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个人理财

从零开始学量价分析——量能背后的秘密
作者 : 胡胜华 等编著
丛书名 : 从零开始学投资
出版日期 : 2011-07-20
ISBN : 978-7-111-35397-3
定价 : 38.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25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创业板、新三板、国际板等相继推出,证券市场多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业板、中小板与大盘股冰火两重天,价值与成长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机构、热钱、QFII、游资、产业资本等市场参与主体争先恐后,而普通投资者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本书立足于此,通过比较研究东西方股市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价值—主题”新型量能模型,解决新时代投资的难题。本书众多的量化指标为投资者抄底逃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1章根据影响大盘与个股走势的宏观规律阐述量能。第2章根据影响大盘与个股走势的外在规律来阐述量能。第3章从价值角度阐述量能背后的基本依据。第4章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量能背后主力运作的规律。第5章从实战的角度提示量能背后的规律,通过实战案例介绍股票短线交易的买卖点,这一章是本书最核心的部分。第6章以融资融券作为切入点,介绍新兴金融工具的实战方法。第7章从风险的角度介绍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的规避方法,以及交易系统的构建。

图书特色

在股市中,别人因为紧张而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在辛辛苦苦的为您累计财富。
—胡立阳

  如果你在错误的路上,奔跑也没有用。
—巴菲特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索罗斯

  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
—威廉·江恩

图书前言

当你走进书店,浩如烟海的各种投资书籍让你眼花缭乱。当你找到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书时,却发现它只是在纸上谈兵。当你找到一本实战技术方面的书时,你会发现它在看图说话。也许,你真正想要找的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既能提高你的投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无疑,本书最适合你。
  或许,你对股市已经一知半解,也懂得了一些简单的量价关系,但往往在牛市赚小钱,在熊市赔大钱。于是,你也试着用波浪理论、趋势理论、江恩理论去解决自己在交易中遇到的麻烦。到最后,你仍面临交易的烦恼。当投资失利时,你就怨天尤人。你的问题的核心在于只看到表象的东西,没有思考背后的秘密。量能背后所潜伏的秘密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不是简单的量价关系,股民皆知的“量在价先,量价配合”只是普通人所看到的结果。量能背后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大宗商品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博弈,也有政策、消息的渗透,还有价值、技术等因素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本书不是一本财经教科书,更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技术书。它旨在为你导航,不致在股市中迷失方向。它用可量化的指标为你提示风险与机会,而不是用空洞的理论教育你。它更多的是让你学会选择与判断,学会独立思考与探索。读完这本书,如果你不再听信机构的信口雌黄,不再相信股评人的诱人骗术,不再相信专家学者,那么,笔者的良苦用心就没有付之东流,你也将成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而不再是一个盲目的散户。接下来,资产增值跑过CPI,超过低利息,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本书突破传统量价模型,以量能为切入点,涉及全球诸多金融衍生品,进而探本求源。本书创建了做空机制下的新型量能原理,颠覆传统看图说话的量价模型,透过政策、价值、消息、技术形态全新解读量价关系。本书量能模型建构的基石源于对中国宏观政策、个股基本面的深层次研究。同时,通过比较中西方资本市场,以及金砖四国的现状,对未来中国股市的走势提出大胆的设想,把做多中国作为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
  本书特色:
  q 中国股市20年来,唯一一本以量能为切入点,涉及全球诸多金融衍生品并探本求源的书。
  q 熊市生存法宝—利用融资融券卖空个股规避市场风险。
  q 颠覆传统看图说话的量价模型—透过政策、价值、消息、技术全新解读量价关系。
  q 掌握未来股市走势的金钥匙—闭着眼睛按图索骥。
  q 读懂了量能,你可能赢,但读懂了量能背后的秘密,你就一定能赢。
  q 21世纪除了做多中国,你将别无选择。
  q 国际板时代与经济结构转型期最值得看的股票书。
  适合阅读本书的人员有:
  q 证券从业人员;
  q 普通投资者;
  q 职业操盘手;
  q 交易员。
  本书由胡胜华主笔编写,其他参与编写和资料整理的人有:高会东、王建超、邓薇、黄丽莉、吝晓宁、汪洋、白广元、蔡念光、陈辉、冯彬、刘长江、刘明、沙金、张士强、张洪福、多召英、贾旭、李宽、江宽、陈科、方成林、班晓娟、方中纯、刘兰军、郑雪峰。在此对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要反复提醒普通投资者的是,股市没有老师,永远只有学生。市场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它才能把握过去、现在、未来绝对的话语权。只有把敬畏市场、尊重市场作为投资理财的生命哲学,你才会走得更远。

