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企业家精神
作者 : [日]稻盛和夫 著 京瓷株式会社 编
译者 : 叶瑜 译
出版日期 : 2018-04-12
ISBN : 978-7-111-59184-9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372
开本 : 32
原书名 : 稲盛和夫経営講演選集 第5巻 リーダーのあるべき姿
原出版社: ダイヤモンド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2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企业是社会公器,而掌握企业命运的企业家和领导者有义务有责任遵循人间正道,把好企业经营的方向盘。“愿景”“使命”与“人格”是企业经营对企业家提出的三个要求;“光明正大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重视公私分明”,用优秀的经营哲学从事企业经营,这是事业发展、企业持续繁荣最大关键。

图书特色

n

图书前言

领导者应有的姿态—写在出版之际
2015年,有领导者参与的丑闻在多个领域曝光。在企业界,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为了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长年有组织地从事舞弊行为,而今遭到曝光,在受到社会各界严厉谴责的同时,前CEO马丁·温特科恩也引咎辞职。在体育界,世界最大的竞技团体国际足联也接连曝出丑闻,足联主席布拉特因涉嫌贪污而被吊销资格,8年内不得从事足球赛事活动。上述每一件丑闻的发生,其组织的最高领导者都难辞其咎。考虑到这些组织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我深深地感到,必须再次从根本上对引领众人的领导者应有的姿态提出要求。
这些领导者原本对组织的发展立下过很大功劳,集众人的信任、威望于一身,才华横溢。但长期身居高位使他们松懈、变质。同时,大权在握的领导者如果缺乏伦理观,其道德缺陷就会如野火燎原一般不断蔓延,不久便会侵蚀整个组织。在这样的集团之中,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因此,领导者必须时刻告诫自己“要谦虚,不要骄傲”,不断认真思考领导者应有的姿态。
本书收录了我在21世纪初以“探究领导者资质”为主要内容的演讲稿。在这些演讲稿中,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及前人的智慧,我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身为组织领导者所应有的姿态和思维方式。
企业是社会公器,而掌握企业命运的领导者有义务更有责任遵循人间正道,把好企业经营的方向盘,同时自身要养成足以担当这一职责的高尚人格。如果本书能令那些有志于诚实经营的经营者回归原点,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本书展现的是,我身为一名企业经营者,在超过半个世纪的经营当中不懈迈进的足迹。企业经营绝非坦途,而是险峻的陡坡。尽管如此,我仍然咬紧牙关、奋勇向前,直至今日,从未停下脚步。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无非是因为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就是实现利他的心愿。如此而已。
本书的目的也一样。尽管本书收录的都是我根据当时的情况有感而发的讲话,但如能被有志于诚心经营的经营者或组织领导者所读,我将倍感荣幸。我衷心期望诸位读了本书后将经营做得有声有色,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同时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稻盛和夫
2016年4月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创办京瓷、第二电电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拯救日航
马云、任正非、张瑞敏、雷军学习和推崇的企业家

“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企业往往因为企业家、企业领导者而发展壮大,但同样,也会因为企业家、企业领导者而从成功的巅峰跌入凄惨的谷底。
企业是社会公器,而掌握企业命运的企业家和领导者有责任和义务遵循人间正道,把好企业经营的方向盘,同时自身养成足以担当这一职责的高尚人格。
“愿景”“使命”与“人格”是企业经营对企业家提出的三个要求。“光明正大追求利润”“贯彻公平竞争的精神”“重视公私分明”,用优秀的经营哲学从事企业经营,这是事业发展、企业持续繁荣最为关键的。

