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管理至简:以实践为根基实现简单、自然、有效的管理
作者 : 亨利.明茨伯格
译者 : 冯云霞 范锐 译
出版日期 : 2014-06-09
ISBN : 978-7-111-46815-8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88
开本 : 16
原书名 : Simply Managing:What Manager Do and Can Do Better
原出版社: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August 1, 2009)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是在作者所著《管理》一书的基础上,经过删减、浓缩而成的,是一本为管理者所著的管理经典,内容和管理实践息息相关。读者对象包括众多受管理实践影响且对此感兴趣的人。 本书也适合于那些对新奇管理世界感到迷惑不解的新入行的管理者。

图书特色

前勒口
管理是一条实践之路,在这条道路上,陷阱无处不在:

和人有关的失败
和工作有关的失败
和适应性有关的失败
因成功而带来的失败
……

不经历失败的管理者,无法企及成功。管理者如何根植于管理实践,将管理的思维,以一种简单、健康的方式交织成有机的整体,这是一门艺术。精通这门艺术的管理者,必然成功。

封底
管理工作正像是一张挂毯,是由反思、分析、练达、合作和变革共同编织而成的。 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个人的能量,也融合了社会。
专家们发明无数的方法让管理者避免纰漏,甚至每天都有花样翻新的办法出炉,但这些方法只能带来有限的成功。而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或者一个伟大的领袖,也许你不必具有多么高的情商和智商,或许只要情绪健康、头脑清楚就可以了,这样你就能: 丢弃掉关于管理的神话, 清晰地从自身考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和其他人的无限潜力,清楚地知道哪条路是这个世界的未来走向,如何能够推动变革。
后勒口
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在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埃克斯-马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等学校担任访问学者。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文章“麦肯锡奖”。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其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越。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图书前言

本书为管理者所著,内容和他们的管理实践有关。读者对象还包括众多受管理实践影响且对此感兴趣的人。本书也适合于那些对新奇管理世界感到迷惑不解的新入行的管理者。《管理至简》是在我2009年所著的《管理》一书的基础上,进行缩编和修订后形成的。 这本书专门为工作繁忙的读者而写。
书中的黑体字概述了本书的要点,同时也起到通篇动态评注的作用 (书中没有总结性的章节,这些黑体字能有效地起到总结作用)。倘若你属于第2章中描述的烦恼型管理者,请记住这些内容;倘若你希望成为第5章中定义的有思考力的管理者,请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探索。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下面是本书6章的概述。
第1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很多关于管理的常见迷思。比如,领导艺术比管理更重要。这个章节虽然篇幅短,但对随后的章节来说是必需的,所以请阅读。
第2章描述了管理者承受的种种压力,如忙碌的工作节奏、各种各样的外界干扰、必须整顿的混乱局面等。放慢脚步,浏览一下这些内容,你也许会有惊人的发现。
第3章论述了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即管理者干什么以及为什么干。管理发生在三个“层面上”,即信息、人员和行动层面。本章的黑体字特别有用。
第4章思考了林林总总的管理形式:不同文化情境中的管理,不同等级的管理,作为集艺术、手艺和科学于一身的管理。本章中的黑体字能够引导你得出出乎意料的结论。
第5章涉及管理困难所在:面临各种复杂的难题,迫使每个管理者要同时协调应对各种险境。例如,如何在本身互不关联的工作中建立关联,如何保持自信而又不显得傲慢自大。我认为这是本书最重要的章节:读后可以直面管理工作无法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第6章关注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本章不会给出一般的建议,相反,你要充分认识到挑选管理者不仅要看其优点还要看其缺点。优秀的管理者往往都被证明是明事理、情商高的人,而且还具备其他优点。关于英雄式的领导艺术已经谈论得够多了,现在我们来谈谈管理吧。

上架指导

管理理论

封底文字

管理工作正像是一张挂毯,是由反思,分析,练达,合作和变革共同编织而成的。 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个人的能量,也融合了社会。

