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沈爱琴:丝路勇者
作者 : 王世良 许小东 著
出版日期 : 2018-11-30
ISBN : 978-7-111-61295-7
定价 : 6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95
开本 : 32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作为中国优秀女企业家之一,沈爱琴的奋斗精神激励了许多人。从笕桥绸厂到万事利集团,从代加工到创新智造,沈爱琴经历过一切创业的艰难。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人,既是“弄潮儿”,也是“幸存者”。她一生的付出,为万事利打下了牢固的地基。她无怨无悔,为中国丝绸再现辉煌奉献所有。她将勇往直前、无惧无畏、一往无前的创新创业精神留给了后人。现今的人们,若能像她这般义无反顾,亦能冲破黑暗、冲破束缚,开拓新的世界。

图书特色

图书前言

向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和企业家精神致敬
时代的命脉赋予了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独特的人生际遇,而每个人的个人命运又勾画出了时代的五彩缤纷和波澜壮阔。
我们要深深地致敬和感恩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这个伟大时段—改革开放时代!
40年风雨兼程,40年春雷阵阵,改革开放以其永不磨灭的辉煌,书写了中华民族壮丽的当代史。
作为时代发展中的个体成员,我们心中对这个时代深深感恩,充满敬意!4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几乎就是他的半辈人生。我们感恩自己幸运地在人生绽放的青年时期遇到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果失去了这个伟大时代,如果40年前的那段“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轨迹没有变化而延续至今,我们不知道自己现在会身在何处,有着怎样的人生挣扎,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上一顿
饱餐。
改革开放是扭转中国命运的伟大壮举!
扭转时代轨迹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没有打破各种自我束缚的超凡勇气,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作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从事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老师,身处走在改革开放前列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营经济奇迹的浙江省,我们耳闻目睹了许多浙江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生动而鲜活的案例,其中包括不少很难用传统的管理理论来解释的非线性成长的企业案例。这些案例让我们着迷、陶醉,为企业的创新探索壮举惊叹、惊喜,为企业家的奋斗拼搏精神唏嘘、感动,情难自禁。把浙江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奋斗与发展历程记录下来,把他们的管理实践与创新呈现出来,把他们的管理思维和精神凝练出来,一直是我们的心愿和梦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早在2011年,我们就走进万事利集团,开始深度接触这个企业,探索沈爱琴创办万事利的成功之道,由此所开发的《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万事利的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案例,荣获了第二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奖项。从那时起,我们对万事利多了一份感情,多了一份牵挂,关注的内容中多了万事利发展中的点点滴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这次开展的“记录和弘扬浙江优秀企业家精神”项目,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沈爱琴及其创办的万事利集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撰写本书的初衷并不仅仅是单纯地记录一个杰出企业家的创业辉煌,我们更希望能够还原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历史之中,深刻解析一个有着伟大企业家精神的人、一个勇敢者的典范——沈爱琴,她的创业历程和创业成就中的深层密码。
为了真实、客观、准确地诠释沈爱琴的企业家精神,我们组织了专门的调研小组,深入万事利集团,深度访谈了与沈爱琴不同阶段的工作、生活相关的各方人士,翻阅了包括沈爱琴讲话、各种媒体报道等在内的档案资料,浏览了几位作家创作的有关沈爱琴的作品,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和素材。
在调研之前,我们心中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沈爱琴女士如何将一家濒临破产的绸厂打造成了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丝绸品牌?为什么她能够领导企业在巨浪冲击中持续向前?她有哪些过人之处?而当我们真正开始调研之后,每一个人都放开了寻找答案的束缚,全身心浸入了情境中。最终,在大量实地访谈和图文、视频资料的引导下,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创新创业精神。
我们没有从理论角度去定义什么是创新创业精神,也没有刻意搜索证据去证明某个假设,而是从沈爱琴女士的思想和行动中寻找关键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条独特的路,那里随处可见失败、沮丧、委屈、矛盾、痛苦和冲突,可即便是在黑暗中也能看到前方闪耀的光芒。沈爱琴就在这条路上前行,不知何时抵达彼岸,但却靠着无畏无惧的精神,奇迹般地击破一个又一个阻碍,冲破黑暗,迎来光明。面对困难,她披荆斩棘;面对机会,她坚决果断。沈爱琴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创新创业是属于勇敢者的事业。
虽然实干、智慧、学习、敏锐、责任、诚信等也是沈爱琴创新创业的重要“密码”,但其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呢?当我们请受访人士描述对沈爱琴最深刻的印象时,大部分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向困难低头”“不怕困难”“胆子大”等词语,这也是我们调研小组的深刻感受。在诸多词语中,我们找到了形容她的一个最合适的字眼—“勇敢”:超乎常人的勇敢令她在艰难险阻面前从不退缩,在遇到挫折绝望时从不放弃。在创新创业的每一个阶段,她都凭着这股勇气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孔子云:“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她是当之无愧的勇者,这也是我们将书取名为《沈爱琴:丝路勇者》的原因。
感谢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女士、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华先生,二位作为企业的二代掌舵人,传承了沈爱琴勇往直前、勇于拼搏的精神,让人感受到了精神永驻的温柔力量。他们和杭州文化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霞女士、万事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飞先生,既是沈爱琴女士的亲人,又担负起她的期待,让万事利在未来能拥抱更多可能性,继续践行中国企业、中国丝绸的复兴使命。感谢他们的信任,愿意毫无保留地把心中的话讲给我们听。
感谢万事利老一辈的创业者:沈柏军先生、孙有毅先生、项柏青先生、张祖琴女士、郭连珍女士、王文娣女士、孙红平女士等,他们都是一直跟随沈爱琴女士的元老。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共同经历了太多珍贵的点滴,有着亲人般的感情。正因为他们不忘初心,万事利才能在浪潮中熠熠闪光。带着对沈爱琴女士的思念和不变的信任,他们用朴素动人的言语回忆过去,也描绘未来的图景,眼里充满了真诚的火花。感谢他们为我们还原了诸多重要的时刻,让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沈爱琴。
感谢万事利年轻一辈的高管:马廷方先生、万浩元先生、郝鹏先生、许春波先生、滕俊楷先生、杜海江先生等,他们都是沈爱琴女士一手培养的人才骨干,如今正在万事利的重要岗位任职。他们大多在二十几岁就进入万事利,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性格品质,都深受沈爱琴的影响。在他们眼中,老板沈爱琴是亲切的、严格的,也是透明而纯粹的。
在调研过程中,董事局荣誉主席秘书刘海明女士和集团办公室为我们组织了高效、高质的访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档案资料,并且帮助我们完成书稿的修改完善,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努力。
感谢作家郑继文和天涯,他们的作品提供了沈爱琴和万事利的丰富的素材,书中完整清晰的描述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到了人物形象。感谢许多关注沈爱琴女士的媒体人士,从大量的报道中,我们捕捉到了她创业创新的闪光点。
由衷地感谢我们的优秀团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教授、吴晓波教授、陈凌教授、邬爱其教授、张胜男老师、施杰老师,以及考拉看看张小军研究员、马玥研究员、熊玥伽研究员、陈兰研究员、王洁蕊研究员、李立研究员,在项目研究中我们一起激荡思维,才有了现在的作品。
我们深知,相对于沈爱琴带领万事利集团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和创造的奇迹,怎样的文字描述都显得单薄和苍白无力。限于水平,书中难免有挂一漏万或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书成之时,有太多的感动驻于心田。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再次认识浙商,坚持那些从未变过的精神,也在新的节点挖掘新变化。只有往前走,才能向上生长。只有风雨兼程,才能听见春天的声音。

