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考读物>工商管理>公司治理

解码中国管理模式
作者 :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出版日期 : 2009-04-10
ISBN : 7-111-26731-7
定价 : 32.00元
扩展资源下载
扩展信息
语种 : 简体中文
页数 : 241
开本 : 16开
原书名 :
原出版社:
属性分类: 店面
包含CD :
绝版 : 未绝版
图书简介

鼓励中国管理学界更多地面向企业,更多地了解企业,更多地从企业实践中吸取经验,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评审“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这项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管理的重视,也有利于总结推广我国杰出的管理模式,还有利于肯定企业管理者的贡献。
  —— 成思危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企业改革开放30余年,已经到了需要总结和发现规律,挖掘中国成功企业背后的深层次理论、文化和哲学因素的时候。对于“中国管理模式”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推动中国管理现代化更加科学、理性和健康地发展。
  —— 胡新欣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我接触过大量的企业家,凡是成功的企业,能够发展起来的,都有一定的管理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又兼具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而且行之有效。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它们已经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管理。
  —— 吴 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管理的时间到了。只要这30年中一直被认为是成熟的思想,而且还用实践证明过行之有效,就可以认定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活动是一场及时雨,必定唤起更多人来关注支持中国管理模式。
  —— 杨沛霆《中外管理》杂志社出版人兼总编辑

  30年来,国内很多企业做了很多管理创新的尝试,体现最多的是组合式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有一个基本的标准,企业管理创新不论是理念、方法还是技能方面,要对别的企业,至少对同行业企业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 陆正飞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图书特色

封底文字

鼓励中国管理学界更多地面向企业,更多地了解企业,更多地从企业实践中吸取经验,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评审“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这项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管理的重视,也有利于总结推广我国杰出的管理模式,还有利于肯定企业管理者的贡献。 —— 成思危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企业改革开放30余年,已经到了需要总结和发现规律,挖掘中国成功企业背后的深层次理论、文化和哲学因素的时候。对于“中国管理模式”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推动中国管理现代化更加科学、理性和健康地发展。 —— 胡新欣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我接触过大量的企业家,凡是成功的企业,能够发展起来的,都有一定的管理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又兼具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而且行之有效。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仅是一个理念,它们已经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管理。 —— 吴 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管理的时间到了。只要这30年中一直被认为是成熟的思想,而且还用实践证明过行之有效,就可以认定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活动是一场及时雨,必定唤起更多人来关注支持中国管理模式。 —— 杨沛霆《中外管理》杂志社出版人兼总编辑 30年来,国内很多企业做了很多管理创新的尝试,体现最多的是组合式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有一个基本的标准,企业管理创新不论是理念、方法还是技能方面,要对别的企业,至少对同行业企业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 陆正飞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图书序言

序一
  总结中国企业杰出管理模式是对中国管理科学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影响日益增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当代,中国的和平发展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速从2008年开始有所减缓。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一定要头脑冷静,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作为一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一贯相信挑战中有机遇,困难中有希望。中央及时果断地采取了新增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的措施,这不仅将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还将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外贸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并增加在节能减排,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计划,迎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创造有利条件。
  我认为,管理既有科学的规律可循,又有艺术的运用之妙。管理的本质是实践,必须联系国家、行业与企业的实际,照搬外国的管理模式是难以搞好中国企业的。中国企业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不少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但是我们还需要在认真学习国外管理理论和继承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管理学家和企业高管的共同努力。
  为了进一步总结并宣扬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形成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的管理模式,由徐少春等同志提出的建立“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倡议,得到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和许多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的支持,并顺利地完成了“2008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评审。我认为这项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管理的重视,也有利于总结推广我国杰出的管理模式,还有利于肯定企业管理者的贡献。作为一个管理科学家和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的理事长,我一直在关注并支持“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有关活动。我衷心希望这一活动能够坚持下去,不断发现、总结并表扬我国企业杰出的管理模式,为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思危
  2008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名誉理事长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理事长
  2009年3月18日于北京

  序二
  成功的企业管理实践 成功的管理模式探索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值得总结的东西非常多。事实上3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优秀表现,离不开千百万家企业的努力,如果没有一批好的企业在管理上的成功实践,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企业管理过去30年发展的历史,是一幕学习、奋斗、追赶,并走向创新的峥嵘岁月。一大批中国企业进入了精细化管理和协同管理时代,形成了成功的管理实践,摸索出一系列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 “中国管理模式”。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预言: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我们相信这个“管理奥秘”就是“中国管理模式”。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和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发掘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让更多的企业来分享成功的经验。
  2008年8月1日“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活动正式启动,从几千家报名企业中,理事会筛选出50家企业提交给评委会进行评审。大家从“财务管理”、“技术创新”、“领导决策”、“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组织管控”等8大领域的管理模式对提交企业进行了严格、审慎的评议,最终遴选出15家入围企业。本次案例集正是几所商学院教授和管理咨询专家对这15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后总结归纳的成果。
  正如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名誉理事长成思危先生所鼓励的那样“表面上来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是一个奖,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评奖的意义是要肯定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同时这个奖项还鼓励中国管理学界更多面向企业,更多地了解企业,更多地从企业实践吸取经验。”所以,我们要衷心地感谢收录于本书的各个案例的相关企业。
  本书是“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第一本案例集。我们希望今后每年能看到新的案例集;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件意义深远的活动中来。
  我愿为此书作序,因为它向读者奉献了一部“成功的企业管理实践,成功的管理模式探索”的好书。
  