专家们发明无数的方法让管理者避免纰漏,甚至每天都有花样翻新的办法出炉,但这些方法只能带来有限的成功。而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或者一个伟大的领袖,也许你不必具有多么高的情商和智商,或许只要情绪健康,头脑清楚就可以了,这样你就能: 丢弃掉关于管理的神话; 清晰地从自身考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和其他人的无限潜力;清楚地知道哪条路是这个世界的未来走向;如何能够推动变革。

作者简介

亨利.明茨伯格: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埃克斯-马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等学校担任访问学者。他曾两次获得《哈佛商业评论》所颁发的年度最佳文章“麦肯锡奖”。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其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至今无人能超越。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管理者而非MBA》《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等。

译者简介

冯云霞 范锐 译:暂无简介

译者序

明茨伯格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008年,明茨伯格先生又一次应邀来中国人民大学,给学校师生传递他的管理学三角理论。那次,真正吸引国内管理学者和管理教育专业人员的其实是明茨伯格先生20年前创办的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IMPM)。这个项目对一统天下的美国管理教育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它的精髓在于帮助管理者基于经验进行知识建构,反思、交流、考察、行动学习是管理者学习的主要范式。这样的管理教育思想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长期“接地气”的管理教育实践一拍即合。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IMPM项目合作,开创了中国实践管理硕士项目(CMPM)。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明茨伯格先生以及他的团队开始了密切的合作。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地,我和我的团队亲耳聆听明茨伯格先生有关教育、管理、组织的系统阐述,获益匪浅。
通过对明茨伯格管理教育理念和教育项目的接触,我了解到明茨伯格的管理教育思想其实和我国先哲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出一辙。他倡导管理者要重视自身的经验,要注重反思、记录、归纳和整理。反思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孔子的学生曾子也倡导“吾日三省吾身”对君子的重要性。在学习内容上,明茨伯格先生倡导管理者要重视心态的修炼、优化和升级。他提出五种心态对管理者很重要:反思、分析、合作、练达和行动。它们分别对应管理者面临的五种管理情境:自我、组织、关系、情境和变革。这样的体系和孔子关于君子的修炼也是异曲同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讲的也是管理者自身和情境之间的依存关系。
?《管理至简》这本书是明茨伯格最新的作品,它基于先生多年来对管理者日常管理活动进行系统观察的潜心思考。这些管理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不同规模和行业的组织工作,管理层级也是各有不同。但是,先生在各有不同的现象背后,抽象出管理的本质。比如无论是哪里、在什么层级,管理都是针对人、行动和信息的管理。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强调在现代社会,不存在了不起的英雄式领导人,领导行为只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男女经过经验的积累、反思,能够成长为好的管理者。
在这本书中,读者能处处感受到明茨伯格先生民主和扁平的管理思想,以及他对管理层级独到的判断。在他看来,管理层级的高、中、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组织中管理是无处不在的。具体表现为中心管理、连接管理和运营管理。这些都是对实现组织目标同样重要的。在这本书中,明茨伯格对五种管理心态有新的诠释,而且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连接和打通。
我真心希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管理者,正在学习管理的MBA、EMBA能够尽快接触到这本书。看看一个睿智的人对管理真谛的解读,对于管理者真实生活的白描和反映。我们会了解到管理和领导的本质实际蕴含在人性深处。通过自我修炼、自我教练,对经验的反思、整理、归纳,最终成为自我解放的理性人和管理人。我们的社会,凭借理性的、管理人格人的增多,也会变得越来越有秩序和美好。
冯云霞