王世良 许小东
2018年9月

上架指导

企业及企业家传记

封底文字

超乎常人的勇敢令她在艰难险阻面前从不退缩,在挫折绝望面前从不放弃。在创新创业的每一个阶段,她凭着这股勇气,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作者简介

王世良 许小东 著:王世良
管理学硕士,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案例中心主任。主持或参加了20多项科研项目,编著(写)出版了多部著作(教材)。曾获浙江省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年)、浙江大学“竺可桢基金优秀教师一等奖”(1997年)等。对管理案例有浓厚兴趣,开发的6篇管理案例荣获“全国百优管理案例”。受聘担任国家MBA教指委第3-9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函审专家。

许小东
管理心理学硕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对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管理中的各种工作行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作压力定位诊断与多相测评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企业家精神实证研究”等项目的科研工作。在企业中开展过人力资源规划、培训、考评、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咨询与研究工作。在《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心理学报》、《应用心理学》、《心理科学》、《心理学动态》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图书目录

丛书推荐序 四十不惑立潮头
总序 记录一段重要历史
前言 向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和企业家精神致敬
第一章 企业家精神溯源 / 1
萌芽 / 3
学习与内化 / 8
创业资源积累 / 13
创业动机演化 / 21
第二章 创业创新1.0:突破束缚 / 25
拼凑建厂 / 29
突破资源束缚 / 30
创业资源动态平衡 / 49
第三章 创业创新2.0:捕捉机会 / 57
从差距中发现机会 / 61
从需求中感知机会 / 73
从意外中挖掘机会 / 86
从趋势中洞察机会 / 91
从开放中拥抱机会 / 93
从政策中寻觅机会 / 96
从创新中创造机会 / 106
第四章 创业创新3.0:转型再造 / 114
红海危机 / 120
创业式传承 / 124
回归主业,强化核心能力 / 134
从产品制造到文化创造 / 151
品牌全球化 / 156
“互联网+”新变革探索 / 170
第五章 为创新赋能 / 181
知人善任 / 185
创新需要制度激励 / 191
创新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 199
创新环境:包容失败 / 206
心理赋能:只要用心做,就没有难事 / 210
第六章 社会责任:生态共生 / 223
CSR 1.0:为他人奉献 / 227
CSR 2.0:资源性责任 / 234
CSR 3.0:战略性社会责任 / 248
第七章 勇者无畏,精神永存 / 258
新丝绸之路 / 259
四千精神 / 262
沈爱琴之“勇” / 266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理查德 L·达夫特(Richard L.Daft)范德比尔特大学  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范德比尔特大学 著
作者: 王关义 高海涛 张 铭
作者: Richard L.Daft
作者: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戴维 A. 德森佐(David A. DeCenzo) 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著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阿尔弗雷德 D.钱德勒
作者: 梅尔.西尔伯曼
作者: [美]杰弗里·摩尔(Geoffrey A.Moore)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