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库

Oracle9i DBA手册
作者 : (美)Kevin Loney Marlene Theriault 等
译者 : 蒋蕊 王磊 王毳 等
丛书名 : Oracle技术丛书
出版日期 : 2002-05-01
ISBN : 7-111-10165-0
定价 : 79.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704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Oracle9i DBA Handbook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通过使用本书中的独有信息,将使读者的首要任务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系统更加灵活、安全和可用。本书阐述了如何设置并维护一个高性能的数据库,并充分发挥Oracle9i中所有新的强有力的功能。本书作者Oracle权威人士Kevin Loney与Marlene Theriault在书中覆盖了Oracle数据库所有的基本理论,并提供了大量实例与技巧。 本书内容翔实、讲解透彻,并对最常见问题提供了通用的解决方案,对于每个Oracle 数据库管理员来讲,本书是一本必备的参考手册。

图书前言

无论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数据库管理员(DBA),还是新的数据库管理员,或者是一位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都需要了解Oracle9i的新特性,以便能够最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本书涵盖了Oracle数据库最新的功能,同时还有将这些功能并入数据库管理中的方法。全书的重点在于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数据库的全部功能,以生成高品质产品。最终的结果将是一个可靠、稳固、安全、可扩充的数据库系统。 某些特性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本书将对这些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逻辑和物理结构将改善数据库的性能,并且通过恰当地分布数据库对象而使数据库易于管理,你将看到独立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的适当的监控、安全和调整策略。另外,还提供备份及恢复策略以确保数据库的可恢复性。本书每一节都围绕着两个问题:数据库的特性及该领域的合理规划与管理技术。 本书全面介绍了联网问题、分布式数据库和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的管理。Oracle Net、网络配置、实体化视图、位置透明性及成功地实现分布式或客户/服务器数据库所需要了解的一切,都在本书第三部分做了详细描述。对于每一种主要配置还附有真实样例说明。 除了执行DBA操作所需要的命令外,还介绍了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企业管理器)屏幕。全书的“解决方案”小节对最常遇到的问题给出了通用的解决方案。 遵循本书所提供的技术,可以将系统设计并运行得很好,从而使调整工作降低到最小程度。当数据库不但能运行而且运行得很好时,就像拥有了一个好产品一样,管理数据库的工作就越发得心应手。

