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内创业革命 第2版
作者 : 蔺雷 吴家喜 著
出版日期 : 2020-06-11
ISBN : 978-7-111-65679-1
定价 : 6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53
开本 : 32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无CD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这是一本指导企业如何操作内创业的落地指南,介绍了内创业三环生态、内创业模式与方向、各种类型组织适合的内创业模式,提出了开启内创业的四步法、五条激励原则、六个“做不了”,为企业提供了内创业自评工具,帮助他们认清风险和出路,在内创业分配资源、激励利益相关者、变革组织形态、转变中高层职责、确立治理机制等方面提供了实操指导,对于个人成长、中小企业发展、国有企业转型和科研院所改革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图书特色

封面宣传语:企业第二曲线落地方法论,最好的守业就是内创业;内创业 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激发活力、留住人才的利器,创新驱动和成果转化的新思路徐小平 | 作序推荐,邱晓华 | 杨 斌 | 毛大庆 |赵迎光 | 吴贵生 | 联袂推荐

上架指导

企业管理

封底文字

洞悉人性、应对危机、寻找机遇、把握大势
小团队撬动大转型
“平台+内创业集合体”成为未来的组织形态之一,
打造真正有活力、可持续的创业型组织!

海尔、上汽、航天科工、大唐电信、中信集团、海康威视、三一重工、小米、BAT、字节跳动、碧桂园、搜狐、西贝莜面、海底捞、韩都衣舍、爱尔眼科、西安光机所……正在内创业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
内创业是中国创业创新浪潮发展到今天,下一个巨大的机会冲击波来源,因为中国的转型成功太需要内创业来激活个体、激活组织,带来滔滔不绝的创新力量。我希望、我呼吁所有当代中国企业领袖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一个对你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至关重要的制度——企业内创业制度。

邱晓华  阳光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新华都商学院教授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大向强跨越的关键阶段,经济转型升级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内创业革命》一书不仅带我们见证了中国企业家以内创业推动管理变革的新实践,更为我们展现了一条以微观激活带动宏观转型的新路径,值得读者参阅。

杨 斌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管理行为是对人性的选择性适应,而不是让人性来配合我们的需求。《内创业革命》洞悉组织中“创业人”的觉醒,展现了中国企业内创业实践,是一部以创业视角反映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力作。

毛大庆 优客工场创始人,5L际创始人、董事长
大企业最怕新技术、小公司颠覆它的生存。《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管理学大师克里斯滕森曾提出——大公司应主动孵化出小型创新公司,让它们像初创企业那样独立运营,以此掌握可能出现的颠覆式创新。《内创业革命》一书,提出了大企业如何避免被颠覆的“内创业理论”,尤其在这样一个“颠覆式衍进”的时代,对那些行业巨头和成熟公司,有重要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赵迎光  韩都衣舍创始人、CEO
活力是企业永恒的挑战,自我裂变、不断进化的“小组制”是韩都衣舍保持活力、迅速发展的关键。《内创业革命》凝聚了中国企业的创新智慧,将为更多企业永葆活力指路引航。

吴贵生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内创业的兴起拓展了我们对创业的传统认识,更对组织和战略管理理论带来巨大挑战。《内创业革命》不仅是一本探讨创业的书,更是对企业管理变革的新思考和对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可贵探索。