上架指导

经管

封底文字

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创业板、新三板、国际板等相继推出,证券市场多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业板、中小板与大盘股冰火两重天,价值与成长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机构、热钱、QFII、游资、产业资本等市场参与主体争先恐后,而普通投资者面临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本书立足于此,通过比较东西方股市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价值—主题”新型量能模型,帮助投资者解决新时代的投资难题。本书众多的量化指标为投资者抄底逃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1章根据影响大盘与个股走势的宏观规律阐述量能。第2章根据影响大盘与个股走势的外在规律来阐述量能。第3章从价值角度阐述量能背后的基本依据。第4章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量能背后主力运作的规律。第5章从实战的角度提示量能背后的规律,通过实战案例介绍股票短线交易的买卖点,这一章是本书最核心的部分。第6章以融资融券作为切入点,介绍新兴金融工具的实战方法。第7章从风险的角度介绍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的规避方法,以及交易系统的构建。本书旨在提出一些实战方法,每一个章节都涉及判断大盘与个股的牛熊指标与重要观点,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实战交易。

作者简介

胡胜华 等编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量能背后的秘密—宏观篇 / 1
1.1 全球股市涨跌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2
1.1.1 华尔街风云 / 3
1.1.2 日本泡沫启示录 / 6
1.1.3 新兴经济体—印度股市 / 8
1.1.4 中国香港股市—A股的未来之路 / 10
1.1.5 21世纪除了做多中国,将别无选择 / 13
1.2 风雨20年—以史为鉴 / 14
1.2.1 回首20年—理性的归途 / 14
1.2.2 2007年—一个“非理性繁荣”的时代 / 15
1.2.3 2008年股灾—保住本金就是股神 / 17
1.2.4 2009年—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 / 19
1.2.5 2010年—中国股市新的里程碑 / 20
1.2.6 量能此消彼长—新时代的起航 / 21
1.3 供求机制—大盘运行的内在机制 / 21
1.3.1 货币政策—资金推动市场的魔咒 / 21
1.3.2 全流通时代—供求失衡 / 24
1.3.3 中国式融资—上市饥渴症 / 25
1.3.4 新基金发行—市场强弱指标 / 26
1.3.5 储蓄搬家—通胀时代的焦虑 / 27
1.3.6 股指期货—釜底抽薪 / 28
1.4 宏观数据—选时的武器 / 28
1.4.1 CPI—通胀有无牛市 / 28
1.4.2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 29
1.4.3 GDP—股市上涨的动力 / 30
1.5 指数量能—炒作风格 / 30
1.5.1 蓝筹与题材—天堂与地狱 / 31
1.5.2 创业板—缘何没成跌停板 / 32
1.5.3 新兴蓝筹380指数—转型期黑马集中营 / 33
1.6 板块量能—主力资金攻击目标 / 34
1.6.1 板块运行规律—跟着指数走 / 34
1.6.2 板块量能骤增—利好即将降临 / 35
1.6.3 周期性与非周期性板块—风水轮流转 / 36
1.6.4 板块轮动的规律 / 36
1.6.5 板块效应—市场可参与性指标 / 36
1.6.6 透过板块看牛熊 / 37
第2章 量能背后的秘密—规律篇 / 40
2.1 做空机制下的量能规律 / 41
2.1.1 做空机制下的大盘—一切皆有可能 / 41
2.1.2 股指期货多空博弈与大盘走势 / 42
2.1.3 融资融券—估值的拷问 / 45
2.2 期货市场—跨市场套利的必修课 / 47
2.2.1 “煤飞色舞”—期货市场很给力 / 47