作者简介

(美)Kevin Loney Marlene Theriault 等:暂无简介

译者简介

蒋蕊 王磊 王毳 等:暂无简介

译者序

随着Oracle数据库版本的不断升级,其优越的数据库开发管理功能与稳固性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开发者的青睐,本书由Oracle数据库的权威人士Kevin Loney与Marlene Theriault撰写。集中探讨了Oracle数据库的系统管理方法和开发技术,是全面了解Oracle系统管理的一本好书。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和网络。 数据库体系结构部分主要包括Oracle的体系结构、硬件配置、计划和管理表空间、物理数据库设计等内容,详细地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读者深入地了解Oracle数据库提供了指导。 数据库管理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库开发过程管理、监控空间使用、管理事务、数据库调整、使用STATSPACK、数据库安全与审计、备份和恢复选项、使用恢复管理器等内容,深入探讨了各种管理细节,为读者有效地管理和运行数据库提供了有力工具。 网络部分主要包括Oracle Net、调整9iAS、大型数据库管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管理,严密分析了Oracle网络化的各种技术及配置,为读者提供易懂实用的Oracle网络实现方法。 附录部分为DBA的SQL命令参考,是本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读者全面快速查看有关命令。 本书的主要译者与审校者是Oracle DBA认证工程师(OCP),相信能够将作者的意图准确无误地转达给读者,也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受益。 参加本书翻译的有蒋蕊、王磊、王毳、刘敏、张兵、王倩、蒋天仪、单翼、薛刚、马静波、陈杰、吴勇、马速、钟义亮、孙训峰、董大志、付斌、张奇飞、陈勇、田敏、黄蕾、李岚、李柏、王晓、王梓卿、庄凯、李红、李娜、李萍、杨阳、徐征、陈军、张绍辉、齐英辉、张一鹏、谢挺、李慧、吴谋、王亦舒、谢晓牧,王焱担任审校。 由于时间仓促,翻译过程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02年1月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数据库体系结构 第1章  Oracle体系结构 3 1.1  数据库及实例概述 4 1.1.1  数据库 4 1.1.2  其他文件 5 1.1.3  Oracle管理的文件 7 1.1.4  实例 7 1.2  软件安装 8 1.3  创建数据库 10 1.3.1  使用Oracle数据库配置助理 10 1.3.2  初始化参数配置:内存 14 1.3.3  手工创建数据库 21 1.4  后台进程 22 1.5  数据库内部结构 24 1.5.1  表、列和数据类型 25 1.5.2  约束条件 27 1.5.3  抽象数据类型 27 1.5.4  分区和子分区 29 1.5.5  用户 29 1.5.6  模式 29 1.5.7  索引 30 1.5.8  簇 31 1.5.9  散列簇 31 1.5.10  视图 31 1.5.11  序列 32 1.5.12  过程 32 1.5.13  函数 32 1.5.14  软件包 33 1.5.15  触发器 33 1.5.16  同义词 33 1.5.17  权限及角色 34 1.5.18  数据库链 34 1.5.19  段、区间和块 35 1.5.20  重做段与回退段 36 1.5.21  实体化视图 36 1.5.22  环境区 37 1.5.23  程序全局区 37 1.5.24  备份/恢复功能 38 1.5.25  安全性能 39 1.5.26  使用OEM 39 第2章  硬件配置研究 41 2.1  结构概述 42 2.2  独立主机 42 2.2.1  磁盘阵列独立主机 43 2.2.2  磁盘影像独立主机 46 2.2.3  多数据库独立主机 47 2.3  网络主机 48 2.3.1  数据库网络 49 2.3.2  远程更新:高级复制选项 50 2.3.3  真正的应用集群 52 2.3.4  多处理器:并行查询和并行 装载选项 53 2.3.5  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应用  53 2.3.6  三层体系结构 54 2.3.7  Oracle 企业网关访问 56 2.3.8  备用数据库 56 2.3.9  复制型数据库 57 2.3.10  外部文件访问 57 2.3.11  外部表访问 58 第3章  计划和管理表空间 59 3.1  最终产品 60 3.2  优化灵活体系结构 60 3.2.1  起点:SYSTEM表空间 60 3.2.2  分离应用程序数据段:DATA 61 3.2.3  局部管理表空间 61 3.2.4  分离低使用的数据段:DATA_2 62 3.2.5  分离应用程序索引段:INDEXES 63 3.2.6  分离低使用的索引段:INDEXES_2 63 3.2.7  分离工具段:TOOLS 64 3.2.8  分离工具索引:TOOLS_I  64 3.2.9  分离回退段:RBS 64 3.2.10  分离特殊回退段:RBS_2 65 3.2.11  使用重做表空间 65 3.2.12  分离临时段:TEMP 65 3.2.13  分离用户专用临时段: TEMP_USER 66 3.2.14  分离用户:USERS 67 3.2.15  附加表空间类型 67 3.2.16  高级表空间类型 67 3.3  合理的逻辑设计 68 3.4  解决方案 69 第4章  数据库物理布局 