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管理学

中国公司治理:转型与完善之路
作者 : 李维安 陈小洪 袁庆宏 编著
出版日期 : 2012-12-17
ISBN : 978-7-111-40533-7
定价 : 4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96
开本 : 16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本书针对30多年来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性地大致描述了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现状及存在的一些新老问题,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还对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改进提了初步建议。本书结合理论探索选择了若干代表性企业,以案例方式深入地探讨了这些企业治理演进的情况、现状和影响因素。

图书特色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丛书
专题研究9
中国公司治理
转型与完善之路
李维安 陈小洪 袁庆宏 编著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Road to Transition and Perfection

图书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出现了一批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多数已是公司型企业,并且有的是上市公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的逐步深化,中国企业的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其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当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会对中国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书的主题就是说明中国公司治理体系演进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治理体系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企业改革的开始,中国公司治理体系的变化就已出现。明确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意义和主要改进方向,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的事。从最初的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允许民营企业发展,到逐步在各类企业中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并形成日益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30多年来,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与改进过程呈现出极具转型特色的中国经验和特征。
  (1)中国企业治理的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始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改革初期,国有企业的改革以放权让利为重点,谈不上治理体系的建设。随着企业及其经营者利益的逐步独立,代理和治理问题开始出现。进一步的企业制度变革,尤其是有多元股东的公司制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的发展,以及公司上市,影响了治理结构与机制的演进。为推动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监管部门和企业开始日益重视解决企业层面的治理结构、机制设计问题,但受制于基本企业制度及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建设相对滞后的影响,中国企业的治理改革仍在进行之中。
  (2)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步入新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注重解决政资不分、政府干预过多、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等问题。随着2003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大调整以后,国有股权监督的强化以及2005年以来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加快了向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转变的进程。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董事会建设逐步规范、外派监事制度逐步完善、管理层激励与考核制度逐步健全等,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及其水平较20世纪90年代中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国家所有权改革不明确、国有股独大、对董事会授权不够、市场化激励机制不够等一些重要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大型民营企业的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度环境的变迁使民营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此进程中,民营企业的治理体系不断演进。民营企业的治理体系随着创业者个人和企业的相对独立、职业经理人进入高层及资本结构开始社会化,出现了有利于大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契机,同时出现了股权关系复杂的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以及特别重视非正式的政治联系等应该予以关注的现象。
  (4)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在发展中仍需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与基本企业制度的完善有关,也与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进程有关,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推动了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如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需要在实质上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批准,2012年11月正式更名为“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 
  (5)中国企业治理体系变化的重要特征是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的转变或转型。这一进程与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的进程一致。我们认为经济型治理是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但当前中国企业的治理仍处于行政型向经济型治理转型的过程之中。这是因为公司治理转型,尤其是国有企业治理的转型要受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总体进程及有关公共政策的限制。在转型过程中,公司治理的主体和客体、公司治理的结构与机制、公司治理成本、公司治理风险等都在不断变化。
  本书针对30多年来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实践,探索性地描述了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改革历程、现状及存在的一些新老问题,并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还对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改进提出了初步建议。本书结合理论探索选择了若干代表性企业,以案例方式深入地探讨了这些企业治理演进的情况、现状和影响因素。
  本书分为理论篇(第1~5章)和实践篇(第6章)两部分,共六章。第1章绪论,说明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的背景:中国企业改革的进程,有关治理的基本概念及中国公司治理思想、基本制度规则引入的情况;第2~4章分别讨论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情况及有关问题;第5章集中讨论了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几个值得关注的特殊问题;第6章以较大篇幅介绍并讨论了宝钢、云天化、哈电、新希望、用友、中兴通讯、复星等案例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演进的状况、影响因素及现状,并以案例企业的描述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中国企业公司治理转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了说明案例企业的情况,本书提出了一个分层次的因素分析框架。
  本书的研究由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李维安教授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陈小洪研究员共同负责,南开大学商学院袁庆宏教授协助负责,三人共同完成本书的框架和内容设计及编写组织工作。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商学院的郝臣、邱艾超、徐业坤、丁刚、张华磊是本书各章的主要研究撰写人员。各章初稿执笔人是:张华磊第1章,丁刚第2章,徐业坤第3、4章,邱艾超第5章,袁庆宏、张华磊、丁刚、徐业坤共同完成第6章的案例梳理与分析。陈小洪提出分析案例的初步框架,提供第1章第1节和第6章第4节部分书稿。郝臣副教授和邱艾超博士完成了大量的前期资料梳理工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欧春谷,南开大学商学院研究生朱慧、马丽然、高军蕾和李浩波等承担了部分案例分析图绘制及资料整理工作。全书最后由李维安、陈小洪、袁庆宏进行了丰富、补充和全面修改并形成定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编著者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论文,较多地参考了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在第6章案例部分参考了承担“中国企业成功之道”研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等单位完成的企业调研素材。在此谨向所有这些书籍、论文和调研报告的作者表示感谢。我们三人共同主持编著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的沟通中达成对写作内容、观点和文体的基本共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取长补短、激发创意和丰富思想的过程。合作编著中我们在有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但这是促使我们今后进一步探讨深思的幸事。限于编著者的水平和经验,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李维安陈小洪袁庆宏
2012年12月

上架指导

管理类

封底文字

同系列

作者简介

李维安 陈小洪 袁庆宏 编著:暂无简介

图书目录

“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中国式企业管理研究丛书编委会
“公司治理”专题研究组成员
总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中国企业改革的基本特点与历程
公司治理:概念与模式
国外公司治理问题
中国公司治理:引入、发展与问题
第2章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
国有企业基本情况:布局与地位
国有企业基本制度的演变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
第3章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发展与现状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问题
第4章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与评价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公司治理评价意义与评价系统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
第5章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进展:国际趋势与中国模式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转型路径
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偏好
第6章案例情境下的中国公司治理讨论
案例企业研究框架及有关问题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
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
小结:案例企业的治理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郝云宏,向荣
作者: 阚雅玲 朱 权 游美琴
作者: 徐碧琳 主编 陈颉 副主编
作者: [美]理查德 L. 达夫特(Richard L.Daft)[美]多萝西•马西克(Dorothy Marcic)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美]保罗·弗里嘉(Paul N. Friga) 著
作者: 藤木俊明
作者: 博恩·崔西(Brian Tracy)
作者: 李东旭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