推荐序

一灯照隅 万灯照世
判断基准是哲学核心
从2005年开始,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写了《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这本书。为此,我认真阅读了当时可以找到的稻盛先生所有的著作和讲演。承蒙稻盛先生亲自推荐,这本书还用日文在日本出版并畅销。
从2009年开始,我又翻译和编译了稻盛先生的《活法》《干法》等21部著作。可以说,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和语言已经相当熟悉了。尽管如此,在翻译(和审译)“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著作的时候,我仍然常常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感动不已。我想,这是因为书中跃动着的活的灵魂触及了我的心弦。
稻盛先生是企业家中的哲学家。他心中总是持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并随时都能正常地发挥两者各自的功能。这就是哲学和哲学家的魅力。
“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跨越了40余年,包括《赌在技术开发上》《利他的经营哲学》《企业成长战略》《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的真谛》共6本书,涉及经营和人生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
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稻盛哲学的核心可以浓缩为一句话,“判断事物的基准是:作为人,何谓正确”。换一种说法就是,把善恶而不是得失作为判断和行动的基准。
这一哲学贯穿在该系列55篇讲演的每一篇中,让每一篇都成为经典,使人读之如沐春风。
“一言兴邦”,破产重建的日航,就因为32 000名员工学习、掌握并实践了这一哲学,仅仅1年便起死回生,经营业绩连续6年在全世界航空业遥遥领先。在实现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日航对客户、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可以设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实践“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哲学,那么人类将会升华,人类社会将会进入更高阶段的文明。
MBA的缺陷
1982年,通过选拔考试,我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派往日本东京的生产性本部学习企业诊断。学习内容主要是科学管理的分析技术和技法,基本上就是MBA的那一套,比如对作业人员的工作乃至动作进行细致的分析测定,对生产工序进行观察分析,对设备运转率进行测定分析,对产品和市场进行细分以及对企业的收益性、成长性、安全性等进行财务分析,等等。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用的是所谓传统的管理方法。当时适逢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导入,对于这一套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精益管理等的技术技法,大家觉得很新鲜。后来如雨后春笋般,各种商学院都教这些课程,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整套从西方,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科学的分析技法有一个缺陷。依靠这些分析技法,并不能分析出企业家为什么要办企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也分析不出企业家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企业家的人格,更分析不出企业员工的意识状况,而这些对于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现在我们的企业里发生的各种问题,乃至许多闻名世界的大企业发生的舞弊丑闻,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这不是什么科学或科学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正确的企业哲学的问题。
特别在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场危机的本质是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资本主义的精英们使用现代最尖端的金融技术,靠所谓虚拟经济,以钱生钱,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结果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混乱和萧条。
自由竞争的市场原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绩效主义,一方面搞活了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刺激了人的欲望,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异,制造了社会动荡的根源。高度膨胀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破坏人心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在企业里,过度的绩效考核往往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庸俗的金钱关系。
传统文化的局限
在以西方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有人就想从东方文化,特别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中寻找出路,于是出现了“国学热”,现在方兴未艾。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特别是在正确的为人之道、致良知等方面,我们的古圣先贤有非常精辟的见解。这些教诲对于校正浮躁喧嚣的现实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在几千年封建皇帝的独裁统治下,我们的经济非常落后。在原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缺乏科学、民主和创新的元素。当然,我们也没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科学,没有企业经营的哲学和实学,更没有经营十二条、会计七条、阿米巴经营,但这些是我们的企业家最需要的东西。另外,用难懂的文言文来教育企业的员工,改变他们的意识,事实上有很大困难。
稻盛哲学是集古今一切优秀文化之大成,应用于现代企业经营取得卓越成功的典范,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儒释道。它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也就是把“是非善恶”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另外,稻盛说的都是大白话,简单朴实,易于为普通员工理解和接受。
卓越的社会实验
