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

AutoCAD 2005实用教程
作者 : 郭玲文
出版日期 : 2005-06-13
ISBN : 7-111-16475-X
定价 : 28.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78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从零起步,快速掌握AutoCAD绘图技法
  本书结合AutoCAD 2005中文版的功能与机械、建筑制图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使用AutoCAD 2005中文版绘制各种机械与建筑图形的方法。通过本书,轻轻松松就可学会AutoCAD的使用技巧,轻触鼠标即可完成繁杂的工程设计制图。

本书特色:
■实例丰富
■循序渐进
■清晰易懂
■快速上手

  本书为教师提供电子课件,需要者请登录机工新阅读网站,网站上还有本书配套实例,方便读者使用。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人们就盼望着它能承担繁重的重复手工劳动,帮助人们完成各种设计和绘图工作。但由于工程设计本身的复杂性和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性,这一愿望直到高性能计算机特别是PC的大规模普及之后才变为现实。如今,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绘图取代手工作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CAD技术与传统的人工设计和绘图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据测算,CAD技术能提高设计效率8~12倍。使用CAD技术可以方便地绘图,迅速地编辑、修改,成图质量更是令人工方式望尘莫及。运用这项技术,我们还可以建立所设计产品的三维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方便地对各种不同构思方案进行比较和验证,从而在产品变为实物前,实现产品的最优化设计。
  CAD技术与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相结合,还可以将设计成果直接传送至生产单位而无须借助图纸等媒介,实现“无纸制造”。这不仅简化了产品制造过程,同时还可以避免许多人为的错误。
  AutoCAD是诸多CAD应用软件中的优秀代表,它从最初简易的二维绘图发展到现在,已成为集三维设计、真实感显示及通用数据库管理、Internet通信为一体的通用微机辅助绘图设计软件包。目前,AutoCAD不仅在机械、建筑、电子、石油、化工、冶金等部门得到了大规模应用,而且还被广泛用于绘制地理、气象、航海、拓扑、乐谱、灯光、幻灯、广告等特殊图形。
  本书结合AutoCAD 2005中文版的功能与机械、建筑制图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使用AutoCAD 2005中文版绘制各种机械与建筑图形的方法与技巧,其内容涉及图形绘制与编辑、图形管理、尺寸标注、块和外部参照使用、轴测图绘制、三维图形绘制与渲染、图形的打印与输出等。同时,为了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本书还给出了大量的上机实践和思考练习。
  本书由郭玲文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主要有甘登岱、李晨光、孟宪礼、白冰、黄瑞友、李红、郭燕、章银武、林军会、乔震、贾敬瑶、张安鹏、齐华杰、甘露、李金龙、刘春瑞、王立民、李鹏、崔元胜、谭建、郭玲玫等。