71 4.1  数据库文件布局 72 4.1.1  数据文件间的I/O竞争 72 4.1.2  所有数据库文件间的I/O瓶颈 74 4.1.3  后台进程间的并发I/O操作 76 4.1.4  定义系统恢复能力与性能目标 77 4.1.5  定义系统硬件与镜像体系结构 77 4.1.6  识别专用于数据库的磁盘 77 4.1.7  选择正确的布局 78 4.2  I/O估算值的检验 79 4.3  解决方案 81 4.3.1  小型开发数据库布局 81 4.3.2  产品OLTP数据库布局 82 4.3.3  具有历史数据的产品OLTP数据库 布局 82 4.3.4  数据仓库布局 83 4.4  文件位置 84 4.5  数据库空间使用概述 85 4.5.1  storage子句的含意 85 4.5.2  局部管理表空间 86 4.5.3  表段 87 4.5.4  索引段 87 4.5.5  回退段 88 4.5.6  临时段 88 4.5.7  空闲空间 89 4.6  重新确定数据文件大小 90 4.7  数据库文件的移动 91 4.7.1  移动数据文件 91 4.7.2  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移动 数据文件 93 4.7.3  移动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97 4.7.4  移动控制文件 98 4.8  段空间的回收方法 98 4.8.1  收缩数据文件 98 4.8.2  收缩数据表、簇、索引 99 4.8.3  重建索引 100 4.8.4  联机重建索引 101 4.9  使用Oracle管理的文件(OMF) 101 4.9.1  配置环境 102 4.9.2  创建Oracle管理的文件 102 4.9.3  维护Oracle管理的文件 103 4.10  物理条件的满足 103 第二部分  数据库管理 第5章  开发过程管理 107 5.1  成功三要素 108 5.2  培植过程 108 5.3  管理过程 109 5.3.1  定义环境 109 5.3.2  角色的定义 110 5.3.3  交付使用 111 5.3.4  资源管理与存储概要 113 5.3.5  确定数据库对象的大小 118 5.3.6  迭代开发 134 5.3.7  迭代列定义 135 5.3.8  联机移动表 136 5.3.9  强制游标共享 137 5.4  管理技术 137 5.4.1  CASE工具 138 5.4.2  共享目录 138 5.4.3  项目管理数据库 138 5.4.4  讨论数据库 138 5.5  管理包开发 138 5.5.1  生成图表 139 5.5.2  空间需求 139 5.5.3  调整目标 139 5.5.4  安全需求 139 5.5.5  数据需求 139 5.5.6  版本要求 140 5.5.7  执行规划 140 5.5.8  验收测试过程 140 5.5.9  测试环境 140 5.6  管理环境 141 第6章  监控空间使用 143 6.1  常见问题 144 6.1.1  表空间中的空闲空间缺乏 144 6.1.2  临时段的空间不足 145 6.1.3  回退段达到扩展极限 145 6.1.4  数据段碎片 146 6.1.5  空闲空间碎片 146 6.1.6  SGA区域大小设置得不正确 146 6.2  目标选择 146 6.3  最终产品 147 6.4  建立Command Center数据库 150 6.4.1  数据获取 153 6.4.2  生成报警报表 157 6.4.3  空间汇总报表 161 6.4.4  清除数据 164 6.5  监控内存对象 165 6.6  附加的告警和警告 165 6.6.1  监控文件I/O分布 165 6.6.2  对象内部的空间分配率 169 6.7  良好管理的数据库 172 第7章  管理事务 173 7.1  回退段概述 174 7.1.1  数据库对回退段的使用 174 7.1.2  激活回退段 177 7.1.3  为事务指定回退段 178 7.2  回退段中的空间使用 178 7.3  监控回退段使用 182 7.3.1  收缩回退段 183 7.3.2  监控当前状态 183 7.3.3  监控动态扩展 183 7.3.4  每个回退段中的事务 185 7.3.5  回退段中的数据量 186 7.4  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管理 回退段 186 7.4.1  从OEM创建回退段 187 7.4.2  创建与现有回退段一样的回退段 187 7.4.3  设置回退段为联机状态 188 7.4.4  设置回退段为脱机状态 188 7.4.5  删除回退段 188 7.5  选择回退段的数量和大小 189 7.5.1  事务条目数量 189 7.5.2  事务数量 189 7.5.3  确定optimal值 190 7.5.4  创建回退段 190 7.5.5  产品回退段与数据装载回退段 191 7.6  解决方案 191 7.6.1  OLTP应用 192 7.6.2  数据仓库/批处理应用 192 7.7  使用重做表空间 193 7.7.1  设置重做保留 193 7.7.2  创建重做表空间 194 7.7.3  监视重做表空间 194 7.7.4  系统管理的重做解决方案 194 第8章  数据库调整 195 8.1  调整应用程序设计 196 8.1.1  高效的表设计 196 8.1.2  分配CPU请求 197 8.1.3  高效地进行应用设计 198 8.2  调整SQL 199 8.2.1  排序对载入率的影响 201 8.2.2  附加的索引选项 201 8.2.3  生成执行计划 202 8.3  调整内存使用 205 8.3.1  指定SGA区的大小 208 8.3.2  使用基于成本的优化程序 209 8.4  调整数据存储 210 8.4.1  段的碎片整理 211 8.4.2  评估索引使用 213 8.4.3  局部管理表空间 214 8.4.4  