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者 : 房西苑  著
出版日期 : 2013-09-03
ISBN : 978-7-111-41721-7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2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为读者娓娓道来作者眼中的经济管理、社会政治与家庭婚姻,字里行间闪烁着作者的睿智与风趣,同时用这些身边事、身边人揭示了成功与幸福的小秘密。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精神产品也有了快餐式的需求。本书就像一本视觉沙拉,色香味俱全,既符合读者短小易读的要求,又摆脱了低级贫乏的内容。闲时随手翻一翻,说不定会给您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与心灵感悟。

图书特色

他,当了十几年的美国人,最后美国人没当成,当成美国人他爹了;
他,干了十几年的企业,最后企业家没当成,当成企业家的老师了。

议经济论管理,看社会说政治,谈家庭侃婚姻,它虽没构筑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却色香味俱全,不失多样性;它短小而不贫乏,深刻却不冗长;它观点犀利,字字珠玑,于风趣中尽显睿智。
快餐食品中的沙拉,将各类品种的食材灵活组合,既能满足人们各种口味和营养的需求,其中每一品种的份量又都不会腻得让人倒胃口。《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这样一份沙拉。读者可彻底卸下阅读的包袱,自己去鉴别鲜花或毒草,各取所需;作者也无须受篇幅的拘囿,可毫无负担地站直了大声吆喝,是谓:
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一个自诩为商人的学者,一个被人称为学者的商人;
他,干了十几年的企业,最后企业家没当成,当成企业家的老师了;
当了十几年的美国人,最后美国人没当成,当成美国人他爹了。
他,曾经用家庭关系来诠释资本运营的道理;
现在用资本运营的术语来诠释家庭关系。

国内著名投融资专家,北京大学国际法学士,美国长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汇思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兼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
曾经服务于美国著名投资银行,任多家境外投资基金驻华代表;曾任民福投资集团总经理、海肤康药业公司董事长;投资创建华运电力载波技术公司、矩阵方达信息技术公司、百思康营养健康网等,并任董事长。曾创立E-hotel旅游电子商务网,任现代运通公司副董事长,未来运通公司总经理,后操作了携程旅行网与运通旅行网的兼并案,此案被称为是中国2000年最成功的并购案。
作者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各类总裁班兼授“资本运营”专题课程十年以上,深受企业家欢迎。听他讲过课的学员评价说:房老师不是学院派,也不是实战派,而是开战派。

房氏语录(节选)

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用来形容那些说话不负责任的人。不过我认为不是所有的话都必须负责任的。说话涉及实事才须负责,若涉及观点则无须负责。

要想在哪里活得轻松自在,千万别和群众打成一片。群众的价值判断存在着双重标准,只要他们把你当做客人而不是自己人,就会宽宏大量地原谅你的错误。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之邦的原则是:你离彼越远,彼对你越亲。

政治家们要争斗,得立下规矩。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首先要使明招不用暗器;即使不得已使用暗器,也不准下毒;退一万步,就算下了毒,也要备好解药。如果大家都能够遵守一个底线,事情就会变得简单的多。

老板和员工谁养活谁?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企业未盈利的时候,是老板养活员工;企业盈利之后,员工养活老板。可是这个世界上有一半企业没有熬到盈利就夭折了,因此老板养活员工是肯定的,但是员工养活老板却不一定。