图书序言

以员工为中心的新商业文明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一直是商业世界绕不开的核心命题。
近代工业革命催生了商业世界的重要制度—公司制。公司成为资源整合者和经营组织者,个体受雇于公司,成为按部就班的“组织人”。此后100多年,公司作为一个组织越来越强大,个体则越来越弱小。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官僚主义盛行,工作程序日益复杂,员工的创造性活动被压制,运营效率和竞争力都有所下降。
然而,现在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社会分工加速迭代,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资源不再集中于某些公司,个体也不再以一个组织的“螺丝钉”存在,而是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价值创造潜能的“创业人”。人们拥有更多“认知盈余”,可以把剩余的时间和资源用于分享与创造。组织管理方式从重视物的管理向更加重视激发人的潜力转变,从关注组织价值向更加关注个体价值转变。组织与员工的关系从“雇用关系”转变为“合伙关系”,人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企业家精神的激发开始成为组织的核心和运转主轴,“员工第一”取代“股东第一”“客户第一”成为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内创业这个伟大时代诞生的新事物,正是组织中“创业人”觉醒的重要体现,也是开启以员工为中心的新商业文明的一把钥匙。以往人们对创业的理解,主要是指个人不依附于组织的社会化创业。内创业打破了人们对创业的传统认知,让组织中的员工也可以拥有创业的梦想和实现价值的舞台,甚至可以让外部创客到企业平台上大展拳脚。20世纪80年代,内创业作为组织内部开展的一类独立价值创造活动出现,并在治理大企业病、激发内部活力、应对经济滞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0多年后的今天,在技术变革、经济转型、管理升级、制度松绑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内创业开始在中国群体涌现,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创业革命正加速到来。
这是一次内创业自身发展的革命。随着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创业人”基因被激发,内创业从以往少数领先企业的“专有品”,变为大多数企业都可采纳的利器;内创业人群从原来企业内的一小部分技术研发人员,扩展到企业内外部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众化创客;内创业的资源利用范围,从以企业内部资源为主发展为内外部资源高度联动,内创业边界得到极大拓展。一个比社会化创业更加庞大的创业群体正在出现,一股新的创业力量正在爆发,中国的第四次创业浪潮正在进入不一样的下半场—内创业阶段。
这是一次以微观激活宏观的革命。当前宏观经济转型不到位,关键症结还是微观活力不足。如果说过去的市场化改革是将市场机制导入企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那么现在的内创业则是点燃组织内部的企业家精神,让每个员工心中的“小宇宙”爆发,以灵活的小微团队撬动企业乃至经济的大转型。内创业不仅改变了组织形态和运行规则,激活了企业“精气神”,还带动了实体经济升级、再次撬动社会就业,汇聚起企业员工和全社会的创新力量,形成以微观变革激活宏观经济的转型路径。
这是一次管理理论的革命。内创业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管理理论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层级和边界,内创业则塑造了平等的组织关系,未来的组织将演变为“一个平台+若干内创业团队”的形态,组织边界的内涵极大拓展。传统的相关多元化理论只强调产品或业务多元化,内创业则将其拓展到资源、能力、人力资本等多维度的相关多元化,这意味着我们熟知的战略管理理论亟待进一步突破。