图书目录

第1章 AutoCAD 2005入门 1
1.1 AutoCAD 2005功能概览 1
1.1.1 绘制平面图形 1
1.1.2 绘制轴测图 2
1.1.3 绘制三维图形 2
1.1.4 注释和标注图形尺寸 2
1.1.5 渲染图形 3
1.1.6 输出图形 3
1.2 AutoCAD 2005界面组成与环境配置 3
1.2.1 标题栏 4
1.2.2 菜单栏与快捷菜单 4
1.2.3 工具栏 5
1.2.4 工具选项板 6
1.2.5 绘图窗口 8
1.2.6 命令行与文本窗口 8
1.2.7 状态栏 9
1.2.8 环境配置 10
1.3 AutoCAD使用入门 11
1.3.1 执行命令与修改系统变量 11
1.3.2 命令的重复、放弃与重做 13
1.3.3 选择对象的基本方法 13
1.3.4 删除与修剪对象 14
1.3.5 设置绘图单位和图形界限 15
1.3.6 图形文件的创建、打开与关闭 17
1.3.7 使用帮助 17
1.4 图形显示控制 17
1.4.1 缩放和平移视图 18
1.4.2 使用命名视图 19
1.4.3 使用平铺视口 20
1.4.4 视图重画与重生成 22
上机实践——简单图形绘制 23
本章小结 25
思考与练习 25
第2章 使用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 27
2.1 创建并设置图层 27
2.2 设置图层状态 29
2.3 管理图层 29
2.3.1 切换当前图层 29
2.3.2 控制图层显示列表 30
2.3.3 保存与恢复图层状态 30
2.3.4 重命名图层和删除图层 31
2.3.5 改变图形对象所在图层 31
2.4 直接设置颜色、线型和线宽 32
2.4.1 设置当前使用的颜色、线型和线宽 32
2.4.2 更改已有对象的颜色、线型和线宽 32
2.5 设置线型比例 32
2.5.1 利用全局比例因子修改全部非连续线型外观 33
2.5.2 设置新建对象的线型比例 33
2.5.3 修改现有对象的线型比例 34
上机实践——利用图层特性设置和管理图形 34
本章小结 36
思考与练习 36
第3章 二维图形对象绘制及应用 39
3.1 绘制直线、射线与构造线 39
3.2 绘制矩形与正多边形 41
3.2.1 矩形绘制要点 41
3.2.2 正多边形绘制要点 41
3.3 绘制圆与圆弧 42
3.3.1 绘制圆的各种方法 42
3.3.2 绘制圆弧的各种方法 43
3.3.3 利用圆和正多边形绘制扳手 44
3.4 绘制椭圆与椭圆弧 46
3.5 绘制与编辑多段线 47
3.5.1 绘制多段线 47
3.5.2 根据已有对象生成多段线 49
3.5.3 编辑多段线 49
3.6 绘制样条曲线 52
3.6.1 样条曲线的特点 52
3.6.2 绘制样条曲线 52
3.7 创建与编辑面域 53
3.7.1 创建面域的方法 53
3.7.2 面域操作 54
3.7.3 使用面域创建端盖 55
3.8 使用图案填充绘制剖面线 56
3.8.1 创建图案填充 56
3.8.2 编辑图案填充 60
上机实践——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61
本章小结 66
思考与练习 66
第4章 精确绘图方法 69
4.1 使用坐标系 69
4.1.1 世界坐标系与用户坐标系 69
4.1.2 坐标的表示方法 70
4.1.3 控制坐标显示的方法 71
4.1.4 创建坐标系的方法 72
4.1.5 使用正交用户坐标系 72
4.1.6 在不同视口中设置UCS 72
4.1.7 命名用户坐标系 73
4.1.8 设置UCS的其他选项 73
4.2 使用捕捉、栅格和正交辅助定位 74
4.2.1 设置捕捉和栅格 74
4.2.2 使用捕捉的要点 75
4.2.3 使用栅格的要点 75
4.2.4 使用正交模式 76
4.3 通过捕捉图形几何点精确定位 76
4.3.1 对象捕捉模式详解 76
4.3.2 设置运行捕捉模式和覆盖捕捉模式 78
4.3.3 设置对象捕捉参数 78
4.4 使用自动追踪精确定位 79
4.4.1 使用极轴追踪       79
4.4.2 使用对象捕捉追踪 79
4.4.3 使用临时追踪点 82
上机实践1——绘制螺杆 83
上机实践2——绘制挂轮架 86
本章小结            90
思考与练习            90
第5章 图形编辑       93
5.1 对象选择方法与技巧 93
5.1.1 选择对象的各种方法 93
5.1.2 快速选择对象    95
5.1.3 密集或重叠对象的选择 96
5.1.4 使用编组       96
5.2 使用夹点编辑图形的方法 98
5.2.1 利用夹点拉伸、移动、旋转、缩放和镜像对象 98
5.2.2 使用夹点的复制模式 98
5.3 对象的移动、旋转与对齐 99
5.3.1 移动对象 99
5.3.2 旋转对象 99
5.3.3 对齐对象 100
5.4 对象的复制、偏移、镜像和阵列 101
5.4.1 复制对象 101
5.4.2 使用偏移命令复制轮廓线和平行线 101
5.4.3 使用镜像命令创建对称图形 102
5.4.4 利用阵列命令创建图形的矩形与环形阵列 102
5.5 对象的延伸、拉长、拉伸、打断与缩放 105
5.5.1 延伸对象 105
5.5.2 拉长对象 106
5.5.3 拉伸对象 107
5.5.4 打断对象 107
5.5.5 缩放对象 108
5.6 对象的圆角与倒角 108
5.6.1 为对象修圆角 108
5.6.2 为对象修倒角 109
5.7 使用“特性”面板编辑对象 109
上机实践——绘制零件图 110
本章小结 115
思考与练习 115
第6章 输入和编辑文字 121
6.1 创建文字样式 121
6.2 输入与编辑单行文字 123
6.2.1 输入单行文字 123
6.2.2 设置单行文字的对齐方式 123
6.2.3 编辑单行文字 124
6.3 输入与编辑多行文字 124
6.3.1 输入多行文字 125
6.3.2 编辑多行文字 127
6.3.3 使用表格工具输入及编辑文字 127
6.4 输入特殊符号 128
