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个人理财

华尔街:追梦实录
作者 : 约翰.罗尔夫  彼德.特鲁珀
译者 : 梁洨洁  王喆
丛书名 : 投资与理财
出版日期 : 2001-06-28
ISBN : 7-111-08800
定价 : 18.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10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罗尔夫和特鲁珀都在帝杰上班,本书讲述的当然都是发生在帝杰的故事,但他们的所见所闻绝对不是帝杰所独有的。这是特鲁珀和罗尔夫的个人成长经历,更是所有新入行的年轻银行家所必须以经因的磨难。无论就职于哪一家银行,相信任何一位银行助理都不乏同样的感受。
  其实,投资银行的生存原则说到底就是“愿者上钩”。要么像鱼儿一样,牢牢咬住诱饵,享受美味佳肴之余还可以借助鱼线的拉动往上跃,越高越好,哪管人格的沉沦;要么保持大度的胸襟,冷眼看待银行里发生的一切,用幽默和自嘲安抚自己失去平衡的心灵。但实际上,想要保持头脑的一半清醒,对心理平衡似乎帮助不大,这就好像一只脚踩在干冰上,而另一只脚踏在炭火里一样,虽然冷热相抵后计算出的平均温度正好合适,但人的双脚注定会皮开肉绽,痛苦难忍!不是吗?

图书特色

译者简介
梁洁,女,天津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讲师。大学就读于天津大学科技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攻读翻译理论和实践专业,后又到菲律宾留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管理与发展专业博士学位。除了参加过多本教科书以及工具书的编写和修订外,还发表过多篇论文。留学期间独立编写的一本供非母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教材,在菲律宾出版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深受各界及师生的欢迎。近期刚刚完成的翻译作品有《商务与管理沟通》(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经典教材,翻译出版后受到市场的欢迎。
王喆,男,博士,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工程、资本运作和股票公开发行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图书序言

我一直无法理解两个人怎么能合著一本书;对我而言,这就好像三个人合作生一个孩子一样,很难想象。

—伊夫林·沃尔夫

许多年前,罗尔夫(Rolfe)和特鲁珀(Troob)曾经站在一片自以为是“沙漠”的边缘,相信穿过这片沙漠,一定能看到葱郁苍翠的绿洲。心中渴望着目睹绿洲时的欣喜,他们越想越深信这种无名的愉悦能给自己带来力量,但当时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战胜眼前的沙漠。

对初入银行作投资银行助理的罗尔夫和特鲁珀而言,那“绿洲”就是觊觎已久的、成为公司执行董事的一纸任命。为了有朝一日能在棕榈树下沐浴灿烂的阳光,他们心甘情愿地先在茫茫“沙漠”中跋涉—从投资银行助理到副总经理,一步步地熬着。旅程开始不久,他们就曾怀疑过原来想象中的绿洲是否仅仅是海市蜃楼。他们一度迷失了方向,而且在酷日下不知所措,不过他们最终还是重新找准了自身的定位。他们清楚地明白了一点:无论远方的绿洲是否丰饶,要到达那里,他们必须先穿过的“沙漠”远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无论哪一行,要干事业都不得不经历痛苦的历程。比如医生,首先要上完医科大学,然后还要完成实习;再比如律师,开始要从书记员做起,之后还要长时间从事烦琐的初级文员工作。显然,投资银行家这一行也不例外。年轻的银行家们必须先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指望日后有望头戴成功的光环。大多数的银行高级经理就是先付出,当然也少不了忍耐,但即便如此,能发迹的也实属凤毛麟角。既然前辈如此,他们也势必要走过相同的历程,这大概就是规则吧。

选择成为一名投资银行助理,真的令他们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了吗?是的。其间是不是苦不堪言呢?当然不全是。在付出的过程中,他们的确体味了无数的成功与失败,以及无数的不眠之夜;但总算有一天苦尽甘来,他们驶到了这条布满荆棘的高速公路的出口—长期的辛劳后,终于可以开始大踏步发展自己的事业了。他们俩现今仍然在华尔街从事金融业,如果说不是为了钱,恐怕有说谎之嫌。在投资银行业中,支出和回报历来就是衡量成败的关键,但如今,他们已不再是单纯地作投资银行家了,而是在“享受”自己的工作。

书中讲述的是他们的奋斗历程。讲述的是两个年轻的银行助理从开始削尖脑袋往里挤,到后来拼命想挣脱所走过的漫漫长路。一方面,这段经历使他们变得坚强,但同时也使他们的脸皮日趋坚厚。是喜是悲呢?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洗刷灵魂的浮石,他们宁愿将自己剥个精光。可惜没有!