危机管理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使得内创业不仅成为应对现实危机的有效策略,也是员工与企业合作长期防御风险的重要机制。对企业家的认知也需要改变,不只是一把手才有企业家精神,员工、高管等同样可以激发出企业家精神;未来的一把手不只是专注于某项业务,而要把更多精力用于管理在企业平台上运行的内创业团队,为其配置资源、提供服务;企业家不只是培养职业经理人,更重要的是培育一批内创业家。
企业在推动内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落地的痛点、难点问题,我们在书中都会一一解答。内创业面临独特的“三环生态圈”—不仅要与社会化创业一样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还要平衡与母体间的微妙关系,因此企业一把手的破冰引航和资源支持至关重要。内创业是各类组织都可采用的落地方法,但国企、科研院所以及中小企业推进内创业的切入点和模式必定有所差异,既有围绕自身战略的内部孵化,也有搭建专业化平台吸引内外部创客等,为此本书提出推进内创业的“四步法”,为不同组织提供系统设计指导。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内创业风险是老板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组织还必须拥有治理平衡点、资源配置黄金律等“五把钥匙”,建立恰当的托底保障。
未来几十年,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推进,将极大地拓展个体自主成长的空间,内创业将从自由生长走向精耕细作,未来的社会将成为创业人自由连接的创业型社会。大规模培育内创业家群体,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打造一批生生不息的创业型组织,将是创造个人美好未来、实现国家持久繁荣的制胜之道。正因如此,“创业人—内创业家—创业型组织”成为建设创业型社会的一条现实路径。
我们对内创业的研究总结,是一个现实世界与思想世界碰撞的过程,更是一个提炼中国企业原创管理模式、发现广泛存在的企业家精神的奇妙之旅。本书第1版自2017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内创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些年,国内外内创业实践日益活跃,新模式、新经验不断涌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面临重重危机,内创业成为企业激发内在活力、顺利走出危机的重要路径。这次再版主要增加了内创业如何应对危机、员工如何推动内创业、政府如何支持内创业等内容,并补充了最新的案例,力求做到更落地实操。书中的观点和建议不一定完全正确,唯力求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成一家之言,期望对企业家认识和推进内创业有所借鉴。
实践永无止境,思想之树长青。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做出重要部署,对内创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可以预见,未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新创业活动将更加广泛、深入,这些创新创业实践迫切需要源源不断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启蒙。我们希望与更多的企业家、创业者和研究者一道,与思想同行,通过点滴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为中国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更新继续贡献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蔺雷 吴家喜 著:
徐小平|作序推荐 邱晓华|杨 斌|毛大庆|盛发强|赵迎光|吴贵生|联袂推荐
海尔、万科、联想、长虹、美的、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大唐网络、BAT、中信集团、探路者、韩都衣舍、西贝莜面、爱尔眼科、完美世界、西安光机所……正在内创业

