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个人理财

艾略特名著集
作者 : (美)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
译者 : 陈鑫
出版日期 : 2002-12-02
ISBN : 7-111-10462-5
定价 : 32.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63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艾略特波浪理论》20周年纪念版的中文版诞生于1998年(我翻译的第一本书)。时隔四年之后,我推出这本《艾略特名著集》,正好可以适时地将波浪理论完整介绍给中文读者。接触过金融市场投资分析的人,想必都听说过波浪理论,但对于波浪理论的由来,以及艾略特本人的生平,可能了解得不多。本书正好给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详尽的信息。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我翻译的《艾略特波浪理论》20周年纪念版,那么我建议你在阅读本书之前,先看看那本书;如果你已经看过了那本书,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因为无论从波浪理论的最新进展,还是从波浪理论的发展历史来说,这两本书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我甚至可以说,如果你想了解、学习或运用波浪理论,那么这两本书是必读之物。

图书特色

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
  在1978年与人合著了《艾略特波浪理论》(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并在1979年开始出版《艾略特波浪理论家》。普莱切特先生被《时机选择者文摘》称为“股票市场历史上首要的市场时机选择者之一”,被《财富》称为“冠军市场预测家”,被证券学院称为“艾略特波浪研判的世界领袖”,并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第一流的艾略特波浪预测法的倡导者”。
  普莱切特先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在1971年以心理学学位毕业。
  现在,他是艾略特波浪国际公司(EWI)的总裁,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分析公司。EWI为机构客房提供每天24小时的所有主要的全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利率与货币市场,以及金属与能源市场的分析。
  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1871-1948)过着冒险而多产的生活。在他67岁出版第一本关于股票市场的著作前,他享受着特别成功的会计生涯。作为对所有面对“下跌年景”的人的激励,艾略特的天资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盛开,当时他带给人类一份巨大的知识礼物。
  艾略特属于那咱最罕见的群体,一名金融实践领域中的真正学者。他的股票市场行为理论是革命性的。正如《银行信用分析家》的创始人A·汉密尔顿·博尔顿说的那样,“他将自己的理论发展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股票市场分析的理性方法的程度”。
  实际上,波浪理论远不只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它也使哲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神学家和金融家这样的人为之着迷。现在,在脱印几十年之后,R·N·艾略特的原始著作终于可以在这本完整的书中得到。

图书前言

前   言

1953年,汉密尔顿·博尔顿曾经说过:“对于每100位已经听说过道氏理论的投资者来说,很可能没有一个知道艾略特波浪理论。”为了维护公正,时间已经开始纠正这种历史的疏忽。

重印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的主要著作的需求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看起来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将所有的著作和文章纳入一本经过专业注释的书中。我从事这个项目是为了响应弗罗斯特和我的著作的读者的需求,并出于我对最初的发现形式不至于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深深关切。正是为了那些珍视这种历史纪录,并希望通过波浪理论的发现者R·N·艾略特了解其创立过程的人,本书才得以出版。

历史充满着革新者和发现者,他们是超越其时代数年乃至数世纪的人,他们的想法大大领先于他们同时代的人,因此他们被他们那个时代的专业机构忽略了。尽管艾略特没有被人忽视,但也肯定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根据我的经验,有两类人妨碍了给艾略特波浪理论提供更加广泛的听众。第一类由那些拒绝该理论的人组成,这既包括那些不理会这些无法掌握的想法的人,又包括那些掌握了该理论但选择不相信它的人,因为他们不愿花费精力去查明它的真实性。

对于这种著名现象的发现者来说,对无理拒绝波浪理论的不确定反应是不可能的,这些发现者无疑害怕他的发现会完全被人忽视(如果他不能确信这种发现至少在一部分金融世界中有效的话)。《波浪理论》的说服力以及《自然法则》的强度,部分源自于柯林斯和艾略特渴望使投资机构相信波浪理论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理论,而且还是股票市场行进背后的真理,它实际上反映了支配所有人类活动自然轨迹形态的法则。然而,我们这本书的目标不是非得使读者确信“艾略特理论才是正道”,而只是为了使那些有足够的理解力和精力去使用波浪理论的人获得该理论的知识。

至于第二类人,我发现在那些懂得波浪理论巨大价值并成功运用的人当中,大多数人尽全力保守波浪理论的秘密。许多波浪理论的学者多次要求我不要出版任何关于艾略特伟大的创新工作的材料,因为他们担心“太多的”人会开始在投资的时机中运用波浪理论,结果稀释了该理论的效用。

