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金融学>个人理财

期货投资的艺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作者 : 黄圣根
出版日期 : 2012-12-13
ISBN : 978-7-111-40458-3
定价 : 3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1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是作者结合自己近20年的期货实际操作经验,从交易方向、入市点、出市点的选择到资金管理、心态调整、各交易品种的操作特点,套期保值交易等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期货投资应有的投资理念和策略。

图书特色

从事期货行业20载的资深专家黄圣根,业内人称“黄铜铝”、客户人称“黄market”,从1993年抱定期货这一终身职业以来,始终以兢兢业业、几近痴迷的态度探索期货盈利之道,期间既有为客户赚取无数的超级业绩,也有赔去一半的血泪史。在历经期货投资的大浪淘沙之后,他终于掌握了稳定获利的心得,遂写就《期货投资的艺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与读者坦诚共享。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贵的一副对联
上联:止损永远是对的,错了也对
下联:死扛永远是错的,对了也错
横批:止损无条件
 这是我及我的客户们花了几千万元买来的教训。
根据多年来的交易经验,我试着从如何选择交易方向、入市点、出市点、资金管理、如何调整心态这五个方面去探索期货投资的规律。

我用了一个周日,一气读完,很受启发。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一个“悟”字,他并不是仅仅讲了一些体会观点,最为可贵的是记录了他学习理论和市场实战结合的心路:既能教新人一种走向成功的方法,又能和老手娓娓谈心,使老期货读到妙处,拍案叫绝、一致认同。

常 青
中国期货市场的
主要创始人之一
“外行人”看期货,直观感觉是“风险大”;“内行人”做期货,深刻体会是“止损做好,让盈利奔跑,风险就是可控的”。风险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不可回避的,但通过有效的途径可以进行管理。在整个宏观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期货作为一种资产配置手段,对各类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以及基金、券商、信托、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期货。深入认识期货风险的本质,了解期货盈利的关键点,是期货投资必备的功课。本书就是投资者学习期货交易的一把钥匙。
陈邦华
《期货日报》社长

期货市场不仅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而且还有引导产业升级和促进经济转型的功能,这对当前的中国改革与发展可以说是意义非凡。作者是期货市场的实战派和操作者,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发表出来,对尚处于青春期的中国期货市场及其投资者,具有双重的参考作用。

韩志国
著名经济学家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
此书的作者黄圣根,是中国期货市场的第一代经纪人,1993年年末进入金鹏期货经纪公司,至今一直工作在期货代理行业。在金鹏工作期间,曾因所服务的客户投资回报率较高,被评选为明星经纪人。此书是作者多年工作的心得,也是代理工作经验的积累。

廖英敏
中国期货市场的
主要创始人之一
作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作者了解市场;作为一个从普通经纪人做起的营业部经理,作者了解客户。他既知道怎样从市场挣钱,也知道普通客户会犯哪些错误,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样的书值得一读。
林 中
《证券市场红周刊》
执行主编

黄圣根
中粮期货北京营业部总经理
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选矿专业,最初在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从事设计、科研工作。1993年年底加盟北京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任交易部部长助理,因为对客户的出色指导,成为中国第一代明星期货经纪人。2000年年底加盟首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任资产管理部经理。2004年6月开始加盟中国最有影响的期货公司——中粮期货有限公司。
从1993年年底至今,黄圣根一直从事客户交易指导和期货实际操作,有近20年的期货交易实践经验,同时以稳健的操作风格、良好的交易业绩和敬业精神著称期货业。他既有过高达1000%的年回报,也有过50%左右的年亏损。虽然他长期的交易结果盈利颇丰,但因期货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所以他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并日积月累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投资理念。在他看来,期货市场赚大钱的人不一定是高手,只有在严格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长期下来相对稳定赚钱的方法才值得借鉴和学习。
黄圣根因早年主要从事铜、铝的期货交易,被业界称为“黄铜铝”;他当时所指导的客户群因数量多、投资回报高而被称为“黄家大院”。为确保成交,黄圣根经常使用“市价指令”,因此还常被客户称为“黄market”。此外,他还曾经因投资收益高而被“期货黑客”跟踪操作。
《中国期货杂志》《中国证券报》《工商时报》《期货日报》《证券时报》《北京现代商报》《证券市场红周刊》等多家媒体都发表过他的多篇分析和研究文章,其研究文章被搜狐、和讯、人民网、新华网、世界经理人等国内多家著名网站刊登和转载。国内著名电视财经媒体《财富中国》曾多次邀请其做专题采访。2004年4月他应邀到北京大学进行讲座,获得好评。

