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组织行为学案例
作者 : 戴维.W.洛里
译者 : 刘永祥
出版日期 : 2001-10-16
ISBN : 7-111-08946
定价 : 18.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114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已绝版
图书简介

组织行为学重点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是关于所有人类团体的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人的问题,也是关于组织中的人员怎样才能在组织中取得成功,并且利用组织的优势来为你的公司增加价值的问题。
 本案例集涉及组织行为学领域中下述几方面的重要论题:
1.有效谈判及人际沟通的要素
2.组织“危机”的管理
3.跨越国家、文化界限的国际拓展的挑战
4.与领导相关的管理风格
5.跨越文化界限的有效的冲突解决
6.公司责任及交流
7.重组及管理变革
 本案例集主要适用于MBA和管理类本科生学习、讨论,也适用于现行组织中的所有人员参考;能够为改善对组织中员工的管理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最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图书序言

作为加拿大伦敦市毅伟管理学院副院长,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向中国读者简单介绍毅伟管理学院的教学传统、教职员工、所获成就及学院发展历史,我深感荣幸。理查德·毅伟管理学院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WO)下属的一所专业学院。西安大略大学是加拿大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拥有17个院系及专业学院,教职员工4000余名,在校学生达26 000多人。西安大略大学坐落在加拿大南端的安大略省伦敦市,伦敦市位于多伦多地区与底特律地区之间,人口为330 000人。毅伟管理学院作为西安大略大学的专业学院之一,本部设在安大略省伦敦市,同时毅伟管理学院在多伦多市的密西桑戈及中国香港地区设有分校。

历史上,毅伟管理学院一直是管理学界的佼佼者。现将毅伟管理学院历年成就简述如下,以概括毅伟管理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1922年,毅伟管理学院设立加拿大第一个培养本科生的商学系。

.1932年,学院杂志《毅伟商学季刊》创刊并发行。目前,这份杂志发行面已经扩展到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每期发行量达到10 000册之多,深受学术界和管理学界读者喜爱。

.1948年,毅伟管理学院在加拿大首次设立了在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并创立了加拿大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

.1961年,毅伟管理学院创立了加拿大第一个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1974年,毅伟管理学院被联邦政府正式指定为加拿大第一个国际商务研究中心(CIBS,为美国CIBERS的前身)。

.1975年,毅伟管理学院出版社成立,目前以“毅伟出版公司”而名声赫赫。毅伟出版公司目前收集了1 800多个毅伟管理学院当代案例。毅伟出版公司同时也是哈佛商学院案例在加拿大的资料交换中心。2000年,毅伟管理学院案例已交换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和100多家大型企业。毅伟管理学院是全球管理学案例研究的第二大制作单位,每年向校外读者出版销售独立案例约50万个。此外,毅伟出版公司还主编并出版发行了为数众多的各类案例教材。

.1978年,毅伟管理学院开始实施第一项留学生交换项目,目前此类留学生交流计划项目已达到43项。

.1984年,在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支持下,毅伟管理学院在伦敦市组建全国管理学研究与开发中心的过程中发挥了其积极、主导的作用。

.1992年,毅伟管理学院当选为权威国际商学刊物—《国际商学研究杂志》1993~1997年期间的主编单位。

.1993年,《加拿大商学》杂志根据由各大公司首席执行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及职业咨询顾问等人士组成的各个评选组的评比结果,将毅伟管理学院列为加拿大第一流的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亚洲企业》又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亚洲地区公认的世界25所第一流商学院之一。

.1997年,《国际管理学杂志》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国际战略管理学文献的主要贡献者,其排名领先于哈佛商学院和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商业周刊》将毅伟管理学院评为全球第一流国际商学院之一,与欧洲管理学院(INSEAD)、伦敦商学院(LBS)齐名。同年,《美国新闻》、《世界报道》等著名期刊将毅伟管理学院评选为在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方面的全球最佳商学院之一。

.1997年,毅伟管理学院建立了亚洲管理研究院(AMI),致力于亚洲商务管理研究的开发与传播。

.1998年,毅伟管理学院在中国香港地区创办了郑裕彤(音译)管理学院,专门致力于亚洲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的培训。从此,毅伟管理学院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海外分校。

.2000年1月,《金融时代》杂志评出全球75所第一流商学院,毅伟管理学院名列第19名。

.2000年5月,《金融时代》杂志评出全球30个最佳在职培训开发项目,毅伟管理学院项目排名第20名。同时,毅伟管理学院荣获加拿大公共管理学科最佳学院称号,并成为名列全球30所海关管理学科最佳学院中的惟一的一所加拿大高等院校。

在2000年,毅伟管理学院拥有70名全职教授,他们每年负责900名全日制及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生、400名本科生、40名工商管理博士生的学位课程及内容广泛的非学位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辅导工作。