我必须承认,我时常有第二种想法。波浪理论经常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准确性估计反转和预测目标价位,因此我仍然发现自己惊讶不已。作为一种解释不可思议且难以捉摸的市场的工具,它无可匹敌。

然而,读者必须认识到,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好好地运用波浪理论,那么尽管其概念简单明了,但“艾略特理论”分析本身并非那样轻而易举。另一方面,它很容易随意地使用,大多数业余的实践者的确就是这样做的。即使波浪理论变得流行,仍然有许多机会主义的仆从传播他们不妥当的观念,也就是对投资大众来说,真理很可能会在继而出现的喋喋不休中消失。而且,对波浪模式识别的不确定程度必定会引起许多预测失误,这使一般的人在发现波浪理论应用的瑕疵后忽视了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佳的手段,甚至是到目前为止的最佳手段,仍然不够,因为他们要求尽善尽美的圣杯(Holy Grail)。

此外,请允许我说,即使在皈依者中,仍有一事要承认,即波浪理论支配着股票市场,尽管预测下一浪是另一回事,而从这种运用中获利更是另一回事,这正如任何一位已经努力将优秀的市场预测手段转变成利润的人知之甚明的那样。我们中没有人能摆脱我们的人性,一种无论我们是否希望都会使我们卷入万物结构的天性。我还没有遇到哪个人能用以合理的概率为基础的全然理性的程序进行投资或交易,而不允许贪婪、恐惧、无关的观点或者不相关的判断来干涉。对于有着超然纪律的人来说,波浪理论会产生财富,但其他方法也会。然而,其他解读市场的方法不能带给你,而艾略特波浪理论第一次可以做到的,是一种框架,在这个框架中你将观察、思索并享受人类社会活动的美丽天性。

因此,最终我发现自己被艾略特和柯林斯的崇高话语说服了,他们曾在通信中一致认为,高于一切的是“寻求真理”。对全人类来说,这种寻求是一项工程,而不与他人分享激发想像力的新概念只会阻碍进步。

如果波浪理论给了我们对未来一瞥的自然途径,我们仍必须认识到那仅仅是一瞥,而不是全景。总能精确地预测未来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一种祝福,而且可能永远不是。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艾略特本人并没有对他的想法产生狂热。他明白,波浪理论就其全部价值而言不是生命中的一切。“发现波浪理论,”他说,“仅为实际的进步打开了大门。”

在你阅读艾略特的著作时,记住他对查尔斯·J·柯林斯(Charles J. Collins)的指导:“我希望你意识到,应用各种规则需要大量的实践与平静的头脑。”


—小罗伯特·鲁格劳特·普莱切特,1979年

作者简介

(美)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陈鑫:暂无简介

译者序

波浪理论研究市场行为,也就是人的群体行为,这与人们对经济学的最新认识倒是不谋而合。在经过种种历史磨难之后,人们逐步意识到,经济学研究的不是资源的配置,而是人的行为(我感觉,有一天波浪理论会融合到经济学之中,尽管目前人们对这个理论的看法仅停留在股市的投资分析上)。

时间稍纵即逝,自波浪理论的奠基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较完整地形成该理论以来已经过去了68年,而自波浪理论发展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弗罗斯特与普莱切特发表《艾略特波浪理论》以来已过了24年。

《艾略特波浪理论》20周年纪念版的中文版诞生于1998年(我翻译的第一本书)。时隔四年之后,我推出这本《艾略特名著集》,正好可以适时地将波浪理论完整介绍给中文读者。接触过金融市场投资分析的人,想必都听说过波浪理论,但对于波浪理论的由来,以及艾略特本人的生平,可能了解得不多。本书正好给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详尽的信息。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我翻译的《艾略特波浪理论》20周年纪念版,那么我建议你在阅读本书之前,先看看那本书;如果你已经看过了那本书,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因为无论从波浪理论的最新进展,还是从波浪理论的发展历史来说,这两本书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我甚至可以说,如果你想了解、学习或运用波浪理论,那么这两本书是必读之物。

我在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时的同事余卓菁为本书的翻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了本书的早日问世,华章经管的张渝涓、谢小梅、张晓卿、杨雯和韩焱,以及艾略特波浪国际公司的Nancy Adams和Sally Webb都付出了劳动。另外,我需要特别感谢我的挚友王云海,他为本书的问世提供了财务与精神上的支持。事实上,不仅是对这本书,对于我的职业生涯,他一直是强有力的后盾。另外,这是我用微软的计算机语音识别技术完成的第一本书。这真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技术。虽然目前它的识别率不能达到100%,但已经大大地提高了我的效率。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考察在原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和历史事件,并做出注释。