6.4.1 输入单行文字时输入特殊字符的方法 128
6.4.2 输入多行文字时输入特殊字符的方法 130
上机实践——创建图样的明细表 131
本章小结 133
思考与练习 133
第7章 尺寸标注 135
7.1 尺寸标注的规则与组成 135
7.1.1 尺寸标注的规则 135
7.1.2 尺寸标注的组成 135
7.2 尺寸标注的步骤与格式设置 136
7.2.1 创建标注层 136
7.2.2 建立用于尺寸标注的文字样式 136
7.2.3 设置尺寸标注样式 137
7.2.4 使用尺寸标注工具与命令进行尺寸标注 148
7.3 长度、角度与位置尺寸标注 149
7.3.1 线性标注 149
7.3.2 对齐标注 151
7.3.3 角度标注 151
7.3.4 坐标标注 153
7.3.5 基线标注 153
7.3.6 连续标注 154
7.4 半径、直径和圆心标注 154
7.4.1 半径和直径标注 154
7.4.2 圆心标注 156
7.5 引线标注 156
7.5.1 创建引线标注 157
7.5.2 设置引线格式 157
7.6 快速标注 157
7.7 公差标注 159
7.7.1 形位公差符号的意义 159
7.7.2 使用形位公差对话框 161
7.7.3 形位公差标注 162
7.8 编辑尺寸标注 162
7.8.1 管理标注样式 162
7.8.2 修改标注文字的内容与位置 163
7.8.3 倾斜标注 166
7.8.4 编辑尺寸标注特性 167
7.8.5 标注的关联与更新 167
上机实践1——绘制并标注平面图形 168
上机实践2——标注螺杆 175
本章小结 178
思考与练习 178
第8章 提高绘图效率的捷径 181
8.1 创建、使用和存储块 181
8.1.1 创建块 181
8.1.2 使用块 182
8.1.3 存储块 183
8.2 编辑和管理块 185
8.2.1 建立带属性的块 185
8.2.2 插入带属性的块 186
8.2.3 抽取属性数据 187
8.2.4 编辑属性数据 189
8.3 使用外部参照 189
8.3.1 使用外部参照 190
8.3.2 编辑外部参照 190
8.3.3 管理外部参照 191
8.4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与符号 192
8.4.1 打开AutoCAD设计中心 192
8.4.2 利用设计中心打开图形 194
8.4.3 使用图形或图形中的内容 195
8.4.4 使用符号 196
8.5 创建和使用图形样板文件 196
上机实践——创建和使用符号库 197
本章小结 200
思考与练习 200
第9章 绘制轴测图 201
9.1 打开轴测投影模式 201
9.1.1 轴测投影图的特点 201
9.1.2 使用“草图设置”对话框激活轴测投影模式 201
9.1.3 使用SNAP命令激活轴测投影模式 202
9.1.4 认识轴测面 202
9.2 在轴测投影模式下绘图 203
9.2.1 绘制直线 203
9.2.2 绘制圆 204
9.2.3 使用复制命令绘制图形 204
9.2.4 绘制圆弧 206
9.2.5 绘制轴测圆的外公切线 206
9.3 在轴测图中书写文字 207
9.4 在轴测图中标注尺寸 208
9.4.1 标注轴测图的一般步骤 209
9.4.2 标注支架轴测图 209
上机实践——绘制托架轴测图 211
本章小结 215
思考与练习 215
第10章 三维绘图 217
10.1 三维绘图基础 217
10.1.1 三维图形的创建方式 217
10.1.2 三维视图调整 217
10.1.3 三维坐标系调整 219
10.1.4 观察三维图形的方法 221
10.2 实体绘制与编辑 224
10.2.1 绘制基本实体 224
10.2.2 通过拉伸与旋转创建实体 226
10.2.3 通过布尔运算创建复杂实体 228
10.2.4 实体编辑 229
上机实践——绘制组合体 234
本章小结 237
思考与练习 237
第11章 三维对象编辑、标注与渲染 239
11.1 编辑三维对象 239
11.1.1 三维阵列 239
11.1.2 三维镜像 240
11.1.3 三维旋转 241
11.1.4 对齐对象 241
11.2 为三维对象标注尺寸 242
11.3 渲染三维对象 243
11.3.1 设置光源 244
11.3.2 设置场景 245
11.3.3 设置渲染材质 245
11.3.4 渲染视图 247
11.3.5 使用渲染窗口 248
11.3.6 将视口中的渲染图像保存为文件 249
上机实践——绘制压轴盖 249
本章小结 254
思考与练习 254
第12章 图形输出 255
12.1 图形输出基础 255
12.1.1 什么是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 255
12.1.2 如何创建打印布局 255
12.1.3 主要的布局设置参数 256
12.1.4 浮动视口的特点 260
12.1.5 布局图的管理 260
12.1.6 打印草图的方法 261
12.1.7 打印布局图的方法 262
12.2 图形输出的相关知识 262
12.2.1 什么是打印样式表 263
12.2.2 使用布局样板快速创建标准布局图 265
12.2.3 理解打印配置 268
12.3 应用浮动视口 268
12.3.1 创建、删除和调整浮动视口 269
12.3.2 浮动视口中层的控制 271
12.3.3 控制浮动视口中对象的可见性 272
12.3.4 创建多边形浮动视口 273
上机实践——输出压轴盖图纸 274
本章小结 278
思考与练习 278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Cleve B. Moler
作者: (美)Gerald Recktenwald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凌桂龙 等编著
作者: (美)Scott McFarl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