投资银行这一行里极端性的行为比比皆是。无论是金钱、狂饮、欢宴、淫乐亦或是工作,典型的业内人士们几乎都会认为多多益善。这书中自然少不了关于罗尔夫和特鲁珀过往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的回忆。当然,他们的穷奢极侈和放荡不羁只是本书描写的一个侧面,书里重点阐明的是他们最后终于认识到自己虽被称之为投资银行家,但实际上根本不具备为企业经理或董事提供投资理财建议的机会─与他们毕业时的理想相去甚远!他们把大量宝贵的时间都花在文字处理等不动脑筋的琐碎工作上了。但就算是干着这样简单的工作,他们的薪水可不薄,至于心中对投资银行事业的那份热爱,多少显得有点多余。罗尔夫和特鲁珀在书中将自己得到上述认识的痛苦经过娓娓道来,但他们并不后悔。毕竟其他的工作不可能让他们俩这样不到30岁的年轻人就有机会过上享乐挥霍的生活;没有那段奢靡生活的体验,他们也不可能冷眼观察周围,更不可能回想起那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原来皇帝其实没有可穿的衣服!

虽然罗尔夫和特鲁珀在帝杰银行工作,但书中描写的事情绝对不仅限于帝杰,这里提到的一切酸甜苦辣是每一位年轻银行家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得不经历的。他们两个在其他的投资银行里有很多朋友,那里发生的事情大同小异。投资银行家50%的时间就是劝说客户相信:我们的银行比别人的强。然而,在所有年轻银行家眼里,所有的投资银行都是一样的黑暗!无论在哪家投资银行工作,银行助理都能讲出同样的经历:连续三天三夜不合眼地加班;因为把《招股说明书》的页码搞错而被骂得狗血喷头;要么就是未老先衰的种种迹象。年纪轻轻的他们满脸尽是皱纹,看上去好像是被人们遗忘在冰箱里的奶酪一样干巴巴的。老一辈的银行家也许曾享受过“美好的时光”,他们那个时候工作中可能乐趣很多,但新一代丝毫没有体会。年轻银行家的生活简直苦不堪言!

这个故事对有些人而言,也许是头一次听说的新鲜事。因为如果不是干过投资银行家这一行,想真正了解投资银行家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罗尔夫他们入行前对投资银行业的了解也不过是“银行家”和“交易员”等头衔,以及这些人丰厚的收入什么的。交易员比银行家好像好理解一点,因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参与些交易,比如,用一张新星卡片换取全明星卡片。“等价交换”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遵循的交换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投资银行业却从未恪守过这样的信条。特鲁珀等人的父母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才明白:自己的孩子从事的不是股票经纪人的工作,而是整天坐在那里打电话,向毫无戒心的投资者推销垃圾债券而已!又过了6个月,罗尔夫和特鲁珀他们也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向投资者推销的尽是些垃圾债券。父辈的揣测和他们的觉悟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平时不是靠打电话,而是亲自上门推销;投资者不仅是绝对信任他们,可以说是盲从或崇拜投资银行家。

1995年10月24日发生的一件事也许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投资银行家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这件事情通过电波很快被传得尽人皆知,美国的各种媒体也争相转载,一度被视为华尔街人士的缩影。据说美国西部某家信托公司的一位董事经理,50多岁,穷困潦倒。他在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纽约的班机上,多喝了几杯鸡尾酒,然后竟然当众脱下了裤子,在飞机的地毯上大模大样地大便!这就是银行家的嘴脸:贪婪地侵吞、机械地咀嚼,然后无耻地排泄。

总之,年轻的银行家要想适应这种环境,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随波逐流,和大多数人一样颓废、沉沦、要么就是以幽默的心态看待自己每天从事的工作。保持一半头脑的清醒对心理平衡似乎帮助不大,这就好像一只脚踩在干冰上,另一只脚踏在炭火里一样,虽然冷热相抵后计算出的平均温度正好适合,但人的双脚注定会皮开肉绽、痛苦难忍。

罗尔夫和特鲁珀在帝杰作一年的全职银行助理,收入比从事其他行业的同届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要高出8倍之多;而且他们每隔一年工资还有机会上调1倍。此外,借出差之机,他们可以乘坐私人飞机,住最好的酒店,在一流的饭店就餐等。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觉得银行的工资和奖金还不够高,在投资银行里工作,或者当一名投资银行助理需要付出的大概是太多太多了!那些钱换取的是这些年轻银行家们的一生和一切呀!也许是工作中养成的习惯,银行家都认为,只要肯投入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什么意思?银行家最大的敌人就是那些不愿意出卖灵魂的人,或者是那些认识到时间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补偿的财富的人们!