顾客是上帝?没那么简单。你要想当“上帝”,前提是把商家培养成“基督徒”。

人们常说七年之痒,可见7年是婚变的一个频发期。我看婚姻证的期限就定七年好了,每7年年检续期一次。连续5次续期,就是金婚。
…………

图书前言

快餐文化与沙拉读物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者越来越倾向于读短文章;随着电脑处理文字的功能越来越强,作者的文章却越写越长。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在当今出版业并行不悖,体现了精神产品供需关系的深刻矛盾。
  常常碰到这样的事情,在书店买了厚厚的一本书,通篇读完发现能让你眼前一亮的闪光之处寥寥几段,充其量几页纸就可以讲完的一个观点,硬要把它拉成200页的巨著。为了构筑一个完整的体系,大部分章节都是滥竽充数的无聊文字,其唯一的作用就是增加书的厚度,以便出版商可以据此定个合适的价位。
  我本人就是个经商之人,所以非常理解出版商的苦衷。在一个物质主义的价值体系中,他们只能按照有形资产而不是无形资产的质量来评估出版物的价值。因此,书的厚度就和价格产生了正比关系,书中的文字数量就具有了举足轻重的经济意义。由于理解了出版商,我便尤其可怜某些作者,他们在市场杠杆的压力下,不得不南摘北抄、东拼西凑些章节和文字,以便在一个完整体系的桂冠下炮制出具有物质分量的产品。不过,最值得同情的还是读者。他们娶媳妇,看重的是姑娘的美貌和贤惠,可是媒婆偏偏按照姑娘的体重来计算彩礼,结果是常常花了许多冤枉钱而不得所爱。一本书,读者关心的是它的无形价值,出版商强调的是它的有形价值,而作者夹在其中两头为难,这就是当今出版界的三岔口。
  不久前朋友们向我推荐了两本畅销书,一本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另外一本是《富爸爸,穷爸爸》。这两本曾经风靡了全世界的读物带给我的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失望。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短小通俗的形式让我耳目一新,但其内容之贫乏让我大有上当受骗之感。最令我无法理解的是,这样一本给幼儿园小朋友的启蒙读物,竟然能够让中国一流的企业家们聚集在中央电视台郑重其事地讨论读后感。我想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在冗长文字泛滥的今天,人们太渴望看到快餐式的读物了,为了清新的形式他们宁愿忽略肤浅的内容。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给我的感觉相反,作者论述的道理确实相当有价值,但是这些完全可以在20页内阐述清楚的道理,作者硬要把它们拉成了一个系列,长达600页的著作。车轱辘话来回倒腾,让人不胜其烦。亚当·斯密为整个经济学大厦的奠基之作《国富论》,还不到它1/2的篇幅,凯恩斯扭转乾坤的扛鼎之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也不过只有它1/3的厚度。我实在不明白,作者有何弥天宏论,需要动员比两位大师的传世之作加起来还多的文字?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花了我15元钱,而《富爸爸,穷爸爸》却让我付出了80多元钱。如果说前者只让我感到有点儿窝囊的话,那么后者简直就让我感到愤怒了,我为此耗费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读完两本书后我唯一的感想是:为什么不能把《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内容装进《谁动了我的奶酪》的壳子里呢?我相信这样一定会让所有读者赏心悦目。
  18世纪以来的300年,是一个理论体系辈出的时代。每个体系都像一桌丰盛的特色大餐,三色四香五味俱全,让所有读者眼花缭乱,最后无所适从。在新的千年到来之后,精神产品随着物质产品一道走进了过剩的年代,读者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显得越来越心浮气躁,他们对快餐小吃趋之若鹜,而对满汉全席置若罔闻。通俗读物只看故事梗概,严肃著作只读标题目录,不到临时抱佛脚的时候,他们绝不会认认真真地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多元化的时代使每位成年读者都具备了充分的自信,认为自己的大脑有足够的能力合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企图从书中获取的东西,无非是能够启发他们思路的闪光观点。
  最近我常常应邀到各地讲课,听课的大多是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每次在课堂上我都要做一个目标优化训练,在一个矩阵表格中分别填上学员对老师讲课风格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包括:实用性、信息量、通俗性、感染力、条理性、系统性。我要求学员通过矩阵式对比,对上述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这实际上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个民意调查。每一次的统计结果都表明,实用性和信息量的得分总是高居榜首,而条理性和系统性的得分总是排在末尾。这说明了成年人学习的特点,他们相信自己头脑对各种信息进行条理化加工的能力,他们获取信息的原则是各取所需、广种薄收。
  最近,我对于快餐食品中沙拉这道菜情有独钟,它的内容可以是各类品种的灵活组合,能满足你各种口味和营养的需求,但其中每一个品种的分量都不会腻得让你倒胃口。我在想,物质食品可以做成沙拉,精神产品为什么不能?
  本书是由我写了十几年的博客文章汇集而成。我认为,这类快餐式读物可以充分适应多元化的时代特色和快节奏的生活频率,同时还能解除读者、作者和出版商的各自烦恼。它让读者摆脱了不得不在短小贫乏和冗长深刻之间做出抉择的两难困境,让作者摆脱了生拉硬扯构建体系的精神负担,同时维护了出版商眼中篇幅和价格之间的正比例关系,真是一举三得。
  需要强调的是,本书只是一份思想沙拉,千万别把它当盘传统大菜去欣赏。本书并非学术专著,没有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艰涩的论证,而这些往往是作者心灵的包袱。卸掉了这个身心负担,我便能思如泉涌、笔下生风,站直了大声吆喝。所以,我给本书命名为:站着说话不腰疼。
  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用来形容那些说话不负责任的人。我敢站着说话不怕腰疼,因为我认为不是所有的话都必须负责任。说话涉及实事才须负责,若只涉及观点则无须负责。沙拉读物的最大优越之处是它的多样性而不是它的系统性。为什么不能让读者自己去鉴别鲜花毒草、各取所需呢?