推荐序

点燃内创业荷尔蒙
真格基金创始人 徐小平
大约18年前,我去某地新东方分校演讲,接待我的分校校长跟我有过一次长聊。聊的主题是:新东方应该迅速进入高考补习领域,这个市场比出国留学要大得多……我记得这位校长把他的计划说得非常详细,讲得无比激动,似乎一个百亿美元的企业即将在他的手中诞生。这位校长的名字我已经忘记了,但他那燃烧着创业荷尔蒙、对未来信心百倍又急不可耐的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事实是,就在这位校长放飞他的“高考补习”创业幻想之时,两个北大研究生已经在海淀悄悄开始了他们的奥数补习班。而且,他们还真的做了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这就是那家在华尔街上市、当时叫“学而思”现在叫“好未来”的教育培训机构。好未来潜入培训市场时,新东方已经如日中天,但如今的好未来,成了新东方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其市值甚至已经超越了新东方!
我讲这个故事,为的是记录我人生许多未遂梦想的一声喟叹。我曾经参与创建的新东方是一个令我终生骄傲的伟大企业,但如果当时我们就实行了内创业制度,大胆鼓励年轻教师把这些创业想法付诸实施,并施以适当的制度激励,新东方毫无疑问会更加伟大。
如果……请原谅我在这里做事后诸葛亮,历史是不可以“如果”的。我在这里讲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希望、我呼吁所有当代中国企业领袖听到这个故事,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一个对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至关重要的制度—企业内创业制度!
所谓企业内创业制度,就是鼓励企业内部有创业冲动、有创新想法的人,在不冒着职业生涯最大风险—辞职的情况下,把这些想法付诸实施。企业提供资金、场地、资源、精神支持和最重要的股权激励,让创业者在企业的支持下、在风险相对小一些的情况下开始创业。这种创业形式,既有创业企业的巨大活力,又有成功企业的安全保障。母公司和创业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股权承诺,在什么阶段持有多少股份,最终给企业带来一举两得的巨大好处:内创业的项目,一般都跟母公司的“好未来”相关,做好了有可能成为母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而内创业的创业者,一般都是企业内部最优秀的高管员工,通过内创业这个金手铐把他们“铐”住,母公司既可以绑定老板不想放弃的人才,又有可能占据未来不可预测的某些战略高地。可以说,内创业是中国创新创业浪潮发展到今天,下一个巨大的机会冲击波来源。
我不知道新东方现在是否有所谓的“内创业”制度。但我知道包括我老人家在内的许多人才,由于当年的新东方并没有这样一个制度,所以在过去十几年陆续离开新东方出来创业,创出了一个可以说令人震惊的新东方“外创业”群体。别的不说,就我和王强出来创办的真格基金,总共投了几百家公司,也成为今日新东方投资并购的一个重要来源。假如……假如我们是新东方内创业基金的话,显然新东方和真格基金,都会因此而更好!
陶渊明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当批评者、研究者,甚至说风凉话的人为某件事情感到遗憾并进行思考时,他们都在想着怎么能够把未来的事情做得更好。而当有学者开始对我上述喟叹进行真正的研究时,我知道,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企业领袖不再遗憾、企业人才不再焦虑、企业未来更有保障的时代即将来临。这个时代,就是企业内创业时代!
蔺雷和吴家喜两位博士在2016年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畅销书《第四次创业浪潮》,对风起云涌的社会化创业大潮进行了全景描述和深度归纳。2017年,两位作者又马不停蹄、快马加鞭地推出了《内创业革命》;2020年,他们又根据自己的调研对全书进行了更新,推出《内创业革命》第2版。他们敏锐而精准地把握住当前中国创业另一股正在爆发的力量—企业内创业,对此做了深刻的研究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
《内创业革命》应时代之运而生。书中蕴含的理论思想和管理模式,不仅对推动中国的创业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中国整个的企业管理和组织变革有着深远的意义,甚至有可能就此开创一门真正的“内创业”新学科。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一个引爆点,因为中国经济要想实现成功转型太需要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内创业激活个体、激活组织,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连绵不绝的创新力量。
写到这里,我不禁为开头提到的那位新东方分校校长感到遗憾。我知道这位校长后来加入了真格基金投资的一家教育公司,正在为他的创业梦日夜奋斗。但如果当时我们就有“内创业”机制的话,给他一二百万元人民币让他去干,说不定“好未来”就是新东方的了……谁知道呢?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不可抵挡的:青春荷尔蒙和创业冲动。青春荷尔蒙随着青春期来临汹涌而至,而创业冲动则伴随着企业成员的职业成熟而骤然降临,一旦他们有了创业想法,那就是挡也挡不住的钱塘江潮,拍岸惊涛。
老板们,用“内创业”大坝把这些对你的企业而言最宝贵的资源蓄积起来吧,他们会给你的事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请阅读《内创业革命》;但如果你读了这本书还是不想开启“内创业革命”,那将来你的企业发展若是遇到瓶颈,就不要怪我言之不预啊!