自由区间的碎片整理 214 8.4.5  标识链接行 217 8.4.6  增加Oracle块尺寸 218 8.4.7  使用索引组织表 218 8.5  调整数据操作 219 8.5.1  批量插入:使用SQL*Loader Direct Path选项 219 8.5.2  批量插入:常见陷阱和成功诀窍 221 8.5.3  批量删除:truncate命令 222 8.5.4  分区 223 8.6  调整物理存储 223 8.6.1  使用原始设备 223 8.6.2  使用RAID和镜像 224 8.7  调整逻辑存储 224 8.8  减少网络流量 224 8.8.1  数据复制 224 8.8.2  使用远程过程调用 229 8.9  使用OEM和性能调整组件 230 8.9.1  Oracle Expert组件 230 8.9.2  Oracle性能管理器选项 233 8.10  调整方案 235 第9章 使用STATSPACK 237 9.1  安装STATSPACK 238 9.2  PERFSTAT账户的安全性 238 9.3  安装后选项 239 9.4  收集统计数据 239 9.5  运行统计报表 241 9.6  STATSPACK数据管理 244 9.7  卸载STATSPACK 244 第10章  数据库安全与审计 247 10.1  安全功能 248 10.1.1  账户安全性 248 10.1.2  对象权限 248 10.1.3  系统级角色和权限 249 10.2  实现安全性 249 10.2.1  起始点:操作系统安全性 249 10.2.2  创建用户 249 10.2.3  删除用户 251 10.2.4  系统级权限 252 10.2.5  用户环境文件 255 10.2.6  口令管理 256 10.2.7  防止口令重新使用 259 10.2.8  设置口令复杂度 259 10.2.9  将数据库账户与主机账户相连 265 10.2.10 用口令文件进行验证 266 10.2.11 口令保护 267 10.2.12 对象级权限 268 10.2.13 列表权限 271 10.3  限制可用的命令:产品用户环境 文件 272 10.4  登录期间的口令安全 273 10.5  口令加密与技巧 273 10.5.1  如何存储口令 274 10.5.2  设置不存在的口令 274 10.5.3  变成另一个用户 275 10.6  虚拟私有数据库 277 10.7  审计 283 10.7.1  登录审计 283 10.7.2  操作审计 284 10.7.3  对象审计 285 10.7.4  保护审计追踪 286 10.8  分布式环境中的安全性 287 10.9  解决方案 287 第11章  备份和恢复选项 289 11.1  性能 290 11.2  逻辑备份 290 11.3  物理备份 291 11.3.1  脱机备份 291 11.3.2  联机备份 291 11.4  实现 292 11.4.1  导出 292 11.4.2  导入 299 11.4.3  脱机备份 303 11.4.4  联机备份 305 11.4.5  使用LogMiner 314 11.4.6  备用数据库 321 11.5  备份过程集成 322 11.5.1  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集成 322 11.5.2  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备份集成 323 第12章 使用恢复管理器 325 12.1  有关恢复管理器 326 12.1.1  恢复管理器体系结构 327 12.1.2  RMAN命令及其使用 330 12.1.3  使用OEM备份管理器 334 12.1.4  使用OEM进行恢复 341 12.1.5  生成列表与报表 346 12.2  一些RMAN建议 348 第三部分  网   络 第13章  Oracle Net 353 13.1  Oracle Net概述 354 13.1.1  连接描述符 356 13.1.2  服务名 357 13.1.3  使用Oracle互联网目录替换 tnsnames.ora 358 13.1.4  监听器 358 13.1.5  Oracle9i中的监听器 360 13.2  使用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360 13.3  使用Oracle Net Manager 366 13.3.1  Oracle连接管理器 368 13.3.2  使用连接管理器 369 13.3.3  使用Oracle Internet Directory进行 目录命名 372 13.3.4  使用Oracle Names 374 13.4  启动监听器服务器进程 374 13.5  控制监听器服务器进程 375 13.6  应用样例: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 377 13.7  应用样例:数据库链接 377 13.8  应用样例:copy命令 378 13.9  Oracle Names 的服务器/客户机配置或 目录服务器 380 13.10  调整Oracle Net 380 13.11  UNIX与Oracle Net 381 13.11.1 主机的识别 382 13.11.2  数据库的识别 382 13.11.3  调试连接问题 383 第14章 调整9iAS 385 14.1  启动、停止与重新启动iAS 386 14.2  调整Apache与TCP 388 14.3  调整Oracle HTTP服务器配置 389 14.4  使用Oracle高速缓存服务 390 14.5  Oracle Web Cache 390 14.5.1  使用Oracle Web Cache 390 14.5.2  Oracle Web Cache管理器 391 14.5.3  作废缓存的文档 401 14.5.4  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 