我本人应当为翻译上的错误负责,如果你发现了什么错误,请通过xinchenc@online.sh.cn这个电子邮件地址与我取得联系。另外,我期待着你对本书的评价。

最后,祝你在投资中取得成功,那将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收获。


陈  鑫

2002年6月


译者陈鑫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1998年进入证券界。2000年,他进入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从事信托产品/业务的设计、市场推广及销售工作,这使他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金融领域。他还是上海东方广播电台金融频道“基金广场”专栏的嘉宾主持,为基金的中小投资者提供咨询。目前,他在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从事信托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迄今为止,他翻译过几部关于投资的著作,其中包括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艾略特波浪理论》、《华尔街45年》、《艾略特名著集》和《沃伦·巴菲特文丛》。

图书目录

目   录
译者序
前言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传
作者按 2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传 4
浪一:形成期 4
浪二:紧缩与巩固 10
浪三:生产力与行进 13
浪四:大跌 32
发现 34
浪五:展现波浪理论 35
通向华尔街之路 41
拓展理论 45
扩大规模 47
最后的岁月 51
艾略特身后的波浪理论 54
波浪理论的复兴 59
1996年的补遗 60
原出版者按及参考文献 63
波 浪 理 论
第1章  自然中的韵律 70
第2章  股票市场波浪 74
第3章  识别波浪 76
第4章  命名法 82
第5章  波浪特征 88
第五浪 88
调整 91
延长浪 93
延长浪中的延长浪 94
延长浪后的市场行为 95
不规则调整 96
强势调整 97
失败 99
当学者疑惑的时候 100
三角形 100
第6章  速度、成交量与走势图分析 105
成交量 106
第7章  杂注:走势图分析 110
第8章 应用波浪理论 113
第9章 1937~1938年熊市中的奇事 117
平行四边形 117
半个月亮 119
辅助循环 121
第10章 其他领域中的波浪理论 123
《金融世界》文章
发布“波浪理论” 130
第一部分 介绍“波浪理论” 132
历史上的重要性 132
第二部分 135
完整的运动 135
使用的价格区间 136
外部的影响 136
第三部分 137
第四部分 140
第五部分 142
有秩序的下跌 142
看跌迹象 143
第六部分 145
第七部分 147
第八部分 149
第九部分 151
第十部分 153
第十一部分 156
波浪特征 156
关键点 157
第十二部分 158
精 选 文 丛
波浪理论基础 162
波浪理论如何起作用,及其与数学定律的关系 164
持续时间或时间因素 166
市场冷淡—原因与终止 169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循环 172
市场的未来模式 176
自然法则:宇宙的奥秘
参考指引 180
引言  自然中的韵律 182
第1章  大金字塔吉萨 185
第2章  自然法则 187
五花八门的观察 191
第3章 人类活动 193
第4章 人类活动的特色 194
第5章 调整浪 197
锯齿形 197
平台形 199
复杂调整浪 201
三角形 202
第6章 延长浪 205
延长浪中的延长浪 206
第五浪延长与双重回撤 206
错误的数浪 207
调整浪的放大 208
横向运动 209
第7章  不规则顶 211
第8章  交替 212
第9章  刻度 214
第10章  实例 216
第11章  13年的三角形 219
第12章  膨胀 224
第13章  金价 226
第14章  专利 228
第15章  技术特色 230
第16章  道琼斯铁路股指数 233
第17章  消息的价值 235
第18章  制图法 238
第19章  投资时机 241
第20章  交易媒介的选择 242
波动性与收入 242
牛市顶部 242
熊市 242
以前的交易经验 243
不活跃的股票 243
内部消息 243
股票的年龄 243
第21章  金字塔形的符号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 245
比率尺 246
第22章  运动定律 247
第23章  大萧条 250
第24章  个体的情绪循环 252
第25章  毕达哥拉斯 254
第26章  杂项 257
波浪的成交量 257
圆 257
“A-B底” 258
第27章  1942~1945年的大牛市 259
回顾与总结 261
参考文献 26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李燕
作者: 杨碧云主编 易行健 展凯 张浩副主编
作者: [美]杰夫·马杜拉(Jeff Madura) 著
作者: 张颖 编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窦为 著
作者: [美]里什.纳兰(Rishi Narang)著
作者: [美]理查德 L. 威斯曼(Richard L. Weissman) 著
作者: (美)约翰·迈吉(John Magee) 著吴溪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