京瓷、KDDI以及日航共计约13万名员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通过技术、服务、税金以及他们成功的哲学实践,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伟大的社会实验。几千年来,古今中外先贤圣人描绘的理想社会,在稻盛那里变成了现实,这是前无古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从稻盛哲学和它的实践中获得启示,并把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发扬光大,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小稻盛”,就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好,让员工更幸福,对社会多做贡献。
“一灯照隅是国宝”,一个行业中只要出现一家实践稻盛哲学和实学的成功典范,就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风气。“一灯照隅,万灯照世”,如果有一万家企业实践良知经营并获得成功,就能改变整个商业文明的走向—从利己的文明走向利他的文明。
如果不改变人类这个利己主义的文明的走向,人类将没有未来!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
2017年5月10日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前言
对未来领导者的期望/1
九州大学商学院第一届结业纪念研讨会演讲
——2005年3月15日
给未来的领导者/2
领导者人格稳固的重要性/3
人类历史就是领导者的历史/7
为了率领集团/11
谁都能懂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方程式/14
混乱的思维方式使人生变得灰暗/18
“思维方式”到底追求的是什么/22
领导者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境界/29
——个“自力”与两个“他力”/41
纽约盛和塾塾长例会演讲——2006年11月26日
你具备经营者的实力吗/42
即将开展的业务在商业上是否成立/42
经营者应践行的“经营十二条”/45
支持企业的合作伙伴及全体员工形成的“他力”/52
构筑心心相连、坚不可破的信赖关系/55
赢得全体员工的信赖与协助/59
让宇宙、自然之力成为好帮手/60
佛教中的因果法则/61
常怀感谢之心/65
以理性抑制烦恼/67
如何让企业持续发展/79
平和堂创业50周年特别纪念演讲——2007年2月13日
有限的企业“寿命”/80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83
团队领导者应有的资质/88
领导者的10项职责/92
让基层员工也产生经营者意识/99
不忘创业精神/105
经营的三个要诀/115
盛和塾全国发起人会议塾长讲话——2008年4月9日
学习“经营要诀”的意义/116
经营要诀一 :让员工迷恋社长/119
经营要诀二:仔细查看月销售额及费用/124
经营要诀三:共有哲学/129
坚持以谦虚的态度实践三个要诀/130
把“经营要诀”传播给更多的经营者/134
以德为本的经营/141
中日经营者交流论坛演讲——2007年7月5日
孙中山的“王道”与“霸道”/142
企业经营唯有德治/144
赢得顾客的尊敬与爱戴/146
经营取决于领导者的器量/147
让理念每天得到提高/148
松下幸之助与本田宗一郎/150
实践圣贤的教导/152
每天刻苦钻研,保持高尚的人格/154
心中有一把判断的标尺/156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159
苦难是磨炼灵魂的考验/160
成功与幸运也是考验/163
以德为本的经营,成就“和谐企业”/166
企业伦理与领导力/175
凯斯西储大学演讲——2002年10月18日
时代对领导者资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176
过度的物质激励导致经营者堕落/178
选拔领导者最关键的要素/180
人格是后天磨砺而成的/187
“不撒谎”“做人要正直”等简单道理的内在含义/190
福泽谕吉所描述的理想的商业领袖形象/192
领导者应有的姿态/199
GEF小组学习交流会上的演讲——2007年10月20日
经营者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愿景、使命和人格/200
企业发展的原动力/202
全体员工共有的使命/204
坚信愿景、使命的重要性与KDDI的成功/209
不能满足于崇高的愿景和使命/214
描述经营者应有思维方式的“京瓷哲学”/221
在工作、人生及企业经营中“脚踏实地,坚持不懈”/222
为踏实的努力提速的“钻研创新”/224
以心为本的透明经营/228
假如没有经营哲学/230
向西乡隆盛学习领导者应有的姿态/239
库里提巴盛和塾塾长例会讲话——2007年10月21日
我所尊敬的故乡伟人/240
会客室中的“敬天爱人”/241
《南洲翁遗训》中的“领导者应有的姿态”/248
领导者需大公无私/253
珍惜同甘苦、共患难的人/256
要谦虚不要骄傲/262
为社会为世人尽力/266
踏正道,推至诚/268
坚定志向 毫不动摇/275
我们应该追求的商人道/285
第11届盛和塾全国大会第一天演讲——2003年8月22日
社会充斥着对企业经营者的偏见/286
经营是一种“利他行为”/292
挥之不去的“以不合理的高价谋取暴利”/296
贯彻“商也乃仁”/299
只要追求“义”,“利”便自然滚滚而来/304
“自利利他”的经营判断将带领企业走向成功/306
关爱体贴之心给经营者带来强大的力量/308
塑造人生的“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315
第九届盛和塾大会第一天演讲——2001年9月4日
塑造人生的“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316
“因果报应法则”甚至能改变命运/319
即使结果没有很快出现,也要相信
 “因果报应法则”的正确/323
如何处理眼前发生的事/329
任何时代都应该记住“骄傲的平家不长久”/331
经营者必须极度认真地对待人生/335
为何善有善报/337
人生的目的是“提高心性”/341
注:本选集收录、采编了稻盛和夫1970~2010年的大量演讲内容。虽有部分重复或已不适合于当今时代,但为了尊重其时代背景,保留演讲的临场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原样保留。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斯蒂芬 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 ,(美)戴维A.德森佐(David A.DeCenzo),(美)库尔特(Coulter,M.)
作者: 【美】查尔斯 W. L. 希尔 (Charles W.L. Hill)        华盛顿大学【澳】史蒂文 L. 麦克沙恩(Steven L. McShane )  著         西澳大利亚大学【中】李维安 周建 (南开大学)
作者: 蒋国平 石书玲 主编
作者: (美)理查德 L·达夫特(Richard L.Daft)范德比尔特大学  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范德比尔特大学 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 戴维·劳伦斯(David Lawrence) 阿琳·所罗门(Arlene Solomon) 著
作者: 威廉.安肯三世
作者: [美] 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罗恩?麦克米兰(Ron McMillan)艾尔?史威茨勒(Al Switzler)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