推荐序

早在20世纪60年代,明茨伯格还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关注到了管理的基本命题,即管理者每天究竟做些什么事情。他不相信管理者只是在办公室中运筹帷幄,做些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方面的事情。学管理似乎就是学点诸如此类的知识。当时,以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为代表的管理学界,把管理说成是五项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管理学》,1955年)。在明茨伯格看来,这里至少有两个疑问:第一,管理是一项职能还是五项职能?按照法约尔的说法,管理是一项职能,其中包括五项管理的要素。第二,管理是不是一项职能,进而这项职能应该落脚在什么形态上?究竟落脚在部门形态上,还是落脚在职位形态上。很遗憾,两种落脚形态都不是。也许是这个原因,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中提到,管理是经理人员的一种素养。企业中究竟有没有管理职能的担当者,传说中的管理者究竟从事什么工作?可以说,这是管理学的一个元命题,而且是至今未解的元命题。这个元命题不解,那么管理学的内涵是不清楚的。
明茨伯格似乎更相信,没有纯粹意义上的管理者,没有专事于“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职能担当者。于是乎,他借助于博士论文的研究与撰写,到企业中去实地考察,弄清楚企业中的经理人员究竟每天在忙活什么。具言之,就是对5名高层经理进行“工作写实”,如实记录5名高层经理的实际工作;然后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最终把高层经理的“工作性质”进行了概括,这就是“社交联络、信息交流和决策”。也就是说,经理人员是有事做的,有独特的工作任务。至于法约尔讲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实际上,是做一件事情的逻辑过程及其管理素养。也许是这个原因,人们把法约尔归入“过程管理学派”。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德鲁克的话,管理者的有效性在于“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并把事情做正确”。后来,明茨伯格把他研究的成果发表在他的第一本专著中,我们中国读者可以在“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中看到《经理工作的性质》这本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明茨伯格有了这项重大发现后,开始了对管理学的重新架构,希望后来者能够贴近现实去学习或掌握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他几乎花了一辈子的精力,完成了《管理》(2009年)这本书的研究和撰写,成为当今管理学界硕果仅存的大师。在我看来,管理学的大师级人物,在德鲁克与马奇之后只有明茨伯格,并且尚无后继有人的迹象。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是明茨伯格的《管理至简》,这是《管理》一书的精简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冯云霞主持翻译。我阅读了译文的全稿,行文非常流畅,且准确地把握了明茨伯格的思想和见解,甚至保留了明茨伯格的叙述风格。我真心希望中国的读者能够尽快地接触到这本书,听听真正的行家里手是如何理解并阐述管理这件事情的。
包政
2014年4月22日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穿越迷思去管理:什么是管理,什么不是管理 /1
某些让人清醒的现实 /3
管理应被当成实践而不是专业 /7
管理不仅仅是变革 /10
第2章 坚持不懈地管理:管理工作的种种压力 /13
认识和再认识 /14
互联网的影响 /27
可以正常计算出来的混乱 /29
第3章 管理信息、人员和行动:管理模式 /31
一次当好一个角色 /32
管理模型概述 /34
制订计划和时间安排 /35
信息层面 /36
行动层面 /52
面面俱到的管理 /60
第4章 林林总总的管理:管理的多样性 /65
管理:一次只做一件事 /66
管理的外部环境 /67
组织特性 /69
管理的临时压力 /73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 /74
管理手段 /84
超越管理者身份进行管理 /93
第5章 管理难题:难以摆脱的管理之谜 /99
肤浅综合征 /100
规划的难题 /101
分解之迷局 /104
联结的困惑 /107
授权的两难 /112
绩效评估的神秘 /114
秩序的迷局 /117
控制的悖论 /119
对信心加以控制 /121
行动的模糊性 /123
变革的迷局 /125
最终的难题 /127
第6章 有效管理:了解管理的实质 /129
关于有效管理者的诸多品质 /130
管理者并非完人 /131
不幸的组织家族 /133
快乐地管理组织家族 /139
甄选有效管理者 /151
评估管理的有效性 /154
培养管理者的有效性 /158
自然地管理 /163
作者简介 /167
致谢 /169
参考文献 /171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赵公民
作者: 主编 郝云宏 向荣
作者: 皮永华,李卉妍
作者: (美)理查德 L. 达夫特(Richard L. Daft)范德比尔特大学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范德比尔特大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