上架指导

金融投资

封底文字

我用了一个周日,一气读完,很受启发。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一个“悟”字,他并不是仅仅讲了一些体会观点,最为可贵的是记录了他学习理论和市场实战结合的心路:既能教新人一种走向成功的方法,又能和老手娓娓谈心,使老期货读到妙处,拍案叫绝、一致认同。
——常青,中国期货市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期货市场不仅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而且还有引导产业升级和促进经济转型功能,这对当前的中国改革与发展可以说是意义非凡。作者是期货市场的实战派和操作者,把自己20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发表出来,对尚处于青春期的中国期货市场及其投资者,具有双重的参考作用。
——韩志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

此书的作者黄圣根,是中国期货市场的第一代经纪人,1993年末进入金鹏期货经纪公司,至今一直工作在期货代理行业。在金鹏工作期间,曾因所服务的客户投资回报率较高,被评选为明星经纪人。此书是作者十几年工作的心得,也是代理工作经验的积累。
——廖英敏,中国期货市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外行人”看期货,直观感觉是“风险大”;“内行人”做期货,深刻体会是“止损做好,让盈利奔跑,风险就是可控的”。风险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不可回避的,但通过有效的途径可以进行管理。在整个宏观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期货作为一种资产配置手段,对各类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以及基金、券商、信托、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期货。深入认识期货风险的本质,了解期货盈利的关键点,是期货投资必备的功课。本书就是投资者学习期货交易的一把钥匙。
——陈邦华,《期货日报》社长 

作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作者了解市场;作为一个从普通经纪人做起的营业部经理,作者了解客户。知道怎样从市场挣钱,也知道普通客户会犯哪些错误,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样的书值得一读。
——林中,《证券市场红周刊》执行主编