2.2.2 钢铁期货—钢铁股走势的先兆 / 51
2.2.3 长牛格局的农产品—遥相呼应的农业股 / 53
2.2.4 能源市场—让A股动荡不安的魔鬼 / 55
2.3 消息市—量能判真伪 / 59
2.3.1 消息—看谁先知道 / 60
2.3.2 消息的威力—想象空间有多大 / 60
2.3.3 个股突然大涨—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 62
2.3.4 大涨之后消息兑现—落袋为安 / 63
2.3.5 熊市利好利空皆是空 / 64
2.3.6 牛市利好追进、利空买进 / 65
2.3.7 市场传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66
2.3.8 消息—研证大盘与个股的强弱 / 66
2.3.9 消息—对信息的收集与加工 / 67
2.4 牛熊的量能密码 / 68
2.4.1 熊市征兆—最后的疯狂 / 68
2.4.2 牛市征兆—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 / 68
第3章 量能背后的秘密—价值篇 / 70
3.1 AH股溢价指数—A股价值测谎仪 / 71
3.1.1 A股与H股的历史分化 / 71
3.1.2 AH股价格倒挂—从恐慌走向理性 / 72
3.2 中国式分红—高送转最受宠 / 73
3.2.1 高送转—小盘、高价、题材兼具方能成牛股 / 73
3.2.2 高送转与量能法则 / 75
3.2.3 业绩浪—预增概念成香饽饽 / 77
3.2.4 价值时代—巴菲特公司为何不频频高送转 / 79
3.3 破发保卫战—看上去很美 / 81
3.3.1 破发现象—难言熊市底部 / 81
3.3.2 破发蓝筹—当心价值洼地的陷阱 / 81
3.3.3 破发—估值的修正 / 84
3.4 股东承诺—真做假来假亦真 / 84
3.4.1 鱼龙混杂的股东承诺 / 85
3.4.2 资产注入与重组—黑马是怎样炼成的 / 85
3.4.3 锁定承诺—股价的保护伞 / 86
3.4.4 口头承诺—言而无信 / 87
3.5 股权激励—股价催发剂 / 88
3.5.1 股权激励方案—别拿权利当回事 / 88
3.5.2 股权激励—未来股价风向标 / 89
3.6 F10—打开个股价值之门的钥匙 / 90
3.6.1 基本信息—它在做什么 / 90
3.6.2 百家争鸣—大家怎么看 / 91
3.6.3 上市公司访问—与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92
3.7 掘金年报 / 93
3.7.1 不务正业的公司难成牛股 / 93
3.7.2 现金为王 / 95
3.7.3 机构关注度 / 97
3.7.4 指标是死的—在动态中寻找安全边际 / 99
3.8 价值背后的牛熊轮回 / 100
3.8.1 经济周期与产业链 / 100
3.8.2 经济周期与投资逻辑 / 101
第4章 量能背后的秘密—主体篇 / 103
4.1 普通投资者—资金推动市的积极参与者 / 104
4.1.1 6124点,你为什么成为守岗者 / 104
4.1.2 1664点,你为什么选择仓皇而逃 / 106
4.1.3 连续跌停之后放巨量—抄底的往往是散户 / 107
4.1.4 连续涨停之后放巨量—散户终于买进 / 109
4.1.5 单日放巨量—散户热情最高 / 110
4.1.6 账户数量—入市热情指标 / 111
4.1.7 “散户”—将走进历史博物馆 / 111
4.1.8 散户思维—跟不上节奏的后知后觉者 / 112
4.2 机构投资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113
4.2.1 基金仓位—大盘短线涨跌的指标 / 113
4.2.2 基金净赎回—底部征兆 / 114
4.2.3 抱团取暖—谁是第一个叛徒 / 115
4.2.4 独门重仓股—自家的钱才是钱 / 116
4.2.5 QFII—看空做多的抄底者 / 117
4.3 游资—敢死军的代名词 / 119
4.3.1 不拉涨停不罢休 / 119
4.3.2 游资喜欢炒哪些股 / 120
4.3.3 熊市里的敢死队 / 121
4.4 产业资本—增减持背后的隐情 / 121
4.4.1 产业资本活跃—牛熊走势指标 / 122
4.4.2 股东增持—价值挖掘者 / 123
4.4.3 股东减持—泡沫先知先觉者 / 124
4.5 热钱—境外投机分子 / 126
4.5.1 人民币升值—热钱大规模入境 / 126
4.5.2 人民币升值—股市炒作机会 / 128
4.5.3 热钱撤离—A股会步日本的后尘吗 / 128
第5章 量能背后的秘密—实战篇 / 130