30年来,毅伟管理学院在全球各地展开了许多重要的海外培训项目。近年来,毅伟管理学院特别重视亚洲(特别是中国)以及前苏联的多个共和国的相关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特别强调当地学校的管理培训能力方面的建设和开发。

中国项目

1984年,毅伟管理学院与北京清华大学着手开展连续合作项目。毅伟管理学院承诺为中国学生赴加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提供相关条件和进行各种准备,与各国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提供各种在华短期教学指导,并帮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展管理学教师队伍。这一项目的另一个目的是毅伟管理学院可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及中国的商务活动方式。

在项目第一期的实施过程中,撰写了35篇论文、案例和教学指导手册;9名毅伟管理学院的教师参加了短期访华授课活动;12名中国访问学者分别在毅伟管理学院工作一年;培养了8名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生;来访的中方人员都参加了撰写案例的工作小组活动。这一合作项目由加—中管理学教育基金会提供资金资助。本项目的第二期在1994年开始实施,其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项目已经发展成为由毅伟管理学院、滑铁卢大学以及中方的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共同进行的合资合作项目。毅伟管理学院承诺在进一步提高中国管理学教育能力方面将继续提供援助。其重点包括开发、设计并执行1992年8月提出的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讲授“合资企业”、“技术转让”及“国际贸易”等课程的项目计划。这一教师培训项目是通过翻译为来自中国各地的大学教师们授课,授课所用教材均已译成中文。

1992年4月,一个大规模的合作出版项目已经开始实施。5卷本的国际商务案例选编中的第一卷已经在中国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一系列丛书是毅伟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精诚合作的结晶,它的出版为中国经营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们提供了全面完整的国际商务案例。1992~1993年间,经过我们的合作伙伴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安排,又有6本国际性教科书通过有关出版社在中国出版发行。

1998~1999年间,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型案例出版项目开始启动。这一项目的启动得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赵纯均先生、副院长陈小悦先生的鼓励与协助,中国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也愿意出版这套案例丛书。毅伟管理学院为中国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准备了整整32卷商务管理研究案例—16卷英文案例、16卷中文案例(即国际通用MBA教材配套案例。—出版者注),使之成为“中国管理教育资料文库”。这套丛书的出版将给中国成千上万的教授和学生奉献上价格低廉但内容丰富的高质量教学用书,也为中国的管理学教学人员增强教学能力、积累教学资料提供了基本的经典素材。

本案例选编是毅伟管理学院为继续满足中国高质量教学资料的需求进行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之一。商务案例研究在此意味着是一种以实地考察为基础,需要进行科学决策的综合性实际管理情景。它不包含对案例史的记叙(这不需要学生进行任何决策),也不属于那种微型案例或课堂练习(它们一般都是事件的描述,不适合作为80~90分钟课堂讨论的独立案例),更不是那种资料性图书(那些第二手资料同本案例选编与经理们面对面交谈的内容相比,缺乏抓住问题本质的那种洞察力)。案例教学法旨在保证中国未来的(及现有的)经理们获得:(1)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各种新颖、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2)获得进行科学决策的实际体验,进而强化其中蕴涵的管理学理论知识。

毅伟管理学院是全球第二大管理学教学案例制作人,也是全球最大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当代商务案例的制作人。毅伟管理学院为了保证这些书籍的出版,放弃了自己应拥有的这些书籍的普通版权费用要求。毅伟管理学院将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用于支付相关的出版费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一种精神—体现毅伟管理学院对中国无私承诺的精神。