作者简介

黄圣根:暂无简介

推荐序

我劝天公重抖擞
  我国正在和平崛起,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高歌猛进,目前已被世人公认为“世界的加工厂”,其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而易见,称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发动机一点也不为过。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加入WTO之后的我国部分企业,还不能熟知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近几年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我国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的能源、原材料,都是“天价”,大量出口的加工制成品却都是“地价”,例如铁矿石瞬间涨价75%,石油从10.3美元涨到100多美元一桶,有色金属价格翻番等。许多媒体出于义愤,猛烈抨击国外市场中的大鳄狙击中国,狩猎中国。
  从经济学的理性分析看,事实是怎样的呢?
  当一种商品需求增加时,其价格必然上升。我国经济增长保持高速,各地都在大搞投资建设,形成“共振”,必然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因此,国际市场上势必大炒“中国因素”,其进口品横在“天价”,这无可厚非。但是,当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国际市场运行时,我们会发现,“中国因素”被过分“预期”了,信息是“失真”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政府部门不说话,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话语权”。
  所谓政府部门不说话,是指我国的有关政府部门管理经济、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没有像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一样,每周、每月、每季、每年定期发布大宗产品的供需预测,服务于市场透明化,引导市场理性预期。如果我们也这样做的话,“中国因素”就不会被扭曲。
  所谓企业没有话语权是指我国大型国企不参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形成,对于“中国因素”的炒作不发言。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想法是不去参与高风险的期货市场,但大家忽略了一个致命的现实:大宗商品的贸易都是期货市场定价,现货只是物流,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别人决定的价格。
  大自然有生物链,经济发展也有高低端之分。科技含量低、高污染的加工工业是低端产业,利润十分微薄,而高科技、高技术的加工工业属中端产业,高附加价值,有其竞争优势;贸易、金融产业属高端产业,这是竞争的制高点,可以创造低端产业难以想象的利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贸易、金融领域尤其是其衍生品(期货)领域的竞争,才真正是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竞争的制高点。
  我作为我国期货市场的最初理论研究者和市场设计者之一,开创市场之时,就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目标定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世界期货交易中心。1996年,根据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在几次讲演和记者采访稿中,逐渐将“中国定价中心论”形成了理论框架,并提出了时区分工、品种分工的理论基础。
  曾有一个时期,很多新闻界的朋友追踪我这几年的理论研究,将问题集中到了两点:一个是成为定价中心有何好处,另一个是目前看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中国成为定价中心的好处并不是去“狩猎”外国人,而是根据时区分工、品种分工的理论,使一些我国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商品正常反映出“中国因素”,合理预期中国的发展,同时,正如运动会比赛一样,让中国队在自己熟悉的文化、事业环境中发挥正常,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成为世界性定价中心所需的条件首先是经济发展,生产中心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有天然的关系,我们已是世界加工中心,具备了前提条件。其次为法规条件,要有一套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法规,而不是“长官命令”。再次是市场条件,要有规范的交易所、相当的中介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最后,也是最为主要的是人才条件,没有人才是无法竞争的。
  人才是市场之本,有了人才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没有人才,只能是被动挨打。这是市场竞争的铁律。人才从哪里来呢?人才从实践中来。
  黄圣根是我创立金鹏期货公司时的早期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不到半年,我就预言他能成为人才。为什么呢?除了因为他本身素质好之外,还因为他的敬业和勤奋,“业精于勤”。他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书本,学习别人,在实践中体会、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与方法,所以他是一名成功人士。
  人才有各种类型,有人成功后并不想与大家分享成功的“秘诀”,可黄圣根并不如此,他要用自己的探索回报市场、回报社会,与大家交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民族竞争服务,为民族利益奋斗。
  本书是他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我用了一个周日一口气读完,很受启发。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一个“悟”字,他并不是仅仅讲了一些体会观点,最为可贵的是他记录了自己学习理论与市场实战相结合的心路:既能教新人走向成功的方法,又能和老手分享心得,使“老期货”读到妙处,拍案叫绝,一致认同。
  我们要建成国际期货定价中心,要人才辈出,要理论繁荣。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我国现在引入了许多理论,如道氏理论、江恩理论、波浪理论等,同样,随着我国市场的发展,也希望多出一些像本书一样的著作,并形成我国自己的理论体系。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状元徒弟,无状元老师”,黄圣根同志很谦虚,称我为入门老师。但时至今日,他早已青出于蓝。他让我为其写序,我很高兴,就将我读后的一些想法写下来,献给读者。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常清
2012年10月周日于金融街
  (常清教授是我国期货市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现任中国农业大学金融衍生品研究所所长,金鹏期货经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图书目录

推荐序我劝天公重抖擞(常清)
自序天比心高——谈期货投资之道
第1章期货风险真面目
期货投资的特点与机遇 …
11期货投资的三个特点 …
12对期货投资特点的再认识 …
第2章合力打造赢利
期货投资获利的三种方式和五个方面 …
21期货投资获利的三种方式 …
22实现期货投资赢利的五个方面 …
第3章在矛盾中选择
期货投资如何选择交易方向 …
31基本分析及注意事项 …
32技术分析及注意事项 …
33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关系 …
第4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期货投资如何选择入市点 …
第5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牛皮市突破形态的研究 …
51牛皮市突破的概念 …
52牛皮市突破跟进操作赢利的可能性 …
53牛皮市突破如何操作 …
第6章善始更要善终
期货投资如何选择出市点 …
61期货价格惯性 …
62出市点的选择 …
63几种持仓方法的对比 …
第7章止损值万金
期货投资的风险控制 …
71止损的重要性 …
72为什么投资者会常常不止损 …
73如何进行止损 …
74期货市场是不是合法的赌场 …
第8章在资金效率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期货投资的资金管理 …
81合理的资金管理原则 …
82具体的资金管理方法 …
第9章心态决定成败
期货投资的心态调整 …
91为什么开仓容易平仓难 …
92抛开过去,不顾未来,着眼现在 …
93第一印象 …
94错觉 …
95掩耳盗铃与锁仓 …
96芝麻、西瓜与指令 …
97莫与市场赌气 …
98坚持就是胜利 …
99知行合一 …
后记真实的谎言
还期货市场本来面目 …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杨碧云主编 易行健 展凯 张浩副主编
作者: 李燕
作者: 张颖 编著
作者: [美]杰夫·马杜拉(Jeff Madura)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查尔斯·理查德(Charles Richards)
作者: 付 刚 编著
作者: 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J.Sie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