402 14.6  Oracle9iAS数据库缓存 402 14.6.1  数据库缓存如何工作 403 14.6.2  利用Oracle9iAS数据库缓存的 优势 404 第15章  管理大型数据库 405 15.1  设置环境 406 15.1.1  确定大型数据库的容量 406 15.1.2  设置支持区大小 409 15.1.3  选择物理设计 410 15.1.4  分区 411 15.1.5  创建实体化视图 417 15.1.6  创建和管理索引组织表 418 15.1.7  创建和管理外部表 419 15.1.8  创建和管理全局临时表 419 15.1.9  创建和管理位图索引 420 15.2  事务管理 421 15.2.1  配置批事务环境 421 15.2.2  装载数据 422 15.2.3  插入数据 423 15.2.4  删除数据 424 15.3  备份 427 15.3.1  备份需求及策略评估 427 15.3.2  备份方案开发 428 15.4  调整 428 15.5  使用可迁移表空间 430 15.5.1  生成可迁移的表空间集 430 15.5.2  插入可迁移的表空间集 431 15.6  局部管理的表空间 432 第16章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 433 16.1  远程查询 434 16.2  远程数据操作:两阶段提交 435 16.3  动态数据复制 436 16.4  分布式数据管理 437 16.4.1  基础结构:实施位置透明性 437 16.4.2  数据库链接管理 441 16.4.3  数据库触发器管理 442 16.4.4  实体化视图管理 444 16.4.5  使用OEM创建实体化视图 452 16.5  分布式事务管理 458 16.5.1  解决悬而未决的事务 458 16.5.2  提交点强度 458 16.6  分布式数据库监控 459 16.7  分布式数据库调整 459 16.8  使用作业队列 461 附   录 附录A  DBA的SQL命令参考 467 A.1  ALTER DATABASE 468 A.2  ALTER INDEX 483 A.3  ALTER MATERIALIZED VIEW 493 A.4  ALTER MATERIALIZED VIEW LOG 499 A.5  ALTER OUTLINE 502 A.6  ALTER PROFILE 503 A.7  ALTER ROLE 504 A.8  ALTER ROLLBACK SEGMENT 504 A.9  ALTER SEQUENCE 506 A.10  ALTER SYSTEM 507 A.11  ALTER TABLE 513 A.12  ALTER TABLESPACE 550 A.13  ALTER TRIGGER 555 A.14  ALTER USER 556 A.15  ASSOCIATE STATITICS 558 A.16  AUDIT 560 A.17  constraint_clause 565 A.18  CREATE CONTROLFILE 575 A.19  CREATE DATABASE 578 A.20  CREATE DATABASE LINK 584 A.21  CREATE DIRECTORY 585 A.22  CREATE INDEX 586 A.23  CREATE LIBRARY 597 A.24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597 A.25  CREATE MATERIALIZED VIEW LOG 606 A.26  CREATE OUTLINE 609 A.27  CREATE PFILE 611 A.28  CREATE PROFILE 611 A.29  CREATE ROLE 614 A.30  CREATE ROLLBACK SEGMENT 615 A.31  CREATE SEQUENCE 616 A.32  CREATE SPFILE 619 A.33  CREATE SYNONYM 620 A.34  CREATE TABLE 621 A.35  CREATE TABLESPACE 647 A.36  CREATE TEMPORARY TABLESPACE 651 A.37  CREATE TRIGGER 653 A.38  CREATE USER 659 A.39  CREATE VIEW 660 A.40  EXPLAIN PLAN 665 A.41  filespec 666 A.42  GRANT 667 A.43  NOAUDIT 678 A.44  RENAME 679 A.45  REVOKE 680 A.46  SET CONSTRAINT[S] 683 A.47  SET ROLE 684 A.48  SET TRANSACTION 685 A.49  storage_clause 686 A.50  TRUNCATE 690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杨金民 荣辉桂 蒋洪波 编著
作者: 李丹 赵占坤 丁宏伟 石彦芳
作者: (美)Jiawei Han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 (加)Micheline Kamber西蒙-弗雷泽大学 (加)Jian Pei西蒙-弗雷泽大学 著
作者: Philip M. Lewis, Arthur Bernstein, Michael Kifer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Eric L. Brown
作者: George Koch
作者: 潘晓 霍峥 孟小峰 编著
作者: (美)Lars Bo Vanting,Dirk Schepan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