练习 46
Exercise 1-3 概述报告练习 46
第2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 47
实验2-1 频数分析 47
实验基本原理 47
实验目的与要求 47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48
实验操作指导 48
实验结论 50
实验2-2 描述统计量 51
实验基本原理 51
实验目的与要求 51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51
实验操作指导 52
实验结论 53
实验2-3 数据探索 53
实验基本原理 53
实验目的与要求 54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54
实验操作指导 54
实验结论 57
实验2-4 比率统计分析 61
实验基本原理 61
实验目的与要求 61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61
实验操作指导 61
实验结论 64
上机练习 64
Exercise 2-1 血清胆固醇频数分布分析 64
Exercise 2-2 血清胆固醇常规统计分析 64
Exercise 2-3 心血管病分组变量探索性分析 65
Exercise 2-4 磁疗效果显著性差异分析 65
Exercise 2-5 检验产品纯度 65
第3章 均值比较分析 66
实验3-1 单样本T检验 66
实验基本原理 66
实验目的与要求 67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67
实验操作指导 67
实验结论 68
实验3-2 独立样本T检验 69
实验基本原理 69
实验目的与要求 69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70
实验操作指导 70
实验结论 71
实验3-3 配对样本T检验 72
实验基本原理 72
实验目的与要求 72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72
实验操作指导 73
实验结论 73
上机练习 74
Exercise 3-1 检验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74
Exercise 3-2 检验两台仪器的测量结果有无显著差异 75
Exercise 3-3 检验两种轮胎耐磨性的差异 75
第4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76
实验4-1 两变量相关分析 76
实验基本原理 76
实验目的与要求 77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77
实验操作指导 77
实验结论 79
实验4-2 偏相关分析 81
实验基本原理 81
实验目的与要求 81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81
实验操作指导 82
实验结论 83
实验4-3 线性回归分析 84
实验基本原理 84
实验目的与要求 85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85
实验操作指导 86
实验结论 92
实验4-4 非线性回归分析 96
实验基本原理 96
实验目的与要求 97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97
实验操作指导 97
实验结论 102
实验4-5 Logistic回归分析 104
实验基本原理 104
实验目的与要求 104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05
实验操作指导 105
实验结论 109
上机练习 112
Exercise 4-1 产妇与婴儿体重相关分析 112
Exercise 4-2 高血压病因线性回归分析 113
Exercise 4-3 预测研究所的净收益 113
Exercise 4-4 癌细胞转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13
第5章 列联表分析与对数线性模型 115
实验5-1 列联表分析 115
实验基本原理 115
实验目的与要求 116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16
实验操作指导 116
实验结论 120
实验5-2 对数线性模型 123
实验基本原理 123
实验目的与要求 124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24
实验操作指导 124
实验结论 128
上机练习 132
Exercise 5-1 病毒抗体反应情况的差异检验 132
Exercise 5-2 冠心病病因对数线性分析 132
第6章 方差分析 133
实验6-1 单因素方差分析 133
实验基本原理 133
实验目的与要求 134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34
实验操作指导 134
实验结论 139
实验6-2 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 142
实验基本原理 14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43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43
实验操作指导 143
实验结论 151
实验6-3 多变量方差分析 153
实验基本原理 153
实验目的与要求 153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53
实验操作指导 154
实验结论 157
上机练习 160
Exercise 6-1 检验各行业的服务质量差异 160
Exercise 6-2 对不同工厂的同型号电池质量进行评估 160
Exercise 6-3 三种麻醉方法的方差分析 161
第7章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162
实验7-1 因子分析 162
实验基本原理 16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63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63
实验操作指导 164
实验结论 169
实验7-2 主成分分析 172
实验基本原理 17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73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73
实验操作指导 173
实验结论 176
上机练习 177
Exercise 7-1 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产量指标数据 177
Exercise 7-2 对体检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177
第8章 聚类分析 178
实验8-1 K-均值聚类 178
实验基本原理 178
实验目的与要求 179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79
实验操作指导 179
实验结论 182
实验8-2 分层聚类 184
实验基本原理 184
实验目的与要求 184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84
实验操作指导 185
实验结论 189
上机练习 191
Exercise 8-1 用聚类分析法分类工厂周围大气污染区域 191
Exercise 8-2 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死亡数据 192
Exercise 8-3 对各省学生的体质进行评估 192
第9章 判别分析和距离分析 194
实验9-1 判别分析 194
实验基本原理 194
实验目的与要求 195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195
实验操作指导 195
实验结论 200
实验9-2  距离分析 204
实验基本原理 204
实验目的与要求 205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05
实验操作指导 206
实验结论 210
上机练习 211
Exercise 9-1 运动员等级的判别分析 211
Exercise 9-2 地区收入水平的距离分析 212
第10章 信度分析和尺度分析 213
实验10-1 信度分析 213
实验基本原理 213
实验目的与要求 214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14
实验操作指导 215
实验结论 218
实验10-2 尺度分析 218
实验基本原理 218
实验目的与要求 218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18
实验操作指导 219
实验结论 223
上机练习 224
Exercise 10-1 产品评价的尺度分析 224
Exercise 10-2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度分析 225
第11章 时间序列分析 226
实验11-1 指数平滑模型 226
实验基本原理 226
实验目的与要求 227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27
实验操作指导 227
实验11-2 自回归集成移动平均模型 231
实验基本原理 231
实验目的与要求 231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32
实验操作指导 232
实验结论 234
实验11-3 季节分解方法 235
实验基本原理 235
实验目的与要求 235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35
实验操作指导 236
实验结论 238
上机练习 238
Exercise 11-1 Winters线性平滑方法应用 238
Exercise 11-2 ARIMA模型应用 239
Exercise 11-3 对季度数据进行分析 239
第12章 生存分析 240
实验12-1 生命表分析 240
实验基本原理 240
实验目的与要求 241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41
实验操作指导 242
实验结论 245
实验12-2 Kaplan-Meier分析 246
实验基本原理 246
实验目的与要求 246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46
实验操作指导 247
实验结论 250
实验12-3 风险比例模型 252
实验基本原理 252
实验目的与要求 253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53
实验操作指导 253
实验结论 259
上机练习 261
Exercise 12-1 用生命表方法计算生产率 261
Exercise 12-2 Kaplan-Meier方法分析新药的治疗效果 261
Exercise 12-3 Cox回归方法分析服务生命长度 262
第13章 非参数检验方法 263
实验13-1 单样本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 263
实验基本原理 263
实验目的与要求 264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64
实验操作指导 264
实验结论 265
实验13-2 两个独立样本的检验 266
实验基本原理 266
实验目的与要求 267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67
实验操作指导 268
实验结论 269
实验13-3 多个独立样本的检验 270
实验基本原理 270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1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71
实验操作指导 272
实验结论 274
实验13-4 两个相关样本的检验 275
实验基本原理 275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5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75
实验操作指导 276
实验结论 277
实验13-5 多个相关样本的检验 278
实验基本原理 278
实验目的与要求 278
实验内容及数据来源 278
实验操作指导 279
实验结论 280
上机练习 281
Exercise 13-1 检验两种材料的硬度有无显著差异 281
Exercise 13-2 检验不同操作方法对产品检验的影响 281
Exercise 13-3 用McNemar方法检验商场促销活动效果 282
Exercise 13-4 用Friedman方法检验计划受偏好程度 282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晓雨工作室
作者: Helmut Kopka, Patrick W.Daly
作者: 崔冬 黄骁
作者: 黄燕 吴平 等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米霖 编著
作者: 王红卫 等编著
作者: 高志清 蔡飓
作者: 王先鹿 陈瑞艳 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