  朱晓明
  2008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08轮值理事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院长

  序三
  中国管理 三十而立
  我曾经问过公司里的一位美国同事:你为什么要到中国来?他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纪,因此,他想在中国追寻自己的梦想。我问他为什么到金蝶来,他说金蝶在联合各方力量推动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这正是他想探寻的中国梦想。他的回答让我感到自豪与自信!
  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然而谈到“中国管理模式”,许多企业也许还比较陌生,在某种意义上,很多中国企业也不曾思考。在新中国的第一个30年,我们学习了苏联模式,而第二个30年,西方管理则成为了我们的榜样。无论是卡尔·马克思还是亚当·斯密,只要乘以这个国家的规模和人口,都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但是过去一年国际经济环境的风云突变,西方企业出现的诸多问题使更多人意识到:对于如何管理好现代企业,中国已经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
  2006年11月,我提出“中国管理模式”这一概念,以抛砖引玉,冀望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在国内和国际管理界引起重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中国管理模式”概念的认同潮流如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虽然目前就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有一些争议,但我认为这是件好事,有争议就会有火花,有火花就能碰撞出价值。
  实际上,如果从管理的本质来评价,中国企业在过去30年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已经足以载入世界管理学史册。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有持续的管理和创新,有西方管理思想的渗透,也有中国管理模式的独特基因,否则西方管理学难以准确表达和阐述许多中国现象: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连续保持超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为什么中国企业制造了全球市场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40%的个人电脑和30%的电视和空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已故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这管理奥秘是什么?是西方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简单复制?还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全部照搬?我想都不是,应是古今中外哲学思想和管理智慧在当代中国商业社会中的经典创新与杰出实践,而这正是“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设立和追寻的宗旨。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将中国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甄选成案例集,无疑是一件极具深远意义的工程。中国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管理学成果进行总结,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所能理解的语言,给予那些为中国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企业群体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鼓励。今天,中国管理模式需要更加科学化,需要更多成功的管理实践,更重要的是中西方管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推动对她的持续性研究,以便使更多的中国企业在这些经验中获取力量,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金蝶能够参与“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活动,能够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管理模式的进步倍感自豪与自信。有道是,中国管理,三十而立;再过十年,我相信,中国管理,四十不惑。
  
  
  2008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理事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 董事局主席
  2009年1月8日

作者简介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2008年,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国内六大著名商学院(管理学院)、金蝶国际软件集团等八家单位共同发起了“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活动。这是国内第一个针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成就的荣誉奖项,旨在找到被全球企业所接受和认可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并与社会共享。
  云管理时代,中国企业面临新环境、新挑战,“解码中国管理模式”系列丛书为此提供了丰富而详尽的参考。

图书目录

序一(成思危)
序二(朱晓明)
序三(徐少春)
导言
第1章 新希望:民主的“一言堂”
“三否定”的战略决策模式/ 10
什么是“三否定”模式/ 13
将帅和 & 收放术/ 15
新希望管理模式详解/ 21
附录1A  新希望企业史及产业结构/ 30
第2章 新东方: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挑战生命极限”的企业文化管理/ 38
什么是“挑战生命极限”的企业文化/ 41
永不放弃 & 追求卓越/ 44
新东方管理模式详解/ 53
附录2A  新东方集团企业史及产业结构/ 61
第3章 青啤如何酿造激情
剖析“以执行为导向”的战略管理模式/ 70
什么是以执行为导向的战略管理模式/ 74
没有“权力”的总裁/ 76
青啤战略决策模式详解/ 82
附录3A  青岛啤酒的历史与概况/ 90
第4章 中国南车如何加速
探究“M”型公司组织管控模式/ 99
什么是“M”型公司组织管控模式/ 103
由“国有企业”到“公共公司”/ 104
南车管理模式详解/ 110
附录4A  南车企业史及产业结构/ 115
第5章 招商局的君子之道
解析“和而不同”集团管控模式/ 123
什么是“和而不同”管控模式/ 127
纲举目张 & 函数效应/ 129
招商局管理模式详解/ 139
附录5A  招商局集团企业史及产业结构/ 146
第6章 从“铁面”到“公仆”
联华超市耦合财务管理模式/ 157
什么是耦合模式/ 160
先和谐,才发展/ 161
联华财务管理模式详解/ 169
附录6A  联华集团企业史及组织结构/ 178
第7章 格力的“中国式联姻”
价值一体化合作分销模式解密/ 184
什么是价值一体化合作分销模式/ 188
中国式结婚/ 189
格力管理模式详解/ 197
附录7A  格力集团企业史及组织结构/ 202
第8章 九禾“短路式共赢”
连锁加盟型农资分销管理模式剖析/ 209
什么是连锁加盟型农资分销管理模式/ 212
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 215
九禾管理模式详解/ 220
附录8A  九禾企业史及产业结构/ 229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活动介绍/ 234
参考文献/ 239

教学资源推荐
作者: 贾国柱,张人千
作者: 邓金堂 胡树林 主编
参考读物推荐
作者: 迈克·布鲁斯特(Mike Brewster);弗雷德里克·达尔泽尔(Frederick Dalzell)
作者: [美] 安德莉亚·雷蒙德(Andrea Redmond)帕特里夏·克里萨富利(Patricia Crisafulli)著
作者: 主编 董志毅 刘彦斌
作者: 刘国栋(Warren K. Liu)