银行家切忌有自己的判断力。罗尔夫他们有很多朋友至今还在投资银行业谋生。那些人仍在炎炎的沙漠中不停地跋涉,火一样滚烫的太阳直射着他们的头顶。他们中的一些人是发自内心喜欢银行家的工作,就像阿拉伯游牧民族贝都因人生来就喜欢居无定所似的;也有些人虽然讨厌银行家的行当,但总能自我解嘲:再肮脏的营生也得有人干呀,不是吗?

罗尔夫和特鲁珀静下心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他们自问道:“如果写一本关于投资银行的书,写些什么呢?”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从他们怎么进入银行界写起,到在投资银行都做过什么工作,再到最后又是怎么决定逃离那里的。还有,心灵的宁静和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等等,他们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给大家听。”

好吧!现在就像罗尔夫和特鲁珀都很喜欢的拳击裁判员米尔斯·莱恩开赛时常说的那样:“现在就开始吧!”


作者简介

约翰.罗尔夫  彼德.特鲁珀: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梁洨洁  王喆: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译者简介
译者的话
致谢

第1章  实现梦想的起点 1
轮到二年级师长向新生小弟弟们讲述每个人找工作时可能的遭遇时,耸人听闻的细节真让人耳不忍闻,  ……原来上商学院就是为了在2年的时间里,学会“勾引”招聘官员?!
第2章  面试和狂喜 19
迈克说:“你看中的是钱还是该工作的挑战呢?”
废话!这个问题不管怎么回答,似乎都不太好。如果说是钱,看上去你就像个贪婪的无赖;如果说是挑战,对方马上就会认为你是个满嘴瞎话的伪君子。时间在分分秒秒地过去,沉寂说明特鲁珀陷入了没有主张的尴尬。
第3章  夏令营的洗礼 37
“拔尖”终于找到了开始的契机,切斯特至少对其中一个建议表现出了兴趣。“拔尖”于是抓住机会,继续着他的哄骗和引诱,也在进一步企求着切斯特的关注。而切斯特则好像一只肥猫被经过的一只蟑螂吸引住了似的,和蟑螂挑逗了一番后,看到对方的踉跄和狼狈,心中好不欣喜;但片刻的欢快后,又回去睡自己的觉了。
第4章  疯狂地“求爱” 75
斯塔尔接着说:“你具备一切才能,正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我们会照顾你的。”
“我们会照顾你的”这句话,好像出自一个19岁中学生之口!年轻气盛的他坐在父亲汽车的后座上,对他18岁的女朋友说:“相信我,我会照顾你的”——话音未落,听者已经醉了!
第5章  培训的误区 85
公司已经开始用超前奢华的生活方式来腐蚀他  们了。
大多数的费用是由亲爱的公司支付的,所以他们花钱可谓如流水。公司为他们提供的是醉生梦死的生活。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迷惑他们,让他们觉察不到自己正在迈向的地狱是个什么样子。
第6章  食物链 95
具体是这样的:执行董事命令“跳!”;高级副经理会问“多高?”,然后叫嚷着将信息传给副经理一级,……副经理再转向助理们,手持滚烫的拨火棒,像对待狗一样在后面驱赶着助理们干活。
第7章  银行家的营生 101
美国已经形成了当今全球最大也是最复杂的资本市场体系。美国的投资银行家们“把守”着这个庞大资本市场的各方通路,好像高速公路出入口处的收费员一样。投资专家们把问题搞得很复杂,使你不得不借助他们的帮助,但他们出手帮忙可是价格不菲呀。
第8章  咝咝的叫卖声 113
“选美大会”这个词用得并不恰当,银行家们不需要像通常参加选美的选手们那样,穿着泳装取悦评委和观众。但如果客户要求银行家这么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换上紧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泳装在台上表演的。
第9章  估价的技巧 131
总之,投资银行家们通常会不惜……向公司方面证明他们的公司是多么的值钱。之后,整个市场都相信,这家公司的价值的确如银行分析所说的那么多。就好像钓鱼时,先得等鱼上钩;鱼一旦咬钩了,渔夫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死死地抓住,生怕它们跑掉。有时,投资银行家就和出色的渔夫一样。