5.1 筹码—股价质变的前奏 / 131
5.1.1 低位长期缩量吸筹—折磨浮躁的散户 / 131
5.1.2 低位突然放量—抄底资金介入 / 132
5.1.3 抢筹—涨停也要买 / 134
5.1.4 逆市接盘—最廉价的筹码 / 136
5.1.5 持股人数与筹码集中度 / 138
5.2 主升浪与二浪量能法则 / 138
5.2.1 量价齐飞的主升浪—捂到高位放量筑平台 / 139
5.2.2 二浪—右侧量能战法 / 140
5.3 量价背离背后的秘密 / 141
5.3.1 量价背离—资金推动市必然的产物 / 141
5.3.2 量价背离时操作法则 / 143
5.4 趋势理论与量能法则 / 144
5.4.1 上升趋势—捂住不放 / 144
5.4.2 下跌趋势—逢大阴可抢反弹 / 148
5.4.3 振荡行情—高抛低吸 / 153
5.5 狙击涨停板 / 154
5.5.1 无量“一字”涨停—逢阴可进 / 154
5.5.2 利空重重—涨停可进 / 157
5.5.3 龙头股与次龙头股 / 157
5.5.4 率先涨停的股票短线最安全 / 158
5.6 量能与突破形态 / 159
5.6.1 突破前期阻力位与量能法则 / 160
5.6.2 突破均线压制与量能法则 / 161
5.6.3 跳空突破—强烈看涨 / 162
5.6.4 创了新高,还会有新高 / 162
5.7 堆量行为与操作技巧 / 164
5.7.1 堆量行为理论 / 164
5.7.2 堆量之后,缩量收阴介入 / 166
5.7.3 堆量大涨,逢5日均线介入 / 166
5.7.4 堆量之后,股价重回启动区介入 / 167
5.8 量能与技术指标 / 169
5.8.1 量能与均线 / 169
5.8.2 量能与常用指标 / 170
5.8.3 量能与K线法则 / 172
5.9 股性—历史规律会重演 / 173
5.9.1 没有只涨的牛股,没有只跌的熊股 / 174
5.9.2 股性—庄家的风格 / 175
5.9.3 股性选股法 / 177
5.10 追涨杀跌—短线必备的技巧 / 179
5.10.1 追涨—强势行情主动进攻 / 179
5.10.2 杀跌—弱势行情防御保本 / 181
5.11 决战次新股 / 182
5.11.1 影响次新股走势的因素 / 182
5.11.2 次新股量能法则 / 186
5.12 看相识黑马 / 187
5.12.1 黑马的基本条件—盘子小、价格低 / 187
5.12.2 概念多,想象空间大 / 188
5.12.3 大众情人股—难成黑马 / 188
第6章 量能背后的秘密—做空篇 / 190
6.1 做空的规则 / 191
6.1.1 融资融券相关概念 / 191
6.1.2 融资融券期限与利率 / 191
6.2 卖空的条件 / 192
6.2.1 大盘趋势向下 / 192
6.2.2 个股估值偏高 / 193
6.2.3 利空消息 / 194
6.2.4 短线涨幅过大—破位即空 / 195
6.2.5 技术做空法则 / 196
6.2.6 卖空—熊市套利最优工具 / 196
6.3 买空的条件 / 197
6.3.1 蓝筹行情启动—买空最佳时机 / 197
6.3.2 估值跌至历史低谷—可放心买空 / 198
6.3.3 板块效应—买空成功概率最大 / 199
第7章 量能背后的秘密—风险篇 / 201
7.1 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202
7.1.1 系统风险 / 202
7.1.2 非系统风险 / 203
7.2 止损与止赢 / 205
7.2.1 量能止损与止赢法 / 205
7.2.2 技术止损与止赢法 / 206
7.2.3 价值止损与止赢法 / 208
7.3 交易系统—风险防火墙 / 209
7.3.1 交易系统的设计 / 209
7.3.2 远离盘面—做交易系统的奴隶 / 21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张颖 编著
作者: [美]杰夫·马杜拉(Jeff Madura) 著
作者: 杨碧云主编 易行健 展凯 张浩副主编
作者: 李燕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劳伦斯 G. 麦克米伦(Lawrence G. McMillan)著
作者: [美]罗伯特·哈格斯特朗(Robert G. Hagstrom)著
作者: (英)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著
作者: (美)劳伦斯 G. 麦克米伦(Lawrence G. M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