包铭心

加拿大伦敦市毅伟管理学院副院长

亚洲管理研究院诺特尔网络部主任

2000年8月

作者简介

戴维.W.洛里: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刘永祥: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序言
编者简介
编者的话
1  阿尔法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1
阿尔法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公司,合资方分别为美国伊利诺伊的阿尔法传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传动系统的大型生产商)和凯利机械系统公司(中国最大的助动车和摩托车传动系统的生产商),该公司投入数百万美元设备,以期获得一份重要的合同。阿尔法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已经作出决定:在下一轮与三玉公司的谈判中,双方关系要么取得重大进展,要么断绝。三玉公司是中国生产助动车的大厂商,也是阿尔法传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希望发展成为自己最大客户的公司。该案例围绕影响谈判过程的阿尔法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观点、战略和假设展开,尤其侧重于他们的经验和文化对他们沟通模式的影响。
2  国际建筑设备公司—危机管理战略(A) 14
国际建筑设备公司是一家在100多个国家中开展业务的大型国际联合体,它的地区人力资源经理正面临一个艰难的决策:要把他们的高层管理人员从一个政治动荡的国家中撤离出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外派人员及华裔经理人员及其家人正面临重大的威胁。该人力资源经理负责执行公司的政策和计划。需要考虑的一些挑战来自于撤离计划的制定和发动。由于公司结构和文化确立的分权化的决策制定过程以及来自工作现场信息的不一致,导致这些挑战升级。此外,撤离哪些员工的问题使决策者面临道德上的困境,尤其是他需要考虑用何种标准—级别、民族、任期,来为员工和(或)他们的家人提供支持,以及提供什么支持。
3  欧洲迪斯尼:后记 26
该案例介绍欧洲迪斯尼在启动后所经历的财务状况和问题,以作为哈佛商学院案例“欧洲迪斯尼的最初100天”的后续案例。
4  保健设备公司:经营在韩国 34
保健设备公司的执行董事对其公司的领导状况日益担心。担心的原因在于:全资子公司的总裁在公司的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自那以后,该总裁的行为越来越有问题,以至于对子公司的业务起到了破坏作用。因此,有必要为他制定一套领导发展计划,否则就解雇他。
5  英特尔在中国 44
在英特尔一个十几亿美元的半导体生产分部,新任的分部领导面临组织和沟通方面的问题。该经理的一项决策导致一名员工闹情绪,引起部门内部的潜在冲突。对于这位经理而言,虽然出身在中国,但是在西方受教育并获得了西方的大量经验,因而被其员工视为外派人员并因此产生了跨文化的问题。该经理还必须考虑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6  海泽尔顿国际咨询公司 51
海泽尔顿是一家咨询工程公司,正在参与在亚洲的一个公路施工项目,该项目正面临困境。该公司以咨询公司的身份与地方政府的公路部门合作,实际施工由政府部门来执行。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技术问题、预算过程、目标分歧和跨文化关系。参与项目2年来,245公里的公路项目只有17公里处于在建中。该案例为下一案例“国际项目经理的一天”的公文处理练习提供了背景资料。
7  国际项目经理的工作日 60
这是一个公文处理练习。由学生来担任丹·辛普森的角色,辛普森正要代替约翰·安德森担任东南亚公路项目的经理。该项目的情况已在“海泽尔顿国际咨询公司”中进行了充分的描述。“海泽尔顿国际咨询公司”的案例可作为简介在此案例之前完成。本案例提供了公司的进度和基本信息。丹·辛普森需要根据公文处理练习的条件作出决策。
8  耐克公司:开发有效的公共关系战略 65
自从媒体的第一篇文章报道说:“耐克公司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分包工厂支付工人微薄的工资,强迫工人长时间工作以及工人遭受管理人员身体虐待和言语的辱骂”至今已将近十年了。这篇文章为媒体发动攻击埋下了种子,使耐克公司陷入公共关系的梦魇当中。在经历了三年的创记录的增长后,由于亚洲的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耐克公司的收入和市场份额开始下滑。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消费者对耐克公司的负面印象与公司市场份额和股票的下滑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但显然消费者的这种负面印象不利于该公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通过对耐克公司所遭受的不利公共宣传和耐克公司高层管理者所表达的观点有一个概览,让学生认识到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媒体和消费者的宣传方案及办法。
9  ABB波兰公司 82
该案例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组织结构对公司的限制。该种组织结构在世界的其他很多地方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在波兰(以及其他前经济互助委员会国家),这种组织结构却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该案例让学生思考:鉴于组织设计方面的局限,应当怎样进行变革,尤其值得考虑的是:是否可以在被改革的组织之外来管理变革过程。
10  全球多种产品(智利)公司 91
鲍勃·汤普森的心情由先前的满意变为不安。作为汤普森以团队为基础进行销售的方法,“整合解决”并未像预计的那样被接受。看来高层管理人员,即他的管理运作委员会建议在局面失控以前停止他的变革。他发现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生了怀疑。但毕竟业务进展得还不错。在拉丁美洲,该公司过去5年的年销售增长为15%,在1997年达到6 000万美元。在他的高层管理队伍不支持他的情况下,他还应当继续推进改革吗?
11  斯巴应用系统公司 104
公司的总经理必须决定怎样解决一个项目的超支问题。该项目工作小组在这个项目上已经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他们给高层管理人员汇报项目预算和进度的展示会上,该工作小组指出:要满足合同的要求,需增加100万美元的支出。他们的初始预算是350万美元,其中的250万美元是由公司提供的。在展示会上,当总经理向项目小组成员询问导致项目超支的原因时,使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该项目小组竟然说不出原因。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高良谋
作者: James H.Donnelly,Jr. James L.Gibson John M.Ivancevich
作者: 孙军,张英奎
作者: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圣迭戈州立大学戴维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卡罗来纳海岸大学  著玛丽&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著 李亚,邓宏图,王璐,等译
作者: (美)迈克尔·科达(Michael Korda)著
作者: [美]保罗·法尔科内(Paul Falcone)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