封底文字

? 他,当了十几年的美国人,最后美国人没当成,当成美国人他爹了;
? 他,干了十几年的企业,最后企业家没当成,当成企业家的老师了。

议经济论管理,看社会说政治,谈家庭侃婚姻,它虽没构筑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却色香味俱全,不失多样性;它短小而不贫乏,深刻却不冗长;它观点犀利,字字珠玑,于风趣中尽显睿智。
快餐食品中的沙拉,将各类品种的食材灵活组合,既能满足各种口味和营养的需求,其中每一品种的份量又都不会腻得让人倒胃口。《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这样一份沙拉。读者可彻底卸下阅读的包袱,自己去鉴别鲜花或毒草,各取所需;作者也无须受篇幅的拘囿,可毫无负担地站直了大声吆喝,是谓:
站着说话不腰疼!
内封底
6000页的内容不能榨成200页?
花同样的时间获得30倍的价值

作者简介

房西苑  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快餐文化与沙拉读物
第一篇 经济管理篇
1 成功者大多是半桶水/2
2 肩膀和脑袋间的对话/2
3 鞋子推销员故事新编/3
4 象棋原则与围棋原则/4
5 在失败者中挖掘人才/5
6 炒股要牢记两个原则/7
7  股市上以万变应不变/8
8  跌倒换个地方爬起来/10
9  专利制度的天才设计/10
10 被告举证与负向列表/12
11 清洁发展机制的智慧/15
12 黑者当道,白者得道/18
13 黑脸进攻,红脸防守/18
14 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19
15 管理科学的基本思路/20
16 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23
17 成也关系,败也关系/25
18 绕开家乡的温柔陷阱/27
19 家族企业的继承问题/28
20 被资产吞噬的企业家/30
21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31
22 论功坐车,凭才开车/32
23 解铃最好别找系铃人/34
24 倒脏水别连孩子倒掉/34
25 濒临破产的会计制度/36
26 花钱购买的是期望值/38
27 期望值中隐含的学问/39
28 用人家的水浇自家园/41
29 造金碗讨饭的科技园/43
30 国民待遇与区民待遇/45
31 政策应该是个跷跷板/46
32 国有企业要拾遗补阙/47
33 放权让利乃野狗政策/48
34 改革的归宿是双轨制/49
35 政府也要学资本运营/52
36 国企职工的生死合同/54
37 多元化的诱惑和陷阱/55
38 把库存放在别人那里/57
39 防范风险的四项原则/58
40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60
41 什么细节能决定成败/61
42 从拨改贷到债转股/62
43 予之明处,取之暗处/63
44 让政府先办事后给钱/65
45 应补贴买方而非卖方/66
46 寅吃卯粮和寅种卯粮/69
47 给饭碗的和抢饭碗的/71
48 人口众多未必是负担/72
49 人民币贬值毫无道理/74
50 全球消费者联合起来/76
51 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77
52 很多企业是被撑死的/79
53 是谁把企业逼上绝路/80
54 老板和员工谁养活谁/83
55 谁是社会的强势群体/84
56 中国最缺的不是内需/85
57 靠买房子养老不靠谱/86
58 选个上市公司当股东/88
59 开错了药方难治通胀/89
第二篇 社会政治篇
1  千万别把自己当群众/94
2  在领导面前要当专家/95