第10章  旋转木马 141
每一份文件都要“装潢精美”,因为这些华丽的外表代表了银行助理们自身附加值的90%。作为银行助理,如果文字创作和整理能力很高的话,无论男女,至少可以在华尔街风光四五年。
第11章  瓶颈效应 155
整个建议书的编写过程中,每每都是在复印这个环节上出现“瓶颈效应”。
怀抱那些金贵得比命还值钱的建议书,初级银行职员会像钟表一样准时,于凌晨2:00走进复印中心,对柜台后面的工作人员说:“请帮我复印20份,早上7:00要。”柜台里的人也不客气,回敬道:“哥们儿,排队!后面排队去!”
第12章  假日舞会 171
帝杰要说开舞会的话,可从来不马虎,一定会下工夫而且舍得花本钱,的确是“货真价实”的豪华。公司的高层大人物借此机会为下属狗腿子们松松“嚼口”,从口袋里掏出少量的金币散一散,至少会在这短短的一个晚上,为所有人描绘一幅“穷奢极侈”、“纵欲淫欢”的图画。
第13章  起草会议的日程 195
大家来这里可以喝喝咖啡,聊聊天,稍事休息一下,花费当然是记在公司的账上。
银行助理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其他投资银行的助理,结识对方,介绍自己,其实是为了探究对方的实力。就像两只狗在公园里碰上,彼此闻闻对方的屁股,从而判断是不是自己的对手。
第14章  冲刺阶段 215
助理们觉得自己不再是别人的“跟屁虫”了,可以负责任了。在那里,权力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飘飘然的感觉,第一次向那些秃头律师吆五喝六下命令时的愉快心情,还有指使勤杂人员提供服务的优越感等等,过多少年都会历历在目。“通心粉已经凉了,你去帮我热热,要快!”
第15章  出差旅行 231
整整8天的时间,他飞行了12 000英里,辗转穿越了7个国家和8个时区。罗尔夫应该是目前为止帝杰唯一一个了解环球无线投资公司业务状况的人。可惜,在大部分会议上,罗尔夫都处于睡眠状态,8天辛苦工作的记录就是1页半的笔记和头疼。
第16章  奖金、审核与补偿 253
这6周期间,大家都处于亢奋的状态。工作速度出奇地慢,然而日思夜想、反复叨唠的就只有奖金了。即使被诊断患有重度口臭,甚至到了可以致命的程度也在所不惜。所有人一年来辛辛苦苦、不顾廉耻地巴结银行里的上司,不就是盼望着最后能得到足够的补偿吗?!
第17章  顿悟 267
这令他局促不安,特鲁珀每天都习惯于忙个不停,以前他非常瘦但显得很干练。现在可好,特鲁珀穿上游泳衣时,活像一堆粉嫩的猪肉罐头。这些不祥的感觉开始还只是偶尔浮现,但后来越来越多,以致到了挥之不去的地步。
好像顿悟一样,那种感受如阴天里的一道霹雳,来势很猛。
第18章  忍无可忍 277
就在特鲁珀即将启程的前两天,那位曾发出神秘微笑的经理通知特鲁珀:他不能走。他说:“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去他的吧,什么工作就是这样!特鲁珀心中涌起了一股冲动,几乎控制不住了。他想变成一只疯狂的野兽,吞了那位经理,再把他的骨头扔到他的头上。
第19章  解脱 287
罗尔夫一个个走访那些经理们的办公室,一遍又一遍地告知对方他要辞职的消息。经理们当然没有忘记征求罗尔夫的意见,看帝杰能怎样改进一下,罗尔夫就肯留任。罗尔夫只想把滚烫的热油浇到这群家伙的头上,然后再把他们送上烤架烤上几个星期,心中才会感觉好点。
第20章  尾声 303
这些人终于决定逃离这个丛林,他们砍断了一棵橡胶树,自制成一艘独木舟,用野猪角做成船浆。他们自己驾驶,自己导航,飘过河流,穿过沼泽,终于走了出来。他们自由了。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李燕
作者: [美]杰夫·马杜拉(Jeff Madura) 著
作者: 杨碧云主编 易行健 展凯 张浩副主编
作者: 张颖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 杰弗里B.利特尔(Jeffrey B.Little),卢西恩 罗兹(Lucien Rhodes)著
作者: (美)马里奥·辛格(Mario Singh)著
作者: (澳)亚历克斯·道格拉斯(Alex Douglas)  拉里·洛夫伦契奇(Larry Lovrencic)  彼得·庞蒂克斯(Peter Pontikis) 著
作者: (美) 威廉·欧奈尔(William J. O’Neil)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