图书目录

推荐序  点燃内创业荷尔蒙(徐小平)
序 言  以员工为中心的新商业文明
第一章 转型与危机中的求索 1
个体价值的迅速崛起,特别是危机中对自救重生的渴求,推动组织与员工的关系从“雇用关系”向“合伙关系”转变,一场以员工为中心的内创业革命正加速到来。
初露锋芒1
四股变革力量4
危机中的自我重生9
组织中的“创业人”13
第二章 重新定义内创业 19
内创业已经从少数领先大企业的“专属品”,变为各类企业激发活力、留住人才的“利器”,内创业的传统边界被打破,内外资源的联动、价值的共创分享、多重目标的融合成为新一轮内创业的鲜明特征。
内创业新边界20
从零星到群涌23
不一样的动机30
“超级合伙人”36
由内向外突破40
第三章 内创业三环生态:大树底下长好苗 46
内创业生态是一个包含创业者、母体组织和外部环境的三环生态圈,不仅要与社会化创业一样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还要平衡与母体间的微妙关系,一把手的坚定支持、企业资源的精准对接、托底的制度保障,是让内创业茁壮成长的优质土壤。有六种情况最好别做内创业。
三环生态圈46
破冰引航者50
善用天然母体56
玩转双重利益圈60
有“退路”的战斗?63
内创业有六个“做不了”69
第四章 内创业模式与方向 75
内创业模式丰富多样,既有围绕企业主业、挖掘内部资源的战略孵化型创业,也有内外部资源融合的平台型创业;既有企业为员工好创意买单的“私酿酒”型创业,也有允许内外部项目在企业落地的自由试错型创业。
战略孵化:内生式破茧75
平台创客:分享专业化力量83
内部私酿酒:好创意我买单89
自由生长:试错中的惊喜94
创业方向:与母体相关更靠谱97
第五章 各类组织,各有其道 101
内创业与混合所有制结合开辟了国有企业改革落地的新方向,内创业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为科研院所改革提供了更高效可行的新方法,内创业引发的裂变效应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抵抗危机。
国企改革的“鲶鱼”:内创业+混合所有制101
科研院所改革再出发:内创业+成果转化108
小企业成长新路径:内创业裂变效应112
第六章 开启内创业四步法 117
内创业必须系统设计。准确定位、广泛征集和科学筛选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孵化培育、实现公司化成长与适时退出,是内创业的一般步骤。
内创业必须系统设计117
第一步:用RBI模型定位内创业118
第二步:用4+4方法征集与筛选123
第三步:聚焦五要素孵化127
第四步:公司化成长与退出133
第七章 关键之匙:把激励搞对 138
好的内创业激励必须遵循五条原则,从四种激励方式中加以选择。实际落地时,是参股还是控股,是短期变现还是长期回报,都取决于母体企业的管理风格和与主业的紧密程度。
激励有原则138
四种激励方式140
参股还是控股147
长期获利与短期变现154
管理层更要激励157
第八章 老板之惑:把控内创业命门 161
如何降低内创业风险、提高内创业成功率,是老板们苦苦思索的问题。形成上下一致的内创业价值观,把握好内创业治理的平衡点,破解人才使用的三大困局,遵循内创业资源配置的黄金律,是把控内创业命门的关键。
内创业会失控吗161
价值观阵痛164
治理平衡点169
突破人才困局175
资源配置黄金律179
第九章 员工如何一步步内创业 186
如何让懵懂员工快速变为内创业达人?不仅需要员工冷静地自我评判,认清可能的风险和未来出路,更需要员工避开内创业孵化三个阶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
谁适合内创业186
老板不同意,怎么搞定他193
孵化前:定人、定钱、定方向196
孵化中:拼资源、拼速度、拼验证203
孵化后:做推广、判未来、定止损207
认清六个风险与五条出路211
第十章 内创业正渐入佳境 217
内创业正席卷全行业,强烈冲击人们的传统观念。传统的组织正在消失,“平台+内创业集合体”成为未来的组织形态之一。内创业是公共属性与私人属性高度融合的独特创业活动,需要政府的精准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这样才能打造真正有活力、可持续的创业型组织。
读懂中国样本217
未来已来:让内创业流行起来222
政府角色:共塑创业型组织225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3年历练与5万字微信:新版诞生记 233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美]斯蒂芬 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 戴维 A.德森佐( David A. DeCenzo) 著
作者: 主编 郝云宏 向荣
作者: 主编 刘力刚 副主编 王季 韩亮亮
作者: 约瑟夫M.普蒂(Joseph M.Putti) 海茵茨.韦里奇(Heinz Weihrich) 哈罗德.孔茨(Harold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 吉娜·聂夫(Gina Neff) 唐恩·娜芙斯(Dawn Nafus)著
作者: (美)约瑟夫·格雷尼(Joseph Grenny)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大卫·麦克斯菲尔德(David Maxfield)罗恩·麦克米兰(Ron McMillan)艾尔·史威茨勒(Al Switzler)著
作者: 威廉·大内(William G.O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