3  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96
4  磨杵成针是人生陷阱/97
5  天才是上帝造的次品/98
6  要学会走麦城的步伐/100
7  论左侧通行的优越性/103
8  面相和名字中的玄机/104
9  大多数人都是两面派/107
10 当领导的也需要激励/108
11 雷锋精神还会回来吗/109
12 搞政治一点也不复杂/110
13 民主制就是自作自受/113
14 减肥是社会头号难题/117
15 是什么人养活了小偷/119
16 平淡如水乃君子之交/121
17 对代沟的看法有分歧/122
18 找借口还不如找机会/123
19 拿不起你就得放得下/124
20 论领导者的服人之道/125
21 满足表现欲与破坏欲/127
22 爆竹解禁有害而无益/127
23 “酒桌文化”纯粹是糟粕/130
24 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133
25 自尊心究竟有什么用/134
26 自信与骄傲划清界限/136
27 妥协比坚持更需勇气/136
28 历史也是失败者写的/137
29 囚犯难题背后的启示/140
30 为方便管理者的规矩/141
31 宁可“堕胎”而不要“避孕”/142
32 三种不同的控制机制/144
33 民主培训要从小区开始/147
34 应该给公务员发期权/152
35 回归组织存在的理由/154
36 搞关系就是信息短路/158
37 中国近代史的里程碑/159
38 如何坐稳“上帝”的宝座/160
39 敌人反对未必要拥护/161
40 千万别把自己当人物/162
41 适度包装与过度包装/163
42 与国际接轨的三部曲/165
43 重读《南京条约》的感受/168
44 后悔就是最好的反思/170
45 检验真理的标准质疑/172
46 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173
47 先到优先乃基本原则/174
4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5
49 形式要比内容更重要/177
50 时间资源的特殊意义/179
51 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180
52 不惑之年领悟的道理/181
第三篇 家庭婚姻篇
1  妻子与情人的对话/184
2  有四种男人和女人/185
3  天下唯男人难养也/187
4  给成功女人下定义/188
5  阿二靓汤歪打正着/189
6  妇女运动走上歧途/190
7  重要的是解放男人/191
8  女权主义的麦卡锡/193
9  色狼并非都是公的/196
10 父系社会的合理性/198
11 两性之间的博弈论/199
12 老姑娘面临新问题/200
13 谈恋爱也需要学习/203
14 四个象限里的男人/205
15 男女相左的爱情观/207
16 可持续婚姻的定律/209
17 男人的出路是诈降/210
18 婚姻的底线是豁达/211
19 人生总要荒唐一回/212
20 结婚证应该有期限/21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孙军,张英奎
作者: 理查德.L.达夫特
作者: 张英奎 孙军
作者: [美]斯蒂芬 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 戴维 A.德森佐( David A. DeCenzo)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赵国军 张和平 陶 旭
作者: 陈春花
作者: 张萌 胡欣 王子璇 著
作者: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